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資料怎麼寫
1. 怎麼搜集水文地質資料啊
水文地質資料挺多的,首先你看能否收集相關的地質報告,然後你得搜集氣回象水文資料,河流、湖泊答分布情況,地表地形和植被覆蓋情況。地表若有水井或是泉,你還得收集井泉出水位置以及水位等情況。對於降雨等,你還得知道當地水流的補給、徑流、排泄過程。如果有鑽探等資料,你還得收集含水層和隔水層的位置、厚度、岩性、走向、傾向等資料。
2. 地質與水文資料的獲取方式有哪些
一、地質與水文資料的獲取方式:
1、去當地的水文局咨詢獲取,一般這種方式不是得到最新的數據;
2、採用堪探。物探、化探、遙感。、地震波。、電測。、實地調查、類比等手段來獲取最新的數據。
二、地質與水文資料的內容:
(一)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
⒈土的物理性質指標
常用的土的物理性質指標主要有:顆粒組成、比重(Gs)、濕密度(ρ)、干密度(ρd)、含水率(ω)、界限含水率(塑限含水率ωP、液限含水率ωL)、孔隙率n、有效孔隙率ne、飽和度Sr、不均勻系數Cu等。這些均為堤防安全復核計算和除險加固設計時可能用到的資料。
⒉土的力學性質指標
常用的土的力學性質指標主要有:滲透系數(k)、抗滲強度、抗剪強度指標(凝聚力c、內摩擦角Ф)、壓縮系數等。這些指標主要用於滲流及滲透穩定計算、抗滑穩定分析與沉降計算中。
(二)土的水理性質及水質分析
對黃土和分散性粘土應了解其濕陷特性、崩解和濕化特性等。這些特性對工程有重要意義。
水質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為灌漿材料、防滲牆材料以及減壓井的防化學淤堵設計提供資料。
(三)堤防的工程及水文地質剖面
堤防的工程及水文地質剖面是進行堤防安全復核和除險加固設計所必需的資料,應根據工程及水文地質勘察資料並經概化後得到。主要包括堤身和堤基的土層分布、分層厚度,地下水的分布、運動規律及邊界條件等,加上通過試驗得到的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就構成了完整的工程及水文地質剖面圖。
3. 地質報告怎麼寫
用以前的模板格式寫
4. 礦山水文地質怎麼寫
你好,在闡述礦山的水文地質時主要分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問題、水資源利用三內個方面。
水文地質條件:容
1.礦山區域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2.岩層構造、礦產資源;
3.包氣帶結構、厚度、防護性能
4.含水層厚度、結構、滲透系數、富水程度
5.隔水層厚度、結構、滲透系數
6.地下水類型、水質、水溫
7.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8.泉域分布、成因、形成條件
9.地下水開采狀況
10.地下水監測井位設置情況
水文地質問題:
天然劣質水分布和引發的地方病問題
人工開采地下水造成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和范圍
其他造成的地下水流場、水位變化問題。
礦山區域地下水、礦井輸干水的開采、綜合利用情況,利用率。
此外,涉及到由於礦山開發引起的地下水漏失、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等次生地質災害影響的程度和范圍等等。還要求涉及到礦山區域是否存在突水事故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襲奪現象。
5. 水文地質填圖時的水文地質點記錄怎麼寫給幾個模板參考一下。
http://wenku..com/link?url=__
6. 水文地質資料怎麼搜集
查閱相關地區的水文地質志,或者去水利,國土,農林部門收集,所謂收集都是需要熟人和錢的。
如果是國大調項目,可以開具介紹信,如果是市場項目,可以向甲方要求溝通協調當地部門。
7. 地質資料
【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岩礦芯、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
【區域地質調查資料】是指在區域地質調查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礦產地質資料】是指在礦產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礦產勘查和礦山開發勘探及關閉礦井地質資料。
【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地質資料】是指在進行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石油、天然氣、煤層氣資源評價、地質勘查以及開發階段的地質資料。
【海洋地質資料】是指在海洋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海洋(含遠洋)地質礦產調查、地形地貌調查、海底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及海洋鑽井(完井)地質資料。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是指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區域的或者國土整治、國土規劃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和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動態監測的地質資料;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業基地、縣(旗)以上農田(牧區)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質勘察資料;地質情況復雜的鐵路干線,大中型水庫、水壩,大型水電站、火電站、核電站、抽水蓄能電站,重點工程的地下儲庫、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鐵路、公路特大橋,地下鐵道、6千米以上的長隧道,大中型港口碼頭、通航建築物工程等國家重要工程建設項目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地質資料;單獨編寫的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地下熱水、礦泉水等專門性水文地質資料以及岩溶地質資料;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是指在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質資料,包括:地下水污染區域、地下水人工補給、地下水環境背景值、地方病區等水文地質調查資料;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開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建設工程引起的地質環境變化的專題調查資料,重大工程和經濟區的環境地質調查評價資料等;地質環境監測資料;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資料。
【地震地質資料】是指在進行地震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震地質資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質調查、宏觀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質資料。
【物探、化探和遙感地質資料】是指在進行物探、化探和遙感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物探、化探和遙感地質資料,包括:區域物探、區域化探地質資料;物探、化探普查、詳查地質資料;遙感地質資料及與重要經濟建設區、重點工程項目和與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工作有關的物探、化探地質資料。
【地質、礦產科學研究成果及綜合分析資料】是指在地質、礦產科學研究過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及綜合分析資料,包括:經國家和省一級成果登記的各類地質、礦產科研成果資料及各種區域性圖件;礦產產地資料匯編、礦產儲量表、成礦遠景區劃、礦產資源總量預測、礦產資源分析以及地質志、礦產志等綜合資料。
【專項研究地質資料】是指在專項研究地質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地質資料,包括:旅遊地質、農業地質、天體地質、深部地質、火山地質、第四紀地質、新構造運動、冰川地質、黃土地質、凍土地質以及土壤、沼澤調查和極地地質等地質資料。
【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是指運用地質理論,通過勘查工作後,用文字、圖表、數字、實物等形式表示的,反映一定時期內該地區礦產資源客觀情況的物質工作成果和智力成果。包括礦產勘查原始地質資料和礦產勘查成果地質資料。是探礦權人完成勘查項目設計任務取得的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制定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規劃和計劃的科學依據。國家規定對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實行統一的管理制度。
【礦產勘查原始地質資料】是指在礦產勘查包括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和礦床勘探過程中所形成的原始地質資料,包括文本式地質資料如野外地質記錄和圖件、原始編錄、底稿底圖、化驗分析報告等,以及實物資料如岩心、礦心、測試樣品和各種標本、勘查標志等。對礦產勘查原始地質資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保護和保存。
【礦產勘查成果地質資料】是指地質人員根據在礦產勘查包括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和礦床勘探過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原始地質資料,經過綜合整理、分析研究、歸納總結後編寫的地質勘查報告,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礦產資源普查報告和礦床勘探報告等。
【礦產勘查報告】是指根據《礦產資源法》及有關法規,由探礦權人提交的經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礦產儲量審批機關批準的可供礦山建設的礦產資源勘查報告。是整個礦產勘查工作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部地質礦產資料,經過綜合整理與分析研究後形成的工作成果報告。勘查報告包括普查、詳查和勘探三個不同工作階段的報告。
【礦山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行業開發規劃或者地區開發規劃的要求,對礦山建設項目的技術和經濟上是否合理和可行進行全面分析、論證,作出多方案比較,提出評價結論的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含有資源利用方案和礦山環境影響評價等內容。是礦山建設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基本建設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編制和審批計劃任務書的依據。
8. 水文地質特徵的控制因素怎麼寫國內外現狀怎麼寫我知道怎麼找資料,但是國內外現狀太少,都是底板突水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流速, 結冰期.
外流河的水文特徵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影響河流水文特徵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對應如下:
外流河水交特徵
原 因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由降水決定的。夏季降水豐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秒,河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降水的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量季節變化也大,
汛期長短
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
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蓋情況和土質狀況決定的。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最低氣溫決定的。月均溫在0℃以下河流結冰,0℃以上無結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決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緩慢
氣候: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太陽輻射能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氣溫也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從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緯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氣溫低些,陸地上氣溫高些。 在冬季,陸地上氣溫低些,海洋上氣溫高些。在中緯度地區,海洋和陸地的最高氣溫月(海洋8月.陸地7月).最低氣溫月(海洋2月.陸地1月)也不同。同緯度地區比較,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越低,氣溫越高。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海拔每增加100米,氣溫降低0.6ºC
9. 關於水文的內容怎麼寫
該地區有什麼河流,河流的基本概況,如名稱,長度,流速,流量,流域面積等等。舉個例子。
該地區沿線河流均為金沙江水系,項目區內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及其支流沖江河及沖溝。由於沿線所經地區為山區,地形起伏變化大,因此,河床縱坡變化也大。
金沙江位於長江上游,發源於青海省境內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東雪山和尕恰迪如崗雪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等省區。從源頭至當曲河口稱沱沱河,當曲河口至玉樹為通天河,玉樹至宜賓稱金沙江,至宜賓匯入長江。金沙江幹流玉樹至宜賓河段,全長2316km,習慣上將其分為上、中、下三段;石鼓以上為上游,石鼓至雅礱江口為中游,雅礱江口至宜賓為下游。中游石鼓至雅礱江口,長約563.5km,落差837.9m ,平均比降1. 49‰。金沙江多年平均入境流量為1365 m³/s ,年均入境水量430.47 億立方米。
沖江河發源於格咱鄉河曲呂處雪山和大中旬鄉屬都湖,往南流經大中甸鄉屬都湖,往南流經大中旬鄉、小中甸鄉和虎跳峽鎮注入金沙江,流域長154km,流域面積1989km2。 中遊河段平均比降8.8‰, 小中甸以南至虎跳峽鎮匯入金沙江的68km河段落差1380m,平均比降20.3‰ 。
10. 礦井水文地質資料整理要求
第24條 根據我局水文地質特點,礦井水文地質基礎資料應建立以下幾種台賬:
1)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台賬:分井口、分煤層、分水平、分翼、分地區、分水源建立年、月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台賬。
2)鑽孔水位動態觀測台賬。
3)突水點卡片:先逐項填寫突水點要素和繪制平剖面圖,再填寫涌水量和有關鑽孔水位動態變化表,繪出涌水量、水位、時間關系曲線圖。
4)突水點統計表:將突水點以時間為順序,按要求逐項進行登記。
5)井下水文地質鑽孔統計表:井下水文地質鑽孔主要指的是放水孔、測壓孔和其他了解水文地質條件的鑽孔,按要求填寫。
6)封閉不良鑽孔統計表。
7)礦區(井)水源井(孔)統計表:按附表7的要求每年調查登記一次。
8)氣象台資料台賬。
9)水井、機井觀測成果表(台賬)。
10)各礦根據各自情況,還應考慮編制抽(放)水試驗成果統計表,水質分析成果統計表,采空體積與殘存空隙統計表(每年統計一次),水溫觀測記錄表。
第25條 礦井必備的水文地質圖紙:
1)礦井充水性圖,該圖是綜合記錄井下實測水文地質資料的圖紙,是分析研究礦井充水規律,開展水害預測,制定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據之一。它是礦井水文地質工作的必備圖紙。比例尺一般用1∶2000,主要內容有:① 井巷工程,按礦山測量1∶2000採掘工程平面圖的圖例和要求繪制,按井巷工程所在層位用4種顏色分別表示煤層頂板岩巷、煤巷、八灰岩巷和其他岩巷,頂板岩巷著淺黃色,煤巷不著色,八灰岩巷著淺藍色,其他岩巷著淺灰色;② 突水點和集中淋水帶均應填繪在圖紙上,以不同的符號、顏色反映不同的突水類型和突水水源,涌水量>1m3/min的突水點要標明出水時期、水量、標高、水源;③ 積水區和積水量:凡有積水的古井、廢棄井巷、采空區、老塘等,均應繪出積水范圍,並註明積水量和積水區底板最低標高;④ 防水設施:井下防水閘門、防水閘牆必須全部繪制在圖上,防水閘門還要表示出已關閉和未關閉等狀況和標高;⑤ 排水設施:主要泵房(包括采區泵房)要表示出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及水倉容積;⑥ 防治水工程:包括放水孔、測壓孔、疏水降壓用的井巷工程及注漿堵水工程(截流、堵突水點、充填含水層、含水層預注漿)等;⑦ 防水煤柱,包括斷層防水煤柱(凡落差大於20m的斷層均須繪出斷層防水煤柱線)、沖積層防水煤柱(沖積層水對回採有影響的礦井要繪出沖積層防隔水煤柱)、井田及采區防隔水煤柱(相鄰兩井田之間的人為邊界或自然邊界的兩側均須繪出井田防隔水煤柱,凡水平或采區隔離開採的礦井,均須繪出水平或采區防隔水煤柱)及防排水設施保安煤柱(防水閘門、防水閘牆和泵房的保安煤柱均必須繪在圖上);⑧ 井下輸水方向,要表示出水流方向和水溝的寬度和深度;⑨ 井下涌水量觀測站;⑩ 斷層及裂隙的產狀要素;⑪ 井上下水位觀測孔的觀測層位和水位標高;⑫ 封閉不良的鑽孔和封孔情況不明的鑽孔,及見溶洞、大漏水鑽孔;⑬ 風化帶要標明;⑭ 礦井充水性圖底鼓地帶3個月補充填繪1次,每3~5年更新一次,老圖存檔備查。
2)礦區(井)綜合水文地質圖,是反映礦區或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的主要圖紙之一,局、礦分別編制,比例尺1∶5000~1∶10000,主要內容有:① 含水層露頭,隱伏露頭及沖積層底部含水層(流砂、砂礫石、礫岩)的平面分布狀況;② 地表水體(系)、井泉、水文觀測站的分布位置;③ 抽水試驗鑽孔及其試驗成果;④ 水文觀測孔;⑤ 井下突水點;⑥ 主要斷層及其對接關系(標明落差大小,下降盤的八灰與對盤二灰、奧灰的對接關系);⑦ 隔水層厚度等值線;⑧ 揭露岩溶及漏水的鑽孔;⑨ 井上下主要防治水工程,包括堵水截流工程、突水點注漿堵水工程、斷層帶充填堵截工程、含水層充填工程、疏水降壓工程(放水鑽孔,控放站)、防排水設施、防洪工程等;⑩老窯、小煤礦位置、開采范圍和涌水情況;⑪ 主要含水層等水位線、開采大煤繪制八灰等水位線、開采二煤繪制二灰等水位線(也可以另外專門繪制八灰、二灰、奧灰等水位線圖),等水位線圖每年至少編繪一次,遇突水、淹井要根據需要加密編繪;⑫ 礦井水文地質分區;⑬ 其他有關的水文資料。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每年補充修改1次。
3)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本圖反映含水層、隔水層及煤層之間的組合關系和含水層層數、岩性、厚度、層間距及富水性,比例尺1∶500。
4)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本圖主要反映含水層、隔水層、褶曲、斷裂構造等和煤層之間的空間關系,沿傾斜方向選擇有代表性的勘探線剖面為基礎加上水文地質資料,比例尺1∶2000,主要內容有:① 含水層岩性、厚度、岩溶裂隙發育情況;② 抽水試驗孔及其試驗參數(q、s、k);③ 主要井巷及突水點;④ 水文地質觀測及其觀測層位和水位標高;⑤ 地表水體、井、泉及其水位標高;⑥ 構造特徵;⑦ 防水煤柱。
5)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歷時曲線圖,包括礦井涌水量與降水量、地下水位曲線圖(應分歷年和年度編制,涌水量應分井筒水、煤層頂板水、煤層底板水和總涌水量進行繪制,圖上還要標明主要突水點的突水日期和突水量)和礦井涌水量與開采深度關系曲線圖。
6)其他水文地質專題圖紙,即根據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及分析研究工作的需要,可分別編繪各含水層水文地質圖、隔水層水文地質圖、各時期水位等高線圖、水溫圖、水化學圖、水動態分析圖、水文地質預測圖、突水點剖面圖、含水層等視電阻率圖、水力聯通試驗圖等。
第26條 新建礦井應按有關規定做好水文地質工作,將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並全部移交給生產單位。這些資料包括:① 水文地質觀測台帳和編錄成果;② 突水點卡片、記錄和有關防治水的技術總結,以及注漿堵水記錄和有關資料;③ 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質實測剖面;④ 建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成果;⑤ 供水水源的勘探成果和有關資料。復雜型和極復雜型礦井,在移交生產時,應根據建井過程中所進行的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工作和搜集的資料,提出建井水文地質總結報告。
第27條 采區掘進前應提出采區設計,采區設計所需的地質說明書應提前兩年通知地質部門補勘和編制。地質部門應在正式設計前三個月提出,報礦總工程師審查,並報礦務局批准。采區地質說明書除按《礦井地質規程》(1984年11月)中的有關規定編制外,再補充規定如下:
1)文字部分:① 詳細敘述和分析礦井或相鄰區所揭露的水文地質實際資料,如含水層的分布規律和特徵,涌(突)水點的位置、水源、涌水量大小、變化趨勢、防治水措施等;② 闡明本采區水文地質特點、突水的威脅程度,按照《礦井地質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預測采區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提出對防隔水煤(岩)柱和探防水的要求;③ 對各種實際材料應詳細敘述,不得任意取捨、分析、判斷、計算時選用的各個數據,要說明選用依據、選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④ 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本采區水的隱患及防治水措施。
2)附圖部分:必須編制采區(或礦井)水文地質圖,編圖范圍必須包括相鄰采區及與本區密切相關的地區(包括附近的小煤窯),編圖時除按礦井充水性圖的要求編制外,再增加煤層與主要含水層間的隔水層等厚線、主要含水層的水位等高線、抽水試驗孔及試驗成果、鑽孔和井巷揭露的岩溶情況、斷層兩側煤層與主要含水層的相對關系等內容;必須編制采區水文地質剖面圖(或與地質剖面圖合並)。
3)附表部分,包括采區及附近地區的突水點要素,隔水層厚度、岩性,含水層厚度、岩性,水位水量變化(長期觀測資料),水質分析,抽水試驗成果等各種水文地質實際資料均需列表說明。
第28條 根據采區地質說明書及設計情況說明掘進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主要含水層和主要導水構造與掘進工作面的關系,預測突水的威脅程度,對防水設施、防水煤柱、探防水等提出要求和建議,預計掘進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分析判斷要說明依據,各種數字說明來源可靠性、採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
第29條 回採工作面掘進地質說明書,對水文地質的要求同第28條。
第30條 根據采區地質說明書和掘進中的實際資料說明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質條件,根據本工作面主要含水層、隔水層、小構造情況和相鄰地區生產實際情況預測本工作面突水威脅程度、最大控頂面積,預測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對各種依據、數字要說明來源、可靠性、採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