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怎麼看地質圖中的褶皺情況

怎麼看地質圖中的褶皺情況

發布時間: 2021-02-23 05:51:44

① 地質構造圖要怎麼判斷,比如說褶皺、斷層怎麼看

看到地質圖你首先分析一些大概的走向和傾向。看看地質年代等等,當然首先你必須版了解這些構權造的定義吧,形成機制吧。比如拿斷層來說;它主要分為正斷層,逆斷層和平移斷層。走向斷層和傾向斷層等等。根據斷層盤的相對運動方向,確定它的類型。如果斷層被切斷。你就要看看他切斷的年代,再看看相對位移再確定類型。一句兩句也講不完,給你介紹本書吧。成都理工大學編的《構造地質學》編的比較好,你有興趣可以看看去,希望能幫到你

② 褶皺和斷層在平面地質圖上如何區別

正規的圖紙有圖例顯示,懂行的都能看懂。斷層在地質圖上是以線形表示,一看就能明白。至於你說的褶皺是不是指的沉積岩的產狀?通過區域填圖測量產狀是可以分出背斜、向斜,統稱亦叫褶皺。不知是否滿意哦

③ 判斷地層褶皺的依據都有什麼啊急,速求,謝啦!

在地質圖上判讀褶皺構造時,首先要垂直地層走向(順傾向或背傾向)進行追索專,注意沿途地層出屬露的新老關系。若地層依次對稱出現時,即表示區內有褶皺存在,當較新的地層兩側依次出現較老地層時為向斜構造;相反,在較老地層兩側依次出現較新地層時為背斜構造。向斜構造中的最新地層分布區向斜核部,背斜構造中的最老地層分布區為背斜核部,核部兩則的其餘部分為褶曲(背斜或向斜)的翼部。

④ 野外和地質圖上確定褶皺的存在

研究某一地區褶皺構造,首先應分析研究區內已有小比例尺地質圖,航、衛片特徵及其他有關資料。選擇露頭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帶進行橫穿區域構造走向的剖面觀察,了解全區的地層層序與總體構造特徵。如區域構造走向及變化,背、向斜發育特點,研究區構造在區域構造中的位置以及與區域構造的關系,以便指導對區內構造的詳細研究。

1.查明層序,確定標志層,野外填圖與構造詳查

查明地層層序是研究褶皺和區域構造的基礎,根據古生物化石與岩性特徵、沉積特徵,選擇標志層是關鍵。所謂標志層是指岩性、厚度穩定,厚度較小,並有易於識別的特殊標志(如岩性、化石等),區域上分布廣泛,橫向變化小的岩層。它們是野外地質填圖與研究的重點對象。野外填圖是露頭區褶皺研究最直接的重要手段,通過地質填圖,可以了解褶皺的地面形態、規模大小、組成地層及分布規律。

油氣田勘探中的構造詳查和細測可以進一步研究局部構造形態,通過較為精密的測量儀器,精確地測出標志層的標高、產狀,繪制出構造等高線圖,以准確地反映褶皺形態、規模及高點位置。

2.觀察分析褶皺的出露形態

褶皺的地面出露形態不僅與褶皺本身形態、產狀和規模大小有關,而且還受到地形特徵的影響,即地形效應。如圖4-24所示的一個簡單褶皺,在不同方向上的切面上所出露的形態很不相同。因此,地面或其他任何剖面上褶皺的出露形態都不一定是褶皺形態的真實反映。應當盡可能地從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出露形態綜合觀察分析,才能夠正確判斷褶皺形態。

圖4-24 同一褶皺在不同方位的切面上出露形態示意圖

在露頭不好的情況下,某些地形可以幫助識別褶皺的存在,褶皺兩翼往往是傾斜岩層組成的單面山,緩坡方向為岩層的傾斜方向;褶皺核部侵蝕常較強烈,往往形成橫谷或河流及泉水出露。軸面和樞紐產狀是確定褶皺形態和產狀的基本要素,對於露頭良好的小褶皺,有時可以從露頭上直接量得該褶皺的軸面和樞紐產狀。但對露頭不完整、規模較大的褶皺來說,往往需要系統地測量兩翼同一岩層的產狀,用幾何作圖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確定其軸面和樞紐產狀。

轉折端的研究有助於褶皺形態的確定,因為平面上轉折端的形態與剖面上的形態往往一致,或者是近似的。而且,無論褶皺兩翼岩層層序正常與否,在轉折端處岩層層序總是正常的。據此,有利於建立正常的岩層層序。

褶皺在地質圖上的分布是褶皺在地面出露形象的平面投影。在地質圖上分析褶皺,也要注意地形的影響,地質圖的比例尺越大,地形影響越大。一般來說,地面起伏小、軸面近直立、樞紐傾伏較緩的對稱褶皺,地質圖上各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點的連線,可以代表褶皺的軸跡,其方向大致反映樞紐傾伏方向。但是,對於歪斜傾伏褶皺,尤其是斜卧褶皺和變形較復雜的褶皺,或地形復雜、起伏較大時,兩翼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點的聯線與樞紐的方向不一致。圖4-25表示一個斜卧褶皺,從地面(假設無起伏)上看,岩層出露界線轉折端的聯線是南北向的,而樞紐的真實傾伏方向卻正東。兩者方位相差90°。

圖4-25 斜卧褶皺立體示意圖

A—為岩層露頭線轉折端點連線;B—箭頭所指為樞紐傾伏方向

3.編制褶皺橫剖面圖

褶皺通常具有復雜的立體形態,僅從地面或平面圖上觀察分析其形態是不夠的。地質工作者通常利用褶皺的橫剖面(即鉛直剖面)配合平面地質圖,表示褶皺在剖面上的形態特徵和在一定深度內的變化。某些方法的成果,如地震勘探,首先得到的就是沿一定方向部署的剖面圖。

在編制剖面圖的過程中,必須考慮褶皺形態的某些變化規律,推測其深部的可能變化。例如,等厚褶皺岩層曲率向深部有變化,但整個褶皺不可能延伸很深;相似褶皺在一定深度范圍內,褶皺形態可能不變。

另外,利用附近不同高程的天然剖面,可以直接觀察褶皺向深處的變化趨勢,推測其更深部的形態。例如,北京周口店太平山向斜,在太平山(高程303m)山頂剖面上為一正常向斜構造,而在周口河附近(高程80m)的剖面上卻變為扇形向斜(圖4-26)。這種觀察要求剖面相距要近,否則,就會將褶皺縱向上的變化誤認為是在不同深度的變化。

圖4-26 周口店太平山向斜不同高程剖面圖

對於樞紐傾伏方向與傾伏角變化復雜的褶皺,可以按樞紐傾伏特點劃分不同的區段,以詳細反映褶皺形態變化。在確有必要時,還可以編制褶皺的縱剖面圖(平行軸跡)。把縱、橫剖(截)面及平面圖綜合起來,就能充分反映褶皺在三維空間內的整體形態及在不同區段內形態變化。

⑤ 怎麼看地質圖啊!

全面的地質圖應該有圖例,不同類型的褶皺和斷層有不同的符號表示。如果是為了專考試要自己判斷,屬如果沒有圖就這么和你說估計我說得你也不會明白的。可以多看一些別人標好的圖,觀察地層線的變化,從中總結出經驗就好了。

再簡單些練習:將一組平行線標上年代代表各個地層界線,如由上至下地層變新。
向斜:這組線向上突;背斜:這組線向下凹。

構造發展史的判斷原理:老的構造被新的構造錯斷、彎曲等。比如兩條斷裂,肯定是一條(1號)錯斷另一條(2號),那麼2號是老的,1號是新的。再看這些構造包含那些地層,又被什麼地層所覆蓋,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產生的大致年代了。

有些東西自己實在不知道怎麼表達,不好意思了。

⑥ 判別褶皺的主要依據是看什麼

判別褶皺的主要依據是看什麼
在地質圖上判讀褶皺構造時,首先要垂直地層走向(順傾向或背傾向)進行追索,注意沿途地層出露的新老關系.若地層依次對稱出現時,即表示區內有褶皺存在

⑦ 如何准確在地質圖上確定褶皺呢

我不知道你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因為你的圖裡面沒有任何褶皺,你說「左邊回這情況為什麼畫出來這么像褶皺答」,我是一點都沒有看出來。
在實際工作中褶皺的判斷一般看兩邊地層,最基本的就是中間老、兩邊新為背斜,中間新、兩邊老為向斜,還有看產狀,這是關鍵。

⑧ 1.如何在地質圖上識別斷層及褶皺(背斜和向斜)

老弟,你這一下問了這么多問題,還不如去翻書了,沒時間碼那麼多字。去看看岩土勘察規范吧,你的問題在裡面都有詳細的解答,做工程,一切都得按規范來。給你傳個附件吧,你看看去。。。。只能傳一個附件?

⑨ 構造地質學簡答題 在地形地質圖上怎麼判斷與褶皺有關的橫斷層的性質

先根據對稱地層的新老關系判斷是向斜還是背斜(向斜核部地層更新,背斜相反),對於向斜,處於對稱位置的同一套地層的距離較大的一盤是下降盤,另一盤是上升盤。背斜相反
我前年學過的

⑩ 分析暮雲嶺地區地質圖中的褶皺形態特徵及形成時代,並對圖區內一褶皺進行文字描述

構造作業請獨立完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