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綜合博物館有哪些

地質綜合博物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1 12:24:07

㈠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有哪些岩石

凡是能被人類利用的天然的岩石礦物,不管是固態、液態或者氣態,都是礦產。內礦產分為能源、金屬容、非金屬和水氣礦產四大類。該廳主要展示介紹河南的主要礦產資源和礦業經濟概況。設有吸鐵砂、找寶石、比體重、觀看各種各樣媒體等互動項目。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分館概況

黃果樹奇石館:位於黃果樹風景名勝區,於2010年6月15日開館,2012年成為「中國地質博物館黃果樹館」。截至2013年,館藏標本1500餘件。化石類藏品中有蜚聲海內外的三疊紀時期的魚龍、幻龍、貴州龍、海百合、真頜魚、龍魚等;岩石類有代表貴州喀斯特地貌的硅質岩、鈣質岩、沉積岩、交織岩等;礦石類有極具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的辰砂、雄黃、雌黃、水晶、螢石、方解石、孔雀石、綠松石、藍銅礦、褐鐵礦、輝銻礦等。
本溪地質博物館:座落在本溪國家地質公園本溪水洞景區內,佔地面積為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80平方米。館內陳列了本溪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史前地質遺跡,國家級珍貴標本30餘件,珍稀標本3300餘件,其中金剛山義縣翼龍、本溪甲龍、馬氏燕鳥吃魚等繫世界唯一的化石標本;中華龍鳥、尾羽鳥也是世界僅有的幾塊當中最精美的標本:幻龍、魚龍和海百合、群龜、九龍壁等化石標本乃是化石中的珍稀精品。熱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幾乎涵蓋了脊椎動物的所有門類,尤其是早期鳥類化石,帶羽毛的恐龍、奇特的水生蜥、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遼寧古果」等珍稀國寶級的化石,是本溪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宜州化石館:創建於1994年,是遼寧省第一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1996年被接收為中國地質博物館遼西分館。宜州化石館相繼被評為「全國石文化事業先進單位」、「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基地」、「遼寧省科普基地」、「錦州市科普基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習基地」等等,並在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AA級旅遊景點」。
中華恐龍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州分館):位於常州新北區漢江路1號的中華恐龍園內,是國土資源部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合作項目。館內運用多項現代技術,並通過生態模擬的環境設計,展示恐龍這一古生物產生、發展、演化直至滅絕的過程,旨在弘揚人類與自然界和諧發展的新自然觀,是寓教於旅遊體驗之中的新型科學殿堂。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江西分館):其前身是1927年「江西礦業調查所」的「江西地質礦產標本室」和1935年李四光教授創立的「廬山地質館」。新建的江西省地質博物館於2006年2月27日正式開館。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分為地學科普展區、江西礦產資源及應用展區、江西地質環境展區、江西省地礦局展區、寶玉石觀賞石展區五個部分,面積近600平方米,擁有礦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礦石、寶玉石觀賞石等各類藏品近2000件。
中國地質博物館西峽分館:前身是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始建於2000年10月,佔地3500平方米,總投資1800萬元。 中國地質博物館西峽分館,以恐龍文化為主題,展示了西峽境內出土的各類恐龍蛋化石精品和國內外恐龍蛋化石、骨骼化石標本,是一個集科研、科考、科普、旅遊為一體的大型地質博物館。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5月15日起開放,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的房山分館,位於房山區長溝鎮,是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博物館佔地面積91.65畝,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010年7月31日正式掛牌,是一座集科普、娛樂、觀光、休閑於一體,將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緊密結合的大型綜合博物館,是中國第五座恐龍博物館,也是一座集保護區和展覽館於一身的園中館,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地質博物館煙台館:位於煙台市萊山區國際植物藝術博覽苑用地西側,北靠黃海、西臨遊艇中心和大型度假村、南接濱海路。景觀設計面積約 7.9萬平方米。

㈢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介紹一下 有什麼

= =就是那些恐龍化石 和珍惜礦物原石什麼的····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館藏各內類地質標本3萬余件容,其中自然界罕見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龍江東北龍、和平永川龍、鸚鵡嘴龍等恐龍骨架化石以及各種珍貴的礦物、寶玉石、化石標本等。球奧秘、生命起源與進化、礦物、岩石、寶玉石、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綜合展廳等9個陳列廳室。
鎮館之寶
可以去我們學校校網看http://mus.cug.e.cn/·········不過,我覺得 真沒什麼好玩的·····

㈣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新疆地質博物館、河南地質博物館、湖南地質博物館

㈤ 大鵬半島的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有地質公園的古火山來和海岸源地貌科普知識為主要展示內容。有深圳地區的地質特點,融地形沙盤、投影屏幕、觸摸屏和燈光定位技術於一體的大鵬半島電子互動沙盤,讓觀眾通過親自操作,直觀認識大鵬半島地貌格局、景觀特點和著名景區分布。而地球探秘廳則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結構和內外部地質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歷史為主要展示內容,全方位動態展示了宇宙的誕生以及銀河系、 太陽系、地球的演化過程。海蝕窗造型內的多媒體影片和DNA雙螺旋鏈詳細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於海洋的過程,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不同階段化石模型展示了遠古生命演變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㈥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

1、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位於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於2009年9月16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截止至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

3、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成立於1916年。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

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4、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於天津水上公園風景區,建於1998年2月28日,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佔地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紀念館基本陳列分為三大展區即主展廳、按1:1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專題陳列廳和專機陳列廳。

5、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Wu Hou Shrine of Cheng)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全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成都武侯祠是西晉末年為紀念諸葛亮而建;初與蜀國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後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並入漢昭烈廟;

1961年,博物館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它是中國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

㈦ 有關地質博物館的資料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建於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在中外博物館界久負盛名。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中國地質博物館在開展藏品科學研究的同時,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礦物岩石學、寶石學和博物館學的研究並取得累累碩果,特別是在早期脊椎動物學、昆蟲學以及遼西熱河生物群等研究領域所取得成果;以系統精美的寶石陳列,獨到的寶石研究成果,持續的社會推廣活動,帶動和引導了當代中國寶石科學研究、知識普及和市場消費。[15]
中國地質博物館常年開放獨具特色的陳列展覽。按照地球圈層結構布局的基本陳列,不僅展示了數以萬計的礦物、岩石、寶石、化石精品,陳列內容更加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而且大量採用數字化、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讓觀眾在濃郁的科學氛圍中,通過親眼目睹、親手操作和親身體驗,輕松步入精彩紛呈的地學空間。

㈧ 中國和世界上有哪些以地質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

推薦一下山西地質博物館。四月份到山西博物院參觀時才知曉有山西地質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建設十分大氣。後來了解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建築理念是「天圓地方」。下部方形建築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寶盒」,外披網格狀「珠簾」,上部扁圓形展廳外形似「玉璧」橫空,建築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與地質元素有關的「珠聯璧合」。很遺憾當時山西地質博物館還在改造過程中,一七年五月份才開館,因而未能參觀成。不過看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十分具有特色,又與山西博物院毗鄰,兩個博物館都是特別值得一看的。 據官網介紹,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館建定位是陳列展示。這是博物館的中心工作,是博物館形象的重要載體,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橋梁,是博物館進行宣傳、教育、傳播科學知識的平台。 1.陳列主題——表裡山河 山西自古就有「表裡山河」的稱謂,這個稱謂最早見著《史記》,典出《左傳》:「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意思是說外有山,內有河,攻守相宜。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引導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流而下,一瀉千里。「表裡山河」形象概括了山西山川的自然特徵,而這些山川正是地質科學的基礎與研究對象。 2.陳列體系——一線二點 一線,即主題展線的基本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四個部分構成。 《穿越時空》——山西地質歷史陳列 《遠古物種》——山西生物演化陳列 《大地寶藏》——山西礦產資源陳列 《物華天寶》——礦物及其應用陳列 二點,即輔助展線的專題陳列由《測天繪地》和《衣被天下》兩部分構成。 《測天繪地》——山西測繪科技陳列 《衣被天下》——山西土地資源陳列 最後,山西博物院和山西地質博物館都是免費的,而且山西博物院的門票上還會印有你的名字,也算是獨一無二的門票啦,歡迎參觀。。

㈨ 中國有多少地質博物館

27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