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哪些旅遊地質資源
Ⅰ 江蘇有哪些地質單位
江蘇油田地質,礦藏,煤田,煤炭
Ⅱ 江蘇有哪些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優勢緊急!!!
自然資源
太湖、南京鍾山、雲台山、蜀崗瘦西湖、三山
江蘇的山雖不高,但多負盛內名,其中有南京鍾山,鎮容江北固山、金山,句容和金壇交界處的茅山,南通狼山,蘇州天平山,徐州雲龍山和連雲港花果山等。 江蘇的水兼江河湖海,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及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煙波浩瀚,碧波萬頃。連雲港的海濱浴場,南通鹽城的濕地灘塗則是江蘇的沿海旅遊資源。江蘇的名泉極多,有「天下第一泉」鎮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虎丘的「天下第三泉」及憨憨泉。
長江旅遊區
人文資源 主要景點有 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無錫:影視基地景區、靈山景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蘇州:周庄古鎮、同里古鎮、蘇州園林景區 常州:環球恐龍城景區
Ⅲ 江蘇省旅遊有哪些地方
南京
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靈谷寺、秦淮河、南京總統府、朝天宮、秦淮風光帶、夫子廟、江南貢院、莫愁湖、燕子磯、閱江樓、雨花台、明城牆、甘熙宅第、瞻園、棲霞寺、湯山溫泉、南京博物院、雞鳴寺、莫愁湖、南京長江大橋、梅花山、白鷺洲公園、中華門、將軍山風景區、陽山碑材、靜海寺、天妃宮
鎮江
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赤山、寶華山、南山、伯先公園、英國領事館、西津渡、蒜山、招隱寺、圌山、五柳堂、五卅演講廳、揚中園博園
揚州
瘦西湖、高郵旅遊集聚區、寶應旅遊集聚區、儀征旅遊集聚區、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大明寺、個園、仙鶴寺、漢陵苑、神居山、盂城驛、龍虯庄遺址、鎮國寺塔、文游台、古悟空寺、中國郵驛文化城、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高郵湖灘郊野公園
泰州
梅蘭芳紀念館、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溱潼古鎮、興化垛田風光帶、泰州鳳城河景區
南通
南通濠河風景區、南通博物苑、狼山、如皋水繪園
長江太湖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蘇州
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滄浪亭、環秀山莊、退思園、錦溪鎮、周庄鎮、同里鎮、甪直鎮、木瀆鎮、虎丘、寒山寺、蘇州樂園、玄妙觀、盤門三景、蘇州樂園
無錫
黿頭渚風景區、錫惠公園、無錫影視基地、靈山勝境、靈山大佛、善卷洞、竹海
常州
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嬉戲谷、中華孝道園、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淹城遺址、常州大運河、天寧風景名勝區、紅梅公園、東坡公園、艤舟亭、紅梅閣、青楓公園、常州亞細亞影視城、武進市新天地公園、天目湖旅遊度假區、南山竹海、吳越弟一峰、熊貓館、天目湖御水溫泉、茅山風景名勝區、茅山東方鹽湖城
運河徐海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徐州
雲龍湖、雲龍山、龜山漢墓、彭祖園、邳州艾山風景名勝區、馬陵山風景區、沛縣漢城、漢畫像石藝術館、窯灣古鎮、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徐州博物館、大洞山風景區、泉山國家森林公園、徐州濱湖公園、沛公園、戲馬台、徐州藝術館、竹林寺、李可染藝術館、徐州民俗博物館、徐州無名山公園、李超時紀念館、張伯英藝術館、卧龍泉度假生態園、銅山懸水湖景區、邳州銀杏博覽園、徐州古黃河公園、徐州漢城、沛縣濱河公園、睢寧岠山景區、雲河公園、泗水亭公園、永寧寺、銅山楚河景區、徐州樂園
淮安
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府衙、吳承恩紀念館、金湖荷花盪、嵇圩林場、鎮淮樓、韓信故里
鹽城
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連雲港
花果山、墟溝海濱浴場、孔望山、抗日山、大伊山、桃花澗、石棚山風景區、宿城世外桃源風景區、東海獵趣園、高公島風景游覽區、安峰山烈士陵園、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連島海濱浴場、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海州灣旅遊度假區、東磊風景區、海州古城、將軍崖岩畫、李汝珍紀念館、東海溫泉
宿遷
項王故里、乾隆行宮、宿遷皂河龍王廟、駱馬湖、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中國水城、克拉嗨谷、宿北大戰紀念館、嶂山森林公園、雪楓烈士陵園
著名旅遊景區
江蘇6處世界遺產(其中3處正申遺中)、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5A級景區17家、4A級景區超100家、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處國家級地質公園、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8座全國優秀旅遊城市、1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Ⅳ 江蘇的礦產等資源是怎樣的
江蘇地跨華北地台和揚子地台兩大地質構造單元,有色金屬類、建材類、膏鹽類、特種非金屬類礦產是江蘇礦產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截至2017年4月,江蘇發現的礦產品種有133種,探明資源儲量的有68種,其中鈮鉭礦、含鉀砂頁岩、泥灰岩、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氣等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居中國前列。
江蘇濕地資源豐富,江蘇濕地面積為282.19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195.32萬公頃,人工濕地86.87萬公頃。濕地的分布,沿海以近海與海岸濕地為主,蘇南以湖泊、河流、沼澤類型為主,里下河地區以河流湖泊為主,蘇北以人工輸水河與運河為主。
Ⅳ 旅遊地質資源
工作區從長城紀至第四紀以來,經過漫長時期的地質作用,滄海桑田,地殼變遷,形成今日巍峨壯麗的山川和海灣景色,擁有獨特的山嶽奇峰峻嶺、火山地貌、瀑布、溫泉和地震遺跡,還擁有約461km 連綿曲折的海岸,眾多的海灣、沙灘、珊瑚礁石和海蝕地貌。這些地質地貌景觀,不但造就了壯麗的山川和海灣景色,還對研究海南島地殼發展史、開發寶貴的地質旅遊資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見圖2.4)。
2.5.1 山嶽景觀
調查區內有諸多的奇峰峻嶺,地勢嵯峨,孤峰聳立,峽谷幽深,山泉清澈,林茂徑幽,鳥語花香,是開辟高山地質旅遊的理想景點。主要的山嶽地質景點有:位於調查區西南部的五指山、黎母嶺,南部的白石嶺,東部的銅鼓嶺等。
(1)五指山風景名勝旅遊區:五指山風景名勝旅遊區橫跨調查區內瓊中縣和區外的五指山市兩地區,山巒連綿,層林疊翠,其面積8萬多公頃,自然生態系統保存完整,被列為國家原始森林保護區和國家A級旅遊點。五指山是海南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山,最高峰為五指中的二指,海拔1867m,山體由海西期花崗岩、燕山期火山岩和長城紀抱板群雲母石英片岩、混合岩等組成。因長期的自然因素的強烈侵蝕切割風化,山峰彼此起伏形成鋸齒狀,形若五指,因此得名。
(2)黎母嶺自然景觀:位於瓊中縣境內,地處東西向昌江-瓊海構造帶與北西向儋州-萬寧斷裂帶交會部位,海拔高度1411m。它是由燕山早期約1.7億年前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組成的高大山體。定型於燕山早期,後又經燕山晚期及喜馬拉雅期構造運動抬升作用,黎母嶺高高抬起,構成二長花崗岩穹窿山體,成為今日的黎母嶺地勢嵯峨、峽谷幽深的山嶽地貌。黎母嶺遍布熱帶原始森林,林茂徑幽,是海南省盛產木材林區之一。它還是省內主要河流南渡江的發源地之一,山泉清澈,水光山色交相輝映,構成瑰麗的山川風光。
(3)鸚哥嶺自然景觀:位於白沙縣境內,與瓊中縣交界處,地處白堊紀白沙紅層盆地的東緣,海拔1811m,是海南第二高山。它是由1.4億年前下白堊統鹿母灣組巨厚的灰色和紫紅色砂岩、砂礫岩、礫岩組成的高大山體。山體形態各異,多姿多彩,遠眺主峰山體形像鸚鵡,形象逼真,故稱鸚哥嶺。鸚哥嶺地區還是南渡江發源地之一,有山有水,瀑布飛濺,山水相映,竹木叢生,山花爛漫,增添了鸚哥嶺的姿色和無限生機。
(4)白石嶺自然景觀:白石嶺位於調查區內瓊海市萬泉河畔,距瓊海市嘉積鎮約12km,山高水長,八景薈萃,自古享有盛名。白石嶺諸峰中以東峰為高峰,海拔293m,是自古以來登高的佳境,故又稱登高嶺。白石嶺群峰由1.05億年前上白堊統白色和灰白色砂岩、砂礫岩、礫岩組成,岩石裸露風化為白色,故稱白石嶺。登高嶺石峰因流水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態多姿,變幻多端,形成有號稱新娘門、新娘房、新娘樓、仙人井、風廊、仙人腳印等景觀,讓你好奇,讓你遐想。因此,白石嶺自古至今已成為人們登高覽勝的風景勝地。
(5)銅鼓嶺自然景觀:位於文昌市龍樓鎮東約4km 的海濱,距文城鎮約40km,是海南名山之一,自古就是旅遊勝地,東瀕南海,主峰海拔高度338m。地處東西向王五-文教構造帶的東端,由海西-印支期花崗岩和燕山早期花崗岩構成山體,呈東西向延伸幾十千米。構成山體的花崗岩由於受燕山晚期和喜馬拉雅構造運動及王五-文教斷裂帶的長期活動的影響,發育斷裂、節理、裂隙,在流水作用和風化剝蝕作用下,形成奇形怪石花崗岩的風化地貌景觀百餘處。在銅鼓嶺北面山下是美麗的月亮灣,分布的花崗岩海蝕地貌和細白沙灘,甚為壯觀。往北東方向幾海里之外有七洲列島,若隱若現,好似海市蜃樓,景觀奇特。
圖2.4 海南島東北部旅遊資源分布圖
2.5.2 火山地貌、地震遺跡景觀
調查區自6500萬年前新生代以來,火山噴發頻繁,火山岩分布面積超過4000km 2。由於經歷多期火山噴發活動,形成一系列的火山口,發育的火山熔岩隧道縱橫交錯,在火山熔岩台地上,形成了巍峨壯麗的火山地貌奇觀。
2.5.2.1 火山口地貌景觀
海南島北部火山岩地區分布的火山群有死火山50多座,三五成群或單峰獨秀,如一座座「碉堡」,屹立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甚為壯觀。其中,石山馬鞍嶺火山口、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等是保存最完整、最雄偉的火山奇觀。
(1)馬鞍嶺:位於海口市西南15km 處,它是由兩座火山連接而形成狀似馬鞍的地形。南面的一座規模較大,貌似風爐,古有風爐之稱。風爐嶺高程222.8m,比高130m,底座成圓形,底徑約600m。有一火山口,內徑120m,深厚69m,口垣窄,僅2~3m,火口內壁陡(40°~65°),外坡較緩(36°)。可分出火口底、火口內坡、火口垣、火山錐外坡、坡麓陡坎等地貌部位。在火山口的東北面遺留有一個V形開口通道,這是當時火山噴發熔岩漿外溢之出口。火山口陡壁主要由氣孔狀橄欖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組成。在火山的熔岩流中可見浮岩、殼狀熔岩和繩狀熔岩。在火山口底座的火山碎屑岩中,火山集塊、火山角礫、火山渣、火山灰等火山碎屑物混雜分布。在風爐嶺南麓,有一對寄生火山,狀如一幅眼鏡,故名眼鏡嶺。其中靠東的一個以噴氣為主,靠西的一個曾有熔岩溢出。馬鞍嶺北錐(又名包子嶺)規模較小,高程189m,比高僅40m,亦有一圓形火山口,內徑90m,深6m,錐體由火山渣和玄武岩構成。北錐距南錐約500m,可視為馬鞍嶺主體(南錐)的外寄生火山。在北錐山腰處有一長近100m 的熔岩隧洞,分上下兩層,有天窗、地下水池、熔岩鍾乳等,景觀奇特,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在馬鞍嶺東北側公路兩旁分別有1個熔岩塌陷坑和1個比高約10m的熔岩渣錐,裸露著暗紅色熔岩渣。馬鞍嶺屬多重火山,是熔岩多次噴發而造成的,寄生火山錐是火山活動經過間歇之後,又有小股岩漿沿火山通道的薄弱部分突破並再次活動所致。馬鞍嶺距離瓊州海峽不遠,當輪船駛進海口秀英港,便可眺見其突兀的山峰。馬鞍嶺火山不僅是海南石山火山群地質公園內的最高山,也是海(口)府(城)城市周邊的最高山,在晴空萬里的日子裡,登馬鞍嶺火山,近見海府城市高樓林立,如孔雀開屏,遠望瓊州海峽,碧海藍天,魚帆點點,一派迷人的海島風光,使人心曠神怡。向南望去,火山群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氣勢磅礴,而群山之間,點綴著熱帶果林,村寨坐落,炊煙裊裊,使人浮想聯翩。馬鞍嶺火山為瓊北火山區最新一期火山噴發的中心,在方圓不足2km 2 的范圍內分布有6座火山、1個熔岩隧道和1個塌陷坑,此乃國內外罕見,具有極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遊觀賞價值。馬鞍嶺火山作為地質公園主要景區正在進行建設中。
(2)雷虎嶺:位於馬鞍嶺火山口東南的永興鎮附近。高程168m,比高90m,底徑900m,坡度30°。有一火山口,其口徑280m,底徑50~100m,深80m,內坡坡度50°,北東向缺口。火山垣寬20~30m。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構成,在火口垣和火口內見熔岩岩塊。雷虎嶺的錐體為火山碎屑岩,厚約42m,其下為凝灰岩和玄武岩,厚約5m,隔風化殼(2m)過渡為玄武岩與氣孔狀玄武岩互層,厚約35m。因此,雷虎嶺是兩期火山作用的結果。雷虎嶺因形似蹲虎而得名,火山口規模比馬鞍嶺火山口大近1倍,因此更為雄偉壯觀。火山口環壁呈階梯狀,底部寬廣平坦,仿如一個天然體育場。從火山口頂部到火山口內底部都有當地農民種植的果樹、甘蔗、木薯等農作物,一派田園景色。雷虎嶺西北側有兩個熔岩隧洞,洞口相距30m。北邊洞口狹小,洞肚較寬,曲折幽深,洞壁火山碎屑岩石犬牙交錯,千奇百怪,難以名狀。南側洞口寬10m,高5m,呈拱形。此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下也有洞,且洞洞相通,神奇莫測。雷虎嶺嶺腰有3眼古井,嶺上有一座宋代古廟,而嶺四周是海南島最大的荔枝林,具有很高的旅遊觀光價值。
(3)羅京盤:位於永興以南約6km,高程93m,是發育在玄武岩台地上的低平火口,內徑900~1000m,深度35m,狀如一個巨型運動場。火山口底部平坦,中心位置凸起一個熔岩丘,高7~8m。熔岩丘的中部有一個直徑7~11m、深3~4m 的火山口,積水成塘。底部田塊呈輻射狀,邊坡為梯田,呈環狀,故形態酷似運動場,也猶如一個小盆地。羅京盤不僅形態相當優美,而且田園景色也十分怡人,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2.5.2.2 火山熔岩隧道景觀
火山熔岩隧道是熔岩流表裡冷凝速度不一致造成的,即熔岩在流動過程中,表層冷凝成殼,裡面的岩流熱量不易散失,保持高溫而繼續流動,當熔岩流來源斷絕時,裡面岩流脫殼而出,留下隧道狀的洞穴。瓊北海口的石山鎮至十字路鎮一帶的火山地貌中,發育有30多條火山熔岩隧道。其中石山鎮附近分布的「仙人洞」、「卧龍洞」和十字路鎮附近分布的「火龍宮」規模最大,最雄偉壯觀。隧道因受古地形溝谷控制,有分支交會現象。這些熔岩隧道的火山奇觀,不僅造就出仙人洞、卧龍洞和火龍宮等旅遊景觀,還對地質科學考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仙人洞:位於石山鎮榮堂村,因道士在洞內修煉成仙的傳說而得名。仙人洞分上、下兩段,下段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令人撲朔迷離,嗟嘆不已。岩壁上吊著、貼著各種各樣的熔岩石乳,似落非落,令人驚嘆。此洞石奇,水也奇,隨時可以聽到水滴的清逸聲,水滴在不同形質的岩石上發出不同的音調,組成十分美妙的音韻。仙人洞的上段因洞頂多處塌陷而分成數十段熔岩隧洞,因此又名「七十二洞」。這些石洞,有的像互相連接的蜘蛛網;有的像開闊的地下餐館;有的則好比離奇的古堡宮殿。陽光通過隧洞塌陷所形成的天窗照耀到洞中,使洞中景物一片清明,蔚為壯觀。
(2)卧龍洞:位於石山鎮儒才嶺附近,該洞以平坦寬廣而著名,可以同時開進兩輛大卡車,容納1萬多人。洞內道路平坦,岩壁光滑發亮,空氣清新,冬暖夏涼。
2.5.2.3 地震遺址海底村莊
在瓊山區東北海岸的東營、北創港、東寨港和文昌市鋪前港等地的波濤之下,隱藏著72個「海底村莊」。這是1605年瓊州大地震使陸地沉降於大海所造成的後果。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州發生7.5級大地震,震中在瓊山區塔市和文昌市鋪前之間。發震斷裂為近東西走向的光村-鋪前斷裂,其北側塊體整個下陷成海,面積逾100km 2,最大墜毀幅達9m。這種震後遺址是考察和研究近代地震的震級及烈度的最好場所。「海底村莊」是一處具有開發潛力的誘人的海底旅遊區。
2.5.3 濱海地貌景觀
調查區海岸長約461km,海岸類型主要有珊瑚礁海岸、紅樹林海岸、岩岸、沙岸和泥岸。海南島東北部海岸處處風景,旅遊資源質量、資源優勢非常明顯,可視經濟水平分期、分批、分檔次開發利用。
(1)珊瑚礁海岸主要斷續分布於文昌龍樓前港至瓊海潭門鎮潭門港一帶,總長約70km,基本屬於和海岸連成一片的岸礁,珊瑚礁的發育從海岸邊開始不斷向外海發展。它由堅硬的礁盤平台和外緣陡坎組成。礁盤平台一般沒有高出潮水面。平台外側為一陡坎,波浪在陡坎處受阻而激起浪花飛濺。站在岸邊高處往外看,白色的浪花帶沿陡坎伸展,阻隔著外海洶涌的波濤,使礁盤內浪靜波平,宛如水塘,礁盤上長著各種珊瑚,有花珊瑚、薔薇珊瑚、鹿角珊瑚等珊瑚叢體,種類繁多,奇形怪狀,五光十色,宛如水下花園。若能加以保護,建立水面浮亭、橫廊等設施,開辟水下花園潛游觀光活動,將成為特有的熱帶旅遊資源。
(2)紅樹林海岸主要分布在瓊山區東北面的東寨港和文昌清瀾港。紅樹林的生長環境主要為較平靜的淤泥、泥沙海灣。瓊山區東寨港紅樹林跨越三江、演豐、演海、塔市4個鄉鎮的40多個村莊,總面積約35km 2,分布於方圓數十里的淺海灘上。漲潮時,樹干沒於水中,青翠的點點樹冠弄波戲浪,遠望像浮在雲海間的一片翠綠的森林,有「海上森林」之稱;退潮後紅樹林挺身而出,豎立於淤泥海灘之上,有的氣根從樹枝上垂吊下來,有的生長出許多支柱根,盤根錯節,直插泥灘之中,支撐著濃綠的樹冠,姿態奇特而美麗。有的像山羊望雲,有的似仙翁觀海,有的如巨象吮水,有的若龍宮幻景,令遊人神往不已。文昌清瀾港紅樹林是海南省第二個紅樹林保護區。景色同樣美麗迷人,也是熱帶旅遊的一大景觀。
(3)岩灘海岸分為玄武岩海岸與花崗岩海岸。玄武岩海岸斷斷續續分布於臨高角至新盈鎮頭咀港一帶和澄邁縣橋頭鎮理善村至龍富村一帶;花崗岩海岸分布於文昌木頭欄港、銅鼓嶺和瓊海市東部一帶,岩質岸段總長度約70km。岩灘海岸如臨高縣的臨高角景觀、文昌市的銅鼓嶺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旅遊景觀。
(4)沙質海岸。調查區內岸帶主要以沙灘海岸為主,分布於海口、澄邁、瓊山、文昌,瓊海、萬寧和臨高也有零星分布。區內沙岸均是受海水沖刷、搬運、分選形成的細砂、中砂、粗砂、礫砂海岸。沿岸植被都較發育,茂密的木麻黃林、潔白的沙灘、藍色的大海、綠色的椰樹組成了一幅幅動人的海岸風景。部分海岸現已開發為旅遊景點,如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以下是調查區內部分重要海岸旅遊景點的概況。
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位於海口市西北部,北臨瓊州海峽,背靠海口市長秀開發區和長流新區,全長約10km,距海口市中心10多千米,整個海灘就像一條柔軟潔白的絲帶鑲嵌在瓊州海峽的邊上,海濱沙灘平緩,海水清澈,適宜游泳,是國家級帆板訓練基地,現已建成集訓練基地、大眾游泳場和水上運動休閑、海濱燒烤等旅遊休閑、娛樂服務為一體的海濱度假勝地。
東郊椰林:東郊椰林位於文昌市東郊鎮,是海南較早的自然觀光點,其椰林、沙灘、大海的天生麗質令許多遊人為之傾倒,為之流連忘返。東郊椰林風景區佔地面積26.5km 2。沿著近20多千米長的海岸線,120多萬株椰樹形成綠色海洋,和周邊的藍色海洋相互輝映。在壯觀的綠色海洋里,有青椰、黃椰、紅椰、高椰、良種矮椰等品種。東郊椰林風景區內沙灘平緩,海水清瑩,是天然海水泳場,可進行日光浴、海水浴。
臨高角:臨高角是海南島突出於瓊州海峽的一個岬角,距臨高縣城10km。岬角三面臨海,頂端有250m 長的天然攔潮礁石堤直插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說。臨高角岸上有千米海灘,海水澄澈,白沙潔柔,椰林灑綠,陽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優良天然泳場之一。沙灘東西兩側,西邊叫「大鵬灣」,風平浪花靜;東邊波濤滾滾,秋風吹處,濤聲不絕,人稱「南海秋濤」,是臨高縣八景之一。
馮家灣:位於文昌市會文鎮煙墩圩東南,距文昌市區26km,距瓊海市40km,是一個天然海灣。海岸線長2km,灣內海水清碧,海灘平緩,200m以內海水深度不超過2m,波平浪靜;海底珊瑚環礁和水下動植物資源豐富;灣外綠樹環抱,西邊巨石突起。碧海、銀波、平沙、椰林、巨岩構成該灣特有的景觀。
高隆灣:高隆灣是海南省著名的旅遊風景之一,位於工作區內文昌市清瀾開發區境內,距文城鎮約15km。高隆灣面臨浩瀚的南海,風平浪花緩,水潔沙白,海岸椰林成帶,風景秀麗,四季常春,水溫宜人。
2.5.4 河流、湖泊及河口地貌景觀
(1)萬泉河風光:萬泉河發源於五指山,全長163km,流經瓊中、萬寧、屯昌、瓊海至博鰲港入海,其上游兩岸山巒起伏,峰連壁立,喬木參天,奇偉險峻。有莽莽蒼蒼的熱帶天然森林保護區,有許多自然及歷史人文景觀。萬泉河中下游,從石壁鎮到椰子寨,河水平緩,再下文曲、溫泉、沙美,河岸更是開闊,漫江碧透,水清見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數。兩岸晨昏景色變幻神奇。萬泉河段段有景,處處迷人。其中最奇絕的有幾處:位於東太農場東北的合口咀,位於嘉積鎮西南約12km的白石嶺,坐落於嘉積鎮西南萬泉河彎折處由河泥、河沙沖積而成的沙洲島,位於距嘉積鎮18km 的萬泉河入海口。這兒集萬泉、九曲、龍滾三水和東嶼、鴛鴦、沙坡三島風光精華於一地,三水匯合,三島相望,水中有島,島有人家,水泛銀波,島撐綠傘,海鷗翔集,漁歌起落,扁舟穿梭,真正的一派南國漁村風景畫。
(2)南渡江風光:南渡江為海南第一大河,全長311km,發源於白沙縣,斜貫海南島北部,流經白沙、儋州、瓊中、屯昌、澄邁、定安、瓊山、海口8個市縣區,在海口市三聯村流入瓊州海峽。
(3)松濤水庫:松濤水庫是海南最大的人工水庫,位於儋州市南豐鎮,距那大鎮14km,庫區北為沙帽嶺,南到細水山區,東與瓊中縣接壤,西與白沙縣毗鄰,庫容水量26.0 ×108 m 3。它以水域遼闊、島嶼眾多和獨具一格的水鄉勝景而著稱,被譽為「寶島明珠」,是海南省重點旅遊風景區之一。主壩高80.1m,長730m,中小型堤壩眾多。空曠遼闊的庫區水面點綴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300多座島嶼,景色奇特秀麗,浮於水面的綠島和水庫四周的青山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宛如一幅迷人的山水畫。當旭日升起,水面泛起層層粼粼的紅暈。
(4)南麗湖風光:南麗湖位於定安縣的中部偏東,距定城鎮約30km。南麗湖是天然的水上公園,面積1200hm 2。湖中小島有13個,面積最大的有39600m 2,最小的有3300m 2。這里湖水清澈,碧波盪漾,四周膠林環抱,綠樹翠竹臨岸,山清水秀,明凈瑰麗,環境幽靜雅逸,氣候溫和,終年宜泳、宜浴、宜釣。遠眺南麗湖,煙波浩渺,水天相連,碧波粼粼,湖面上空麗日融融,白雲悠悠,徐風習習,水面雲影浮游。
2.5.5 溫泉
調查區地熱資源比較豐富,其中有熱泉5處,分布於瓊海市溫泉鎮、九曲江鄉,儋州蘭洋鎮,文昌市會文鎮和澄邁縣紅崗農場。其中水溫高、流量大、有開發潛力或已開發的有下述3處。
(1)官塘溫泉:位於瓊海市溫泉鎮溫泉村,距瓊海市約5km,熱泉出露於中侏羅世花崗岩中的北東向張性斷裂上。熱礦水B+C級儲量6700m 3/d。流量3.3L/s,水溫34℃~73℃。泉水形成3個水塘,深1~2m,見氣泡有節奏地湧出。泉水無色、透明,具硫磺氣味,礦化度0.5g/L、SiO2含量80mg/L、氟含量19.6mg/L,pH 值9.6,屬HCO3 -Na型熱泉。因氟含量高,水不能飲用。泉水作為醫療熱礦水使用,現已開發為官塘溫泉旅遊度假中心。
(2)藍洋溫泉:位於儋州市蘭洋農場,距儋州市16km。熱泉處於三疊紀二長花崗岩與石炭系中,沿北西走向斷裂在4km距離內有3處泉眼出露。熱礦水B+C級儲量7000m3/d,水溫40℃~83℃以上,流量3.92L/s,有氣泡連續冒出。熱水無色透明,有H 2S氣味,礦化度0.32g/L、SiO 2含量95mg/L,氟含量12mg/L,pH值7.7,屬HCO3-Na型熱水,現已開發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區內已建溫泉公園、蘭洋溫泉度假村和一批溫泉度假設施,這些旅遊設施與觀光果園、觀光花園、觀音洞、蓮花嶺瀑布組成一個特色的溫泉旅遊度假區。
(3)九曲江溫泉:位於瓊海市九曲江東南面4.5km 處,距瓊海市18km。熱泉受分布於下志留統陀烈組中的張性斷裂的控制,斷裂走向北東20°。泉區為中更新統北海組覆蓋,熱水是透過北海組冒出來的。熱礦水B+C+D級儲量10 045.73m3/d,水溫72℃以上,流量0.75L/s。無色透明味咸。SiO 2含量150mg/L、偏硅酸83.2~145.6mg/L、鍶12.6~24.6m g/L、鋰1.07~1.908mg/L、錳0.2780~0.3897mg/L、溴10.0~47.0mg/L、氟0.48~3.12mg/L,礦化度4580~7440mg/L,pH值7.29,可綜合命名為:鋰具有礦化濃度的氟溴鍶硅型低溫熱礦水,可作為醫療熱礦水或旅遊溫泉度假中心。現正在開發中。
2.5.6 瀑布
區內瀑布景觀較少,主要分布於西南山區,落差、流量較大,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僅有瓊中縣百花嶺瀑布。百花嶺瀑布位於瓊中縣城西南面6km,因瀑布噴出的水像花雨而得名。這里山勢巍峨,百花嶺主峰海拔1100m,山體為海西—印支期花崗岩岩石。百花嶺瀑布源頭在海拔700m的第二高峰上,由寬20多米、落差達300m的三級瀑布組成。溪水至此,若天河開闊直下三級,蔚為壯觀。各級瀑布形態各異,名曰金龍吐珠、神丹妙葯、仙女散花,它們一瀉而入深潭,激起一片白霧。
Ⅵ 請問,江蘇東台市旅遊資源有哪些
東台濱臨黃海,灘塗廣闊,海產豐富,生態多樣,環境優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西溪古跡、海春軒塔、泰山古寺、宋代三相、董永故里、溱東水鄉、海灘沙洲、二分海潮、海濱漁村、萬畝森林等豐富多樣、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
友情提示:建議去那裡的海邊看看,,其他地方不去也罷!!
Ⅶ 江蘇連雲港有什麼旅遊發展資源
其中有花果山、連島、孔望山、漁灣4個國家4A級旅遊區,桃花澗、石棚山、大伊山3個國家3A級旅遊回區,高答公島1個國家2A級旅遊區和港口、宋口村、振興花卉園3個國家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具有“海、古、神、幽、奇、泉”六大特色。
景區有江蘇唯一的連島海濱旅遊度假區、《西遊記》中孫大聖的故里——花果山、中國最早的佛教造像孔望山摩崖石刻和中國沿海唯一反映母系社會先民遺跡的將軍崖岩畫。
Ⅷ 江蘇地理概況有哪些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毗鄰上海。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人口7400萬。現設13個省轄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自古對江蘇這片富庶的魚米之鄉的美譽。作為中國最早、最重要的沿海開放省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發展迅速,其在全國的地位舉足輕重。2002年全省GDP突破了1200億美元,今天,在這片僅佔全國1%的土地上居住著6%的人口,創造了約佔全國10%的GDP總量。
地理位置江蘇簡稱蘇,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長江三角洲,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跨長江下游兩岸,東瀕黃海,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西北連安徽、山東,有低山丘陵錯落,東南與浙江、上海毗鄰。
江蘇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有蘇南平原、江淮平原、黃淮平原和東部濱海平原組成,其中點綴著中國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較好。
面積與人口全省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06%。其中平原面積7.06萬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7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54公里,耕地面積500.84萬公頃。到2000年末,全省人口為7438萬,人口密度居全國各省第一位。
河流湖泊全省境內河川交錯,水網密布,長江橫穿東西4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690公里,西南部有秦淮河,北部有蘇北灌溉總渠、新沭河、通揚運河等。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和洪澤湖像兩面大明鏡,分別鑲嵌在水鄉江南和蘇北平原。
氣候全省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徵,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大致以淮河—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
物產資源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素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盛產油料、棉花、蠶繭、魚類等。2000年,全省糧食總產達3106.6萬噸,棉花總產量31.5萬噸,油料總產量226.3萬噸,水產品產量308萬噸。太湖豬、太湖鵝、高郵鴨、陽澄湖大閘蟹、碧螺春茶、泰興白果、白沙枇杷等名特產品,受到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江蘇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磷、鈉鹽、硅砂、大理石、陶瓷粘土及石灰石等。部分礦產品位較高。水晶含硅量在99.9%以上,可與世界上著名的巴西水晶媲美。
旅遊資源江蘇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眾多,物產富饒,交通便捷,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南京、蘇州、揚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省內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就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省會南京是全省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位於東郊的明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其小橋、流水、人家,以及世界文化遺產江南古典園林,更使人留連忘返。
年全省接待海外遊客222.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2%。接待國內遊客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4.3%。
文化教育江蘇教育科技發達,全省擁有94所高等院校和28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高等學校數量居全國首位,各類科技人才濟濟。江蘇省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形成了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體系。全省現有高等院校七十餘所(共設500多個專業),在校學生22。06萬人,中等專業學校二百餘所,普通和職業中學六千餘所,共有約1100餘萬青少年在各級學校就讀。成人教育方面,全省70餘萬成年人在各類院校注冊學習、培訓。全省人口文化素質迅速提高,為社會生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Ⅸ 急!!!!誰能告訴我江蘇省旅遊資源分布狀況!!!!
旅遊資源
綜述
「美好江蘇」旅遊形象標志
江蘇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水鄉,有眾口頌傳的千年名剎,有精巧雅緻的古典園林,有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有雄偉壯觀的都城遺址,纖巧清秀與粗獷雄渾交匯融合,可謂是「吳風漢韻,各擅所長」。 江蘇十三座城市,每一座都有其極具代表性的旅遊資源: 南京的六朝勝跡;徐州的兩漢遺韻 蘇州的園林古鎮;無錫的太湖風光 常州的主題公園;鎮江的寺院山林 揚州的漢唐文化;泰州的國粹風采 鹽城的珍禽靈獸;南通的江濤海潮; 淮安的偉人故居;宿遷的田園風景 連雲港的海域仙境; 江蘇的山雖不高,但多負盛名,其中有南京鍾山,鎮江北固山、金山,句容和金壇交界處的茅山,南通狼山,蘇州天平山,徐州雲龍山和連雲港花果山等。 江蘇的水兼江河湖海,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橫穿東西,江面遼闊。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及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煙波浩瀚,碧波萬頃。連雲港的海濱浴場,南通鹽城的濕地灘塗則是江蘇的沿海旅遊資源。江蘇的名泉極多,有「天下第一泉」鎮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虎丘的「天下第三泉」及憨憨泉。
長江旅遊區
長江旅遊區山川秀麗,古跡眾多,包括寧鎮揚通泰五市。主要景點有南京: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秦淮風光帶、夫子廟、江南貢院、莫愁湖、燕子磯等。鎮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寶華山等。揚州: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仙鶴寺、揚州漢陵苑等。泰州:梅蘭芳紀念館、溱湖濕地公園、溱潼古鎮、興化垛田風光帶等。南通:狼山景區等。
太湖旅遊區
太湖旅遊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明水秀,包括蘇錫常三市。主要景點有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滄浪亭、環秀山莊、退思園)、水鄉古鎮(周庄鎮、同里鎮、甪直鎮、木瀆鎮)、虎丘、寒山寺、蘇州樂園、玄妙觀、盤門三景等。無錫:黿頭渚風景區、錫惠公園、無錫影視基地、靈山勝境、善卷洞、竹海等。常州:環球恐龍城、淹城、天寧寺、天目湖、南山竹海、茅山等。
徐海旅遊區
遠望蘇州工業園區漂亮的天際線
徐海旅遊區歷史悠久,名勝眾多,包括徐淮連鹽宿五市。主要景點有徐州:漢文化景區(包括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駱駝山竹林寺),漢皇祖陵,龜山漢墓,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茅村漢畫像石墓,徐州博物館,徐州漢城,沛縣漢城;雲龍山水、泉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里山古戰場;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等。淮安: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府衙、吳承恩紀念館、堯帝公園、金湖荷花盪、嵇圩林場、鎮淮樓、韓信故里。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等。連雲港:大伊山、花果山、東西連島、墟溝海濱浴場等。宿遷:皂河安瀾龍王廟、駱馬湖旅遊風景區等。
著名旅遊景區
全省有2處世界遺產、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5A級景區9家、4A級景區101家、2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處國家級地質公園、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9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8座全國優秀旅遊城市、12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 非遺:崑曲、古琴、南京雲錦織造技藝、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端午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南京鍾山、雲台山、蜀崗瘦西湖、三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蘇州、揚州、淮安、南通、鎮江、常熟、徐州、無錫 5A級旅遊景區: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無錫:影視基地景區、靈山景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蘇州:周庄古鎮、同里古鎮、蘇州園林景區 常州:環球恐龍城景區 淹城
Ⅹ 江蘇省有哪些世界級旅遊資源
南京的六朝勝跡;徐州的兩漢遺韻
蘇州的園林古鎮;無錫的太湖風光
常州專的主題公園;鎮江的寺院屬山林
揚州的漢唐文化;泰州的國粹風采
鹽城的珍禽靈獸;南通的江濤海潮
淮安的偉人故居;宿遷的田園風景
連雲港的海域仙境
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
非遺:崑曲、古琴、南京雲錦織造技藝、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剪紙、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端午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南京鍾山、雲台山、蜀崗瘦西湖、三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京、蘇州、揚州、淮安、南通、鎮江、常熟、徐州、無錫、宜興
5A級旅遊景區:
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
無錫:影視基地景區、靈山景區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蘇州:周庄古鎮、同里古鎮、蘇州園林景區
常州:環球恐龍城景區
南通:濠河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