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地質公園包括哪些景點
⑴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和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什麼區別
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最大的不同是它們的側重點不一樣,國家地質公園側重的是公園內的地質遺跡。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既有代表性的地質構造剖面,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又有恐龍足跡化石、地質災害遺跡,同時這里還是金剛石的典型產地。是一個多種地質遺跡資源並存、綜合性的地質公園。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擁有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
蒙山龜蒙園區、雲蒙園區、金伯利鑽石礦園區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其中蒙山龜蒙園區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主碑所在地。從網路的解釋看,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應該是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一部分吧。
我覺得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都不錯,地質公園是向我們介紹地質遺跡,讓我們親近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森林公園是讓我們觀賞到公園中的各種植物,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彩和美妙,兩者的目的都是讓我們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母親。
「地質公園之家」是專門介紹地質公園的wang 站,不僅有國家地質公園,還有世界地質公園,我覺得每家地質公園都值得去看看。嘿嘿。希望能夠幫到你。
⑵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地貌
「崮」是沂蒙山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被專家認定是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後又一新的地貌類型。它的頂部平展開闊,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像是戴著平頂帽子的山頭。根據蒙陰縣岱崮鎮的「崮」最具代表性這一特點,專家們將這種地貌命名為「岱崮地貌」。
「沂蒙崮」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地殼垂直錯動,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侵蝕,逐步演變而成的。而群眾中卻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崮」最早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區插的七十二根擎天柱,因海龍王的龍子龍孫們經常順著柱子爬上天庭,去騷擾玉帝的宮女,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揮劍斬斷擎天柱,因此留下了七十二根柱樁,慢慢演變成今天沂蒙山區的「七十二崮」。
「崮」這種地貌形態雖在其他地方也可零星見到,但像沂蒙山區這樣「崮群」大規模集中分布、蔚成奇觀的現象,不僅在我國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它們遍布在方圓八百里的沂蒙大地上,大大小小有數百座之多,而較著名者就有「七十二崮」。 獅子崮在沂山玉皇頂西北側1.5公里,原名扁崮或青崖,因從一側望去,酷似一頭俯卧仰天長嘯雄獅而得名。獅子崮與歪頭崮東西並峙,遙相呼應,與花枝台一起構成了沂山景區最富有特色地質自然景觀。
獅子崮海拔950米,崮巔渾圓,巨石屹立,通體裸露,群翠環繞,遙望近視,俱似雄獅伏卧,惟妙惟肖,鬼斧神工,被譽為天下第一雄獅。獅子崮的四周懸崖峭壁,尤以東坡,絕崖深澗,令人栗眩。西側怪石嶙峋,松柏常翠,雜樹叢生。有一巨石,像老嫗,神態凝重,似膜拜雄獅,為民求安。
獅子崮的妙處,不但在就在於近視遠觀,登臨其上,則既可以眺望歪頭崮狀若鷹隼的神奇景象,又可以把回頭崮化作一幅活生生的女媧分娩圖。 蒙山卧佛站在瞻佛亭往前方看,在遠處兩座大山的空隙間,隱約出現的那座大山的輪廓,很象一尊側卧沉睡的大佛!它的頭向西天,那上面突起的高點是耳朵,順勢下來是它的脖子、肩膀,身體大半隱在大山的後面。
關於蒙山卧佛還有一段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羨門子的道人來蒙山經常在蒙山參禪打坐,後來受到一位古仙人的點化修煉成佛,他便經常在此地沐浴打坐,久而久之修煉成佛,幻化成這尊卧佛。1996年,蒙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在此建亭紀念,名為瞻佛亭。莒南天佛,長3800米,頭枕青山,腳抵明湖,神采奕奕,懾人心魄。天佛額頭飽滿方正,五官清晰,是由形成於九千萬年前的潛火山岩體,經長期風化侵蝕作用「雕琢」而成。 百丈崖位於山東省臨胸縣境內的沂山之中。沂山,舊稱東泰山,又名東小泰山,為沂蒙山脈主要山脈之一。主峰達1032米。其四周有峰巒29座,群山之中,古松蒼翠,岩崖危立,這里是沂山沂、沭、泗、汶四河的河源地區,溪流潺潺,景色頗佳。自漢朝以來,歷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沂山東麓建有東鎮廟,從東鎮廟上行四五里,便可至百丈崖了。
百丈崖瀑布,就發育在百丈崖上。百丈崖高65米,絕壁如削,山陡谷深。每當雨季來臨,山泉四齣,溪水猛增,激流噴涌,流至百丈崖處,便翻崖騰空而下,形成百丈崖瀑布。遠望百丈崖瀑布,如一匹銀練在高崖上懸掛著。尤其是在晨曦初明之時,旭日東升,陽光萬道,照射在被瀑布激起的團團水霧雨煙之上,形成一道道七彩霓虹,蔚為奇景壯觀。只因百丈崖下,水花四濺,如積雪一般,即使在盛夏到此,,亦覺涼氣逼人,故古人雲「百丈瀑布六月寒」,身臨其境,方覺不假。
百丈崖半腰中,原建有仙客亭,明雪蓑道人題傅希盂所撰聯雲:「山靜凝神氣,泉高識道源。」百丈崖北有洞名呂祖洞,有古松虯扎於石隙,夭矯凌空,故被稱為「萬年松」。石壁上鐫有海岳兩個巨字。利用瀑布之水修建電站,故沂山夜色,有燈光點點,閃爍在群山之中,與明月星辰相互映輝,再聽百丈崖瀑布,聲震山谷,回盪不已,不禁感嘆萬分,如此奇景,竟很少有人來游覽觀賞.真是「匡廬爆布天下知,沂山隱在齊東陲。」「古今遊人到絕少,誰復表白山川奇?」
⑶ 臨沂景區有哪些景點
沂蒙山沂山:自然與文化並存
公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沂河西岸,滿園綠地蔥郁,鮮花織錦,亭台軒榭,巧奪天工,各種游樂設施精彩紛呈。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玩碰碰車、迷宮、自控飛機,大人們則可以逛逛臘梅園、琵琶湖、采蓮灣等。
⑷ 沂蒙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個人推薦:臨沂盛能游樂園 ,臨沂動植物園 ,王羲之故居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專館屬 ,臨沂博物館 ,沂蒙湖(橡膠壩)。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蒙山、沂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
拓展:
1、沂蒙山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概念,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蒙山雲蒙景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蒙山龜蒙景區、沂山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在2014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林場。
2、沂蒙近代曾處於同一個行政區劃——臨沂專區下,之後行政區劃有所變動,但沂蒙的概念沒有變,大致包括現在的臨沂市三區九縣(蘭山區、羅庄區、河東區、沂南縣、沂水縣、郯城縣、費縣、平邑縣、蒼山縣、莒南縣、蒙陰縣、臨沭縣)和淄博市沂源縣、日照市莒縣。
⑸ 沂蒙山旅遊區的介紹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內,這里不僅是革命老區,容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1 沂蒙山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概念,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雲蒙景區、龜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⑹ 沂蒙山好玩嗎裡面都有哪些景點
森林覆蓋率比較大,可以去踏青遊玩。
我們的回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關注我們!望採納!
⑺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公園主要涉及平邑、蒙陰、費縣、沂南、沂水、莒南六縣,共18個鄉鎮,數百個景點,主要園區和景點沿蒙山山脈和沂沭斷裂帶展布。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以蒙山為主體,是華北乃至全國太古代花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鑽石之鄉。同時還包括了沿沂沭斷裂分布的沂水溶洞群、莒南恐龍足跡化石、湯頭溫泉等地質遺跡等,是一個多種地質遺跡資源並存、綜合性的地質公園。
⑻ 沂蒙山旅遊景點有什麼地方
沂蒙山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風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雲蒙景區內三容個景區。
沂蒙山區地跨山東臨沂、淄博、濰坊等地,沂山,古稱「海岳」,有「東泰山」之稱,居中國五大鎮山之首。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山。1999年中科院在臨沂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萬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凈地區。蒙山松木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沂蒙山區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自古以來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穀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聖賢足跡。
2019年4月,聯合國將臨沂市境內沂蒙山蒙山園區、鑽石園區、岱崮園區、孟良崮園區和雲蒙湖園區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
⑼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各景點相距多遠怎麼走啊它和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不是一回事啊那裡山水更美啊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是沂蒙山的總體,其中有代表的是蒙陰蒙山雲回蒙景區位於臨沂市蒙陰答縣南18公里,1993年開始開發,蒙山開發最早,發育最好的景區。著名景點有中國瀑布,雨王廟,天下第一木游道,3000米漂流等景點。
⑽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介紹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蒙山景區為主的范圍區域,蒙山為國家AAAAA旅遊區專、國家森林公園、屬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享有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全國青年文明號等諸多榮譽。今年先後入選「中國避暑名山榜」、入圍「中國最美地質公園」第九名、榮獲「國家森林公園30強」、山東旅遊風雲榜網路搜索前六名」等榮譽。山東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公園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含構造)剖面、寶玉石典型產地、恐龍足跡化石、溫泉等地質遺跡組成的一個多種資源並存、綜合性的地質公園。由蒙山龜蒙、雲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個園區組成。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學史書」,它記錄了大地28億年以來的滄桑巨變。山東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一個具有科普教育、觀光旅遊、科學研究、休閑度假、文化娛樂、保健醫療等多功能和較高科學品位的「生態公園、科學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