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探地質復雜怎麼加快速度
『壹』 如何通過鑽孔提高地質勘查精度
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利用鑽探設備向地下鑽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鑽回井。鑽探石油和天然氣以及答地下水的鑽孔直徑較大些。鑽孔直徑和深度大小,取決於地質礦產埋藏深度和鑽孔的用途。
鑽孔各部位的名稱如圖所示。鑽孔起始部位稱孔口,側部稱孔壁,底部稱孔底。鑽孔的直徑D簡稱孔徑,孔口直徑稱開孔口徑,孔底直徑稱終孔直徑。從孔口至孔底的距離H稱鑽孔深度,簡稱孔深。鑽孔的某一段稱孔段。
『貳』 地質鑽探技術 金剛石進尺慢是什麼原因
沒有萬能的金剛石,只有沒有用對頭的金剛石,你應該針對岩石使用鑽頭,度數可以用低點的,還可以考慮使用復合片鑽頭啊,還可以 在變徑啊.比如89的,75的
『叄』 鑽探過程中鑽探深度以及向下的鑽探速度的實時測量
鑽探深度等於鑽具總長減去孔口余尺,你下鑽的時候記錄鑽具總長,孔版口余尺通過鋼捲尺測量,可實時權掌握
鑽探速度的量測,一,鑽機上有標尺,你記錄時間,兩個數據相除即得
二,通過記錄一個時間段鑽進總長(通過兩次孔深相減得出的差),相除即得
『肆』 勘查鑽探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1)勘查鑽探特點
1)馬坑礦區是1958年大躍進時上馬的,受當時敢想敢幹思想的影響,地質工作也打破規章,在沒有充足地表工作的情況下,開展的鑽探工作具有盲目性。
2)馬坑勘探充分利用物探的成果和分析成礦條件進行布孔,採用400m×200m稀疏勘探網度也取得良好勘探成果,並大大加快了勘探速度。
3)工作方法靈活,在勘探網度上先稀後密,地表與鑽探同時進行。
4)地質條件復雜、地層破碎,以及當時鑽探工藝和方法單一、生產材料缺乏、處理孔內事故方法有限等是造成生產能力低、效率差、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個別鑽孔施工到孔深300~400m耗費時間近半年之久,有的鑽孔(如71線CK34孔),因孔內坍塌造成來回打了好幾個孔都無法找到原孔深,歷時兩年多,從而大大影響勘探速度。
5)因地表地質工作不夠和當時生產壓力大,布置鑽孔從生產角度考慮較多,如在65線當第一鑽孔因孔內事故未能完成設計要求,而接著部署第二孔和第三孔,結果這三個孔都未完成設計孔深造成報廢,影響了礦體的儲量計算。
(2)存在的問題
1)本次勘探的鑽孔均未進行封孔,這將給開采帶來不利因素,增加開採的難度,存在開采礦坑突然涌水的可能。
2)勘查使用的1:2000地質地形圖精度較差,只能指導勘探,不能用於礦山設計。
『伍』 油井鑽探的深度與速度
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由於石油埋藏比較深,因此石油鑽探的深度一般來說都比回較深,一答般200-3000米以上。當然,在中東地區石油埋藏比較淺其鑽探深度也較淺;
鑽探速度與鑽探的岩石性質及井深有很大關系,如果岩石較軟或是黃土層其速率就較快,但要防止崩塌等。如果岩石較硬,如石英岩那麼其速率就會很慢。一般來說其速度在幾厘米到幾米每天。
『陸』 岩心鑽探遇到岩石硬,進尺慢,鑽頭應該怎樣進行處理而提高進尺速度
1、換鑽頭(金剛石鑽頭,一般為PDC);
2、加鑽壓(泥漿循環);
3、加鑽鋌。
方法很多,主要就是依靠在鑽頭上增大所施的壓力,或者是提升鑽頭的吃岩石的能力。
『柒』 工程地質的鑽探方法有哪些
鑽探方法有:回轉鑽進(干法又稱干鑽反循環和濕法又稱水鑽)、沖擊內鑽進、沖擊回轉鑽進。
『捌』 地質鑽探的專家您們好,現遇到復雜地層無法正常鑽進希望能給出好的鑽進方法及良好的建議,跪謝!特急!
看了你的圖片,但是最關鍵的是你們在鑽進的時候遇到什麼問題了,大家才可以給出一個參考意見。是鑽井的時候,岩石破碎造成埋孔,還是其它什麼問題。還有是當地水文情況也很重要。
『玖』 深部找礦鑽探技術難點
深部找礦地層的特點決定了深孔鑽探存在以下技術難點。
1.鑽孔結構復雜
深孔鑽探,由於鑽遇的地層種類較多,地層相對復雜,因此,一般採取多級孔徑設 計,需要採用多級套管,開孔及上部孔徑加大。鑽孔直徑的增大會造成地層側壓力的增 加,對於鬆散破碎且傾角陡斜的地層,孔壁的穩定性變差,不穩定的岩石就會向孔內滑落 和坍塌。因此,具體應採用何種鑽孔結構,必須根據鑽孔深度、終孔直徑、地層以及鑽探 方法和工藝等確定,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孔徑級數,縮小鑽孔直徑。
2.護壁堵漏難
金屬礦床多為構造破碎帶控礦,硬、脆、碎、酥、漏是多數礦區地層的特點。進行深 部找礦鑽探,幾乎所有的鑽孔都要穿過斷層和破碎帶。大裂隙發育的地層常發生貫通性的 孔段全漏失;小裂隙多而密集的地層常遇部分漏失或全漏失;疏鬆地層大部分發生滲漏或 部分漏失。多數鑽孔是漏失、坍塌、掉塊並存,多層位坍塌、掉塊給護壁帶來困難,大量 漏失又使沖洗液護壁難度加大,尤其是深孔、斜孔,施工周期長,地層被鑽穿後裸露時間 長,易造成孔壁失穩,護壁堵漏就更加困難。用水泥護壁,保持時間短,對泥質、粘土質 多的地層效果不佳,往往不能適應深孔施工周期長的要求;用多級套管護壁效果較好,但 會使鑽孔結構復雜,套管越深回收越困難,從而增加鑽探成本,經濟性差。
3.鑽探效率低
硬岩鑽進受地層復雜、裂隙發育、岩石破碎、坍塌、掉塊、漏失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鑽進困難。特別是堅硬破碎、可鑽性9~12級的岩石(如硅質岩、變粒岩、赤鐵礦等)和 結構緻密、弱研磨性的打滑地層(如細粒弱研磨性石英岩、高硅化結構緻密的砂岩等),鑽進就更加困難,不僅機械鑽速低,而且鑽頭壽命和回次進尺短,提下鑽和打撈岩心等輔 助時間都大大增加,使鑽孔鑽探效率大大降低。
4.防斜糾斜難
受成礦條件和地質構造的影響,多數金屬礦區地層岩石硬,並發生褶皺、彎曲,地層 傾角較大,特別是層理及片理發育、各向異性明顯、軟硬互層的地層,造斜強度大,而深 孔鑽探,鑽桿剛性小,技術規程參數不易控制,又難以採取復雜的防斜措施,因此,易造 成鑽孔彎曲,而一旦發生鑽孔彎曲,由於地層硬,造斜難,效率低,加上深孔糾斜信號傳 遞誤差大,給深孔糾斜帶來很大難題。從目前研究成果和實鑽經驗來看,基岩地層鑽進,地層因素往往是造成鑽孔彎曲的主要原因。對於深孔鑽探而言,重要的是掌握並利用礦區 鑽孔彎曲規律,因地制宜,從改進鑽孔設計、鑽探技術方法及工藝入手,採取有效的防 斜、糾斜技術措施加以控制解決。對特別易斜復雜地層,要採用受控定向鑽探等特殊鑽探 技術才能解決,否則,就難以順利達到設計目的要求,嚴重的會導致鑽孔報廢,造成重大 的經濟損失。
5.操作難度大
目前,深孔鑽探主要採取金剛石WL鑽進。為提高鑽桿螺紋強度,將接頭鐓粗,使鑽桿與孔壁之間、內管與外管之間間隙進一步減小,壓力損失大,泵壓高,開泵、停泵時容 易產生壓力波動。當鑽遇漏失和涌水地層,壓力波動會更大。此外,升降鑽具過程中所引 起的抽吸力和擠壓力也會產生波動,升降鑽具速度快,鑽具與孔壁間隙越小,沖洗液黏度 和切力越大,壓力波動越大。壓力波動會影響孔內壓力平衡,嚴重時會造成孔壁失穩,產 生孔內事故,因此,要求升降鑽具要平穩,以減少壓力波動。
『拾』 復雜地層的鑽探特點
馬坑礦區的地層特點是淺部風化帶破碎且厚,中部溶洞多裂隙發育,深部礦體厚、埋藏深。馬坑鐵礦勘查鑽探難度大,主要由地層特別復雜和斷裂、褶皺十分發育兩方面原因造成。
(一)馬坑鐵礦地層特點及其常發生的鑽探問題
馬坑鐵礦地層特點及其常發生的鑽探問題見表4-1。
表4-1 馬坑鐵礦地層特點及其常發生的鑽探問題表
續表
(二)礦區地質構造對鑽探的影響
礦區位於龍岩凹陷盆地南東緣、馬坑斷陷盆地內,主要構造為背斜。礦床處於馬坑背斜的北西翼,總體形態為單斜構造,單斜之上發育緊密相伴、幅度不一的背向斜皺褶構造:皺褶軸向北東25°~35°,軸面傾向北西,沿著波狀起伏,主要發育在57~78線。區內發育F1~F14及溪馬河斷層,對鑽探施工影響較大的為F1、F2、F14斷層,幾乎貫穿礦區南北。地質構造對勘查鑽探的主要影響表現為以下3方面。
(1)皺褶兩翼易孔斜,鑽孔常因孔斜偏大等原因,進行糾斜或重打;軸心部分岩心較為破碎,取心困難。
(2)斷層破碎嚴重,取心和護壁困難。在擠壓剪力嚴重的礦段,岩性呈軟泥狀存在(常稱「斷層泥」),怕沖洗液沖刷,孔壁極為不穩定,斷層產狀陡時孔內情況更為嚴重。
(3)部分斷層鑽孔漏失嚴重,鑽進護孔困難。因孔內嚴重漏失,經常採取頂漏鑽進而造成護孔困難、卡鑽(埋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