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張家界地質構造是什麼

張家界地質構造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3 02:16:24

A. 什麼是「張家界地貌類型」

是指張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他是怎樣形成的呢?
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版系中,處權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紀時期,湖南西北地區殼下降,發生大面積海浸,成為一片汪洋。張家界處於「川湘凹陷地帶」之深海處,靠近古陸,接納了由流水源源不斷地從鄰近古陸搬遷來的大量鬆散碎悄物質,經過沉積和漫長而又復雜的成岩過程,形成厚達500多米的石英砂岩。經過漫長的流水切割、差異風化、重力崩塌等外營力作用,便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怪誕詭譎的峰林峽谷。石英砂岩峰林景觀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科研價值。

B. 張家界的山地貌

張家界的山地貌復雜多樣,造化了當地的特色景觀。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回地和平原等,山地答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

C. 張家界的地質類型

選A: 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專36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質屬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參考文獻:http://www.cgp.gov.cn/dzyj_rea

D.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形跡與景觀地貌

張家界地質公園包容了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積構造、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等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組合了規模恢弘、氣勢磅礴、千姿百態、深奧奇特、變化莫測的地貌景觀,其形成過程和表現形式的系統性與該區的構造演化和構造變形密切相關,是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綜合演化的結果,蘊含著巨大的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

一、古生代海相沉積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主要發育在泥盆系石英砂岩之中,其分布受控於泥盆系石英砂岩的展布。岩溶台原、岩溶峽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景觀發育在三疊系灰岩之中。古生代的海相沉積不僅為景觀地貌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地層中的沉積構造、古生物化石也是很有意義的地質遺跡。

二、燕山期構造變形為景觀地貌的形成奠定了構造基礎

張家界地質公園的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橋石門、嶂谷溝壑景觀均受研究區的垂直節理控制,景區絕大多數峰林、方山台寨和嶂谷溝壑的邊界都是節理面(圖3-20~圖3-22),或者沿節理面發育而來。從前面對研究區節理的初步統計分析來看,研究區主要發育3組垂直節理。從節理與木耳山-向家溪背斜的關系來看,這些節理與背斜構造為同期產物,也主要形成於燕山期構造運動。因此,可以說燕山期構造變形奠定了該區景觀地貌的構造基礎。

圖3-20垂直節理面組成的峭壁面

圖3-21節理面形成的孤峰

三、新構造運動的隆升、侵蝕塑造了該區的地貌景觀

1. 夷平面與景觀地貌形成時代

張家界地質公園發育兩級夷平面,山頂面海拔為 1300 ~1100 m ( 圖 3-23) ,寬谷面海拔 1000 ~800 m。園區的主要景觀發育在寬谷面之下的 V 形谷中 ( 圖 3-24) 。V 形谷的谷底一般海拔為 400 ~500 m,切割深度 200 ~400 m,谷底寬一般 10 ~ 50 m,最寬 100 m,如金鞭溪、琵琶溪、龍尾溪等。山頂面相當於華北的太行期夷平面,形成時代約 23 Ma。寬谷面相當於華北的唐縣面,估計形成時代為新近紀末—第四紀初,約 2 Ma 左右。也就是說,張家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景觀是新近紀以來的產物。

2. 地貌景觀形成與演化

在距今約 23 Ma 左右的古近紀末,研究區處於相對穩定階段,風化作用侵蝕夷平逐漸在張家界地區形成一個夷平面———山頂面。新近紀階段,地殼進一步緩慢抬升,河流下切,至新近紀末趨於穩定。河流開始由下切為主逐漸轉變為以側蝕夷平作用為主,即進入寬谷夷平階段,在山頂面逐漸形成一些 U 形寬谷。

新近紀末寬谷侵蝕之後,構造抬升增強,伴隨著相對暖濕的氣候條件,引發了新的河流切割作用。這次下切導致了寬谷夷平面被切割侵蝕而解體。河流從寬谷面下切了 200 ~400 m 左右,形成了嵌入 U 形谷或盤狀谷中的 V 形峽谷或隘谷。

圖 3-22 垂直節理形成的峰林

圖 3-23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夷平面

圖 3-24 張家界地質公園山頂面、寬谷和 V 形谷

在河流下切過程中,研究區發育的 3 組垂直節理,為水流下切提供了便利和空間,有利於地表水、地下水沿節理面侵蝕,而地表水與地下水沿節理面的侵蝕進一步促進了節理面的開裂。在泥盆系砂岩中,當風化與侵蝕形成懸空面時,沿垂直節理面的崩塌作用往往形成垂直陡壁、孤峰和峰林,控制了張家界地區成景微地貌的形成。

在三疊系灰岩中,水流沿節理縫流動、溶解,在地表形成溶溝、溶槽,在地下逐漸形成空洞、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地下水溶解的鈣質在溶洞中堆積沉澱下來,便形成了石鍾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 ( 圖 3-25) 。

圖 3-25 張家界龍王洞岩溶地貌景觀

綜上所述,張家界地區的成景地貌是在古生代海相沉積的物質基礎上,在燕山期構造運動形成的構造背景下,經新近紀兩個階段夷平與下切過程逐漸形成的。成景地層是古生界泥盆系砂岩,控制景區微地貌形成的構造變形是 3 組近垂直的節理。

E. 張家界地質公園構造演化

張家界地區出露的最老地層是元古宇板溪群,震旦紀—中生代地層發育齊全,新生代僅沿河谷發育零星第四紀沉積。區內共發育兩期區域性角度不整合界面,一期為震旦系與板溪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另一期為白堊系與侏羅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兩期不整合界面將該區分為前震旦系、震旦系-侏羅系、白堊系3個構造層。

一、張家界地區構造運動

張家界地區構造形跡顯示的構造運動主要有兩期,一期為雪峰運動,另一期為燕山運動。

1.雪峰運動

雪峰運動在研究區表現為元古宇板溪群與震旦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是在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紀與新元古代中期南華紀之間的一次構造變形,發生於距今8億年左右,與晉寧運動相當。雪峰運動使元古宇板溪群褶皺變形,同時發生綠片岩相的區域變質作用。

2.燕山運動

燕山運動在研究區表現為侏羅系與白堊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界面,是形成區內主要構造形跡的一次構造變形,形成一系列北東向背斜、向斜和斷裂。控制張家界地質公園的木耳山-向家溪背斜就是燕山期構造變形的產物。

二、張家界及鄰區構造演化

張家界及鄰區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新元古代早期,當時該區處於洞庭古陸南側,為河流-濱岸環境,沉積了板溪群一套穩定性復陸屑紫紅色碎屑和粘土建造。新元古代中期末,雪峰運動結束了板溪群沉積,使研究區上升成陸,使板溪群變形、變質,遭受剝蝕夷平,造成板溪群與震旦系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震旦紀早期(現今稱為南華紀),研究區受冰期嚴寒氣候影響,發育冰川活動,形成南沱冰磧礫岩。隨後研究區再次海侵,沉積了震旦紀—侏羅紀地層。期間除幾次抬升為陸,缺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石炭紀、早侏羅世等階段沉積以外,未發生構造變形作用。

侏羅紀末,燕山運動結束了該區的沉積歷史,使得震旦系-侏羅系發生褶皺、斷裂,奠定了本區的基本構造格架。研究區由海侵沉積為主轉變為剝蝕、夷平為主。白堊紀,研究區發育幾個山間湖盆,形成一些河湖相沉積,不整合在早期不同時代地層之上。新生代,研究區基本上以隆升剝蝕為主,發育一期夷平面和三級河流階地。

F.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回侵蝕、重力答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G. 張家界地貌是怎麼形成的

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專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屬、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紀時期,湖南西北地區地殼下降,發生大面積海浸,成為一片汪洋。張家界處於「川湘凹陷地帶」之深海處,靠近古陸,接納了由流水源源不斷地從鄰近古陸搬遷來的大量鬆散碎悄物質,經過沉積和漫長而又復雜的成岩過程,形成厚達500多米的石英砂岩。經過漫長的流水切割、差異風化、重力崩塌等外營力作用,便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怪誕詭譎的峰林峽谷。石英砂岩峰林景觀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科研價值。
具體查閱網路

H. 張家界地質形成原因是什麼

形成原因是地殼復的新構造抬升與外力制的侵蝕、剝蝕。

I. 張家界地質形成原因

張家界地質形成的原因:

在張家界市區境內,由於受地理、地層、構造、氣候等諸多條件的影響,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觀。從地勢上來看,張家界市西接雲貴高原,東臨洞庭湖,北與鄂西山區接壤,南又與雪峰山毗連。其總的地勢是:東南與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兩岸,又有一塊一塊的沖積土平原。該市境內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發育,各條溪流的均匯集到澧水河,然後從西向東,一直流進八百里洞庭湖。湖內,沉積著幾十米幾百米厚的泥沙。與洞庭湖相反,從東向西,地勢又逐漸升高,到市區中心地段,便出現了海拔高達1500餘米的天門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嶺。有高山峻嶺,又有低谷平原,這就是本區獨特的流水侵蝕地貌。 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風景區的主體。慈利縣五雷山風景勝地,同樣也是由同一層位的石英砂岩組成,岩層產狀也平緩。五台山頂部有黃綠色的頁石、泥灰岩覆蓋,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護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蝕。

流水侵蝕地貌

在市域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張家界市澧水源頭、婁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這種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

近年來學術界也稱岩溶地貌,也是張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點。約佔全市面積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種類,不論地表、地干,其堆積物均發育齊全,是我國湘西北喀斯特地形發育地區的一個組成部分。桑植縣、慈利縣大部,武陵源區、永定區東南部是這一地形發育的地區。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溝、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內各地可見,唯石林在市區少見,在天門山風景區能見到一些單個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區只有在自治州花垣縣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稱「石欄柵」,頗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遊人學者觀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積物形態。在張家界,更是堪稱一絕。其溶洞規模,桑植縣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學會會員洞,也真不愧為亞洲第一洞的響亮稱號,可見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於武陵源區的黃龍洞,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們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為一體。其洞內喀斯特堆積物,石鍾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可以說,想什麼,像什麼,極大地拓展了遊人想像的空間,往往使人很難找到恰當的詞彙和語言來贊美她。

J.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抄地貌是砂岩地貌襲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