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探測中風化怎麼描述
A. 理正勘察中白雲岩泥岩互層怎樣描述強風化及中風化
理正勘察中白雲岩泥岩互層怎樣描述強風化及中風化。
1、中等風化泥岩里專可能含屬有砂,抗風化能力強,而強風化泥岩里泥質含量特高,抗風化能力弱,全風化泥岩基本全是泥質。全風化泥岩風化程度高。
2、中風化的岩石是不容易掰開或折斷的,強風化則比較容易折斷。但准確的判斷需要做實驗,確定岩石的單軸強度後,才能判定。最好有地質勘察人員判定。
B. 怎麼辨認中風化岩層以及強風化岩層
灌注砼樁施工時,設計圖紙常常要求樁端的持力層為岩石且必須進入該岩層一定深度。岩層深埋地下,情況極其復雜,判斷是否進入持力層不僅重要而且有一定難度。如果判斷不準,不僅是影響工程造價,還將會對單樁承載力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工程的結構安全隱患。
1、在整個樁基施工前,甲方、乙方、監理、勘察設計應一起確定樁基持力層基岩判定原則,制定相關標准。
2、仔細閱讀工程地質勘探資料,繪制出每個樁體持力層頂端標高等高線,待施工中鑽孔深度達到等高線附近時可進行判別。由於等高線為根據鑽孔資料推測繪制而成,當持力層岩面起伏較大時可能相差較大。
3、認真進行鑽孔記錄,詳細了解鑽進情況。根據現場觀察,樁基入岩後往往鑽進較平穩,不會出現跳鑽、別鑽現象,鑽進速率在強風化層中一般為20~50cm/h,在中風化層中為<20cm/h。鑽進速率一般與樁機型號及鑽頭種類、鑽頭磨損程度有關。
4、仔細檢查岩樣(鑽進返渣)。強風化層岩樣一般稜角不明顯,多為次棱及次圓形,粒徑一般5~12cm,硬度較低,礦物風化蝕變較強,多見石英及長石顆粒;中風化層岩樣多為稜角形及刃角形,粒徑3~8cm,硬度較高,礦物較新鮮。碎石層岩樣一般成份較雜。
5、如果發生樁深變化很大或甲方對持力層入岩有懷疑時,可以採用鑽芯取樣的方法鑒定。
C. 地質勘探亥武岩強風化怎麼描述
由於復風化強烈,第三系玄武岩被結制構面改造嚴重,表現為散體結構或層狀結構;岩土體大部分呈土狀,工程性質較差。岩體內存在多種結構面,如軟岩或極軟岩夾層、構造節理、風化界面,由於岩性的差異以及節理的切割作用,岩體呈現不同的結構類型,存在多種失穩模式。
D. 地質報告中強風化什麼意思
風化是指岩石經過長期風吹、日曬、雨淋、霜凍後,逐漸變成沙土的過程.強風化的意思是指這里的風化過程比較快
E. 地質岩層的中強風化、中風化、微風化的區別
地質岩來層的中強風化、中風自化、微風化的區別:
1、結構上的差別:
地質岩層中的微風化的結構基本未變,地質岩層中的中風化結構部分破壞,地質岩層中的強風化結構大部分破壞。
2、外觀表面的差別:
微風化僅節理面有渲染或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中風化沿節理面有次生礦物,有風化裂隙發育,岩體被切割成岩塊。用鎬難挖,干鑽不易鑽進。強風化礦物成分顯著變化,風化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用鎬可挖,干鑽不易鑽進。
3、波速比和風化系數的差別:
岩石風化是通過波速比和風化系數來劃分的。波速比是風化岩石與新鮮岩石的壓縮波速之比。風華系數是風化岩石與新鮮岩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之比。
4、特點的差別:
地質岩層中的中強風化的特點是原岩已基本成土狀失去原貌,地質岩層中的中風化的特點是原岩還能辯出,地質岩層中的微風化的區別與原岩差別不大(顏色上可觀察)。
F. 樁基中如何分辨強風化與中風化岩層,持力層為中風化
灌注砼樁施工時,設計圖紙常常要求樁端的持力層為岩石且必須進入該岩層一定深度。岩層深埋地下,情況極其復雜,判斷是否進入持力層不僅重要而且有一定難度。如果判斷不準,不僅是影響工程造價,還將會對單樁承載力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工程的結構安全隱患。
1、在整個樁基施工前,甲方、乙方、監理、勘察設計應一起確定樁基持力層基岩判定原則,制定相關標准。
2、仔細閱讀工程地質勘探資料,繪制出每個樁體持力層頂端標高等高線,待施工中鑽孔深度達到等高線附近時可進行判別。由於等高線為根據鑽孔資料推測繪制而成,當持力層岩面起伏較大時可能相差較大。
3、認真進行鑽孔記錄,詳細了解鑽進情況。根據現場觀察,樁基入岩後往往鑽進較平穩,不會出現跳鑽、別鑽現象,鑽進速率在強風化層中一般為20~50cm/h,在中風化層中為<20cm/h。鑽進速率一般與樁機型號及鑽頭種類、鑽頭磨損程度有關。
4、仔細檢查岩樣(鑽進返渣)。強風化層岩樣一般稜角不明顯,多為次棱及次圓形,粒徑一般5~12cm,硬度較低,礦物風化蝕變較強,多見石英及長石顆粒;中風化層岩樣多為稜角形及刃角形,粒徑3~8cm,硬度較高,礦物較新鮮。碎石層岩樣一般成份較雜。
5、如果發生樁深變化很大或甲方對持力層入岩有懷疑時,可以採用鑽芯取樣的方法鑒定。
G. 圖紙上地質為中風化怎麼看強度兆帕
這要看地基勘察報告,裡面有個大表,各種土質的強度都有
H. 工程地質中全風化礫岩怎樣描述有礫質粉砂岩嗎或者含礫粉砂岩,怎樣描述謝謝
既然是粉砂岩,那麼顆粒的粒徑為為0.0625~0.0039毫米。如果需要「礫」這個專級別,那麼顆粒的直徑屬大於2mm。這兩個粒徑范圍沒有交匯點,所以不能這樣描述。
可以從如下方面進行描述然後命名:
1、 礫岩的顏色;
2、 確定礫岩的成分,注意礫石成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變化規律,描述各種礫石的鑒定特徵,統計各種礫石成分的百分含量;
3、 觀察並測量礫石的粒度,可以無選擇的測量100個以上礫石的視長軸或測量一定范圍內所有礫石的視長軸,求出平均粒徑。確定那個礫岩的分選性。注意觀察礫石粒度在剖面上平面上的變化規律;
4、 觀察並確定礫石的磨圓度、球度和形狀;
5、 確定填隙物的成分、含量、填充方式等;
6、 確定礫岩層的沉積構造特徵,如有無層理和粒序性變化,礫石的排列是否具有方向性,測量礫石長軸的延伸方向和礫石最大扁平面的傾斜方向;
7、 測量礫岩層的厚度、產狀,注意觀察礫岩層與下伏岩層的接觸關系、底面特徵等。
8、 綜合命名。
I. 地質裡面風化是什麼意思啊
使岩石發生破壞和改變的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義為在地內表或接近地表的常容溫條件下,岩石在原地發生的崩解或蝕變。崩解和蝕變的區別反映了物理作用和化學作用的差異。物理作用涉及岩石破碎而不涉及造岩礦物的任何分解。相反,化學作用則意味著一種或多種礦物的蝕變。風化作用產生在結構或成分上不同於母岩的表層物質。風化帶稱為表土或殘餘土。風化作用的下限稱為風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