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羅盤儀結構包含哪些內容

地質羅盤儀結構包含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23 12:22:56

1. 地質羅盤儀的刻度盤包括幾個

三種吧,產狀三要素

2. 地質羅盤的使用

地質羅盤的正確使用及各類產狀要素的測定,是一個地質工作者應熟練掌握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1.地質羅盤的結構

地質羅盤由刻度盤和在水平面上能自由轉動的磁針組成。它不但可以識別方向、測量方位,還可以測量水平面、傾角及仰、俯角度等,是地質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袖珍儀器。其結構如圖5-1所示。

圖5-1 羅盤的結構

2.定向和基準

地面上某一點的經緯度為已知,則此點的位置就確定了。若測定地面上某一點的方向,則必須有一參照點(參照方向)——即基準點(基準方向)。測量方位角是指在水平面內測出與基準方向間的夾角。

基準方向有兩個:一是南北方向,即地理北極方向;二是磁北方向,即地球的磁北極方向。因地理極與磁極二者不重合,有夾角(各地不同),故我們常用真北方向作為基準方向,一般測得的角度要進行換算或事先校正羅盤。

方位測定,在水平面內順時針方向旋轉一圈劃分為360°,以正北方向作為0°,用N表示;東為90°,以E表示;正南為180°,以S表示;西為270°,以W表示。與正北方向的夾角(即從0°轉過的角度)稱為方位角。如夾角 45°,即為北東方向,寫成NE45°,也可寫成45°(讀作北東45度)。

測量方位一般是先從已知點(觀測者所在點)測向未知點的。如圖5-2,欲測B點的方位,A點為觀測者所在之點(已知點),那麼觀測者只需將地質羅盤長照準合頁指向B,圓形水準氣泡居中(羅盤水平),讀磁北針指向刻度環上的數字,即為B點的方位。如圖示為90°,即B點在A之東(亦即A在B之西)。如將羅盤移到B 點(已知點)觀測A(未知點),則刻度環上讀數為 270°,A在B之西。交換觀測點位置之後,讀數相差 180°(AB連線為一直線)。如不移動(交換)觀測位置,在如圖5-2情況下,欲知A點對B點(已知點)的方位,則只需將羅盤調換180°,即將長照準合頁對准A,讀磁北針指向刻度環上的數值即可,如不調換羅盤,直接讀磁南針指向的數值亦可(270°)。

3.地形圖的定向和後方交會

如果地形圖的圖廓縱邊是真北方向,則將羅盤的長邊平行於圖廓,使地形圖與羅盤一起轉動,當磁北針指向0°時(圓形水準氣泡要居中),則地形圖的位置與實地地形的方位取得一致(即與實測地形圖方位相當),定向工作就完成了。此時可以一邊參照實地地形一邊讀地形圖和判讀各種地質體的空間關系。

後方交會是在地形圖上確定地質觀測點位置的一種方法,即將實地地點標在地形圖上,以便將觀測到的地質現象轉繪到地形圖上。交會時先參照實地地形,在地形圖上選定3個已知點(一般是標有高程的三角點)。選點時注意不要太遠,各點展開的角度最好大於30°,兩點不能在一直線上,將小照準合頁分別指向三點(若用長照準合頁指向三點,則應讀磁南針數值),各方位角求出後,用量角器在地形圖上畫出方位線,如三線交於一點,則應是觀測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如交會出一個誤差三角形,較小時可參照實地地物等標志平差後得出一個較佳點;如誤差三角形過大,則重測,直到准確為止。

4.磁偏角校正

各地區的磁北方向與地北方向不完全一致,二者之間的夾角稱磁偏角。為了在地形圖上正確標定地質要素的地理方位,野外工作者首先要對羅盤進行磁偏角校正,使其讀數能直接代表地理方位。磁偏角可以從測區正規地形圖上查到,東偏取「+」,西偏取「-」。校正的方法是撥動其刻度盤。例如嵩山地區磁偏角為西偏4.5°(即為-4.5°),撥動羅盤的刻度盤,使355.5°的刻度對准指標(原0°位置),即可消除因磁偏角引起的讀數誤差。

5.面狀構造要素測量

各種地質界面如層理面、斷層面、片理面、片麻理面、劈理面、節理面、侵入體與圍岩接觸面以及岩體中的面體流動構造(流面)皆可視為面狀構造而對其進行測量。現以層面為例介紹有關的測量步驟和方法。

圖5-2 方位測量

圖5-3 測量產狀要素圖

首先在測量岩層走向時,可選一有代表性的岩層層面,層面上測出任一水平線(圖5-3),其兩端的方位為岩層走向(亦可在岩層面上滴水,則水流方向代表岩層傾向,與其垂直畫一條線即為岩層走向),將羅盤長邊貼於層面上(一般為上層面,使羅盤水平,此時磁針兩端指向刻度數值即為走向方位角)。測量傾向時,可將羅盤蓋(帶反光鏡者)貼於岩層面上,長照準合頁指向傾向方向,使羅盤水平讀磁北針指向的數值,即為傾向方位角(傾向只有一個方向)。

測量傾角時,將羅盤長邊平行真傾斜線(即傾角最大方向)置於層面上,轉動羅盤底盤的外旋柄,使測斜器上長水準氣泡居中,讀傾斜刻盤上的數值即為傾角度數。

有時由於上層面剝露不好或由於露頭所限只能測量岩層底面,若此,應以羅盤N端朝傾斜方向讀北針所指刻度;如以羅盤S端朝傾斜方向則讀南針所指刻度,傾角測量方法同前。

在某些情況下可藉助野外記錄簿、圖夾、硬紙板對暴露不佳或受到某種限制而不易直接測量的面狀構造進行產狀要素的測量。操作方法是將上述物件置於與被測面相當或平行的位置上,再用羅盤在野外記錄簿、圖夾和硬紙板上進行測量。如某一節理面暴露范圍有限,則用硬紙板以相當的狀態插入,而後在硬紙板上進行測量。

6.線狀構造要素測量

如礦物生長線理、皺紋線理、交面線理、石香腸構造、窗欞構造、桿狀構造、擦痕、褶皺樞紐以及岩漿岩體中的線狀流動構造(流線)皆可視為線狀構造而對其進行測量。

傾伏向(指向)和傾伏角的測量在多數情況下需藉助於鉛筆、木棒或地質錘柄等,將其置於與被測線狀構造一致或平行的位置上,再用羅盤在錘柄等物件上進行測量。羅盤N端要朝構造線的傾伏方向且使其水平,羅盤軸線必須投影在錘柄上,此時北針所指讀數為傾伏向。將羅盤側邊置於錘柄之上,緊貼或與其平行均可,此時測斜針所指讀數為傾伏角。

當線狀構造包含在某一傾斜面內時(在斷層或層間滑動面上發育的線理如擦痕),此線與該平面走向線間所夾的銳角即為其側伏角。側伏向則是構成上述銳角的走向線那一端的大致方向,藉助半圓儀(半圓量角器)即可進行測定。

7.測定產狀要素的技術要求

產狀要素的測定及有關數據的收集都應注意其可靠性、代表性和系統性。

所謂可靠性就是判斷所測露頭是否為基岩,是否因為受到滑坡、山崩及塌陷等作用而使其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這些非構造因素可影響一定的范圍。非構造變動現象在軟弱岩層如泥灰岩、頁岩、千枚岩、片岩及含煤地層中常見,所發育的次生產狀會使地層層序混亂或歪曲地質構造現象,因此在測量產狀之前要認真觀察分析,判別真假產狀。另外,即使在基岩出露的區段,由於較強的構造變動而發育的諸如劈理、節理等次生面狀構造也極易與原始層理相混。因此,在野外要仔細追索、觀察並嚴格區分。鑒別層理與次生構造面理並分別測量統計,是構造地質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

測量產狀要素時還要注意觀察所選擇的面狀構造或線狀構造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層理為例,當岩層產狀在較大范圍內比較穩定且層面較為平整時,在該層面上任選一點進行產狀要素測定一般具有代表性。但由於受原生、次生、構造、非構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某一段岩層產狀可能發生局部變化,因此要進行一定的追索並在宏觀上根據總體產狀特徵選擇具有代表性者進行測量。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構造變動強烈、構造現象復雜的區段,如實習區的復雜褶皺剖面,很難選擇一段能測出具有代表性產狀的岩層,因為在較短距離內產狀變化很大,褶皺不同部位的產狀都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同級別的褶皺具有成因聯系且為同期產物,則可採用分段系統測量與制圖(素描圖或大比例尺剖面圖)相結合的方法,大致恢復出由次級褶皺所呈現的包絡面,它不僅反映了大一級褶皺的形態,而且還可將其視為簡化了的褶皺岩層界面。

產狀要素測量的系統性,是為了掌握某一地質體或某一構造在空間上的展布狀態及變化規律,因此,在路線地質觀察中要注意產狀變化並隨時測量。如在實習區進行箕山花崗岩體的圈定,就應沿岩體與圍岩接觸的界線進行追索並系統測量接觸面的產狀,這樣才能對其空間產出形態有進一步的了解。又如在中嶽廟後溝斜歪背斜轉折端的追索觀察,就應對東西兩翼及轉折端部位的產狀進行系統測量並一一標繪在地形地質圖上,仔細觀察分析岩層產狀從西翼至轉折端再至東翼依次顯示出向西北、向南東、向東、向北東、向北傾斜呈有規律的變化而表現出外傾轉折的特點。

3. 簡述用地質羅盤儀如何測量岩層三要素過程

簡單地說: 1。臉朝下。然後打開指南針,使刻有「 n」的一面指向山坡的傾斜方向內(指南針的瞄容准面,也稱為長曝光鉸鏈,指南針的頂部有一個圓孔,與指南針的鏡面相對) ;。讀取指南針的刻度,由白色指針(也稱北針)指示是斜面方向。注: 1、若測量精度要求較高,使用前應進行校正,但斜率的准確度一般不需很高; 2、記錄讀數,最好同時記錄象限數目,便於檢查,如 ne60度(斜率東北,方位角60度) ,sw200度(斜率西南,方位角200度)。寫 ne130是錯誤的,因為 ne 的范圍只有0到90度。圖3。錄音後,立即檢查是否正確。看看這個: 轉動指南針,使「 n」的末端與指南針的白色指針重合,並且面對白色指針的方向。看看山的哪一邊在你那邊。如果在右前方,應該在東北方,坡度應該在0 ~ 90度,如果不是,應該是測量誤差,重新測試。

4. 地質羅盤的結構

地質羅盤的種類很多,但主要有兩種:一種外形呈長方形,簡稱長羅盤;另一種外形呈近八邊形或盒式,簡稱圓羅盤或盒式羅盤,也稱盒式袖珍經緯儀(圖1-1)。盡管地質羅盤的樣式較多,但它們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都相同。現以盒式羅盤為例,予以說明。盒式羅盤是用聯結合頁將上蓋、外殼與底

盤聯成一體,且可以開合的羅盤儀。最主要的元件是磁針、瑪瑙軸承和頂針。此外,尚配有反光鏡、刻度環、方向盤、圓水泡、長水泡、指示盤和手把、開關、長照準合頁、短照準合頁和小照準釘等部件(圖1-2)。

圖1-1 盒式羅盤示意圖

圖1-2 盒式羅盤結構簡圖

磁針 由人造磁鐵製成,用來指示磁南、北極。磁針一般為黑色,有的北針常為灰色或白色。不管磁針是什麼顏色,一個最重要的標志是磁南針纏有銅環或銅絲。磁針中間常用瑪瑙等硬度較大的礦物嵌於其中,以保護磁針不被磨損。頂針 是由硬合金製成的細針,固定在底盤上,頂針尖端向上,磁針平放在頂針尖端之上。

傾斜儀 由長水泡垂直指示盤軸線組成的一個整體。它固定在底盤上和手把相連,轉動羅盤底面的手把可 180°轉動,是為測定目標物傾斜角或地形坡度角而設計的。

刻度環及傾斜刻度 刻度環是由鋁等金屬裝置在羅盤外殼和底盤上。刻度環最小刻度值一般為 1°,按 0° ~360°逆時針方向刻劃。其中四個基礎方向東 ( 90°) 、南 ( 180°) 、西( 270°) 、北 ( 360°) ,分別用英文的縮寫 E、S、W、N 表示。除南、北之外,其東、西與正常的左西右東方向恰好相反,這主要是為了讀數方便。其道理是因為當磁針開關打開後,無論羅盤如何旋轉,磁針永遠指北,但隨羅盤的旋轉,刻度環上的南北線也隨著旋轉。當在量測某一方向時,是以羅盤的南北線對准或與所測方向一致後取磁針的讀數。如圖 1-3 所示,把羅盤放平,使磁北針與刻度環 「北」一致,這時表明羅盤南北線所指方向即為所測方向。如果將羅盤向東旋轉 90°而指向實際方向 「東」時,磁針不動,這時磁北針所指讀數恰好是刻度環上的 「西」,造成了磁北針讀數和實際所測方向相差 180°。由此可知,要想從刻度環上直接讀出所測方向,必須將刻度環上的 「東」、「西」互換才能實現,這就是羅盤刻度環上 「東」、「西」反刻、角度反向的道理。

圖 1-3 羅盤刻度環東、西反刻原理

傾斜刻度是指刻在方向盤南北線右側的一組刻度,其中間為 0°,向兩側分別為 90°。旋轉傾斜儀可用來量測傾角或坡度角。

齒輪 又稱校正螺絲。它是在羅盤旁側通過齒輪帶動刻度環轉動的一個裝置,用來校正刻度環上的 0°是否對准方向盤的正北,或校正磁偏角而設置的。

開關 又叫磁針制動器。它由簡單的杠桿組成。通過羅盤上方的螺旋,可使磁針頂起與玻璃蓋接觸而使磁針固定不動,松動制動器後磁針可自由轉動。

水準泡 分圓水泡和長水泡,水泡居中時分別表示羅盤水平和與傾斜面相交的水平面。

此外,反光鏡能把目標映入鏡線,小照準合頁的尖和視孔、短照準合頁的尖和視孔、反光鏡的橢圓孔的有機組合可在不同條件下測量產狀和進行地形草測。

5. 地質羅盤儀的介紹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回定出方向,觀察點答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岩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6. 地質羅盤怎樣使用

1、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岩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

4、岩層傾向測定。是指岩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岩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岩層的傾向。假若在岩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岩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岩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岩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5、岩層傾角的測定: 岩層傾角是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岩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恆小於真傾角,也就是說岩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恆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於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並以長邊靠著岩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並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岩層之真傾角。

6、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鬆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於測物的什麼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於測者什麼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恆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7. 地質羅盤儀的注意事項

1.磁針和頂針、瑪瑙軸承是儀器最主要的零件,應小心保護,保持干凈,以免影回響磁針的靈敏度。不用時答,應將儀器關牢。儀器關上後,通過開關和撥桿的動作將磁針自動抬起,使頂針與瑪瑙軸承脫離,以免磨壞頂針。
2.所有合頁不要輕易拆卸,以免松動而影響精度。
3.儀器盡量避免高溫暴曬,以免水泡漏氣失靈。
4.合頁轉動部分應經常點些鍾表油以免干磨而折斷。
5.長時期不使用時,應放在通風、乾燥地方,以免發霉。

8. 地質羅盤儀的分是什麼意思

分可以表示岩層產狀,比如走向和傾向,或者傾角,也可以作為方位角,找到地物相對於你的角度,還可以作為指南針, 分一半是估讀出來的,直接能讀的是度

9. DQL-8地質羅盤儀(阻尼式)使用說明

DQL-8型袖珍經緯儀主要應用於林業、農業、礦山、地質勘察、水利、氣象等部門。

DQL-8型袖珍經緯儀以其設計合理、性能優異、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大而受到國外客戶的歡迎。同時因其優良的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於交通、遠洋、林業、戡察、探險等眾多領域。

【詳細說明】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發明,也是軍事、航海、地質、探險活動必備的基本觀測工具。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指南針的其實是具備基本功能的小型羅盤,正式名稱應該是指北針。大多數情況下,地圖的都是以正北方向作為參考方向繪制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是世界通行的標准。
⊙很多情況下,我們把指北針稱為指南針,是因為在古代的中國,羅盤是以正南方向作為參考方向的,因此被稱為司南,小型的羅盤就被稱作指南針,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今天。

使用方法 ;
指南針務必使之水平使用,同時為避免磁針發生錯亂,要與鐵絲網、高壓線、汽車和飛機以及含有磁性的物體保持一定距離,具體參考指標如下:
1、離鐵絲網>10米;
2、離高壓線>55米;
3、離汽車或飛機>20米;
4、離含有強磁的物體,如各種磁鐵、外磁式喇叭>10米;
5、離磁性較弱的物體如磁性按扣等>0.5米。

廣泛應用
⊙即使是方向感再好的人,到了陌生地方也有找不著北的時候。人多的地方可以向當地人詢問,如果到了荒郊野外迷失了方向,可就麻煩了,輕則挨餓受凍、擔驚受怕,重了就不好說了。求人不如靠自己,指南針攜帶方便。配合地圖,使你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僅可用於無線電獵狐、探險、野營等體育運動,還適用於地質、礦業、林業、勘察、農田水利、建築、旅遊等領域,是定向、粗測必備的工具。在市區也有辯別方向性的時機,玩家的寶貝,出門旅行的夥伴,收藏的精品。

⊙磁性指南針結合旅遊、戶外活動及日常生活的特點,設計過程中注重靈敏度、實用性、裝飾性、宣傳性等因素,部分產品還具有測距,測溫,測角度,同時其靈敏度高、重量輕盈,外觀精巧,裝飾性強、便於攜帶等特點,非常適合旅遊、遠足、登山、戶外運動等場合使用。
⊙盡管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的應用逐步普及,但指北針因其原理是利用地球自身磁場進行定位,無需任何能源,沒盲區.這一點在惡劣的環境下非常重要。指北針在沒有受到磁場干擾的情況下具有簡單可靠的優點,國外旅遊、遠足、登山、戶外運動者必備磁性指南針.磁性指南針至今仍是軍事、航海、地質、探險等野外活動的必備基本工具。

一、用途
DQL-8型地質羅盤儀主要用途可供:
1 測產狀:包括走向、傾向、傾角;
2 地形草測:包括定方位(即交會定點),測坡角,定水平;
3 測垂直角
二、主要性能
1 磁針阻尼時間(磁針偏轉90°至停留在原位置上的時間)小於15秒。
2 讀數誤差:
a 磁針轉動前後所指示之度數誤差不大於0.5°;
b 磁針在0-180°、90-270°處由於偏心所引起誤差不大於0.5°;
c 測角器的讀數誤差不大於0.5°。
3 水準器靈敏度:
a 長水準器20′±5′/2mm
b 圓水準器30′±5′/2mm
4 儀器外觀尺寸(長×寬×高)為80×70×35(mm)。
5 儀器重量為0.24kg。
三、原理、結構
1、原理:本儀器是利用一個磁性物體(即磁針)具有指明磁子午線的一定方向的特性,配合該度環的讀數,可以確定目標相對於磁子午線的方向。根據兩個選定的測點(或已知的測點),可以測出另一個未知目標的位置。
2、結構
儀器由上蓋與外殼通過聯接合頁構成儀器主體。上蓋內裝有反光鏡,可使目標映入鏡中。外殼的外部裝有長照準器,配合小照準器可瞄準目標。外殼內裝有刻度盤和磁針,可以直接讀出目標的方位置,圓水準器可以指示儀器的水平位置。長水準器和指示盤供測量坡角用,可以在方向盤的傾角刻度上直接讀數。開關為磁針制動機構,在外殼的側面備有磁偏角調整軸。
該儀器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攜帶方便、精度可靠、性能穩定等特點。
四、使用方法
(一)測產狀(包括走向、傾向、傾角)
1 測走向:
走向即岩脈在水平上投影的方向。
將儀器上蓋打開到極限位置,用開關放鬆磁針,調好本地區的磁偏角,將儀器兩個長邊靠在岩層的特徵面(具有代表性的面),保持圓水泡居中,則讀磁針北極所指示的度數,即為岩層的走向。
2 測傾向:
垂直於走向所批示的面的方向
用聯接合頁下邊的底盤的短邊或上蓋的背面靠穩岩層的特徵面,保持圓水泡居中,則讀磁針北極所指示的傾向。
3 測傾角:
垂直於走向水平面夾角的角度。
先用開關將磁針鎖住,上蓋打開到極限位置,儀器的側邊垂直於走向而貼緊岩層的特徵面,調長水泡居中,讀指示器所指的方向盤的度數,即為岩層的傾角。
在實際測量中,走向和傾向兩因素,只需測其中一個就可以,因為走向和傾向是互為90°的關系。
(二)地形草測(包括定方位、測坡角、定水平線)
1 定方位:
目標所處的方向和位置,定方位也叫交會定點。
① 當目標在視線(水平線)上方時的測量方法。
右手握緊儀器,上蓋背面向著觀察者,手臂貼緊身體,以減少抖動,打開磁針,左手調整長照準和反光鏡,轉動身體,使目標、長照準尖的象同時映入反光鏡,並為鏡線所平分,保持圓水泡居中,則讀磁針北極所指示的度數,即為該目標所處的方向。
按照同樣的方法,在另一側點對該目標進行測量,這樣兩個測點對同一目標進行的測量得出兩線沿著測出的度數,相交於目標,就得出目標的位置。
② 當目標在視線(水平線)下方時的測量方法
右手緊握儀器、反光鏡的觀察者的對面,手臂同樣貼緊身體,產減少抖動,打開磁針。左手調正長照準器和上蓋轉動身體、使目標照準尖同時映入反光鏡的橢圓孔中,並為鏡線所平分,保持圓水泡中,則讀磁針北極所指示的度數,即為該目標所處的方向。
按照同樣的方法,在另一測點對該目標進行測量。這樣從兩個測點對該目標進行測量,得出兩線沿著測出的度數,相交於目標,就得出目標的位置。
2 測坡角:
目標到觀察者與水平面的夾角。
先將磁針鎖住,右手握住儀器外殼和底盤,長照準器在觀察者的一方,將儀器平面垂直於水平面,長水泡居下方。左手調正上蓋和長照準器,使目標、照尖的孔同時為反光鏡橢圓孔刻線所平分。然後右手中指調正手把、從反光鏡中觀察長水包居中,此時指示盤在方向盤上所指示的度數,即為該目標的坡角。
如果測某一坡面的坡角,則只需把上蓋打開到極限位置,將儀器測邊直接放在該坡面上,調整長不泡居中,讀出該坡面的坡角。(與測產狀中的傾角相同。)
3 定水平線:
先將磁針鎖住,指導長照準器扳至與盒面成一平面,上蓋扳至90°而照準尖豎直,平行上蓋,將指示器對准「O」,則通過照準尖上的視孔和反光鏡橢圓孔的視線,即為水平線。
(三)測物體的垂直角
先將磁針鎖住,把上蓋扳到極限位置,用儀器測面貼緊物體(如鑽杠)具有代表性的平面,然後調長水泡居中,此時指示器的讀數,即為該物體的垂直角。
五、注意事項
1 磁針和軸尖、瑪瑙軸承是儀器主要的零件,應小心保護,保持干凈,以免影響磁針的靈敏度,不工作時,應把磁針鎖牢,以減少磨損。
2 的有合頁不要輕易拆卸,以免松動而影響精度。
3 儀器盡量避免高溫暴曬,以免水泡漏氣失靈。
4 合面轉動部分應經常點些鍾表油以免干磨而折斷。
5 長時期不使用時,應放在通風、乾燥地方,以免發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