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山地質問題有哪些
⑴ 火山地質學的研究內容
火山地質學的研究內容廣泛。主要有火山噴發物、火山岩地層、火山地質構造、火山礦產、宇宙火山活動等方面。
火山噴發產物主要有鬆散的火山碎屑物以及固結成岩的火山碎屑岩,熔漿凝固形成的熔岩。研究這些產物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形成的溫壓條件,結構構造,次生變化,並進一步研究火山岩漿的起源和演化規律。
火山岩多半噴出地表,常與沉積岩共生,構成火山-沉積岩系,形成地層的一部分。根據火山岩中的沉積夾層內的生物化石和對火山岩進行同位素年代測定,可以了解火山岩地層特徵及其形成的年代,並建立火山岩地層層序及地層單位。
火山噴出的產物,除大部分堆積在地表外,也有部分形成於地表之淺部,構成潛火山岩體。在火山口附近堆積的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形成各種形態的火山錐。包括火山錐、火山通道及其附近的潛火山岩體和有關礦體,統稱為火山機構。研究火山機構的特徵以及控制火山噴發的構造體系,可以進一步了解火山活動的規律和板塊構造的關系。
火山活動常常與各種礦產有關。在各個地質時期的火山岩地層和火山機構中,常常伴生有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床。研究這些礦床和各種火山岩之間的賦有關系和賦存形式,了解火山作用的成礦規律,並提出各種礦床的找礦標志。
已了解,除地球歷史上有過火山活動外,宇宙其他某些天體,歷史上也有火山活動及其形成的產物和痕跡。隨著宇宙探索的迅速進展,利用宇宙飛行器研究月球和其他行星(如木星、金星等)及其衛星上的火山活動產物,已初步形成宇宙地質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⑵ 火山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地質景觀有哪些
火山椎,火山台地,火山湖,等等
⑶ 火山和地震對地理環境有什麼影響
火山的來益處舉凡火山自地質、火山地形及後火山作用的地熱和溫泉,肥沃火山土壤,都帶給人們相當多的益處。火山作用對我們並非完全有害無益。例如岩漿只要能留在地表下,就是很好的地熱來源。火山附近常有溫泉或熱泉,這就是因為岩漿散發出的熱度使地下水變熱而形成的。這種熱源我們稱為地熱,規模大的可形成「地熱田」。火山作用的另一個好處是為我們製造陸地。地球表面大約有71%被海水所覆蓋,海底火山經年累月不斷地冒出岩漿,冷凝成岩石,如此長期堆積,直到有一天岩石高出水面形成島嶼。夏威夷群島與冰島就是這么形成的,至今,島上還有活動火山不時噴出岩漿。火山活動還可以形成多種礦產,最常見的是硫磺礦的形成。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在大陸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會引發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地震還會使得大的山脈形成山口.影響風帶的變化。
⑷ 火山地質名山有哪些
日本富士山(位於日本山梨縣東南部與靜岡縣交界處,海拔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它是日本人的驕傲和象徵)
斯德朗博利火山(位於義大利西西里風神島,經常噴發,每小時准時噴發2-3次,已經持續了2000多年,從古代起就被稱為「地中海的燈塔」。)
聖海倫斯火山(位於美國的華盛頓州,在1980年噴發之前,山頂布滿積雪,被稱為「美國的富士山」。)
雷尼爾山(美國最高的火山,常年被冰雪覆蓋,是美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華盛頓州。)
馬榮火山(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東南約300千米處,是菲律賓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位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有記錄來共爆發200多次。)
科多帕西火山(厄瓜多境內,海拔589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比亞利卡火山 (位於智利普孔小鎮的比亞利卡湖畔,銀裝素裹,風景秀美。)
桑托林火山(位於希臘愛琴海的桑托林島上。20世紀中有過3次小規模的噴發。大約在公元前1645年有過一次非常猛烈的噴發。)
冰島火山噴發 冰島的火山噴發似乎並沒有停歇的跡象,而事實證明已經火山產生的塵埃柱非常危險。毫無
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噴發 (5張)
疑問,冰島火山噴出的火山灰仍在增加。禁飛令、噴出的灰塵和有害排放物都是這個世界需要承受的不利後果。以前也有過這種規模的火山爆發,它們產生的嚴重後果,足以動搖人類文明。下面是十次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 艾雅法拉火山爆發產生的塵埃雲團,升至冰川上方高達5000英尺(1.52公里)的地方。從很遠就可以看到,煙霧和灰塵正在向南漂移,淹沒了英格蘭上空和歐洲一部分地區,使交通陷入一片混亂。該洲的很多航班被迫取消。地質學家稱,這座火山的活動正在加劇,火山灰可導致飛機發動機失靈。
拉·加里塔·卡爾迪拉火山爆發(La Garita Caldera)是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聖胡安山脈的聖胡安火山區域的一個大火山口,位於科羅拉多州拉加里塔鎮的西部。它在2800萬年前爆發,這也許是地球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它噴出超過1200立方英里(5千億立方米)的火山熔岩,留下這些由火山灰構成的美麗景觀。
諾瓦拉普塔火山爆發 20世紀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發生在1912年,噴發從6月6日持續到6月8日,最終形
冰島火山噴發
成諾瓦拉普塔火山。爆發指數為6的諾瓦拉普塔火山,噴發產生的阿拉斯加半島組成物,比歷史上其他所有阿拉斯加火山爆發給這個半島帶來的物質都多。在科迪亞克島舍利科夫海峽,火山灰紛紛從天而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3天,主要市鎮的地面上堆積的火山灰足有1英尺(30.48厘米)厚。這次火山爆發非常劇烈,它導致距離它有6英里(9.66公里)的卡特邁山的頂部坍塌。
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
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
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是過去2個世紀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次爆發從1815年4月10日持續到11日,它的爆發指數達到7級,據稱,這座最致命的火山導致近9.2萬人喪生。火山爆發和它產生的火山灰,使全球氣溫下降超過5華氏度(約2.8攝氏度)。1816年無法正常播種,這一年又被稱作「無夏年」。
喀拉喀托火山爆發 1883年8月27日,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它發出的震耳欲聾的聲音,從遠在大約2000英里(3218.69公里)以外的澳大利亞也能聽到。爆發指數為6級的這場大規模爆發,引發一系列高達150英尺(45.72米)的海嘯,它們波及夏威夷群島和南美洲,超過3.6萬人喪失。它產生5立方英里灰塵,在長達兩天時間里,內周圍地區一直陷在黑暗之中。那是多年來全球看到的最引入注目的一次日落景觀。
皮納圖博火山爆發
皮納圖博火山爆發
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它的爆發指數達到6級,據稱它的爆發規模在20世紀位居第二,這次爆發導致大約800人喪生。該火山位於菲律賓群島邦板牙省、描禮士省和打拉省交界處。同一時期發生的熱帶風暴助長了火山熔岩的散布。結果全球氣溫在3年內持續下降,臭氧的消耗量也臨時增加。
基勞維亞火山爆發 基勞維亞火山是夏威夷群島上的一座活火山,是組成夏威夷島的5座盾狀火山之一。這座火山從1983年開始噴發,並一直持續到如今。看到流入太平洋的熔岩流,一定會令你感到大吃一驚。為了一睹日落時分火山噴發的壯觀場面,大量遊客不辭辛苦來到這里。
聖海倫斯火山爆發
聖海倫斯火山爆發
聖海倫斯火山是一座活火山,位於美國太平洋西北華盛頓州的斯卡梅尼縣,是喀斯喀特山脈的一部分。它休眠了大約100年後,在1980年爆發。炙熱的火山灰升至大約8萬英尺(24.38公里)高空,把山頂削低了大約1400英尺(426.72米),導致57人喪生,造成經濟損失高達30億美元。
聖瑪利亞火山爆發 聖瑪利亞火山是位於瓜地馬拉西高地省的一座很大的活火山,它靠近克薩爾特南戈市。歷史上有記錄的聖瑪利亞火山第一次爆發發生在1902年10月。這次火山噴發的爆發指數是6級,它產生的火山灰一直蔓延到舊金山。1902年的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口,導致聖地亞古多上的這座火山的南側非常陡峭。聖地亞古多發生的每一次地震或火山爆發,都會引發大規模山崩,使方圓多達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覆蓋。
培雷火山爆發 培雷火山是位於法國的海外屬地、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島弧馬提尼克島上的一座活火山。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層狀火山之一。1902年5月8日的火山爆發,導致2.9萬人喪生,摧毀了距離該地大約4英里(6.44公里)的港市聖皮埃爾堡。迅速流動的熾熱氣體和緻密的液化火山粒子對所到之地造成很大破壞。
全球七大活火山
基拉韋厄火山(KILAUEA)位於美國夏威夷島東南部。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動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經常噴發。山頂有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徑4027米,深130餘米,其中包含許多火山口。整個火山口好像是一個大鍋,大鍋中又套著許多小鍋 (火山口)。在破火山口的的西南角有個翻騰著熾熱溶岩的火山口,直徑約1000米,深約400米,其中的熔岩,有時向上噴射,形成噴泉,有時溢出火山口外,形如瀑布,當地土著人稱它為「哈里摩摩」,意為「永恆火焰之家」。
這里曾長期存在著一個世上最大的岩漿湖,面積廣達10萬平方米,通紅織熱的岩漿一般有十幾米深,在湖中翻滾嘶鳴,彷彿一爐沸騰的鋼水。在湖的邊緣部分,經常產生暗紅色的桔皮,它們堆積起來就像一捆捆繩子,桔皮有時破裂後再傾倒沉入白熱的岩漿中去。湖面上還不時出現高幾米的岩漿噴泉,噴濺著五彩繽紛的火花。這種種驚心動魄的景象,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奇觀。
1960年基拉韋厄火山大爆發時,熔岩流從高處奔騰下瀉,湧入大海,在海邊填造了一塊約2平方公里的新陸地。2002年7月29日,滾滾岩漿從基拉韋厄火山噴涌而出,流入大海,水火交融,形成壯觀的景象。2002年8月17日,該火山噴出的火紅岩漿滾滾湧向海邊,好似一條岩漿火龍。
20多年來,基拉韋厄火山持續不斷湧出的大量岩漿已經在夏威夷島東南形成幾個新的黑沙灘並使島的面積不斷擴大。
拉基火山
冰島南部火山裂縫和山,緊靠冰島最大的冰原瓦特納冰原(Vatnajokull)西南端。拉基山是火山裂縫噴發過程中形成的唯一顯著地形特徵,現稱之為拉基環形山(Lakagigar)。該裂縫為東北-西南走向,拉基山把它截為接近相等的兩部分。拉基山海拔818公尺(2,684尺),高出附近地帶200公尺(650尺)。拉基山並未被裂縫完全綻開。在山坡上裂縫之間只有若干極小的流出少量岩漿的火山口。
火山噴發於1783年6月8日開始,至7月29日只剩拉基山西南面裂縫還在活動。同日,東北面裂縫開始噴發,其後的噴發幾乎全在裂縫的這半邊。噴發一直持續至1784年2月初,被認為是有史以來地球上最大的熔岩噴發。普遍認為岩漿噴發量約為12.3立方公里(2.95立方里),覆蓋面積約達565平方公里(220平方哩)。
大量的火山氣體造成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上空煙霧彌漫,甚至波及到敘利亞、西伯利亞西部的阿爾泰山區及北非。釋放出的大量硫磺氣體妨礙了冰島的作物和草木生長,造成大部分家畜死亡。因煙霧造成的飢荒最後導致冰島1/5居民喪生。
冒納羅亞火山 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1916年建)內,為世界最大孤立山體之一。海拔4,169公尺(13,678尺)。其穹丘長120公里(75哩),寬103公里(64哩),熔岩流經面積達5,120平方公里(2,000平方哩)。火山口莫庫阿韋奧韋奧(Mokuaweoweo)面積約10平方公里(4平方哩),深152~183公尺(500~600尺)。冬季頂部常為冰雪覆蓋。
1832年起平均每隔3年半爆發一次,大部分的噴發物限止在莫庫阿韋奧韋奧火山口內,其餘則沿著東北或西南側的裂縫帶流下。在1935年的爆發中,美軍飛機曾對威脅到希洛(Hilo)城的岩漿流徑投擲炸彈。1950年6月,為期23天的浩瀚岩漿從一道21公里(13哩)的西南側裂縫流下,毀滅了一個小村莊。1975、1984年山頂曾發生大爆發。
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是一座活火山,在過去的200年間,約噴發過35次。至今山頂上還留有好幾個鍋狀火山口和寬達2700米的大型破火山口。1959年11月,莫納羅亞火山再次爆發,當時沸騰的熔岩冒著氣泡從一個長達一公里半的缺口處噴射出來,持續時間達一個月之久,岩漿噴出的最高高度超過了紐約的帝國大廈。1984年3月,冒納羅亞火山又一次爆發,舉世罕見的壯麗景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位於坎帕尼亞平原的那不勒斯灣畔。於1944年噴發後形成。2,000,000多人居住在維蘇威火山地區及山坡低處。沿那不勒斯灣海岸有工業城鎮分布,山麓北部為小型農業中心。
經過幾個世紀靜止後發生一系列地震,持續6個月且強度逐漸增加,1631年12月16日發生大噴發。山坡上很多村莊被毀,約3,000人死亡;熔岩流抵海邊,天空昏暗達數日之久。1631年後火山噴發特徵發生變化,火山活動持續不斷。可以觀察到火山活動分兩期∶靜止期與噴發期。靜止期火山口封閉,噴發期火山口幾乎持續張開。
山麓遍布葡萄園和果園,此地產的葡萄酒叫「基督眼淚酒」(Lacrima Christi);古代龐貝的酒壇上多有「維蘇威」(Vesuvinum)的字樣。山上高處遍布櫟樹和栗樹雜木林。北坡樹林沿索馬山坡一直長到山頂。西側長著栗樹叢,海拔600公尺(2,000尺)以上則是遍布金雀花類植物的起伏不平的高原,西元79年那次大爆發留下的火山口已經填平。再往高處,大火山錐的斜坡上及索馬山的內側山坡上幾乎是不毛之地,在火山靜止期長著一簇簇草地植物。
維蘇威火山在1.2萬年中不時噴發,火山口總是繚繞著縷縷上升的煙霧,散發熱量足以點燃一張紙。山腳下遍布著果園和葡萄園,而火山上的坡則顯得荒涼和險惡。20世紀維蘇威火山已發生了6次大規模的噴發。
維蘇威火山最著名的一個噴發發生在公元79年,當時赫庫蘭尼姆和龐培兩鎮被毀滅。火山噴出黑色的煙雲,熾熱的火山灰石雨點般落下,有毒氣體湧入空氣中。龐培城只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倖免於難,其餘的不是被火山灰掩埋,就是被濃煙窒息,或者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
聖海倫斯火山 位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喀斯喀特山北段。海拔2950米(1983)。休眠123年後於1980年3月27日突然復活,5月18日的噴發最為劇烈,煙雲沖向 2萬米高空,火山灰隨氣流擴散至4000公里以外,撒落在距火山800公里處的也有1.8厘米厚。火山附近河流被堵塞、改道,許多道路被埋沒。熔岩流引起森林大火,周圍幾十公里內生物絕跡。由於山地冰雪大量融化,形成洶涌的急流,加之上升氣流中的大量水汽在高空凝結,暴雨成災,使沖刷下的火山灰形成泥漿洪流,從山上傾瀉而下,嚴重破壞了沿途的農田、森林及一切設施。火山噴發後,附近地形發生顯著變化,原來的火山錐頂部崩坍,形成一個長3公里、寬1.5公里、深125米的新火山口。這次火山噴發造成60多人死亡,390平方公里土地變成不毛之地,損失巨大,是美國歷史上,也是20世紀以來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之一。如今,它仍有活動。
在1980年的噴發前,聖海倫斯火山因形狀勻稱,山頂布滿積雪,很像日本的富士山,故被稱為「美國的富士山」,吸引了眾多旅遊者。1980年的噴發標志著這座火山從1857年沉睡123年後再次蘇醒。從此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由於火山噴發前較長時間的地震活動和蒸汽噴發,火山應急工作得當,並做出了較好的預測,聖.海倫斯火山的爆發沒有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聖.海倫斯火山的休眠期比活躍期長的多,聖.海倫斯火山噴發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對貌似死亡的活火山掉以輕心。
埃特納火山 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岸活火山。其名來自希臘語Atine(aithn,意為「我燃燒了」)。為歐洲最高活火 山。海拔3,200公尺(10,000尺)以上,和其他活火山一樣,其高度各個時期變化不同,如1865年比20世紀末要高52公尺(170尺)。面積1,600平方公里(600平方哩)。基座周長約150公里(93哩)。埃特納火山坐落在燈火通明的義大利卡塔尼亞城上方,它不斷向空中噴射著火焰,而熔岩則如河流一般從兩翼向外溢出。盡管看起來讓人眼暈,埃特納火山還算相對安全,因為這座山火的噴發十分罕見且緊湊,同時熔岩流動緩慢,從而給了人逃生的機會。
歐洲最高的活火山。最猛烈的噴發是1669年,持續4個月之久,噴出熔岩約達7.8億立方米。破壞十分嚴重,卡塔尼亞等附近城市2萬人喪生。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掩埋了數十公頃樹林和許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毀。山坡植被分布:最低帶,布滿果樹種植園;中間帶,多山毛櫸、櫟樹和松樹;最高帶,有稀疏分散的灌木和藻類。山上有紀念羅馬皇帝登山的古跡。
桑蓋火山 桑蓋國家公園位於厄瓜多中部莫羅納-聖地亞哥、欽博拉索和通古拉瓦三省交界處。地處赤道附近,面積2720平方千米。園內有世界上著名的世界上活動持續時間最長的活火山--桑蓋火山。海拔5410米的桑蓋火山山頂白雪皚皚,山勢險峻,從山頂到山麓近4000米的海拔高度差使這里形成了厄瓜多所獨有的景觀。整個公園因為地處赤道附近,陽光照射充足,各處海拔的高度也不同,因而呈現出不同的生態景象,生活著許多珍稀的動植物。
熱帶雨林中生長著高達30~40米的樹木,高大挺拔。火山灰堆積而成的極為肥沃的地面使這里的植物非常繁茂。除堅硬的木本植物外還有苔蘚、地衣、帶有圓球莖和雞冠狀葉子的菊科植物等。
⑸ 火山爆發與地質構造有什麼關系
火山爆發多發生在板塊交界處,這些地區地質構造復雜,有大斷層、大褶皺。
板塊構造理論建立以來版,很多學者根據板塊理論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認為大多數火山都分布在板塊邊界上,少數火山分布在板內,前者構成了四大火山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帶、大洋中脊火山帶、東非裂谷火山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板權塊學說在火山研究中的意義在於它能把很多看來是彼此孤立的現象,聯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但以這個學說建立的火山活動模式也並不是十分完美的,如環大西洋為什麼就沒有火山帶;板內火山不在板塊邊界上,用地幔柱解釋它的成因似乎依據也不夠充分。新近又有學者(李鴻業,1993)
提出兩極擠壓說,揭開了地球發展的奧秘,他認為在兩極擠壓力作用下,地球赤道軸擴張形成經向張裂和緯向擠壓,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經向和緯向構造帶內。下圖
為全球火山和強震分布圖,圖中紅色為全新世火山,數據取自 Smithsonian 研究所,白色為7級以上強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目錄繪制。
⑹ 有關地質的問題
1.我國火山岩型鈾礦最為重要的一條成礦帶就是贛杭帶,成礦地質條件或者說控內礦因素與構造密切相關容,火山構造與斷裂構造聯合控礦特徵明顯,不僅表現為構造分級控礦規律,而且各級鈾成礦單位均表現了鈾礦定向三等距分布規律。
2.可地浸型鈾礦是砂岩型鈾礦的一種,地浸其實也就是其開采方式,我們老師上課時講過,判斷這種鈾礦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成岩的程度,程度越低,對地浸越有利。
⑺ 火山地質的介紹
火山地質包括火山機制與構造,火山活動、噴發、噴出物、火山地貌、區域火山地質,近期火山活動。
⑻ 火山和地質有什麼關系
火山地質學的研究內容廣泛。主要有火山噴發物、火山岩地層、火山地質構造、火山礦產、宇宙火山活動等方面。
火山噴發產物主要有鬆散的火山碎屑物以及固結成岩的火山碎屑岩,熔漿凝固形成的熔岩。研究這些產物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形成的溫壓條件,結構構造,次生變化,並進一步研究火山岩漿的起源和演化規律。
火山岩多半噴出地表,常與沉積岩共生,構成火山-沉積岩系,形成地層的一部分。根據火山岩中的沉積夾層內的生物化石和對火山岩進行同位素年代測定,可以了解火山岩地層特徵及其形成的年代,並建立火山岩地層層序及地層單位。
火山噴出的產物,除大部分堆積在地表外,也有部分形成於地表之淺部,構成潛火山岩體。在火山口附近堆積的熔岩和火山碎屑物,形成各種形態的火山錐。包括火山錐、火山通道及其附近的潛火山岩體和有關礦體,統稱為火山機構。研究火山機構的特徵以及控制火山噴發的構造體系,可以進一步了解火山活動的規律和板塊構造的關系。
火山活動常常與各種礦產有關。在各個地質時期的火山岩地層和火山機構中,常常伴生有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床。研究這些礦床和各種火山岩之間的賦有關系和賦存形式,了解火山作用的成礦規律,並提出各種礦床的找礦標志。
⑼ 火山地質學的介紹
火山地抄質學是研究地球歷史上由襲火山作用形成的地質體的學科。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與火山學關系密切而又有所區別。火山地質學是運用地質學和火山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歷史上早已形成的古火山岩及有關地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