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論文章地質圖件怎麼處理

論文章地質圖件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1-02-21 06:52:55

① 簡談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與製作方法

王蕊 馬卓敏

(山東省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

摘要 鑒於近年來地質圖件製作質量逐年下降,筆者結合山東省驗收工作中圖件常見錯誤,對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和製作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匯總了山東省地質圖件匯交驗收中好的經驗,以期為編制好地質圖件提供一點借鑒。

關鍵詞 地質圖 編制和選取原則 製作方法

山東省是我國的礦業大省,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和儲量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每年提交地質資料的數量逐年增多,但報告質量問題卻出現下滑趨勢,作為省級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為縮短匯交周期,提升報告質量,現把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製作方法和檢查驗收中常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

1 地質圖檢查驗收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

地質圖是表示地質現象及構造特徵的專題地圖,是地質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地質資料驗收過程中,地質圖件是檢查驗收的重點,也是經常出現問題的地方。主要表現為地質圖件編制和用色不規范、地形地貌要素選取不恰當、地質代號和圖例表示不完整、圖面布局不合理、電子文檔中圖的字型檔和系統庫不匹配等。

2 地質圖的編制原則和製作方法

2.1 地質圖件的組成要素

地質圖件由圖名、圖幅號、圖順序號、比例尺、圖廓線、圖面內容、接圖表(分幅時)、圖例、剖面圖(必要時)、柱狀圖(必要時)、圖簽等要素組成。

2.1.1 圖名

圖名是讀圖的「先導」,一般由工作地區、礦區名稱或編號和圖的類別三部分按順序排列組成。

2.1.2 圖幅號和順序號

地質圖以種(類)為單位,每一個圖號表示一種(類)圖,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幅圖印製過程出現分幅,圖號用「-」表示。圖的順序號以「張」為單位,一張一號,用阿拉伯數字連續順序編號。

2.1.3 圖廓

通常圖件圖廓有內圖廓和外圖廓。內圖廓是圖幅的實際范圍線,用細實線,外圖廓是圖幅的外圍線,用粗實線,主要起裝飾作用。

2.1.4 圖例

圖例是指地質圖中所用各種符號的說明,是讀圖的工具。

2.1.5 圖簽

每檔地質報告附圖應繪制統一圖簽,包含編制單位、圖名、擬編、審核、微機制圖、項目負責、單位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院長、圖號、順序號、比例尺、制圖日期、資料來源共十幾項內容。

2.1.6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通常情況下數字比例尺在圖名的下方中央處,直線比例尺在整輻圖面的最下方中央處,特殊情況可根據圖幅實情和圖面美觀進行合理放置。

2.2 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

地質圖是以表示地質內容為主的專題地圖,圖上的其餘內容作為編圖、用圖的依據。我們在編制地質圖時必須掌握以下特點,才能突出主題,主次分明,使使用者能迅速地判讀出專業內容。

2.2.1 地形地貌要素選取要合理

(1)地形地貌的選取原則

地質圖以地質要素為主,地形要素為輔,合理選取等高距是合理選取地形地貌要素和製作地質圖的關鍵。選取的等高距過大,某些重要地貌地形特徵就會落選,等高距過小,圖面載負量就會過大,影響圖的判讀和使用。一幅地質圖內只能採用一種等高距,當基本等高距不能充分反映地形地貌特徵時,可適當加繪間曲線和助曲線,選取的等高距必須是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數(表1)。

表1 各比例尺地質圖等高距選取參考表

(2)居民地和道路的選取原則

選擇居民地時一般先選城鎮後選農村,先選行政經濟意義重要的大居民地,後選一般居民地,先選交通樞紐、河谷平原、重要境界附近和高級道路終點的居民地,後選偏僻地區的居民地。繪圖過程中要處理好十字路口、交叉口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只選取鐵路、公路、簡易公路、大車路、鄉村路和人行小路,廢棄的或建築中的道路不選取。

(3)境界的表示原則

縣以上的境界應遵循從高級到低級原則在地質圖上進行完整表示,當境界線發生重合時,只繪最高級一級境界線符號。在境界交叉處、明顯轉折處和圖廓邊均不得省略境界符號。各級境界通到內圖廓時,要在圖廓間注出相應的行政區名稱。

2.2.2 圖面內容要完整,製作要規范

(1)斷層和地質界線表示要准確清晰

製作地質圖時應先繪主要斷層,後繪次要斷層。在同級斷層相交時,先繪後生成的新斷層,再繪早生成的老斷層。先描繪第四系界線,後描繪斷層線,再繪其他時代地質界線。斷層兩側的地質界線不能一筆連繪,即使是兩側界線的錯動很小,也要清晰表示。

作圖時要處理好地層的新老關系,一般先繪新地層地質界線,後繪老的,由新到老逐次繪出。地質界線要線號准確,粗細一致,彎曲自然,不能穿越雙線河、水庫、湖塘等水域,當地質界線與河流符號平行重合時,可省略地質界線重合的部分。

(2)地質代號表示要正確,排列要緊湊

地質代號表示要規范,排列要緊湊,大小適宜,若礦點符號與地質代號、地形要素重合,一般應移動地形要素注記,還不能解決時,可用引線將符號、代號引至周圍空白處。引線一般不宜超過5.0mm長,線粗0.1mm,並盡量避免同時穿越幾個地質體。制圖過程中要避免常見錯誤的出現。

(3)地質圖用色要符合圖件用色標准

地質圖用色是否正確是地質資料檢查驗收的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圖過程中嚴格遵守各比例尺地質圖用色標准和山東省區域地質圖計算機制圖技術標准。一套地質圖中各個地層用色要一致,不得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地質圖上色,圖件做完後要認真檢查,出圖時要仔細核對圖的系統庫、字型檔等。

2.2.3 地質圖件圖面整飾要美觀

除區域地質圖和水文地質圖按有關規范或要求外,地質圖件的內外圖廓、分度帶、坐標網、圖廓間注記、圖名、圖幅號、比例尺、方位標、圖例、圖簽、接圖表、坐標系統說明、保密等級注記等要素均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整飾。

(1)圖面格式布局要合理、美觀

通常情況下每類地質圖都有相對固定的圖面格式布局,以礦區地形地質圖為例,具體格式布局見圖1所示。

圖1 圖面格式布局

制圖時應考慮圖的布置、方向、圖幅大小和圖面內容等,國際分幅的圖件應按地形圖格式繪出三北方向圖(磁針偏角、坐標縱線偏角及磁針對坐標縱線偏角)。平面圖的方向應是上北下南或右北左南,剖面圖的正北、北東、東、南東端一般放在圖的右側,也可按方位角0°至小於180°范圍內放在圖的右側,當剖面方位不一致或呈弧形排列時,應一律向同一方向放平。

(2)圖廓繪制要規范、美觀

所有地質圖件(除部分圖件如柱狀圖外)必須繪制圖廓,比例尺1:5萬或小於1:5萬的各類平面圖,應在內外圖廓間繪出居民地注記、道路到達注記、經緯度注記、坐標網注記、鄰幅圖號注記、風度帶、界端注記等。圖名、圖號、區域注記、圖例、比例尺、三北方向等以及說明注記等放置在圖廓外。

高斯-克呂格直角坐標網線或獨立直角坐標網線一般繪在圖內廓和分度帶內側線或內圖廓和外圖廓細線之間,國際分幅的地質圖件應在外圖廓繪出分度線。

(3)圖例要清晰、完整、統一

圖中所有圖形符號、文字元號、花紋及顏色必須全部列入圖例,相同地質體的色調、花紋、文字元號必須一致,地質符號上下排列次序一般為地層系統(自新至老),侵入岩(自新至老、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構造、礦產、探礦工程、其他等。一般情況下圖例宜置於圖廓右線外側,當圖內有較大空白時,亦可放在圖內。圖例內注記不得用行、草書體,字體和字型大小應按有關標准圖式規定執行,圖例應加繪圖框線,線粗宜為0.3mm,圖例框的大小及長寬比例應視圖面大小、內容多少而定,其長寬比例為12:8,大比例為15:8。

2.3 其他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2.3.1 圖的裁剪

製作地質圖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自己用圖的需要,把搜集來的資料經過裁剪後進行運用,裁剪圖上應注意圖面四周的地質體代號是否注全、等高線是否閉合、圖廓線內的居民地名稱是否注全、境界的行政區劃名稱是否注全和河流道路的名稱是否注全等問題。裁剪後的圖圖面要清晰、字體大小適中、內容安排合理。

2.3.2 出圖

出圖是地質圖製作中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後的環節。出圖前要認真檢查圖面內容、字型檔和系統庫是否正確、出圖比例和紙張大小是否合適、列印機墨盒是否有墨等問題,經過自查或互查後,確保圖件無誤,方可進行出圖。

2.3.3 圖的粘接

由於受紙張大小和列印機幅面的限制,地質圖製作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圖的粘接。為保證圖的質量和美觀,粘接圖時應採用乳膠,居民地、地質體及界線等重疊部分要盡可能地閉合或連接,不得出現錯位和污垢現象。

2.3.4 疊圖

地質報告一般都放置在A4大小的報告盒內,這就需要對地質圖進行折疊。疊圖時要疊成手風琴式,盡可能把圖面有效內容往裡折疊,只露出圖名和責任表即可。為使得一套報告中所有圖件大小一致,疊圖時需要在疊圖台上或按照疊圖板的大小進行仔細操作。

3 地質圖件匯交驗收經驗總結

2001年山東省開始要求匯交電子文檔,通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一支人員相對固定的地質資料匯交隊伍,堅持每年至少舉辦一期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重點講解匯交過程中常見問題特別是地質圖件普遍出現的問題。為提升全省地質資料匯交質量,省廳資源處和資料檔案館編輯出版了《山東省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編制指南》,書中對地質圖件的編制要求、版式、用色、地層和地質代號等進行了詳細闡述。為使匯交人更好地編制地質圖件,日常工作中我們收集和整理了各類地質圖件國家製作標准,印製了《地質圖件編制國家標准與規范匯編》,發放給各地勘單位和匯交人。

通過檔案館資料管理人員、資料編制單位和匯交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山東省各類地質圖件編制質量大大提升,特別是礦區地形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實際材料圖等,圖件主題突出、用色正確、主次分明、圖面美觀,讀者能迅速地判讀專業內容。下一步我們准備利用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QQ群交流群、山東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網站、培訓班和交流會等方式,搭建資料管理員、編制單位和匯交人之間聯系的平台,大家相互學習,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和改正,共同為提升山東省地質圖件和地質資料的質量貢獻力量。

② 清繪地質圖件用什麼軟體,就是把圖件矢量化,會生成.idx,.mbf ,.bmb等一下文件的.

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mapgis,尤其是地質圖件,要求精準的地理坐標的! 而且現在很多成圖都要求mapgis圖!

③ 淺談AutoCAD繪制地質圖件圖形數據格式轉換

賈國鋒 郭慧錦 馬飛飛 張茜

(全國地質資料館)

摘要 近年來,AutoCAD軟體已被廣泛應用於地質、水文、勘探、測量等領域。本文分析了應用AutoCAD軟體繪制的地質圖件在圖形數據格式轉換上存在的問題,在滿足「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的基礎上,總結了AutoCAD圖形數據格式轉換的幾點經驗,提出並介紹了由AutoCAD的DWG格式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關鍵詞 AutoCAD地質圖件 數據格式 轉換

0 引言

AutoCAD是由美國Autodesk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初為在微機上應用CAD技術而開發的繪圖程序軟體包,是最常用的平面繪圖軟體之一,經過不斷的完善,現已經成為國際上廣為流行的繪圖工具,廣泛應用於地質、煤炭、測量、油田生產、環境評價、機械、建築、服裝等領域。

在近幾年成果地質資料接收、驗收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單位採用 AutoCAD軟體製作地質圖件,DWG格式是目前保存基礎地理矢量數據最基本的格式,也是開放的數據格式。在對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驗收過程中發現,源電子文件進行轉換存檔文件格式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工作經驗,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1 AutoCAD在地質領域的應用

AutoCAD已經被廣泛地用於地質、水文、勘探、環境評價、測量等領域。地質圖形由於其專業特性,和其他領域如建築領域圖形有很大不同,地質體多為不規則形體,界線多由圓滑曲線構成,常用大面積色塊和花紋來表示不同性質的地質體,如不同的岩體,地貌單元,建造,水化學類型等。應用AutoCAD軟體可以繪制復雜地質圖件,如各種地質地形圖、水文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煤岩層對比圖、勘探線測井曲線對比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及資源量估算圖、鑽孔綜合柱狀圖等。

2 AutoCAD的數據轉換存在的問題

2.1 由DWG或DXF格式的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要求

根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格式要求,附圖類存檔電子文件採用下列5 種格式之一:壓縮的JPEG、EPS(不分色,文字變曲線)、GIF、PDF和CCITT Tiff G4。通過對近幾年匯交的地質資料驗收結果分析,大多數單位在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時選擇JPEG、PDF、EPS格式。

Autodesk公司近來強調用二進制的DWG格式作為它的數據傳輸標准,從長期可讀性考慮PDF格式是AutoCAD首選的長期歸檔保存格式。

2.2 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

承擔項目的單位在形成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的過程中,按照成果地質資料匯交格式要求,在將AutoCAD繪制的DWG格式的附圖源電子文件轉換附圖存檔電子文件時,打開附圖一定要檢查字體、線型、顏色、符號,然後再設置「解析度」、「圖紙尺寸大小」等選項進行列印轉換,轉換後的圖形要與紙質附圖、源電子文件進行內容一致性的檢查。主要檢查:字體、符號、線型、顏色色區、圖例、水系等。

2.3 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匯交成果地質資料的驗收過程中,筆者在驗收由AutoCAD繪制的DWG格式轉換的JPEG格式的附圖存檔電子文件時,發現同一張圖的存檔電子文件、源電子文件、紙介質圖件三者內容不一致,信息內容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缺字體或輸入的漢字體變成了問號,缺線型或線型不正確,缺顏色或顏色不在一個色系,缺符號或者缺圖例等。JPEG文件後綴名為「.jpg」或「.jpeg」,是最常用的圖像文件格式,是一種有損壓縮格式,能夠將圖像壓縮在很小的儲存空間中,圖像中重復或不重要的信息會丟失,因此容易造成圖像數據的損失。

1)缺字體或輸入的漢字體變成了問號。筆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對應的字形沒有使用漢字字體,如HZTXT.SHX等;當前系統中沒有漢字字體形文件,應將所用到的形文件復制到AutoCAD的字體目錄中(一般為...\FONTS\);對於某些符號,如希臘字母等,同樣必須使用對應的字體形文件,否則會顯示成?號。

2)丟失信息、丟色或嚴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附圖存檔電子文件的內容信息要與源電子文件內容信息一致,各地質體色彩符合相關制圖標准,不能出現丟色、丟線條、丟失地質信息、圖例不全或空白、缺失比例尺、岩體界線未圈閉和嚴重偏色(不在同一色系)等現象。存檔電子文件的信息應清晰可讀,線條連續,數字、符號等清晰無歧義,沒有錯漏地質體,圖例與圖中所對應的內容在表達形式上相一致。

3 附圖源電子文件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

Adobe Acrobat7.0專業版為例,它可以提供從任何文件轉成Adobe PDF檔案格式,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從AutoCAD中轉出PDF格式文檔,可以保留文件的圖層並且支持大型版面的圖形。Adobe Acrobat7.0專業版可以加速文件傳達的效率。

3.1 轉換PDF格式的優勢

以AutoCAD2007版本為例,抽取AutoCAD軟體繪制附圖源電子圖件(.dwg格式)樣本,轉換成符合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格式要求中的存檔電子文件格式。下面筆者進行轉換試驗,對每一種類型圖進行不同格式的轉換,主要分析、比較轉換時間和圖件轉換質量兩個指標。

以繪制的各類地質圖為例,在由DWG源電子文件格式轉換成存檔電子文件格式時,進行了大量轉換試驗(表1)。在轉換形成存檔電子文件時,解析度的選取以保證圖形的精度和清晰度為准。實驗結果表明:對於復雜地質圖件,轉換成PDF格式比JPEG格式轉換速度快,數據信息內容不易丟失,色區區塊顏色正常,而且轉換後的圖像清晰度、准確度高。

表1 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轉換時間比較

3.2 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AutoCAD2000以後的版本,均有布局功能。布局中的圖紙空間,提供了模擬列印圖紙、進行列印設置等新功能。下面介紹轉換PDF格式的兩種方法。

3.2.1 利用PDF虛擬列印機

首先在電腦上安裝PDF虛擬列印機,或者安裝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系列軟體,軟體自帶了Adobe PDF虛擬列印機。

1)啟動AutoCAD,打開需要轉換的圖形(.DWG或DXF)文件,點菜單——列印,選擇列印機,在列印機/繪圖儀欄選擇「Adobe PDF」虛擬列印機。

2)設置圖紙尺寸。利用AutoCAD中的距離查詢功能,量取整幅圖的大小,然後輸入自定義圖紙尺寸。我們選擇Adobe PDF頁面大小設置。此地方的寬度和高度是有限制的,一般寬度在2000mm內,如果我們需要轉換的圖紙的寬度超過2000mm,那麼就將已測量的寬度和高度的尺寸按比例縮小,把縮小後的尺寸輸入自定義頁面確定。有時候對轉換出來的PDF格式文件的線條和字樣有要求,我們可以通過列印樣式表來更改設置。

3)設置解析度。在AutoCAD里設置列印PDF格式文件解析度的時候,選擇多大的解析度最合適,原則是不得低於300dpi。如果需要轉換的存檔電子文件圖像高清,就選擇較大解析度,視電腦性能而定,內存較小的話,考慮到轉換時間建議選擇保證圖像質量清晰即可。

4)設置列印區域。在「列印—布局」時,在「列印范圍」中選擇「布局」,在「列印比例」中選擇(s)1:1,同時也可用自定義選項。勾選「縮放線寬」。此選項是在布局中列印時使用的,勾選後圖紙所設定的線寬會按照列印比例進行放大或縮小。

5)列印樣式的選擇。列印樣式表可以指定AutoCAD圖紙里的線條、文字、標注等各個圖形對象在列印的時候用何種顏色打出來,列印出的線條寬度是多少等等。

AutoCAD的列印樣式組保存在兩類樣式表中,一類是ctb,即顏色相關列印樣式表,可以根據對象的顏色設置樣式;一類是stb,即命名列印樣式表,可以指定給對象,對對象的顏色無關。在進行轉換存檔電子文件時,我們主要用ctb樣式,即用對象的顏色決定列印特徵。

在著色視口選項中,著色列印選「按顯示」,質量(Q)選「常規」。

在列印選項中,勾選列印選項中的「按樣式列印」。圖形方向的設置。根據圖件確定圖形方向。

如果在圖層里設定了線寬並且希望用圖層里設定的線寬進行列印,就可以採用AutoCAD(2000版本以上)里自帶的名為「monochrome.ctb」的顏色相關列印樣式表來進行列印,線寬仍將使用對象原有的線寬。

6)點擊「預覽」按鈕,查看圖形是否布滿圖樣空間。點右鍵選擇「列印」選項,此時系統彈出對話框,提出要保存的文件名稱,選擇文件要保存的路徑,正確命名文件名稱,點擊保存按鈕,完成AutoCAD圖形向PDF文件格式的轉換。

3.2.2 利用DWG To PDF

AutoCAD2007以上版本都自帶了DWG To PDF.pc3虛擬列印機,詳細數據格式轉換操作步驟如下:1)啟動AutoCAD,打開需要轉換的圖形(.DWG或DXF)文件,點菜單——列印,選擇列印機,在列印機/繪圖儀欄選擇「DWG To PDF.pc3」名稱。

2)其餘操作步驟與上面利用Adobe PDF相同。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以將AutoCAD圖形直接轉換為PDF格式的文件,其他方法在這里不再詳細介紹。

4 結語

綜上所述,AutoCAD繪制的地質圖件在進行存檔電子文件格式轉換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只要我們在工作中多總結、多思考、多實踐,一定會找到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法,來提高我們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工作質量,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另外,AutoCAD和Adobe Acrobat這兩個軟體相互間有較強的兼容性,隨著版本的不斷提高,這種軟體間的數據格式的相互轉換會變得越來越方便。

參考文獻

[1]安小米.基於ISO15489的文件檔案管理核心標准及相關規范[M].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8.

④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圖件的質量檢查

何淑芳 李 婷 周 梵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摘 要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中,圖件的檢查工作極其重要。文章以地質圖為例,介紹了圖件檢查的一些工作步驟、工作方法。地質圖由地理要素和地質要素組成,圖件檢查首先是檢查圖件的完整性、正確性;其次是圖件製作的規范性檢查,最後是整飾性檢查。

關鍵詞 成果地質資料 匯交 圖件 質量檢查

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自 2002 年實行以來,匯交質量逐步得到提高。匯交過程中,電子圖件的檢查、處理尤其重要,往往佔用大部分時間,工作量大。現以礦區地質圖(MAPGIS 軟體製作)為例,就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大致作一總結。

地質圖是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圖為底圖,反映一個地區的地形、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及地質發展歷史的基本圖件。在一張普通地質圖上,除了地質平面圖(主圖)外,一般還有一個或兩個地質剖面圖和綜合地層柱狀圖。普通地質圖是編制其他專門性地質圖的基本圖件,圖件的檢查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圖件的完整性、正確性檢查

地質圖主要反映下列內容。

地理概況:圖區所在的地理位置(經緯度、坐標線)、主要居民點(城鎮、鄉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徵等。

一般地質現象:地層、岩性、產狀、斷層等。

特殊地質現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蝕變現象。

完整的地質圖一般由地理要素和地質要素等組成。地理要素包括等高線、境界線、道路、居民點、水系等,以及相應的注記點;地質要素包括地質界線、構造線、工程線等,以及相應的注記點。

地理要素的檢查相對簡單,地質要素則比較復雜。地質報告、圖件等雖經審查通過,但往往仍存在一些錯誤。

例如:圖 1 就存在明顯的錯誤,現將修改前(圖 1)與修改後的圖(圖 2)做一對比。

圖 1 修改前的地質圖

圖 2 修改後的地質圖

錯誤 1:圖 1 中 ZK1401、ZK1402 周圍礦體不連續、礦體繪制不合理。經查,是漏畫了若干條斷層線;

錯誤 2:注記①、⑤以及②、③、④的礦體是分別連續的,只是被第四系覆蓋了,因而①、②處的礦體界線不能封閉,應連續到第四系地質界線上。

要發現圖件中的錯誤,匯交人員需要有一定的業務水平、地質工作經驗,對於圖件中的錯誤要及時發現指出,並提請修改,以保證圖件的正確性。

2 圖件製作的規范性檢查

2.1 地理要素

地理要素的繪制順序依次為:經緯網或直角坐標網,控制點,高程點,水系及其附屬物,居民點,道路及其附屬物,地貌,境界等。

等高線計曲線線寬 0.2mm,首曲線線寬 0.1mm,線顏色一般為 70%黑色。

等高線上應適當標注高程值,注記可隨等高線彎曲排列,但字頭不宜朝下。高程注記一般注於點的右方。

地物注記要使所指示的地物能夠明確判讀。一般字頭朝北,道路河流名稱可隨線狀彎曲的方向排列,同時,注意避免遮擋主要地物、地形特徵部分和其他主要地物注記。主要地物注記(包括主要河流、地名)顏色與等高線相同。

水系是漸變線,有源頭的河段一般用從細到粗的線表示,由細到粗要勻滑且漸變。繪制順序是先繪主流河段,再繪支流河段。水系一般用天藍色表示,主要支流應根據實際寬度描繪,建議用區文件填充。

房屋建築中間應用斜線填充,斜線與水平方向成 45°角左右傾,顏色與等高線相同,線粗 0.1mm,原則上不得少於 2 條。

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各地理要素相互之間的關系處理。一般來說,關系處理的順序是水系讓公路、公路讓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讓鐵路。

2.2 地質要素

地質要素的繪制順序依次為:第四系地質界線,岩體界線,斷層構造線及產狀,擠壓破碎帶,岩脈及主要礦脈界線,圍岩蝕變及地層產狀,其他專業要素符號及界線,地質界線,剖面線,勘探線,圖廓整飾,地層綜合柱狀圖,地質剖面圖,其他附圖及附表說明等,圖例。

(1)各種地質代號和礦產符號等的規格,注記字體大小以及花紋的排列組合等,可參照 GB 958-89規定執行,特別要注意的是地質代號中的群、組的符號要用斜體。

(2)斷層應先繪主幹斷層,後繪次級斷層;同級斷層相交時,先繪新斷層,後繪老斷層;

(3)第四系地質界線與斷層線相交時,要先繪第四系地質界線,當斷層切割的地層產生位移時,斷層兩側的地質界線要斷開,即使錯動很小,也要清晰表示。

(4)新、老岩脈相互穿插時,新岩脈通過,老岩脈中斷。

(5)新、老地層相接觸時,由新地層到老地層依次清繪。

(6)當侵入體與地層呈侵入接觸時,先繪侵入體界線;呈沉積接觸時,先繪地層界線。

(7)當有角度不整合界線時,先繪不整合界線,再繪其他地質體界線;不整合界線的小點應加註在時代較新的地層一邊;第四系與其他老地層呈超覆不整合時,不加小點。

(8)地質體內的代號注記,一般不得注出體外,或壓蓋地質界線;如地質體內無法注記時,應用引線引出體外注記,引線長度一般不得超過0.7cm,同時要盡量避免穿越幾個地質體,代號注記宜用水平字列。

(9)構造注記要根據構造方向確定。東西向構造用水平字列注記,南北向的用垂直字列,其他方向的用雁行字列注記。注記應位於構造線的上面或右側,字頭一律朝北。

(10)地質圖中所有線類型應為「折線」繪制;所的點、線建議不要選擇「透明輸出」;除地物填充的區文件可選擇「透明輸出」外,其他區文件填充的顏色不用「透明輸出」。

3 圖件的整飾性檢查

完整的地質圖包括圖名、圖廓、圖面各要素、比例尺、圖例、圖簽等。

(1)圖名。用橫列注記在圖幅上方中間,長度為圖廓邊長的四分之三為宜,最長不得超過圖廓邊長,當圖內上方有較大空白時,也可將圖名放在上半部空白區內;圖名字的大小,視其圖的面積而定,圖幅大則圖名字亦大,圖幅小則圖名字亦小。

(2)圖廓。平面圖為雙圖廓,由內圖廓外推 10mm 繪外圖廓,內圖廓線寬 0.1mm,外圖廓線寬1mm;A3 或更小的圖件,可適當減少。

圖廓內外及經緯網或直角坐標網與圖廓間應標注相應的經緯坐標或直角坐標。

(3)圖面的地理要素、地質要素要求完整、正確,符合有關要求,綜合地層柱狀圖要放在圖的左側,代表性剖面圖放在下方。地層、岩體、岩脈等需要著色的,用色要嚴格按照《地質圖用色標准及用色原則(1∶5000)》(DZ/T 0179-1997)執行,不能隨意。

(4)比例尺。一般放在圖名下方的正中位置,注數字比例尺。

(5)圖例。是地質圖件的附屬部分,是讀圖的工具。圖例要完備,內容要齊全;圖例中的符號、顏色、花紋等要與圖內所代表的內容一致;地形底圖上某些慣用符號可以不列。按照沉積地層層序(由新至老)、岩漿岩(由新至老、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地質界線、產狀、構造、礦物、蝕變、礦產、探礦工程、其他,最後為工作范圍的順序排列。圖例框大小不能隨意,標准國際分幅的,圖例框長 × 寬一般為 12mm×8mm;大於標准國際分幅的,圖例框長 × 寬一般為 15mm×10mm;小於標准國際分幅的,圖例框長 × 寬一般為 9mm×6mm。圖例框間隔距離要一致,要用「陣列復制」的方法繪制圖例框。

(6)圖簽。圖簽外框大小不能隨意。標准國際分幅的,圖簽外框長 × 寬一般為 9cm×6cm;大於國際分幅的,圖簽外框長 × 寬一般為 12cm×8cm;小於國際分幅的,視圖件的大小,圖簽外框長 × 寬可為 7.5cm×5cm、6cm×4cm。若圖例放在平面圖內,圖簽一般放在圖幅的右下角,圖內廓線內,圖簽的右、底框線與圖幅內廓線重合(無內框時與圖外廓右、底邊線保持 10mm 距離);當圖例位於右外圖廓時,圖簽繪在圖例的下方,圖簽的左框線與外圖廓線間距 10mm,圖簽底邊與圖內廓底邊水平;若圖由若干張分幅圖構成,則大圖簽繪在分幅圖的尾幅上,小圖簽除分幅圖尾幅外,其他分幅均要用小圖簽,小圖簽格式見圖 3。

圖 3 小圖簽格式

4 結語

成果地質資料匯交過程中的圖件質量檢查,是一項要求認真、細致的工作,這就需要地質報告匯交人員要有責任心,有工作熱情,並且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把好最後一道關,以保證將真實、可靠的地質成果提供社會使用。

⑤ 地質圖件問題

20分?

⑥ 環境地質圖件

( 一) 現代冰川雪線分布與動態變化圖

現代冰川: 編圖最小圖斑面積 2 mm ×2 mm。

冰川減少: 編圖最小圖斑面積 2 mm ×2 mm。

冰川增長:編圖最小圖斑面積2mm×2mm。

對具有重要意義但規模小於編圖原精度規定的最小圖斑的可適當誇大表示。對編圖最小圖斑面積小於2mm×2mm的密集圖斑,可用網路線圈定。

現代雪線:按實測數據編制,每條雪線高度差異為50m或100m。

(二)荒漠化

1.荒漠化分布現狀圖

程(強)度類型:編圖最小圖斑面積不小於2.5mm2

圖斑的保留: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大於10mm2或40mm2,則保留圖斑界限與代號。

圖斑的歸並: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小於10mm2或40mm2,並且相鄰有面積大於10mm2或40mm2的圖斑,應將小圖斑歸並至相鄰面積大的圖斑中,同時刪除小圖斑的代號,保留鄰近面積大的圖斑代號。

圖斑的合並: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小於10mm2或40mm2,並且相鄰無面積大於10mm2或40mm2的圖斑,應將兩個或多個小圖斑合並為所佔面積比例相對較大的主導性圖斑中,同時刪除小圖斑的代號,保留主導性圖斑的代號。

圖斑的誇大表示:是指將孤立分布的,且在1∶50萬或1∶25萬圖上面積小於5~10mm2或20~40mm2的圖斑,放大至10mm2或40mm2,保留圖斑代號。

圖斑的刪除:是指將孤立分布的,且在1∶50萬或1∶25萬圖上面積小於5mm2或20mm2的圖斑刪除,並刪除圖斑代號。

2.荒漠化動態變化圖

變化類型:編圖最小圖斑面積不小於1.0mm2

圖斑的保留: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大於4mm2或16mm2,則保留圖斑界限與代號。

圖斑的歸並: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小於4mm2或16mm2,並且相鄰有面積大於4mm2或16mm2的圖斑,應將小圖斑歸並至相鄰面積大的圖斑中。應優先考慮變化圖斑與變化圖斑之間的歸並,刪除小圖斑的代號,保留相鄰面積大圖斑的代號。

圖斑的合並:是指在1∶50萬或1∶25萬圖上,如果圖斑面積小於4mm2或16mm2,並且相鄰無面積大於4mm2或16mm2的圖斑,應將兩個或多個小圖斑合並為所佔面積比例相對較大的主導性圖斑。應優先考慮變化圖斑與變化圖斑之間的合並,刪除小圖斑的代號,保留主導性圖斑的代號。

圖斑的誇大表示:是指將孤立分布的,且在1∶50萬或1∶25萬圖上面積小於2~4mm2或8~16mm2的圖斑放大至4mm2或16mm2。保留圖斑代號。

圖斑的刪除:是指將孤立分布,且在1∶50萬或1∶25萬圖上面積小於2mm2或8mm2的圖斑刪除,並刪除圖斑代號。

(三)河流湖泊、濕地

1.分布現狀圖

湖泊:編圖最小圖斑面積應大於等於1.0mm2(實際面積1.0km2),面積小於1mm2湖泊全部捨去;湖泊群最小圖斑面積大於和等於4mm2(實際包絡線圈定面積≥4km2),面積小於4mm2的全部捨去;湖泊中島嶼面積大於等於0.5km2應剔除。

河流:雙線河流編圖最小圖斑寬度0.4mm(實際寬度400m),河流寬度小於0.4mm,用單線表示;單線河流編圖最小長度5cm(實際長度大於和等於50km),長度小於5cm,不予表示。

濕地:編圖最小圖斑面積大於等於1.0mm2(實際面積1.0km2),濕地面積小於1.0mm2的全部捨去;濕地群編圖最小圖斑面積為4.0mm2(實際面積4.0km2);沿河流分布或線性的單獨濕地,編圖最小圖斑長度1.0mm(實際長度1.0km)。

2.動態變化圖

湖泊:不同時期湖泊圖斑邊界線變化擺動平均距離大於或等於0.5mm(實際寬度500m);用不同顏色邊界線表示湖泊的穩定、擴張和萎縮等;當界線變化擺動平均距離小於0.5mm時,可誇大表示;對空間分布集中的多點變化圖斑區可連為一體表示,主體突出湖泊減少與增加的變化規律。

河流:雙線河變化編圖最小圖斑寬度0.5mm,變化圖斑寬度在0.1~0.5mm時,誇大表示為0.5mm,變化圖斑小於0.1mm,不予表示;單河流變化空間擺動大於0.1mm時,則認為河流發生改道。當變化空間擺動小於0.1mm時,視為穩定性河流。河道發生變化的河流,實線表示現河流(新河流),虛線表示前期河流。

濕地:不同時期濕地圖斑邊界線變化擺動平均距離大於或等於0.5mm(實際寬度500m),用不同顏色的邊界線表示濕地的穩定、擴張和萎縮等。最小圖斑面積大於或等於0.5mm2(實際面積0.5km2)的予以表示;面積小於0.5mm2的獨立圖斑全部刪除;對顯示動態變化規律,且規模小於編圖精度規定的最小圖斑的可適當誇大表示。對空間分布集中的多點變化圖斑區可連為一體表示,主體突出濕地減少與增加的變化規律。

(四)海岸線分布與動態變化圖

不同監測周期的海岸線用不同顏色表示,即基準數據的用黑色,第一監測周期的用藍色,第二監測周期的用紅色表示。

⑦ 畫地質剖面圖時用圖例表示地層的地質狀況,我在畫地質剖面圖的時候有的地質圖例找不到怎麼辦

不知道你用的什麼抄軟體,理正裡面可襲以自己做圖例的,你可以去試試,當然,要是你不想自己做,也可以用類似的圖例代替,然後加一個圖例說明,比如底礫岩可以用砂礫岩或是硅質礫岩代替,粉砂質泥岩可直接用砂質泥岩的圖例,一些互層的情況在理正里是可以編輯的,頁岩夾砂岩的土層代號為sh+ss,頁岩、灰岩互層土層代號為sh-ls,現成的圖例我也沒有,自己動動手吧,可讓你學更多東西!

手畫的啊,你早說啊給你發個圖片

⑧ 基於MAPGIS 相關技術,淺談歸檔地質圖件的驗收方法

苑麗華1張迪1苑雪峰2

(1.沈陽地質調查中心;2.遼寧工程勘察院)

摘 要文章重點結合MAPGIS繪圖、建庫等相關技術特點,從MAPGIS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出發,論述了基於

MAPGIS平台下形成地質圖件及其附帶空間資料庫的驗收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關鍵詞資料驗收MAPGIS點線面文件工程文件資料庫

MAPGIS為一套優秀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應用在很多行業中。特別是在地質調查工作中,成果地質資料中附圖文件的形成,大部分離不開MAPGIS軟體。主要優勢功能有:將空間數據數字化、輸入編輯拓撲一體化,具有強大的制圖功能。使用中可以通過MAPGIS的「輸入編輯」模塊,在地形圖或其他掃描後的柵格圖件上採集數據,矢量化,形成完整的點、線、面文件,合並一張地質圖的工程文件,最後出圖列印,完成項目成果地質圖件的歸檔匯交工作。

1 MAPGIS的基本概念

MAPGIS把地圖數據基本分為三類:點數據、線數據和區數據(面數據)。與之對應,文件的基本類型也分為三類:點文件(*.WT),線文件(*.WL)和區文件(*.WP),只有包括所有地圖數據的三類文件都疊加起來時,才構成一幅完整的地圖。

1.1 點

點是地圖數據中點狀物的統稱,是由一個控制點決定其位置的符號或注釋。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點,而是包括各種注釋(英文、漢字、阿拉伯數字等)和專用符號(包括圓、弧、直線、五角星、亭子等各類符號)。它與線編輯中「線上加點」的概念不同,「線上加點」的點是坐標點。所有的點圖元數據都保存在點文件中(*.WT)。

1.2 線

線是地圖中線狀物的統稱。MAPGIS將各種線型(如點畫線、省界、國界、等高線、路、河堤)以線為單位作為線圖元來編輯。所有的線圖元都保存在線文件中(*.WL)。

1.3 區

區通常也稱面。它是由首尾相連的弧段組成封閉圖形,並以顏色和花紋圖案填充封閉圖形所形成的一個區域。如湖泊、居民地等。所有的區圖元數據保存在區文件中(*.WP)。

1.4 圖層

在MAPGIS的應用中,同一個文件中有許多類型的地理要素。如一個線文件中可能包括等高線、公路、鐵路、河流等多種類型的線。為了便於編輯和管理,一般情況下,可以把同一個類型的地理要素放到同一圖層,例如:將所有的鐵路線都放在鐵路圖層。而把所有的等高線都存在等高線圖層,這樣所有的圖層都疊加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線文件。

1.5 工程

一個工程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點文件、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線文件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區文件組成。

1.6 編輯處理

數據輸入計算機後,就要進入圖形編輯、數據校正、圖廓整飾、鄰圖接邊、誤差消除等項工作。由MAPGIS 圖形編輯子系統、拓撲結構編輯子系統、錯誤檢查和數據校正等子系統來完成上述各項編輯處理工作。

1.7 顏色設計

顏色是地學圖表現的一種重要要素,它直接影響地學圖的表現力和圖面效果。因此,對地質圖顏色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MAPGIS 對地學圖作了顏色的要求,地質制圖是按照行業標准《地質圖用色標准及用色原則(1∶5000)(DZ/T 0179-1997)》來編輯的。

1.8 圖形輸出

圖形輸出是MAPGIS系統中的最後環節,通常是把顯示所需的圖形數據,經過分析、處理、編輯、用色、自檢、誤差消除等,在基本符合要求後,用彩色噴墨繪圖儀輸出彩色樣圖,對彩色樣圖進行校對和系統質量檢查。

2 MAPGIS 生成矢量文件(.MPJ)的驗收

2.1 系統庫和漢字型檔的檢查

對於 MAPGIS 製作的圖件,在驗收時,首先要搞清楚其對應的系統庫、漢字型檔,在正確設置其目錄路徑情況下,打開其工程文件,才能保證點、線、面文件的正確使用。否則圖面上顯示的點、線、面內容是不正確的。資料人員驗收時普遍注重系統庫的配套,經常忽視漢字型檔。其實與其製作時所用的漢字型檔配套也是非常重要的,MAPGIS 作圖時用到的漢字型檔基本有兩類,一是適量字型檔(即 MAPGIS 自帶字型檔),另一種是 Truetype 字型檔(即 Windows 下的字體)。有許多情況是在電子文件中未將其製作時所用的漢字型檔附上,只說明其用的是 MAPGIS 自帶的漢字型檔,這就說明了所用的不是 Truetype 字型檔,殊不知 MAPGIS 自帶的字型檔也有幾種,不是唯一的。曾經出現過在驗收時,在用其說明中所註明的相同MAPGIS 版本字型檔配套的情況下,打開文件後發現其文字顯示有疊加現象,重新配套上其製作時所用的MAPGIS 漢字型檔後,一切正常。因此驗收時,在按照電子文件的說明、註明正確配套的情況下,當發現圖面內容不正確時,首先對其系統庫、漢字型檔的正確性進行確定,其次是對其點、線、面文件正確性的確定。一定不能籠統認為是點、線、面文件本身的錯誤。在這個確認過程,對於資料驗收人員來說,就要有一定的地質專業基礎和通曉 MAPGIS 制圖軟體技術。另外在檢查 MAPGIS 軟體制圖時,在用比其製作版本高的軟體進行驗收,發現多個圖件中某些線型有同樣的異常,且沒有其他問題時,重新用其製作時的版本進行檢查,若正常的話,這是版本的差異,不是錯誤。另外還要注意在檢查矢量圖時要選擇還原顯示狀態,弧段可見等。

2.2 點、線、面文件的檢查

MPJ 工程文件就相當於我們平時用來管理東西的一個「文件夾」,而點文件(*.WT),線文件(*.WL)和區文件(*.WP),就相當於文件夾里的所有內容。

點、線、面文件是包含圖元的實體文件。

在設置好系統庫和漢字型檔後,用 MAPGIS 軟體打開工程文件,左邊編輯欄內,出現點、線、面文件。當檢查面文件時,將線文件和點文件選上,單擊右鍵,選擇「關閉所選項」,激活「更新窗口」圖標,即可瀏覽檢查工程文件(地質圖件)中的所有面文件。檢查線文件時,就關閉另兩個文件,方法一樣。

這樣對工程文件的檢查更系統、更全面,也更能保證地質圖件匯交的質量。

注意:由於工程文件 *.MPJ 是對文件的管理,如上次保存時工程中文件的個數、文件所處的狀態(編輯、打開、關閉等狀態),在下次打開的時候都會和上次保存時一樣。

2.3 空間資料庫的檢查

空間資料庫是在原始地質圖圖件製作過程中,按照《數字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DD2006-06》技術標准建庫,所有點、線、面等矢量數據經過整理後才算入庫。如果沒有按照要求整理,就算沒有完成空間資料庫,需返回重新做。除了系統自動生成的文件及文件夾以外,必須包含以下六個文件夾:MAP(全要素圖形文件)、MAPGIS 文件(高斯北京,經緯度,圖式圖例)、MDB(外掛表)、METADATA(元數據)、RASTER(柵格文件)、README(說明文件)。

資料庫產品有多種形式,要視成果地質資料的情況而定,在地質填圖項目資料匯交時,空間資料庫是很重要的數字成果資料,它是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並舉。資料人員通常根據其文字報告中基本數據信息的描述進行核對,如空間資料庫的文件格式、文件數量,各類外部屬性信息的記錄數、內部屬性有無等數量性、存在性檢查。對於純資料庫項目成果檢查要復雜許多,形式也多樣。總之,因具體情況而進行基本數量性、存在性檢查。對於鑲嵌在系統中的資料庫,則要通過其軟體中的一些功能來實現對信息的檢查。

3 MAPGIS 圖形轉換成圖像文件(.JPG)的驗收

3.1 轉換圖像文件的方法

在 MAPGIS 軟體下,打開圖形處理—輸出系統,在文件菜單下打開工程文件,「光柵輸出」菜單下即可找到列印「圖像文件」,可生成 GIF、TIFF、JPEG 命令。如果圖幅較大時,需要生成 EPS 格式;否則生成 JPEG 格式,在圖片瀏覽時容易造成文件打不開。

3.2 圖像文件的檢查

當檢查一份地質報告的附圖時,要打開電子圖件(.MPJ 和 .JPEG 格式),對照紙介質圖件,逐一核實圖面上的各類地質信息、圖面顏色等,確保兩類電子圖與紙圖的一致性。原則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計算機制圖、轉換和列印成圖吻合無誤,從而完成一張圖件正確性的檢查。但也有例外,例如:檢查過程中如果出現偏色和某點信息變化現象,即 MAPGIS 中由列印機(繪圖儀)輸出的紙圖與顯示器顯示的JPEG 圖像顏色不完全匹配,有差異;JPEG 文件格式中有些地質點標注(子圖)與 MAPGIS 軟體工程文件輸出的也不同。這主要與輸出所用的列印機設備和顯示器有關。不同的列印機因為配色方案的不同,其輸出的圖像顏色也有差異,一般是顯示器顯示的圖像色彩較鮮艷些。故檢查中紙圖與電子圖在色彩上完全一致是很難的,只要把握是一個色系的色差就可以,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算正確。而圖面上地質信息產生變化,是軟體圖形轉換中形成的。解決的辦法是把發生變化的子圖用另一個相近的子圖替換後,點信息產生的變化就消失了。

4 結論

按照《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規定,匯交地質圖要提交源電子文件和存檔電子文件,即上述談及的 .MPJ 和 .JPEG 格式文件。故資料驗收人員只有掌握 MAPGIS 軟體相應制圖、編輯、瀏覽等功能,才能正確地檢查一張地質圖件兩類文件及其附加的資料庫,保證項目的最終成果完整准確地歸檔,日後提供社會服務。

⑨ 基礎地質圖件

( 一) 遙感地質圖

地層: 編圖最小圖斑面積 2 mm ×2 mm。

新構造斷裂: 編圖最內小長度 10 mm。

其他斷裂: 編圖最小長度 10 mm。

對具有重要意容義但規模小於編圖原精度規定的最小圖斑的可適當誇大表示。

( 二) 地貌類型圖

地貌單元: 編圖最小圖斑面積 2 mm ×2 mm。

新構造斷裂: 編圖最小長度 10 mm。

其他斷裂: 編圖最小長度 10 mm。

對規模小於編圖原則規定的最小圖斑的可適當誇大表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