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李四光怎麼發現地質學的

李四光怎麼發現地質學的

發布時間: 2021-02-21 22:51:31

『壹』 為什麼李四光後來能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抄名襲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李四光1910年7月畢業於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1911年,出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長;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貳』 李四光是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發現了什麼

李四光,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版,中國現代地球權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主要著作:李四光代表作有《冰期之廬山》《中國北部之蜓科》《地質力學概論》和《天文、地質、古生物》等。

『叄』 李四光小時候是怎麼發現巨石的

和同學玩捉迷藏 整個故事如下 兀突一塊大石頭 月光下,李仲揆常在一塊大坪上和小夥伴們一同做捉迷藏的游戲。蒙上一個孩 子的眼睛,叫一聲「一、二、三!」其他的孩子就迅速跑開躲藏起來。有的藏在草 垛背後,有的藏在大樹背後,而小仲揆,最喜歡藏在一塊大石頭的背後。 做完了游戲,小仲揆突然對坪上的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它兀里兀突地屹立 在這兒,顯得十分不相稱。他問小夥伴們:「哎,你們說,為什麼這塊平地上會有 這么一塊大石頭呢? 「哈哈哈!」小夥伴們一陣鬨笑,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可笑,太奇怪了! 「石頭是從哪裡來的?本來就有的唄!」 小夥伴們回家了。李仲揆又去問陳二爹,陳二爹是村裡有名的見多識廣的老人。 「陳二爹,您說坪上那塊石頭,它是從哪裡來的呢?」 「啊!你說的是那塊怪石頭?」陳二爹說,「別人都說,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下子,小仲揆更不明白了,他又去問爸爸:「爸爸,陳二爹說,坪上那塊石頭是天上掉下來的,您說,那能是真的嗎?」 「天上落下石頭來?」父親想了一想說,「那倒也會有的。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變成了石頭,那叫『隕石』。」 「那塊石頭究竟是不是天上落下來的呢?」小仲揆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 「至於天上能不能掉下這么大的石頭來,」父親又想了一想說,「我也不知道。」 「誰都說不清楚。」李仲揆感到不滿足了。「反正,照我看,它不是本來就在這兒的。就是弄不清它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李仲揆整個的少年時代,直到後來離開了故鄉回龍山,他一直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後來,李四光去英國學了地質學,又到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考察了那兒的冰川。 回國以後,1922年,李四光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質考察中,第一次發現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存在的遺跡。這時,李四光開始意識到,故鄉那塊兀突的大石頭,也許是被冰川推移過來的一塊大漂礫。 然而,猜想也還是不能代替現實。一直到1933年,李四光再次回到故鄉,對這塊兀突的大石頭進行了一番考察,雖然由於多年的風化侵蝕,它已經變得斑斑駁駁,不過仍然鑒定出它是片麻岩,說明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而在那一帶地區的地層上並沒有這種片麻岩,說明它也不是本來就存在在這兒的石頭。那麼,什麼地方有片麻岩石呢?秦嶺!原來這塊巨大的岩石可能來自秦嶺。 如果這是事實,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將這么巨大的岩石推移到這么遠的地方來的呢? 冰川!只有冰川能將它推移到這兒來,它是一塊巨大的冰川漂礫。進一步考察,李四光還發現這一帶都廣泛地分布著冰川帶來的礫石和粘土堆積物。李四光發現了我國揚子江流域廣泛存在著第四紀冰川的遺跡。他專門寫了一篇《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的論文。這時,李四光已經進入中年。在這篇論文中,李四光特地提到了他在幼年誦讀四書時那塊躲在後面捉迷藏玩的大石頭。並且對於這個「使他迷惑 不解的時間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問題,終於找到了滿意的解釋和科學的答案而表示欣慰。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由此可見童年時代有些疑團對於一位科學家的魅力。

『肆』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是什麼的發現者和奠基人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版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權之一。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伍』 李四光為什麼學了地質學

李四光最早不是學習地質,而是在日本學習了有關船舶和輪機的專業。後來李四內光在國內做國民政府容的實業部的工作,因為實業得有原料,礦石是當時舊中國大量需要的東西,李四光認為實業救國這條路,如果沒有原料,會製造只是一種空談,所以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去英國學習采礦。但是要想采礦,只會下井採石頭也不行,要有地質學知識,地質學知識豐富才能采礦,後來李四光學習了地質學

『陸』 李四光是怎樣從一快奇怪的大石頭發現第四紀冰川的活動的

李四光和夥伴們在玩捉迷藏,覺得這塊石頭奇怪,他去問老師,老師說是從天上掉下的隕石.李四光說,石頭掉下來應該有坑,為什麼沒有?老師也不知道.後來他去英國讀書,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這種石頭被科學家稱作「漂礫」.

『柒』 李四光怎麼成為地質學家

李四光先留學日本,想學造船,血甲午恥,後來發現中國連造船的鋼鐵都搞不定,就去學煉鋼,然後發現中國連煉鋼的鐵礦石都沒有,就去學地質
一句話,為祖國強大不受欺負

『捌』 怎麼說李四光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的原因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他確立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

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
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下,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玖』 李四光為什麼成為著名地質學家的原因

因為李四光在地質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他確立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
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
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下,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拾』 李四光的地質學還發現了什麼

廬山的第四紀山嶽冰川,並且提出了地質力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