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開挖地質太軟怎麼開挖
⑴ 土方開挖到設計標高時,土層還是軟土需要繼續開挖;這時底標高降低;簽證怎麼寫
你好!
經勘查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超挖
,超深部分用毛石混凝土恢復至設計標高
如有疑問,請追問。
⑵ 中軟土的樁基工程施工完畢後 土建單位進行土方開挖需注意什麼
是否做,由勘察單位決定 或按施工圖上的要求。 一般是這樣子的 開挖後進行驗槽,如發現土質與地質勘察報告有差異或其它情況,由勘察單位決定是否要釺探,施工單位配合,業主單位承擔相關的費用支出。
⑶ 沒有原始地貌標高下土方怎麼開挖
1、沒有原始地貌標高並不影響土方開挖。根據標高控制點引測至開挖區域結合施工圖進行開挖。在不考慮計算土方量的情況下,只要有施工圖、坐標、標高控制點就可以對建築物放樣(確定開挖區域)、控制開挖深度到達基底標高。
2、利用原始地貌標高和開挖後地貌標高數據,使用Cass等土方計算軟體計算土方量。原始地貌標高在開挖過程當中,一般用於現狀高程和道路、管線標高控制。在沒有原始地貌標高時可以從標高控制點引測,設置臨時標高控制點,方便測量作業。
3、土方開挖步驟:1)在施工前,根據工程規模和特性編制土方開挖專項方案,對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做出具體描述及處理方法;2)確定施工方式和工程進度要求,施工條件以及可能採用的施工方法等,選定開挖方式。3)施工機具、人員准備、進場。4)根據施工方案進行操作,保證安全施工。5)土方開挖深度標高、開挖區域控制,專業測量人員配合施工。6)余方外運,合理調配土方,避免二次倒運等浪費情況。7)開挖完成,交接驗收。
4、一般土方開挖工程都採用明挖。明挖方法包括:全面開挖、分部位開挖、分層開挖和分段開挖等。全面開挖適用於開挖深度淺、范圍小的工程項目。開挖范圍較大時,需採用分部位開挖。如開挖深度較大,則採用分層開挖,對於石方開挖常結合深孔梯段爆破(見深孔爆破)按梯段分層。分段開挖則適用於長度較大的渠道、溢洪道等工程。對於洞挖,則有全斷面掘進、分部開挖和導洞法等開挖方式。
⑷ 土石方開挖的開挖方式
土石方開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在施工前,需根據工程規模和特性,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施工導流方式和工程進度要求,施工條件以及可能採用的施工方法等,研究選定開挖方式。明挖有全面開挖、分部位開挖、分層開挖和分段開挖等。全面開挖適用於開挖深度淺、范圍小的工程項目。開挖范圍較大時,需採用分部位開挖。如開挖深度較大,則採用分層開挖,對於石方開挖常結合深孔梯段爆破(見深孔爆破)按梯段分層。分段開挖則適用於長度較大的渠道、溢洪道等工程。對於洞挖,則有全斷面掘進、分部開挖和導洞法等開挖方式。
⑸ 深基坑如何開挖
深基坑開挖工藝流程
1、基坑排水 在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當開挖底面標高低於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溝槽)時, 由於切斷了土的含水層,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基坑內存在地下水,非但造成 土方開挖施工困難,費工費時,容易造成邊坡塌方,而且會導致地基被水浸泡, 地基土被擾動,造成工程竣工後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建築物破壞或開裂。 因此,基坑槽開挖施工中,應根據工程地質和地下水文情況,採取有效地降低地 下水位措施,使基坑開挖和施工達到無水狀態,以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的順利進 行 。
2、邊坡防護 開挖基坑時,如條件允許可放坡開挖,與用支護結構支擋後垂直開挖比較, 在許多情況下放坡開挖比較經濟。放坡開挖要正確確定土方邊坡,對深度 5m 以 內的基坑,土方邊坡的數值可從有關規范和文獻上查出,對深基坑的土方邊坡, 有時則需通過邊坡穩定驗算來確定,否則處理不當就會產生事故。我國在深基坑 邊坡開挖方面發生過一些滑坡事故,有的雖然未滑坡,但產生了過大的變形,影 響施工正常進行。對於有支護結構的深基坑,在進行整體穩定驗算時,亦要用到 邊坡穩定驗算的知識 。邊坡防護和種類很多,可採用掛完全網防護,防止基 坑頂部碎石掉落。
3、基坑土方開挖 在基坑土方開挖之前,要進行詳細的施工准備工作,在開挖施工過程中要考 慮開挖方法和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開挖後還要考慮對一些特殊地基 的地基處理問題。 在開挖施工過程中,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幾條原 則和方法: 對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機械開挖,基坑深在 5m 內,宜用反鏟挖土機在停機 面一次開挖,深 5m 以上宜分層開挖或開溝道用正鏟挖土機下入基坑分層開挖。 - 4 - 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度正確,機械開挖至按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應 預留30~50cm 厚土層,之後採用人工開挖和修坡 。 人工挖土,一般採取分層分段均衡往下開挖,較深的坑(槽),每挖 1m 左右 應對邊線和邊坡進行及時檢查,隨時糾正偏差。對有工藝要求,深入基岩面以下 的基坑,應用邊線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後再挖,但應控制防止震壞基岩面及邊坡。 如開挖的基坑(槽)深於鄰近建築基礎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 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築基礎的穩定。如不能滿足要求,應採取在坡腳設擋牆或 支撐進行加固處理。 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邊距離應 按挖坑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松軟土不小於 5m,乾燥密實土不小於 3m。基坑挖好之後,應修整、抄平基坑底。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礫石、素土或 灰土回填夯實至與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實度。為防止擾動基坑底,基坑挖好後暴 露時間應盡量減少,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工序時, 應預留15~30cm 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 。
⑹ 普通的土方開挖後還需要怎麼樣的地質勘探方法是什麼
問題無法回答,因為你的問題不完整,勘探的目的是什麼都沒說,讓人怎麼回答?
⑺ 深基坑如何開挖
深基坑開挖工藝流程
1、基坑排水 在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當開挖底面標高低於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溝槽)時, 由於切斷了土的含水層,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基坑內存在地下水,非但造成 土方開挖施工困難,費工費時,容易造成邊坡塌方,而且會導致地基被水浸泡, 地基土被擾動,造成工程竣工後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建築物破壞或開裂。
因此,基坑槽開挖施工中,應根據工程地質和地下水文情況,採取有效地降低地 下水位措施,使基坑開挖和施工達到無水狀態,以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的順利進 行 。
2、邊坡防護 開挖基坑時,如條件允許可放坡開挖,與用支護結構支擋後垂直開挖比較, 在許多情況下放坡開挖比較經濟。放坡開挖要正確確定土方邊坡,對深度 5m 以 內的基坑,土方邊坡的數值可從有關規范和文獻上查出,對深基坑的土方邊坡, 有時則需通過邊坡穩定驗算來確定,否則處理不當就會產生事故。
我國在深基坑 邊坡開挖方面發生過一些滑坡事故,有的雖然未滑坡,但產生了過大的變形,影 響施工正常進行。對於有支護結構的深基坑,在進行整體穩定驗算時,亦要用到 邊坡穩定驗算的知識 。邊坡防護和種類很多,可採用掛完全網防護,防止基 坑頂部碎石掉落。
3、基坑土方開挖 在基坑土方開挖之前,要進行詳細的施工准備工作,在開挖施工過程中要考 慮開挖方法和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開挖後還要考慮對一些特殊地基 的地基處理問題。
在開挖施工過程中,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的配合問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幾條原 則和方法: 對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機械開挖,基坑深在 5m 內,宜用反鏟挖土機在停機 面一次開挖,深 5m 以上宜分層開挖或開溝道用正鏟挖土機下入基坑分層開挖。
4、為防止超挖和保持邊坡坡度正確,機械開挖至按近設計坑底標高或邊坡邊界,應 預留30~50cm 厚土層,之後採用人工開挖和修坡 。 人工挖土,一般採取分層分段均衡往下開挖,較深的坑(槽),每挖 1m 左右 應對邊線和邊坡進行及時檢查,隨時糾正偏差。
對有工藝要求,深入基岩面以下 的基坑,應用邊線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後再挖,但應控制防止震壞基岩面及邊坡。 如開挖的基坑(槽)深於鄰近建築基礎時,開挖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坡度,以 免在施工時影響鄰近建築基礎的穩定。
如不能滿足要求,應採取在坡腳設擋牆或 支撐進行加固處理。 棄土應及時運出,如需要臨時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邊距離應 按挖坑深度,邊坡坡度和土的類別確定,松軟土不小於 5m,乾燥密實土不小於 3m。基坑挖好之後,應修整、抄平基坑底。如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礫石、素土或 灰土回填夯實至與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實度。
為防止擾動基坑底,基坑挖好後暴 露時間應盡量減少,及時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進行下一工序時, 應預留15~30cm 厚覆蓋土層,待基礎施工時再挖去 。
⑻ 土方開挖施工基坑遇軟土怎樣處理
根據地勘報告得出,樁的施工深度一般在40m左右,對於一些大型設備基礎回達到60m,樁需要穿過第一層持答力層,而40m的樁是由長度為6m、9m、12m等長度不等的預制管樁經過端頭焊接焊接後打入持力土層。
由於焊接面積較小,所以焊接介面處強度有限,承受側向壓應力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為了可以承受住土層帶來的側向壓應力,應盡考慮選用混凝土灌注樁。建議較大及特大基礎採用此樁作為基礎承載核心。
⑼ 土方開挖工程的全過程
我給你一個土方開挖技術交底: 本技術交底內容適用於工業和民用建築物、構築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溝以及大面積平整場地等土方工程。 1.主要機具 (1)挖土機械有:挖土機、推土機、鏟運機、自卸汽車等。 (2)一般機具有:鐵鍬(尖頭與平頭兩種)、手推車、小白線或20#鉛絲和2m鋼捲尺、坡度尺等。 2.作業條件 (1)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2)建築物或構築物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准水平樁及開槽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並辦完預檢手續。 (3)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並要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超挖。 (4)開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溝時,應根據當地工程地質資料,採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於開挖面0.5m,然後才能開挖。 (5)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施等,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加固或加寬等准備工作。 (6)選擇土方機械,應根據施工區域的地形與作業條件,土壤類別與厚度、總工程量和工期綜合考慮,以能發揮施工機械效率來確定,編好施工方案。 (7)施工區域運行路線的布置,應根據作業區域工作的大小機械性能、運距和地形起伏等情況加以確定。 (8)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和清理均應配備人工進行。 3.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 →分段分層平均下挖 →修邊和清底 (1)坡度的確定: 1)在天然濕度的土壤中,開挖基礎坑(槽)和管溝時,當挖土深度不超過下列數值時,可不放坡、不加支撐。 (a)密實、中密的砂土或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1.0m; (b)硬塑、可塑的輕亞粘土及亞粘土—1.25m; (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1.5m (d)堅硬性粘土—2.0m。 2)超過上述規定深度,在5m以內時,當土具有天然濕度,構造均勻,水文地質條件好,且無地下水,不加支撐的基坑(槽)和管溝,必須放坡。邊坡最陡坡度應符合表1—311的規定。 3)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土方邊坡坡度,應根據工程地質和邊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土體的穩定坡度值確定。如地質條件好、土(岩)質較均勻、高度在10m以內的臨時性挖方邊坡坡度應按表1--312確定。 4)挖方經過不同類別土(岩)層或深度超過10m時,其邊坡可作成折線形或台階形。 項次 土的類別 邊坡坡度(高:寬) 坡頂無荷載 坡頂有靜載 坡頂有運載 1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2 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 1:0.75 1:1.00 1:1.25 3 硬塑的輕亞粘土 1:0.67 1:0.75 1:1.00 4 中密的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 5 硬塑的亞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6 老黃土 1:0.10 1:0.25 1:0.33 7 軟土(經井點降水後) 1:1.00 — — 註:當有成熟施工經驗時,可不受本表限制。 各類土的挖方邊坡坡度 表1—312 項次 土的類別 邊坡坡度(高:寬) 1 砂土(不包括細砂、粉砂): 堅硬 1:1.25~1:1.5 1:0.75~1:1.00 2 一般粘性土; 硬塑 充填堅硬、硬塑粘性土 1:1.00~1:1.15 1:0.50~1:1.00 3 碎石類土: 充填砂土 1:1.00~1:1.50 註:當有成熟施工經驗時,可不受本表限制。 (2)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路線及開挖深度,然後分段分層平均下挖。 (3)採用推土機開挖大型基坑(槽)時,一般應從兩端或頂端開始(縱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頂端;暫時堆積,然後再橫向將土推離坑(槽)的兩側。 (4)採用鏟運機開挖大型基坑(槽)時,應縱向分行、分層按照坡度線向下鏟挖,但每層的中心地段應比兩邊稍高一些,以防積水。 (5)採用反鏟、拉鏟挖土機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其施工方法有兩種: 1)端頭挖土法:挖土機從坑(槽)或管溝的端頭,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置在挖土機的兩側裝運土。 2)側向挖土法:挖土機一面沿著坑(槽)邊或管溝的一側移動自卸汽車在另一側裝運土。 (6)挖土機沿挖方邊緣移動時,機械距離邊坡上緣的寬度不得小於基坑(槽)和管溝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過5m時,應按專業性施工方案來確定。 (7)在開挖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槽壁和邊坡的狀態。深度大於1.5m時的基坑(槽)或管溝,根據土質情況,應作好支撐的准備,以防坍塌。 (8)開挖基坑(槽)和管溝,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准確地挖至設計地基標高時,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後,由人工挖出。 暫留土層:一般鏟運機、挖土機挖土時,為20cm左右;挖土機用反鏟、正鏟和拉鏟挖土時為30cm左右為宜。 (9)在機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應配合人工隨時進行挖掘,並用手推車把土方運到機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挖走。 (10)修幫和清底。在距槽底設計標高50cm槽幫處,找出水平線,釘上小木橛,然後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用小線或鉛絲),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准。以此修整槽邊,最後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鏟平後進行質量檢查驗收。 (11)開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餘的土方,應一次運走,避免二次搬運。 (12)雨、冬期施工: 1)土方開挖一般不宜在雨季進行,否則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2)雨期施工在開挖的基坑(槽 )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坡度或設置支撐。同時應在坑(槽)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經常對邊坡、支撐、土堤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土方開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須在冬期施工時,其施工方法應按冬施方案進行。 4)採用防止凍結法開挖土方時,可在凍結以前,用保溫材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不小於30cm。 開挖基坑(槽)或管溝時,必須防止基礎下的基土遭受凍結。應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適當厚度的鬆土,或用其他保溫材料覆蓋,如遇開挖土方引起鄰近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地基和基礎暴露時,應採取防凍措施,以防產生凍結措施。 4.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柱基、基坑、基槽、管溝和場地的基土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嚴禁擾動。 (2)允許偏差項目(表1—313)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場地平整允許偏差 表1—313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1 表面標高 +0、-50 用水準儀檢查 2 長度、寬度 -0 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用經緯儀、拉線或尺量檢查 3 邊坡偏陡 不允許 坡度尺檢查 5.成品保護 (1)對定位標准樁、軸線引樁、標准水準點、龍門板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並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定位標准樁和標准水準點應定期復測和檢查是否正確。 (2)土方開挖時,應防止鄰近已有建築物或構築物、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和變形。必要時應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採取防護措施,並在施工中進行沉降或位移觀測。 (3)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並應及時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採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槽)、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 (2)基底未保護:基坑(槽)開挖後應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如果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30cm土層不挖,待做基礎時再挖。 (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開挖土方,應注意宜先從低處開挖,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施工機械下沉:施工時必須了解土質和地下水位情況。推土機、鏟土機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鏟土;挖土機一般需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機械自身下沉。正鏟挖土機挖方的台階高度,不得超過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5)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設施、支撐結構等所需寬度。
⑽ 基坑三種開挖方法分別用於什麼情況
答:
第一種:放坡挖土,主要是無支護土方宜採用放坡挖土。
第二種:中心島式挖土,一般用於有支護土方開挖。
第三種:盆式挖土,盆式挖土也是常用於有支護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