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信宜屬於什麼地質圖

信宜屬於什麼地質圖

發布時間: 2021-02-22 10:57:45

❶ 地質圖怎麼看啊分別代表什麼我只知道有產狀,但是其他圈圈分別是什麼啊,還有里邊點點,還有全白的地

C2,C3,P,T3,J1,J2的時代一次變新。分別代表:中石炭,晚石炭,二疊紀,三疊紀,早侏羅和中侏羅世,。
不同的花紋代表不同的岩性。
上面兩圈閉是盆地(中間老四周新);瞎編兩是穹窿(中間新四周老)

❷ 區域地質圖及其分類

地質圖是經過專門地質填繪或編繪(有時是填繪與編繪相結合)獲得的,是運用圖面要素把出露於地面的各種地質體、地質信息按一定的比例尺的要求和空間方位關系表示在平面地形圖上的專門性圖件。

圖面要素主要指各種規定的符號、花紋、顏色、線條等。一幅完整的地質圖通常由圖名、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主圖、圖例、接圖表、責任欄、輔助性附圖(也稱副圖)及注釋等構成。主圖即為圖框線限定的全部區域,一般排放於圖的中心區,圖名及線段比例尺位於其上,接圖表和責任欄一般位於其下。輔助性附圖主要有多重地層劃分對比表或綜合柱狀地層劃分表(一般位於主圖左側)、圖例(一般位於主圖右側)、圖切剖面(一般位於主圖之下),有些地質圖在主圖外還有如岩石譜系劃分表、圖幅所在大區構造位置圖、構造單元圖等,有時還見有岩石地層格架圖、年代地層格架圖、火成岩的構造環境判別圖、主要沉積體的典型基本層序圖等。由於不同圖幅出露地質體的差異,或是圖幅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的差異,各圖在主圖之外的輔助性附圖及注釋中所表達的內容和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它們的功能是輔助讀圖,增加圖幅關鍵信息量,突出反映圖幅中的最大地質成果,或對圖幅內某個局部地質問題的專門性注釋和解釋。這些輔助性附圖及注釋在圖上排放的位置一般不做強行規定,只要配合主圖,排列緊湊、布局美觀即可。

隨著地質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印刷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使地質圖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不同時期的地質圖,會全面反映該時期的地質理論水平、科學研究手段的先進性、測試能力與精度水平、制圖水平、印刷水平,也是全面反映一個國家地質研究與經濟狀況的標志。不同類型和不同精度的地質圖,反映該類圖的服務對象、方式、用途,尤其反映地質科學對國民經濟建設的服務水平。

地質圖除按比例尺的大小分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三種外,還有其他多種專門性分類。按圖面主要內容可分為基岩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按圖幅范圍可分為全球地質圖、大區地質圖、成礦區帶地質圖、分省地質圖、小區地質圖、局部地質圖、礦區地質圖。按工作手段和圖幅精度可分為實測地質圖、修測地質圖、編測地質圖、編繪地質圖。按專業性質和表達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基礎地質圖、礦產地質圖、火山岩地質圖、變質岩地質圖、岩相古地理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環境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地貌地質圖、災害地質圖、遙感地質圖等。另外還可按圖幅的保密級別等對地質圖進行分類。

❸ 信宜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西江溫泉度假村座落於南國玉都——信宜市郊北界鎮西江岸邊,西江溫泉故此得名,距市中心12公里,佔地面積400畝,西江溫泉度假村粵西新興的集溫泉理療、旅業飲食、娛樂健身、旅遊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西江溫泉度假村,位於信宜市郊北界鎮西江村,離信宜市區12公里,有二級公路直達。度假村四周群山起伏,層巒疊翠,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充滿大自然的野趣。度假村佔地面積100多畝,地下熱源達5平方公里。露天泉涌100多處,月流量近10萬立方米,其中一個泉眼,每小時流量60立方米。
天馬山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廣東信宜市北界鎮旺將村委會的西南邊,距市區40多公里,是近幾年才開辟以「大自然、真山水、純生態」為特點的新旅遊景區。並以湖光山色、古樹老藤、溪流飛瀑、怪石奇立、高山草原、苗寨遺址之景點吸引遊客。信宜人稱這里是「香格里拉」、「世外桃源」。2007年被廣東省評為最美麗的鄉村之一,列為國家AAA級景點。天馬山景區主要是由一條長4公里從西往東流向的峽谷及兩岸青山切合而成,總面積近6平方公里。山下有一座稱為「天湖」的水庫,像鑲嵌在青山裡的一面明鏡。
鎮隆古書院位於信宜市的鎮隆鎮,那裡有嶺南地區罕見的古建築群,集中了一批頗有特色的保存完好的古書院。 鎮隆建城於公元621年,從那時起到1952年,它一直是信宜縣城的所在地,在唐貞觀到宋熙寧的430多年中,它還作過竇州州府。雖然它的輝煌時期己經過去,現在的它只是一條村——信宜鎮隆鎮八坊村。
大仁山又名雲岫山,是信宜市的名山之一,位於信宜市郊北邏村,海拔高728米,距市區3公里,景區面積10平方公里。相傳古時有位仲大仁,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犧牲,群眾在山上建仲大仁廟以祀之,山因此而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連而成,極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說法。山高嶺峻,氣勢雄偉,奇峰隱現,雲霧縹緲,怪石嶙峋,松濤陣陣,異穴藏寶,別有洞天,草葯俯拾皆是,山茶沁人肺腑,遍地茂林修竹,處處鳥語花香。山「險峻雄偉,高矗天際,有泉百道,從煙霧中飛舞而出,下流成澗。中有雲澗庵。」
石印旅遊景點位於信宜市東北部的平塘鎮,交通便利。景區內還有一條溪河從中流過,河床左低右高有兩塊大石突兀而立,名勝古跡「石印祖廟「就建於左邊的大石面上。該廟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至今保存完好。廟的四周是峭壁深澗,野草雜樹叢生,有長年清澈的水缸(潭)和長年渾濁的渾水缸(潭);有可聞響聲而不見流水的地下河;有見流水而不見出入的水桶潭;還有一線天、仙女石、銅鼓石、鯉魚石、印石、筍石、鍋寬如室,狹可通人,裡面孔石懸吊,棲息著大批蝙蝠和石燕,還有壽仙、龜、鹿、鶴等奇石,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余錫三武顯公祠:此屋位於信宜市硃砂鎮雙砥村,佔地4000多平方米,三座共99間,青磚石木結構,至今保存完整。此屋中間為余氏祠堂,兩邊為附建築,主要用作住房,與中間連為一體,規模宏大,氣勢非凡。余錫三公當時為朝廷武顯大夫,屬於軍隊後勤財務官職,是大地主,曾在廣西容縣就擁有100擔租田出租。據說該屋始建於1921年,到解放仍未完工,工程建設前後歷時28年,現仍有人居住,但全部是其他姓人,解放後,政府已將此屋分給群眾並落實房產證。如今每年祭祖時,余姓人仍會來到該屋門樓前拜祭。
半月岩,位於北界鎮山口村。高聳的山峰,峭壁般的岩壑,與陡峭的山溪,崢嶸的異石,構成一幅美妙的自然圖畫。為信宜八景之一:半月煙雨。半月岩的主體是一塊弧形巨石,長13米,高3米,成弧狀,形似半邊月亮,故名。岩壁上鐫「半月岩」大篆字;下方鐫對聯:「鯤像選岩,刊圓窮恍入六峰海;蟾光臨瀑,看倒景還呼半月岩。」均篆體陰刻。下署:「甲戍里人林韻宮命名並題」。岩石底部為一弧形石室,陰敞陰亮,可容數十人。內有石床一張曰「仙人床」,長207厘米,寬127厘米,厚18厘米。床沿篆刻銘文:「端室仙座,韻宮移此。
太華山,位於信宜市東鎮鎮庄垌村,地處信宜市區西北面東鎮鎮與池洞鎮交界,距市區約10公里,海拔678米。山上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被譽為「信宜新八景」之一的「太華覽勝」,已成為海內外同胞觀光瀏覽的勝地。太華山是信宜的名山,自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山腰樹木茂盛,鬱郁蔥蔥;山巔綠草如茵,山花爛漫。山上有三座古色古香的宙宇,兩座太尉廟,一座觀音寺,建築古雅庄嚴,保存完好,太尉廟祀奉的是:邯、鄢、陶三太尉。三座廟殿中,靈神異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拜神求簽者,紛至沓來;游覽觀光者,絡繹不絕。
敕書樓在信宜縣東鎮鎮東北22.7公里,硃砂鎮雙砥村。建於明朝天啟六年(1612年)。明熹宗皇帝為表彰衛士余應曉(又名余潛齋,硃砂人)救駕有功,在他晚年退職回鄉時敕賜書柬。余應曉在村中腐竹徑建「敕書樓」供奉之。該樓是一幢坐南向北的兩層古樓。磚木結構,建築精緻,紅牆綠瓦,拱門花窗,具有濃厚民族特色。屋頂左右起鍋耳形屏風,正門上方有一塊豎直匾,上用正楷柳體寫「敕書樓」三個大字。書柬原存放在後樓正廳中,現已失。樓房保存完好。

地處粵西的信宜市屬於山區市,信宜市利用粵西山區自然條件優勢,開發利用的旅遊資源,打造粵西自然旅遊景區帶,粵西山區旅遊,不僅自然風光美麗,人文資源也有不少,旅遊以大自然、真山水、純生態為主題。

在鎮隆鎮八坊村,「竇州」古城遺址,積極投入策劃復原古「竇州城」,保護開發鎮隆舊街上的嶺南風情特有騎樓建築,開發三叉海溫泉資源,打造鎮隆文化旅遊風景區群。

開拓粵西古代俚僚文化資源,結合古僚族-苗人聚居留下的石砌梯田、石屋遺址和大片茶樹、檸檬等遺跡,開發了天馬山景區。與西江溫泉、半月岩,和正在開發宋山和過天坡,將構成了西北旅遊景區群。

而信宜市區與附近旅遊資源開發也熱火如荼,尚文水庫稱為文湖晴波,湖濱療養院更是一個寂靜清幽的休養勝地。太華山以俚僚文化的銅鼓為契機,打造銅鼓文化,鑄造高達2.2米、直徑4.5米、重23噸的銅鼓。大仁山以八仙傳說為題材,建立了道教叢林,甲門峽漂流以「激情穿越、仙境暢游」炮製了獨特的山水激情神韻。附近的懷鄉鎮,發掘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結合,正在籌建以僚瑤文化和竹樓文化為亮點的虎跳峽古瑤族文化旅遊景區,目前正在招商中。這些景區建成,將構成中部旅遊景區群。

東南部的大田頂,以其海拔1704米的高度,將領導東部群山觀光旅遊景區的開發,大霧嶺自然保護區、南翁頂、九曲溝大峽谷、麗垌老松林、石印飛瀑、石硤天梯、龍玄歡樂峽漂流等,將成為以高山峽谷為主的戶外活動觀光旅遊景區群帶。

尚文水庫

信宜八景稱為文湖晴波,在東鎮尚文村黎沖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積43.2平方公里,淹沒面積2.4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016萬立方米。山丘環抱,竹木蒼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綠,鳥語花香。湖中的百果島,花果滿園,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雲擺渡,碧波盪漾的湖裡,漁人歡歌唱晚,湖濱療養院更是一個寂靜清幽的休養勝地。

太華山

信宜八景稱為太華攬勝,位於東鎮鎮庄垌村之南,是東鎮鎮與池洞鎮的界山的太華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廟。山的周圍,松濤林海。山頂西側有一個小盆地,中間有一個天池,池邊有兩座古寺:太尉廟。太華寺(又稱觀音寺)入寺廟的對面兩邊各有一小山丘,如鍾似鼓。鍾鼓之間為池口,水從池口直瀉而下,像倒掛的銀練。寺側有一口古井,水清質優,是鑒江源頭之一。登上山頂,極目遠眺,心曠神怡。

虎跳峽

位於懷鄉鎮的黃華江上,長約5公里。中間湍水淙流,兩面石壁如削,江面狹窄,有「小三峽」之稱。狹口處高出水面數尺的黑色的花崗岩上,有斑駁白紋酷似猛虎,躍躍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橋,是仿效四川棧道鑿石開成的行人道,上為突出的岩石遮蓋,下臨深淵,中有「大王洞」,曾為當地瑤民首領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還有金鎖、石獅、谷倉、鹽倉、石象、插劍台等名勝。山上遍生杜鵑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紅艷欲滴,有「一灣湍水綠,數里杜鵑紅」的詩景。

大田頂

在大成鎮東部,距市區38公里,海拔1704米,為粵西第一高峰,廣東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數十座.主峰西南側有一「天湖」,高程1554米,容量30.8萬立方米,池水清澈,與四周的3000多畝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開通山腳至山頂公路,廣東省電視台在山頂建起差轉台,豎起一根高達55米的電視塔。站在峰頂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在那裡看日出、望雲海、觀古樹古藤別有一番情趣。

大霧嶺自然保護區

位於大成鎮東部,大田頂半山腰,處於熱帶北緣向南亞熱帶過渡地帶,系我國華南陸地區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質古老,生境差異大,水熱充沛,生物種類豐富,為熱帶雨林與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也是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與古熱帶植物區(馬來西亞)分界線的最南結點,1996年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據初步統計,大霧嶺有野生維管植物195科703屬1453種。其中擁有特有植物38種;珍稀瀕危植物23種;還有少穗竹、錦香草等14種迄今世界上尚未發現植物。同時,有葯用植物有五百餘種,生物數十種。如此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吸引人們觀賞和進行生物種類考察的好去處。

石印飛瀑

在平塘鎮林垌河口處有一條狹谷,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飛瀑」。這里一道峽谷,左為獅山,右為象山,中間寬數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雜樹。河中有一個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廟」。廟側有小石徑、燕窩洞,有長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長年渾濁的渾水缸(潭),有隻聞響聲而不見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見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廟後為深潭、瀑布,頗為壯觀。

龍泉谷

在丁堡鎮墟鎮約去12公里的嶺腳村。這里與大成鎮成洞、雙樂以及高州大潮鎮寶嶺接壤,這里的高澗深溝,長約3公里,共分為9個彎曲,故又名「九曲溝」, 兩岸高山巍峨,峻嶺陡峭,兩岸青山相對,一條深溝清溪,狹窄如「一線天」。相對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狹著一條九曲迴廊似的深溝,山雄水秀,頗為壯觀。在溝的兩岸,很難見到松林杉樹。這一奇特峰巒溪谷,奇樹異花密布,野藤鋪天蓋地,山蕉野果隨處可見。集雄、奇、古、秀、幽於一身,攬錦水飛泉於一體。

麗垌老松林

在白石鎮麗垌村的麗垌口,有一片生長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樹。這片老樹林有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樹干挺拔,魏魏蒼勁,樹皮粗糙如老龍鱗,最大有一株樹高約27米,胸徑3.15米。據麗垌村居民說,他的祖上約在明未清代(約公元1646年)由外地遷到大霧嶺下的麗垌村時,那幾松林就已經存在。麗垌老松林,景美壯觀,吸引不少遊客前去探秘,進入此地,不僅可以觀賞高大松樹,也猶如走進一個植物園,古松林下不愧為一個「綠色的植物園」啊!

石硤天梯

在合水鎮石峽村大水嶺,距縣城40多公里。大水嶺海拔近千米,坡度較陡,並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崗。為適應地形條件,每塊田均開墾得小巧玲瓏,精緻細膩,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塊田」之說。當地至今仍流傳著「竹帽蓋過田」的故事。這里梯田如練似帶,從山腳盤繞至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綿延起伏,一氣呵成。因山勢不同而顯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山溪漂流

信宜近兩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兩個漂流區。龍玄歡樂峽漂流位於洪冠鎮境內的雲麗電站水陂到雲麗樟木灣河道,全程約4公里。河道狹長,以幽、深、奇、秀、險而出名。甲門峽漂流位於池洞鎮東安閘,全長約5公里,漂流時間約2小時,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彎,兩岸風光如長廊畫卷,領略「激情穿越、仙境暢游」的獨特神韻。

石根山,廣東省與廣西界山,位於廣東省信宜市硃砂鎮石根村與廣西岑溪市水汶鎮交界處,屬粵西雲開山脈山峰。白堊紀末、第三紀初,地殼因為受到強有力的擠壓,褶皺隆起,成為綿亘的山脈,石根山花崗岩質的火成岩變質而形成片麻岩石質,由於構造變形分解和風化改造而成,是「雲開古陸」地核部地質層。
石根頂,又叫旺田頂,或響水頂,海拔988米。信宜至岑溪水汶二級路經過,是信宜市各高山中交通最方便的一座。
一般的高山都是與其它的山峰相連在一起的,而石根頂海拔近千米,卻幾乎沒有與其它的山峰相連,如孤峰突起在兩廣界上,山腳下的公路邊海拔高度才100多米,山頂的相對高度有800多米,站在山頂,可以跨越兩廣界,欣賞兩廣風光,由於該山山勢陡峭,在山頂就有種好象如飛翔般的感覺。

❹ 在哪裡找地形地質圖(和編號、圖幅)

那東西是保密的。
要用的話必須去該地地質局,地調所借閱,應該還要證明什麼一類的。
好像還挺貴。

❺ 幾種常用的地質圖

1.地質圖

廣義的地質圖包括所有反映地質內容為主的圖件。狹義的地質圖就是將一個地區的地層、岩漿岩體、地質構造及礦產等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規定的線條、符號和顏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圖件。

2.地質構造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通過地質構造分析,用規定符號標明各種地質構造形跡的圖件。

3.地質剖面圖

指垂直於區內地層走向或主要構造線方向所切割的地質體剖面,反映地質體深部地質特徵的圖件。可在地質圖上切割繪制(圖切剖面圖:連接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A、B畫一條直線,稱為剖面線,沿此線將地形、地層、岩體、構造等地形地質內容及產狀,投影到剖面上繪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實地測量繪制(實測剖面圖)。

4.綜合地層柱狀圖

在地質圖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區內地層、岩體的岩性、時代、厚度及其接觸關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順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線條、符號及顏色繪制在一個呈柱狀的剖面圖上,兩側標示出地層時代、岩性、化石、地層厚度及接觸關系等的圖件。

根據生產任務或研究目的不同,還有各種類型的地質圖,如地質礦產圖、礦產預測圖、岩相-古地理圖、構造綱要圖、大地構造圖、勘探線剖面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第四紀地質圖等。

❻ 什麼是地質圖

1、什麼是地質圖?

它是一種圖件,由一定符號、色譜和花紋等來表示地殼版某部分各種權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如,各種岩層,岩體、地質構造、礦產等的)及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

2、地質圖的組成

(1)圖名:取名主要依據圖件所在地區、內容和特徵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內容越詳細,如1:200,類型數字比例尺,線條比例尺;

(3)圖例:是一些規定的符號和線譜、色譜。

(4)順序:一般是地層、岩石構造和其它,其中地層從上到下,由新到老,從左到右,有新到老。岩體:從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類:

(1)根據內容:構造地質圖、地質圖、岩漿岩圖、變質岩圖、盆地分布圖、礦床分布圖,油氣資源分布圖、地球物理圖等。

(2)根據形狀:平面圖、剖面圖和柱狀圖。

A剖面圖:一般形式,剖面線(按標高),方向,地質界線

B柱狀圖:一般交地質圖時都需要附柱狀圖。

❼ 地質圖包括的其他內容及格式

一幅正式的某地區地質圖除地質圖外,還應包括:圖名、比例尺、圖例、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圖幅接圖表、編制單位責任表。如果是區域地質圖還有圖幅代號。

1.圖名

一般用圖內最大居民點名稱(地名)或大的地貌名稱來命名。

2.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明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的一種比例關系的尺度。一般用文字、數字或線條比例尺表示。由於研究目的、任務不同,採用不同精度的地形圖為底圖,精度要求愈高,比例尺愈大:①小比例尺1:100萬~1:10萬,主要用於較大區域地質調查和研究;②中比例尺1:5萬~1:1萬,主要用於小區域地質調查和研究;③大比例尺大於1:1萬,主要用於礦區地質調查、礦點檢查評價。

3.圖例

將地質圖中表示各種地質體的符號、代號、顏色及線條等放在小長方塊中,加以說明,並按一定順序(地層、岩漿岩、構造、礦產、其他)排列於圖幅的右側方。

4.地質圖的格式

地質圖的排列格式見圖13-45。

圖13-45 地質圖的格式

(據徐邦梁,1998)

❽ 怎麼看地質圖啊!

全面的地質圖應該有圖例,不同類型的褶皺和斷層有不同的符號表示。如果是為了專考試要自己判斷,屬如果沒有圖就這么和你說估計我說得你也不會明白的。可以多看一些別人標好的圖,觀察地層線的變化,從中總結出經驗就好了。

再簡單些練習:將一組平行線標上年代代表各個地層界線,如由上至下地層變新。
向斜:這組線向上突;背斜:這組線向下凹。

構造發展史的判斷原理:老的構造被新的構造錯斷、彎曲等。比如兩條斷裂,肯定是一條(1號)錯斷另一條(2號),那麼2號是老的,1號是新的。再看這些構造包含那些地層,又被什麼地層所覆蓋,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產生的大致年代了。

有些東西自己實在不知道怎麼表達,不好意思了。

❾ 整理地質圖

(一)確定編圖單位及編圖邊界

1)以1:5萬、1:20萬、1:25萬地質圖及其他實際材料圖中侵入岩內容作為基礎。

2)對原岩相分帶界線的性質進行審查和/或確認,進行侵入單元解體。

3)核對野外記錄本,補充登記原來認為意義不大的小侵入體和岩脈。

4)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填寫實測侵入岩體登記表(表5-1)。

5)成分、結構、構造均一的侵入體稱為一個侵入單元,由多個同時代或侵入期次侵入單元組成的侵入體稱為復式侵入體,由多個不同時代或侵入期次侵入單元組成的侵入體稱為雜岩體。進行侵入岩體登記時,應當詳細,描述侵入體的組成結構,並按照構造岩漿帶、段、區、熱中心、岩石組合、侵入單元等岩漿構造單位進行系統編號,如I(構造岩漿帶編號)-A(段編號)-a(區編號)-1(熱中心編號)-1(組合編號)-(1)(侵入單元編號)。

表5-1 實測侵入岩體登記表

(二)收集並整理物、化、遙資料

1)收集地球物理資料,包括航磁、重力、電法探測資料及其推斷解釋,為綜合識別隱伏侵入體奠定基礎。

2)收集遙感資料,包括航、衛片及其推斷解釋,特別關注環形構造與放射狀構造以及解釋的蝕變帶類型與空間展布。

3)收集區域地球化學測量數據,綜合判斷侵入岩對元素濃聚中心的貢獻。

4)在上述工作基礎上,根據各種異常中心的疊置關系綜合判斷隱伏侵入體邊界范圍(表5-2)。

表5-2 推測侵入岩體登記表

(三)收集並整理同位素測年數據

1)收集現有地質報告和正式出版物中發表的侵入岩測年數據,填寫同位素測年結果登記表(表5-3),並依據侵入岩地質特徵確定各測年結果所代表的地質意義。

表5-3 侵入岩體同位素測年結果登記表

2)在不違背地質證據的條件下,確定侵入岩形成年齡時單礦物年齡優於礦物-岩石混合年齡,後者優於全岩樣品年齡;當對比測年結果均為單礦物年齡時,按同位素體系封閉溫度(圖5-1)高低確定成岩年齡;鋯石U-Pb測年結果之間進行對比時,當單顆粒鋯石僅有一次生長歷史時,TIMS的精度要高於SHRIMP年齡精度。當顆粒鋯石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生長歷史時,SHRIMP年齡優於TIMS年齡(陸松年,2009,個人交流)。

3)對收集到的測年結果進行原始數據登錄,包括原始編號、侵入單元編號、岩石名稱、取樣位置、樣品類型、樣品特徵、測試方法、測試條件、測試精度、測試單位、測試時間、資料來源(參考文獻),並按照實驗室給出的原始數據格式記錄所有原始測試數據,同時討論測年結果可能代表的地質意義。

4)對區域侵入岩同位素測年結果進行面積加權統計,作區域侵入岩形成年齡頻率直方圖,以眾數值作為區域岩漿活動峰期年齡,以低值區和高值區的鎂鐵質岩漿活動(包括脈岩與火山岩)分別作為岩漿-構造演化旋迴(階段)結束和開始的年齡。進而劃分岩漿侵入期次和岩漿活動時間序列。

❿ 網上找地質圖

【PDF】1:20萬地質圖抄空間資料庫襲的資料基礎

http://www.tianjin.cgs.gov.cn/manage_tj/upload/file00000591.pdf
你需要下個PDF閱讀器 在多特上就可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