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什麼單位閩西地質大隊
A. 福建三明市有閩西地質大隊實驗室么
有,看圖片
B. 福建閩西地質大隊的春季招聘什麼時候開始是不是安排在廈門工作呢
地質大隊要出去外面勘查
C. 你好,你知道閩西地質大隊嗎
你是指的福建省的,閩西地質大隊嗎,這是專網址:屬http://www.mxdzdd.com/
D.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的介紹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是福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直屬的正處級事業單位。版閩西地質大權隊組建於1982年7月,是在原福建省地質一隊、二隊、八隊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綜合地質找礦和地質科研隊伍。為福建省事業單位,隊部設在福建省三明市。
E. 福建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下屬單位
1、福建省閩北地質大隊;
2、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3、福建省閩東南地質大隊;
4、福建省第二地質勘探大隊;
5、福建省第四地質大隊;
6、福建省第八地質大隊;
7、福建省閩南地質大隊;
8、福建省廈門地質工程勘察院;
9、福建省地質探礦機械設備服務中心;
10、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11、福建省地質工程大隊;
12、福建省地礦建設大隊;
13、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
14、福建省地質測繪院,加掛「福建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牌子;
15、福建省地質培訓中心;
16、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加掛「福建省資源遙感中心」牌子;
17、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
18、福建省核工業二九五大隊。
F. 地質學專業(研究生方向:礦物、岩石、礦床)在福建找什麼工作比較合適,最好是在廈門的單位
地質調查類單位: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福建省閩東南地質大隊、福回建省閩南地質大隊、福答建省閩西地質大隊、福建省閩北地質大隊、福建省第二地質勘探大隊、福建省第八地質大隊
地質工程類單位: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福建省廈門地質工程勘察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福建總隊
海洋地質類: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環境地質類:福建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天寶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原煤炭部: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福建地勘院、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福建省196煤田地質勘探隊、福建省197煤田地質勘探隊
實驗中心: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
原核工業部: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
G. 福建地質勘探單位有哪些
338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339 福建省閩東南地質大隊
340 福建省閩南地質大隊
341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342 福建省閩北地質大隊
343 福建省第二地質勘探大隊
344 福建省第八地質大隊
345 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346 福建省廈門地質工程勘察院
347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348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349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50 福建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351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2 福建天寶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3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福建地勘院
355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福建總隊
356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
357 福建省196煤田地質勘探隊
358 福建省197煤田地質勘探隊
359 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
360 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
H. 有什麼人被稱為活雷峰
在他16年的工作生涯中,工資總收入為28萬元,捐款助學達12萬元;16年陸續獻血56次,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 他結婚20多年,一家人居住在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里。無論環境怎樣改變,周圍的人對他有怎樣的誤解和偏見,他都在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從一九九六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的工作量。 他就是當代雷鋒——郭明義。 他不能單論獻血量。 助人為樂好人鄭培城事跡 ——閩西地質大隊 鄭培城同志,男、1953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畢業,1970年8月參加工作,是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物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工程師,閩西地質大隊僑聯主席。曾任三元區政協第三、第四屆委員和三明市政協第七屆委員,現任三明市政協第八屆委員、三明市和三元區兩級僑聯委員。他是一位歸僑幹部,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講政治,講文明,積極參加閩西地質大隊、三明市(三元區)政協、三明市(三元區)僑聯安排的各項學習和活動,認真完成任務,履行職責。在實際工作中,他堅持以「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兢兢業業,勤奮工作,廉潔自律,誠實守信,關心他人,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綜合素質。 鄭培城同志在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主要分管房地產、綠化衛生環境建設工作,多年來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具有一種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高尚精神;作為政協委員,他不忘履行職責,關注民生,有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情懷。 1988年以來,他始終熱心幫助單位同事或家屬處理親人去世的善後工作,不論是節假日,不分周末或下班時;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抑或嚴寒酷暑,只要遇上此事,他總是放棄自己的時間,鞍前馬後地跑上跑下,主動幫忙打電話聯系,親自前往殯儀館為同事幫忙處理各種善後事情,而且他每次都幫人幫到底,送人送到家,從不推辭,從不忌諱什麼。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鄭培城同志二十年來堅持幫忙同事辦理善後之事的善舉,得到了閩西地質大隊廣大職工和家屬的贊譽,大家都說鄭培城同志是個肯幫忙的大好人。他自己卻謙虛地說:「幫忙別人這種事情是積德行善,人都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何況這種時候。」他把幫助他人當作一種快樂,不分份內份外,一直堅持了二十年。 作為隊僑聯主席,他十分關心歸僑、僑眷僑屬的生活狀況,注意與他們溝通交流,有誰生病住院了,他知道後便去看望問候;有誰生活有困難了,他知道後及時向上反映,幫助生病困難的歸僑或僑屬得到上級的經濟補助。他熱心為歸僑僑屬做實事,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他把助人為樂化作一種自覺行為。九十年代初有一次,他在單位門口遇到有一個孩子遭遇車禍,他二話沒說,立即沖過去抱起受傷孩子,督促車主趕往醫院急救,使受傷的孩子及早脫險。事隔十幾年,受傷孩子的爺爺,每當遇見鄭培城同志時,總不忘感謝幾句。這時鄭培城同志總平靜地說:「不用感謝,這是應該的,誰遇上這種情況都會幫忙的。」 鄭培城同志擔任三明市和三元區兩級政協委員以來,始終不忘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撰寫提案。在他的提案中有許多是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建議。1994年「5、2」洪災發生後,他立即提筆撰寫對受災區域及居民樓房進行消毒的建議,因該提案他獲得提案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當他聽到東霞、富文居委會和所在居民對公共道路和人行道因多年失修,路面出現塌陷、變形起翹,低窪積水,給行人造成不便時,他利用業余時間分別察看了三元區永興路、富文二路、富興路路段的狀況,分別提交了改造建設永興路、富文二路、富興路兩旁人行道鋪置彩磚的建議提案。當永興路、富文路重新改造建設,富興路兩旁人行道(按三明市建設局規劃,待三泉高速通車後再安排彩磚鋪置,先將塌陷、變形、破損的人行道修復)修平後,他又感到為民眾辦了好事,增加了幾分快樂。 鄭培城同志始終認為助人是快樂之本,是一種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辦點好事,多幫一份忙,就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他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多年來,他助人為樂之舉一直得到妻子和女兒的理解和支持。他個人曾多次獲得「雙文明先進個人」,家庭也曾多次獲得「文明示範戶」等榮譽。 助人為樂好人董克雲事跡 ——中法院 董克雲,男,38歲,中共黨員,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1997年,董克雲同志通過公務員考試到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十年來,在信息化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敬業愛崗,恪盡職守,不斷創新,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有力提升了法院信息化應用水平,為審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董克雲同志將「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作為自己的信條,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由於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他不斷學習,努力鑽研,在較短的時間內自學了VB、FrotPage、phtotshop,flash等常用的軟體,能夠使用Access和ASP製作辦公應用程序。隨著法院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設備不斷增加,對設備的管理、使用又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董克雲同志克服各種困難,利用一切機會,博覽群書,不斷擴寬知識面,擠出時間學習計算機硬體、路由器、伺服器等使用維護知識,業務水平顯著提高。 董克雲同志始終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了使審判人員能盡快掌握軟體的使用,他經常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並對個別幹警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為了使本院網路能夠安全運行,他對全院所有計算機安裝網路版殺毒軟體,每天上互聯網下載升級殺毒軟體,並做好管理系統資料庫的備份檢查,防範於未然。 除做好本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外,董克雲同志還善於幫助他人,有求必應,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同事家中維護電腦。2008年7月,董克雲同志因工作需要調整到刑一庭,他能夠虛心向領導、同事、身邊的先進典型學習,增強工作責任心,養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及時轉換角色,較快地適應了新的工作崗位。 董克雲同志能夠努力學習法律業務,不斷提高法學理論水平和能力,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2001年7月畢業於全國法院幹部業余法律大學法律專業,2003年結業於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法學專業,2004年通過全國司法統一考試,2007年獲得華東政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 董克雲同志多次被中院評為先進工作者,2007年被中院評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先進個人,2007年被省院評為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進個人。 助人為樂好人賴應亮事跡 ——移動公司 賴應亮(男、1968.07出生,1990.08參加工作,群眾、中專學歷。2006年獲集團公司無線專業練功比武優秀獎;2006年獲福建省移動公司網路技術標兵;2007年獲福建移動無線專業練功第一名;2008年6月中國移動抗震救災保通信先進個人。) 小時候,我總是喜歡看一些《三俠五義》、《水滸傳》等描述俠義人物的小說,對英雄人物景仰至極,對英雄人物見義勇為、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俠義行為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長大後,走上了通信服務這一行業,讓我對助人為樂這一古道熱腸的精神有了更實際的理解。從郵電時代的「滿意在郵電」到中國移動提出的「溝通從心開始」,行業的服務理念不斷加深,將客戶放在第一位,讓客戶滿意、如意、愜意始終是我們的服務宗旨。在近二十的職業生涯中, 「與人方便,與幾方便」的助人為樂的精神在我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在通信行業的多年工作中,我一直從事通信網路技術方面的工作,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意思是:關鍵技術不可輕易傳人。但我不論對公司同事還是對協維、代維單位的同行,從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因為只有在教授和幫助別人時,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因為只有讓大家的水平都提高了,自己技術才能更加精進。正因如此,很多同仁親熱的喊我「賴工」,每每聽到這樣的稱呼,我會加倍努力,並不斷以此來鞭策和勉勵自己。 樂於助人方能廣結善緣,對這一點我是深信不疑的。在生活中,不論是周圍的鄰里,還是新認識的朋友,只要有困難我都喜歡伸出友誼之手,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幫人一把。也因此得到了鄰里和同事的喜愛,結交了許多朋友。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一時山崩地裂,數萬同胞罹難,數百萬群眾失去了家園。大地震給四川災區造成慘重的生命、財產損失,災情震驚全國,震動世界。看到報紙電視中的報道,我明白此時的災區人民最需要援助之手,災區更需要象我這樣有一枝之長的專業人員,我一刻也坐不住了。作為一名中移動技術支援專家,我於大地震的第二天就急沖沖趕赴還在餘震不斷的災區。在災區,我只有一具念頭--那就是既然來了,就為災區多做點事。我在災區的奔走期間,看到受災群眾時,總是慷慨解囊伸出熱心援助之手。當餘震來臨時,當人們紛紛撤往屋外之際,我沒有遲疑毅然奔向了四樓的監控中心,因為那兒最需要我。作為一名技術保障人員,此時我別無選擇,堅守在四樓的監控中心,嚴密關注各項重要指標,及時安排各種應急措施,果斷執行應急預案……。我們的技術保障經受住嚴峻的考驗,整個網路運行良好,沒有出現5.12時的宕機現象,保證了每個移動客戶能夠正常通話。但願每次的順利通話,都能為被困群眾傳遞希望的電波。在災區的工作期間,我光榮地被評為「中國移動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然而,我更讓的欣慰的是災區人民那發自內心的一聲聲「謝謝!」。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顯然是一句致理名言,助人仍快樂之本。
I. 我是在桂林理工大學學資源勘查工程的學生,畢業後想回福建工作,請問我可以去哪些單位呢
以下都算是福建省的甲級資質勘察單位
338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回
339 福建省閩東南地質答大隊
340 福建省閩南地質大隊
341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342 福建省閩北地質大隊
343 福建省第二地質勘探大隊
344 福建省第八地質大隊
345 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
346 福建省廈門地質工程勘察院
347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348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349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50 福建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351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2 福建天寶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53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福建地勘院
354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第二地質勘查院
355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福建總隊
356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
357 福建省196煤田地質勘探隊
358 福建省197煤田地質勘探隊
359 福建省地質測試研究中心
360 福建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
工資 一般在1000到5000,剛進時差不多1000到2000吧,兩年後能漲到2500到5000。工作經驗很重要,所以畢業之前盡量找幾個好點的實習單位。希望能幫到你。
J.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的聯系方式
單位地址: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富興路50號閩西地質大隊
主要領導
大隊長回:林全勝(現在);隊黨委答書記:張琰(現在);總工程師:邱盛安,紀檢書記(工會主席):李金華
上一任大隊長:劉常新;隊黨委書記:李長金;總工程師:林全勝
2012年8月20日遷址到新辦公地點:廈門市思明區湖濱北路78號興業銀行大廈16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