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年齡中加減年齡怎麼計算
⑴ 如何計算年齡(年+月份+日期)怎麼借位相加減
18位身份復證號碼轉換成出生日期的函數公制式:如果E2中是身份證,在F2中求出出生日期,F2=DATE(MIDB(E2,7,4),MIDB(E2,11,2),MIDB(E2,13,2))自動錄入男女:=IF(MOD((IF(LEN(e2)=18,MID(e2,17,1),MID(e2,15,1))),2)=0,"女","男")根據身份證號快速錄入男女性別「記住」15/18位都可以的公式:轉換出生日期:=IF(LEN(e2)=18,TEXT(MID(e2,7,8),"#-00-00"),"19"&TEXT(MID(e2,7,6),"#-00-00"))自動錄入男女:=IF(E2="","",IF(MOD(RIGHT(LEFT(E2,17),1),2)=0,"女","男"))計算年齡(新舊身份證號都可以):=IF(AND(E2=""),"",IF(MIDB(E2,7,2)="19",107-MIDB(E2,9,2),107-MIDB(E2,7,2)))
⑵ 地球的年齡有哪些計算方法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在當時並沒有推測地球的年齡,但他為了後人計算地球的年齡提供了如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法國的著名的物理學家布封就是就是眼沿著牛頓的指示的方向向前進的一個科學家。他認為太陽系是一顆彗星撞擊太陽形成的,在撞擊下,太陽拋出了氣體和液體形成了各個行星和衛星。地球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後來布封計算了地球從一個熔球到冷卻所需要的時間。但是他需要先知道熔球冷卻的速度,他用10個直徑相差半英寸的鐵球做實驗,首先,將它們全比加熱至通紅,然後測量冷卻之後,他發現冷卻的時間於溫度與球的大小成正比,由此計算出地球冷卻需要96670年。但是地球畢竟不是鐵球,布封在後來又對地球的實際年齡進行了估計,他估計地球約有30億年的歷史。
人們常說的地球的年齡是它的天文年齡,它的天文年齡是指地球形成的時間。地球的地質年齡是指地球上地質作用開始之後到現在的時間,從最原始的地球的演變到具有分層結構的地球,估計要經歷幾億年。地球的地質年齡小於地球的世紀年齡。
如果我們想要計量地球所經歷的時間,就必須找到一種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尺度。早期的人們找到的一些尺度的變化速率在地球歷史上是不恆定的,直到19世紀末,放射性元素被找到之後,人們才找到了一種以恆定速率變化的物理過程作為尺度來測量岩石和地球的年齡。
以前古人在推測地球年齡的時候,受到神論的影響,推測出來的結果都是不符合邏輯的。世界上最早嘗試用科學的辦法推測地球年齡的就是英國的物理學家哈雷。在那時候,他提出研究大洋鹽度的起源,可能是提供解決地球年齡的依據;1854年,德國的科學家赫爾姆霍茨是根據太陽能對地球的年齡進行的估算,他認為地球的實際年齡不超過2500萬歲;1862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湯姆生則認為地球從早期的熾熱狀態中冷卻到如今,需要經過2000萬年到4000萬年。但是他們估計的這些是數字遠遠小於地球的實際年齡,但是對於早期的地球年齡的測量還是非常的有利的。
發現了同位素以後,科學家們開始使用同位素地質測定法測定地球的年齡。根據這種測量辦法,科學家們找到了最古老的岩石,這塊岩石的年齡約有35億歲。但這並不代表著整個地球的歷史。因為,最初時期的地球是一個熾熱的熔融球體。科學家們發現的最早的岩石是經過冷卻之後留下的,所以,地球的實際年齡要比35億歲還要早。
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研究進一步轉到了其他的星球。20世紀60年代末,科學家們測定從月球採集到的岩石標本,發現地球的年齡在44至46億年間。
⑶ 岩石的年齡是怎麼測定的
人們已經為地球的歷史編出了詳細的地質年代表。比如恐龍的最繁盛時代為距今約225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滅絕於6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三葉蟲的繁盛時期為距今約530百萬年前的寒武紀,等等。這些動物生存的時代是怎麼定出來的呢?地球的45億年歷史又是怎麼定出來的呢?
地質學家和化學家們發現,當岩石或礦物在一次地質事件中形成時,放射性同位素以一定的形式進入岩石、礦物,之後便不斷地衰減,隨之蛻變成子體逐漸增加。所以,通過准確地測定岩石、礦物中放射性同位素母體和子體的含量,就可以根據放射性衰變定律計算出該岩石、礦物的地質年齡。這種年齡測定稱做同位素計時或放射性計時。計時的基本原理就是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規律。測定的地質事件或宇宙事件的年齡就是「同位素地質年齡」。
目前,在地學界應用的同位素測定方法比較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應用范圍。比如,由於碳同位素的半衰期相對較短,行內圖:/19787502148683010003_0042_0027.jpg" />
法可測的年齡一般不超過5萬年,最大限度是7萬年。因此凡是幾萬年以來曾經在地球生物圈、大氣圈和水圈中生存過的含碳生物均可作為樣品進行測定,包括動植物的殘骸(如木頭、木炭、果實、種子、獸皮、象牙等)、含同生有機質的沉積物(泥炭、淤泥等)和土壤、生物碳酸鹽(貝殼、珊瑚等)和原生無機碳酸鹽(石灰華、蘇打、天然鹼等)、含碳的古代文化遺物(紙、織物、陶瓷、鐵器)等等。行內圖:/19787502148683010003_0042_0028.jpg" />
法主要適用於考古學研究。
進行「同位素地質年齡」測定的岩石必須盡可能地「新鮮」,在有蝕變的岩石內,氬易丟失,所以測出的年代不準確,鉀—氬法的最佳測定范圍在10萬年至10億年之間,銣—鍶法的最佳測定范圍為1000萬年至1億之間年,所以這兩種方法適用於中新生代地層的測定;鈾—鉛法的適應范圍在1000萬年至10億年以上,鈾—釹法也在2億年以上,所以,這兩種方法較適用於古生代或更古老地層時代的研究。
有了精確的同位素地質年齡,地質學家們就可以編制用來進行地層劃分與對比的「地質年代表」了。
地質年代表
COSUNA年表表國石油地質家協會(AAPG)在1976年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開過之後,積極開展了一項建立北美地層對比(COSUNA)計劃。在這項工作中,盡量做到以海相標准化石為基礎劃分、對比地層,並配合同位素年齡數據,中國地質學家採用該表中前寒武紀地層界線。
此外,還有CGR年表(地質記錄的年代學)等。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絕大多數「同位素地質年齡」是從火成岩或火山凝灰岩中測定的,而地球上相當多的岩石是沉積岩,所以,這就造成了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研究的局限性。對於地質學家,尤其是石油地質學家來說,對含有豐富石油與天然氣的沉積岩的「同位素年齡」測定就成為一個極有挑戰意義的課題。
⑷ 在地質測年法中,什麼是等時年齡、表面年齡、視年齡
一組具有同時、同源且在形成後保持封閉的地質樣品,其同位素母體與子體(內通常用比值)在容直角坐標圖中會落在一條直線上,該直線稱之為等時線。等時線的截距就是樣品形成時具有的(子體)同位素比值,直線的斜率是年齡的函數,由這個斜率計算出的年齡即是等時線年齡。以下是Rb-Sr等時線示意圖及等時線年齡計算公式:
視年齡和表面年齡都是根據單個測試樣品,根據同位素衰變規律計算出來的年齡值,暫時沒有確定其地質意義,稱為表面年齡、視年齡
如果在計算年齡過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地質模型來估計初始值,如U-Pb年齡按地球單階段鉛演化模型、Sm-Nd按原始地幔(球粒隕石均一地幔)、虧損地幔的演化模型、Rb-Sr按地殼、地幔等模型,則計算出的年齡稱之為模式年齡。
⑸ 論文中的平均年齡怎麼算,例如66.2±15.3,這個怎麼算的那位大師解答一下,詳細點,謝謝。
用SPSS軟體算就可以直接告訴你結果45±11
⑹ 如何靠岩石判定地質年齡
1)看沉積岩。
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一般的規律是岩層年齡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層年齡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下圖中從岩層1到岩層4年齡越來越老。
(2)看斷層。
斷層形成晚於被斷裂的岩層。如上圖中斷層形成晚於岩層2、3、4。
(3)看岩漿岩。
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系來判斷。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如下圖中②、⑤均為侵入岩,②形成晚於①岩層,⑤侵入到②中,說明⑤形成晚於②岩層。噴出岩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圖中⑧為噴出岩,其形成晚於①岩層,早於⑥⑦岩層。
(4)看變質岩。
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其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成晚於其相鄰的岩石。如上圖中④為③岩層遇到高溫高壓的岩漿變質而成,其形成晚於③岩層。
(5)看侵蝕面。
若兩個岩層之間有明顯的侵蝕面存在,說明下部岩層形成後,該地地殼隆起地層遭受外力侵蝕。若侵蝕面上覆有新的岩層,說明該地殼下沉。如下圖中Ⅲ下層有明顯的侵蝕面,說明Ⅰ、Ⅱ岩層形成後發生褶皺、被外力侵蝕,後地殼下沉,再沉積Ⅲ岩層。
(6)看板塊邊界。
如果是海底岩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小,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大;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大,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齡越小。(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⑺ (四)地層年齡數據的確定
國際上的地質年表都在朝著精確與高解析度的方向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層的數字年齡研究。1991年,21歲的英國地質學家A.Holmes提出了用礦物中鈾鉛同位素的比值來測定地層年齡的思想。80年代的地質年表發展得很快,國外在80年代的前5年,就編出了5個有影響的年表,中國也編出了年表。目前,有代表的地質年表為:①地質年表(GTS,W.B.Harland等,1989)[3],GTS年表具有雙重時標,即時間年標(Chronometric Scale)和地層年標(Chronostratic Scale),前者以標準的天文時間「年」記時,後者以傳統的地層時代單位代、紀、世等記時。二者結合在一起,就組成了既有數字年齡,又能反映生物演化階段的具有地質事件特徵的統一地質年表;②地層數字年齡測定(NDS)(B.U.Hau,Odin,E.T.Channell和N.H.Gale,1982);③北美地層對比年表,簡稱為COSUMA,由Amos Salvador[4]領導,於1985年正式公布了該年表;④中國同位素地質年表和中國年表,總結國外年表的經驗,採用先進的質譜儀和國際通用的新常數進行測試與計算,中國年表的同位素數據總得來說比較可靠。
表2-2Pangea年代表(據Ross等,1993)
⑻ 地質年齡是怎麼測定的
試題來答案:1. B2. A 試題解析:1.本題考自查地質構造的判斷。根據圖示:岩層向上拱起,為背斜,背斜岩層中間老,兩翼新。所以由A至B一線採集岩石標本,相同深處的岩石年齡分布為:新——老——新。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2.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氣的密度最小,位於最上方;水的密度最大,位於最下方、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