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素描外業包都有什麼

地質素描外業包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1 01:18:39

❶ 地質數描圖怎樣畫

地質素描地質素描,是以野外地質物象為對象,用素描技法描繪出地質客觀實體的空間形態及相互關系。如地貌景觀、地質構造、岩石礦物等內容。往往用許多文字還表達不清的地質現象,而一張素描圖卻表達得十分清楚,這對提高工效和工作質量起著重要作用。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兩部份,第一步先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地質情況,必要時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一、透視法在野外素描中的應用
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前遠後、近彎遠直的透視法原理,將地質景觀反映到素描圖面上
二、塊面的應用法
為了將復雜的地貌形態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簡單的幾何體將類似的地形形態逐塊進行勾繪,構成與素描對象近似的塊面,以及各部分相對大小和結合關系,組成景物的整體關系。塊斷面是構面形體的基本單位,不論地景形態多麼復雜多變,但均可劃分成理想的幾何形體,有利於分析、對比和素描。
三、素描圖中線條的運用
(一)、輪廓線條: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點,相當於逆光照片中物體周邊線.
(二)、塊面分割線條:表現物象表面起伏變化的線。在輪廓像中反映物體次級形態的一種線條,使物體具有立體質感,以表示物體的(豎面、平面、斜面、波狀面和弧形面)五大塊面。
(三)、陰影線條:用於反映物體明暗差別的線條或點。
運用線條時根據五大塊面,可選用水平線、直立線、斜線、弧線和曲線分別表示地形、物體形態的變化。在素描中,運用各種線條要注意其反映物具體部位特徵:弧線、曲線一般附合物體起伏變化特徵,線條宜均勻柔滑,如緩山坡地形。陡坡、陡崖用直豎線,線條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網。
四、野外常用的幾種地質素描圖
(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質工作者經常在穿越主要地質路線時勾繪地質隨手剖面,以反映所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地層、構造、侵入岩形態及穿插關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測制圖相同,沒有反映路線所通過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質現象的變化,缺乏立體感。剖面素描應畫出地貌形態特徵,和不同高程上的地質現象,並勾連其地質構造,標注產狀要素和岩性花紋。
(二)地景素描:主要是對地貌景觀的大視域描繪,以此反映地質作用或不同性質的岩石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特徵。描繪時要認真觀察地貌特徵,進行塊面勾繪,用透視原理及恰當的線條反映出明暗和地形陡緩變化關系。(三)、具有代表意義的地質現象素描。此素描選取范圍不宜過大,一般常用於露頭素描。用精細的描繪手法,將其地質構造特徵較真實形象的反映出來,也可稱作特寫(圖Ⅵ-8、9、10)
五、地質素描步驟
地質素描圖從取景到成圖,要有一個過程和步驟,首先要目的明確,就是畫這一張圖時要明確它要表現什麼主要地質內容(如地貌特徵、褶皺構造、接觸關系等),取景時要將主要反映的地質現象放置在圖的中心突出部位,同時考慮圖面布局的合理美觀。其素描圖主要步驟可分為以下五個:
(一)、取景:確定控制點(滅點、最低點、最高點)、視平線、景觀范圍。
盡管范圍,初學者常用「取景框」取景框用硬紙板或塑料片,中間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窗框,中間拉十字線,在圖紙上也畫上同樣的十字線,邊框上應刻上尺寸,當選好取景范圍時,將突出的景觀輪廓線在邊框上和十字線的相交點確定在圖上,以免相互比例和位置關系的失調。
(二)、勾畫大體輪廓線及主要地質界線
先畫出大體輪廓再畫局部,先畫主要再畫次要,由簡單到復雜,由直線到曲線。輪廓線和主要地質界線,首先用直線進行大致勾繪,再著意其位置和相互比例進行准確描繪。
(三)、畫細部輪廓線和次級地質界線:在大塊面上進一步畫次級和小塊面,然後再按物體形態特徵將大體輪廓線勾成形態曲線,並將次級界線進行形態勾繪,即成為一幅白描圖。
(四)、畫明暗以增加質感,突出地址特徵,檢查整飾全圖:在白描圖上按小塊面和明暗交界線畫出明暗,有些還要畫陰影。從而使物象具有質感,也突出了地質體的形態特徵。
(五)、標明內容要素:圖名、比例尺方位、主要地名、地質產狀要素、地質代號、作者、日期。

❷ 怎麼做好地質素描,有什麼書對地質素描有詳細介紹的嗎我是搞暗挖隧道,想請教下各位!

多看視頻,看一個老師的,雖說風格各異,但是道理都一樣,你搞明白步驟畫法,就可以走自己路線了,還得多練習

❸ 什麼是礦井地質素描圖

礦井生產過程中,通來過開掘煤巷,源岩巷等活動實際揭露的地質現象及實測結果直觀反映出來的圖件,主要包括,立井地質素描圖,石門、斜井、岩石上下山地質素描圖,岩巷地質素描圖,主要煤層巷道地質素描圖。首先你要現場收集資料,然後手繪,比如產狀,構造,岩性等

❹ 隧道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包括哪些內容

隧道開挖工作面地質素描包括內容如下:
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質資料。主要描述岩石名稱、顏色、結構、構造、礦物成分、風化程度等。新建狗磨灣隧道所見到的均是石英雲母片岩,呈灰色—灰黑色,層狀構造,片理發育,風化輕微—頗重,含絹雲母,有滑膩感。
2、斷層:是地殼上主要的構造痕跡,它的形成、特性及規模決定地區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對隧道施工影響極大,是開挖時發生塌方的主要地質原因之一。主要描述斷層位置、產狀、斷層破碎帶寬度及構造類型、斷層性質及其與其它斷層的關系、派生節理產狀、密度及充填物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斷距很小的斷層。
3、貫穿性節理:是造成塊體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描述節理產狀、密度、寬度、延伸情況、節理面特徵(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曾多次發現貫通性非常好的節理,發生過幾次塊體塌方,由於我們進行超前預報,提醒施工人員注意,提前採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沒有造成大塌方。
4、岩脈:岩脈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殼的薄弱點。我們主要描述岩脈的岩性,出露位置、寬度、接觸關系、破碎情況、風化程度等。在開挖面調查中,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是石英岩脈,風化輕微,呈透鏡狀或線狀穿插於圍岩中,雜亂無規則,造成圍岩非常破碎。
5、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難度。地層滲水影響噴射混凝土的質量;若在斷層帶內岩體破碎,或節理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則會大大降低圍岩的自穩能力,增加坍塌的可能。我們主要描述出水點位置及其與斷層和節理的關系、出水狀態(滴、流、涌)、水味、水色、水溫、出水點附近有無沉澱物等。同時了解水對混凝土的侵蝕性。對於地下水與地表水可能存在水力聯系的地方進行了地下水動態觀測,提前確定施工中的排水措施,以防止造成涌水事故。

❺ 煤礦地質素描,包括礦井綜掘巷道的地質素描和地質素描卡片

采區水平切面圖

❻ 大壩基坑地質素描工作回憶

張占標

基坑地質素描工作,是大壩施工詳圖階段的地質勘查工作。它包括大壩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地質觀察,基坑最終基岩面上的破碎帶和斷層軟弱帶的技術處理,基坑平面素描圖的實測,基坑驗收和編寫總結報告等五個部分。

1.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地質觀察

我調基坑地質組比較晚,沒有趕上一期基坑的素描工作。據當年甘存緒介紹和查找有關資料,三門峽大壩基坑開挖是從1957年2月開始的,比大壩正式開工典禮還早兩個多月。也就是說三門峽大壩的基坑素描地質工作,是從1957年2月開始的。

一期基坑地處黃河左岸。這里島嶼多,自然地形比較高,而壩體建築物是溢流壩和護坦、隔牆,要求基坑的最終基岩面比較低。這樣一來,要整個炸掉人門島,削平梳妝台,開挖工程量很大,直到1958年3月,都在放炮開挖、運輸清碴和修築圍堰,沒有竣工基岩面交工。這段時期,基坑組有3人,除組長甘存緒外,還有人事關系屬水電部門的小郭和小李。主要工作是跟隨開挖施工進行地質觀察和收集資料,重點是對構造裂隙、裂隙密集帶、破碎帶和斷層進行跟蹤觀察。同時還和技術處的質檢人員一起,監督開挖放炮打眼的直徑、深度和裝葯量,都要嚴格按開挖規范操作;指導專業開挖隊對基坑中軟弱帶和基坑邊坡等有關問題的技術處理。工作不是很緊張,但天天都在機械轟鳴、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觀測記錄破碎帶、斷層的變化和岩石的風化情況,還要采標本,取岩樣等,也很勞累。

二期基坑的素描工作是我和甘存緒兩人完成的。二期基坑在黃河右岸,是電站壩體、廠房和尾水渠的基礎部位。這里集中發育著1號、37號斷層和10多條構造破碎帶,在地形上正是人門、神門、鬼門三河匯流的河床地段,有一處不規則天然深槽,被稱為「龍宮」。槽壁光滑矗立,槽內積滿淤泥。與一期基坑相比,開挖量小了,清淤工程量卻很大,而且由於這種地形的影響機械和車輛用不上,只能靠鐵索吊運和人力A抬。為趕工程進度,工程局在1958年年底冒著寒冬,搞了人工清淤大會戰,上至局長、書記,下至普通幹部和工人,輪流到「龍宮」參加勞動,全靠人工用鐵杴挖、用鎬刨、用布兜A、用竹筐抗,每天都有近千人的隊伍,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清出了幾條道路,用上了汽車,才加快了進度,直到1959年2月才轉入基坑基礎軟弱帶的技術處理。這段時期,我和甘存緒天天在彩旗招展、人聲鼎沸的清淤大軍人流里,對照壩址區地質圖,觀察斷層、破碎帶的變化情況,檢查以往水上鑽探資料的准確程度,指導專業隊伍對斷層、破碎帶和地下水的技術處理,還對龍宮的直立岩壁,光禿岩丘進行拍照、素描和描述。

2.基坑基礎軟弱帶的技術處理

在我們素描的整個一二期基坑范圍內,作為大壩主要建築物基礎的岩石,全都是閃長玢岩。它是一種淺灰綠色、堅硬、耐風化、飽和極限抗壓強度1200~1800kg/cm2的塊狀結晶火成岩,是大壩的天然良基,但也發育著構造裂隙、裂隙密集帶、破碎帶和斷層所構成的基礎軟弱帶。因為這些斷層和破碎帶是對壩基產生危害影響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基礎開挖、素描和驗收過程中,進一步查清其分布規律和帶內產物的性狀,並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規范進行技術處理,始終是我們基坑地質組的工作重點。

在素描和驗收中,我們對這些基礎軟弱帶的處理,主要採取了兩種辦法。第一種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院設計圖紙規定的辦法:對軟弱帶進行加深開挖,其深度與軟弱帶的寬度相等,然後對軟弱帶的兩壁各挖去0.5m,再以2:1的坡度與基坑的基岩面相接。

第二種辦法是我們與工程局質量檢查部門一起制定的根據軟弱帶內構造岩的岩性而採取的加深開挖的處理辦法,即不管軟弱帶的寬度,也不管軟弱帶兩壁與基坑基岩面相接的坡度,只要帶內的構造岩岩性不好,就往下挖,一直挖到構造塊狀岩為主時為止。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採用哪種辦法,我們都是根據帶內產物的具體情況,壩體結構物基礎對該部位的要求和施工處理的難易程度,經與技術處質量管理人員和開挖單位負責人具體協商確定,而且大都爭得了現場前蘇聯專家的同意。

1)一期基坑的軟弱帶處理

一期基坑主要是溢流壩和護坦的基礎部位,壩體結構物對基礎的要求,主要是抗滑和防沖防淘。這一地段的具體情況是,根據溢流壩標高低的要求,已普遍從原基岩面下挖了10~20m,基坑中的斷層和破碎帶內的產物大都呈現為新鮮或表面呈黃褐色的構造塊狀岩,而且最終基岩面大都是平坦的,所以這里的基礎軟弱帶也大都是採取第一種辦法處理的。有的下挖深度比規定深度還少了一些。但帶內同時還有對防沖防掏不利的碎屑岩、未膠結角礫岩或粘土岩時,則按構造岩的分類處理原則再加深開挖。在進行這些處理時,全都是按照規范要求,採用風鎬、洋鎬和撬杠處理的。

對於第二類破碎帶造成的軟弱帶,因為它沒有明顯的邊界線,又是以構造塊狀岩為主的充填物,經過10m的開挖後雖已岩質堅硬,但有的岩塊用錘敲擊仍發啞音。遇到這種情況,則採用第二種辦法,加深開挖,直到這種構造塊狀岩接合緊密為止。

對第三類破碎帶造成的軟弱帶,因其主要是由方解石脈或方解石石英共生岩脈構成,岩脈本身是完整堅硬的,只在岩脈兩側伴有0.2~0.3m的灰白色碎屑岩。對其處理的辦法,也只是用鑿子沿岩脈兩側各挖0.2~0.3m深的小槽就行了。

2)二期基坑的軟弱帶處理

二期基坑是電站壩體、廠房和尾水渠的基礎部位。壩體對基礎的要求,主要是承重、抗滑和傳力。而這一地段的實際情況是斷層、破碎帶的集中發育區。截流抽水後,有一深達10m,面積達11000m2的深槽。槽內的最終基岩面,對壩體要求來說,已經很低。清淤後,開挖隊對坑內的基礎軟弱帶,仍採用第一種辦法處理,遇到邊坡銜接難以施工的問題。因為由1號、37號斷層和47號、89號、90號、91號、93號破碎帶所造成的基礎軟弱帶,已被沖刷成岩壁堅硬完整、光滑陡立的深溝,無法進行2:1的邊坡施工,只好改用第二種辦法處理,在清淤後的斷層、破碎帶所造成的深溝內繼續深挖,有的挖2~3m,有的挖4~5m,最深的挖了6m,都挖到了達到要求的構造塊狀岩。對於由第二類、第三類破碎帶所造成的軟弱帶的處理,仍採用了與一期基坑相同的處理辦法。

在進行二期基坑深槽內軟弱帶深溝技術處理過程中,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就是清淤後,開始對軟弱帶深溝進行處理時,施工隊遇到由於溝深壁陡,邊坡難以施工的問題,我們和技術處的質檢人員商議改用第二種辦法加深開挖處理。這時一個剛從列寧格勒來的年輕地質專家,和我們一樣認為其帶壁堅硬完整,無需再用爆破的辦法加大徒勞開挖工程量,但也不同意我們繼續深挖,直到構造塊狀岩為止的方案,提出了一個在軟弱帶兩壁打成排的風鑽孔,再用粗鋼筋「扒鋸子」的辦法。開挖單位首先反對,認為深溝的寬度變化很大,「鋸子」沒法預制,現場不能加工。我們和技檢處的人也不同意,認為鋼筋的拉力,對地質應力來說沒有意義,而且太瑣碎、太費事,對趕工期也不利。因為當時國家有正確對待外國專家建議的嚴格要求,我們只好三條線向各自的上級匯報。開挖隊向謝副局長作了匯報,技術處向汪胡禎總工作了匯報,我們向賈工作了匯報。最後由汪胡禎和賈福海兩位總工出面,去找前蘇聯專家組長協商,才否定了「扒鋸子」方案,仍按我們的意見採用深挖方案處理。後來聽說,那個年輕地質專家是個新來工地實習的研究生,此事之後就沒有再在工地見到他。

3)地下水的處理

一期基坑中的斷層、破碎帶內有幾處地下水出露點,水量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超過0.2L/s;二期基坑深槽因地勢較低,有10多處出水點,多呈點滴狀,泉流狀需要泵排水的只有3處,整個基坑內地下水的滲出總量約有0.5~1L/s。其處理方法是:水量小的,先用水玻璃堵死,再澆築混凝土;用水玻璃堵不住的,用水管將水引流基坑外,待澆混凝土凝固後,再把管子堵死。這項工作我們沒有親自做過,基坑中的地下水處理,都是由澆築隊結合混凝土澆築進行的。

3.基坑地質素描圖的測制

基坑地質素描圖,是在基坑開挖到最終基岩面時,由地質人員現場測制的一張竣工基坑綜合地質圖。它既要反映壩基最終基岩面的裂隙、破碎帶和斷層的發育程度、分布規律、產狀要素、充填物、捕虜體及地下水出露點的情況,又要反映以往各勘探階段的坑、孔位置等,既是基坑驗收的必備圖件,又是勘探單位向設計部門提供的最新地質資料。其測制過程大體分以下三個步驟:

1)野外平面素描圖的實測

當開挖單位將基坑開挖至設計高程,並將基岩面按驗收標准清理干凈後,由地質組測制基坑平面地質素描圖。其作業過程是:先用皮尺和紅漆對照著澆築塊設計圖紙,畫好邊長2m的方格網,然後用竹尺和米格紙,採用1:100的大比例尺和總隊規定的標准圖例,在本次申請驗收的基坑內一塊一塊地把基岩面的裂隙、軟弱帶、捕虜體、地下水出露點和勘探坑、孔位置等都填在圖上。同時將裂隙、斷層、破碎帶的編號、產狀要素等記在事先設計好的表格或記錄本上。

方竹尺邊長2m,每10cm刻一個刻度,移動一次可畫4m2。畫完一塊,兩人平抬竹尺向下一塊移動,直到將本次驗收范圍的基岩面畫完為止。素描范圍的大小,往往是根據壩體結構物的基礎塊段和有無混凝土澆築條件來確定,有時幾十個澆築塊基礎要一次畫完,大到幾百平方米;有時十幾個澆築塊,面積只有幾十平方米。一般我們不管素描范圍的大小,只要達到驗收標准我們都及時把素描圖畫完。

2)平面素描圖的內業整理

野外畫好的素描圖,要及時進行內業整理。其內容包括:①把野外記錄表格或記錄本的記錄資料都填到圖上,對特大裂隙、裂隙密集帶、斷層、破碎帶要統一編號,過去沒有出現過的,要按順序予以新的編號,如有分支,可在其編號的右下角加a、b、c等字樣;②將本次畫完的斷層、破碎帶與以往畫完的相鄰素描圖對接,如接不起來,應持圖去現場找原因;③根據開挖單位提交的開挖竣工圖,本次實測的平面素描圖和開挖過程中收集的有關資料,按規范要求編制相應數量的縱、橫剖面圖,並把各剖面線的位置和編號標在平面素描圖上;④將本次素描范圍的各澆築塊編號標到圖上,還要將圖例和本次素描圖在總澆築塊圖中的位置也標出來。

3)編寫工程地質結論書

在進行平面素描圖內業整理和編制縱、橫剖面圖的基礎上,寫出本次基坑素描范圍的工程地質結論書。這是一篇與平面素描圖、縱橫剖面圖相對應的、短小精乾的文字資料,要求簡潔明了。論述的重點是基坑最終基岩面的質量。內容包括:岩石、地質構造、破碎帶、斷層、地下水處理和結論。在結論中要重點說明那些由斷層、破碎帶所造成的基岩軟弱帶,經過相應的技術處理,已完全符合設計要求等。

寫到這里,有一個問題值得說明一下,就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並不是每做一次基坑平面素描,就跟著做一次縱、橫剖面圖和寫一次工程地質結論書。基坑平面素描圖是根據基坑開挖的進度,基坑中斷層、破碎帶的處理情況和澆築施工的需要來確定的。而寫工程地質結論和加編縱橫剖面圖,是按壩體結構物基礎澆築的段塊劃分進行的。前者是為基坑驗收准備圖件,後者是為設計部門提供新的地質資料。所以,如果沒有設計部門的特殊要求,我們是作完一壩體結構物單元的基坑素描後,才進行平面圖對接,加編縱、橫剖面圖和編寫工程地質結論書,並送總隊技術主管進行審核、簽批、清繪、翻譯俄文、藍曬復制等,最後送交工程局機要處轉送蘇聯列寧格勒水電設計分院。因為甘存緒是工地三人質量檢查小組成員,現場工作比較忙,這些送審的事情多是由我辦的。記得剛開始是由陳祺江審批,由李松花或汪玉珍進行清繪。1959年3月以後,隊上的地質人員分別去了新疆和內蒙,但賈福海主任工程師仍在隊上。一方面是因二期基坑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同時他在這時正在進行第四紀三門系的調查研究和資料整理。所以陳祺江去新疆以後,基坑工作就由賈主任工程師直接管理了。

4.基坑驗收

基坑驗收是為確保大壩的基礎質量,而採取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為了做好這一工作,三門峽工程局成立了以副局長為首、各有關單位領導參加的驗收委員會和現場質量檢查小組,具體工作由技術處的金喜卿、丁寶琦和地質總隊的甘存緒三人負責。金、丁負責開挖放炮等施工技術操作和松動岩石、軟弱帶的處理檢查,還負責起草驗收情況說明書和簽發驗收合格證書;甘負責基坑素描和編寫工程地質結論書。任務雖有分工,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分工合作,互相幫助,都把現場實測基坑素描圖作為最後一次全面的質量檢查,一起作好基坑的素描和驗收工作。

基坑驗收的一般程序,是先由開挖單位進行自檢、清底、並用高壓風水槍將基岩面沖洗干凈,提交開挖竣工圖和提出驗收申請;再由地質組實測基坑地質平面素描圖,現場質檢小組結合地質素描圖的測制,進行最後的全面質量檢查,並寫出驗收情況說明書;最後由驗收委員會驗收,並簽發驗收合格證。由此可見,地質素描和基坑驗收,既是同時又是統一進行的。地質素描是基坑驗收的最關鍵環節。

一期基坑的素描和驗收,是從1958年3月開始的。當時,左岸基坑圍堰基本完成,靈寶砂石廠和混凝土拌和樓相繼投產,開挖隊選擇運輸條件較好、地處基坑最南端的隔牆基坑,進行清底、自檢、並提出驗收申請,隨後地質組實測了大壩基坑的第一張平面素描圖,經驗收委員會驗收後,1958年3月18日,由水利部副部長李葆華和工程局黨委第二書記張海峰,親手打開混凝土吊運大罐,在大壩隔牆基礎地段澆築了第一罐混凝土。自此以後,地質組在開挖隊和技術處有關人員的大力幫助下,緊張進行素描,直到1958年7月,全部完成隔牆、隔墩、梳齒、護坦等部位的基坑素描工作。這一時期,素描工乾的相當艱苦,一方面是素描剛開始,操作方法尚不熟練;另一方面,開挖隊經過1年多的施工,已有大面積的基坑准備竣工,所以素描工作必須緊張作業,否則就不能及時進行驗收,就會影響澆築施工,時間非常緊迫。在這種情況下,地質組在壩址分隊大力支持下,分成兩組、三組搞突擊素描,白天畫不完,有時晚上接著干,終於加快了速度保證了驗收和澆築進度。

二期基坑1959年2月清淤、清底結束,開挖隊先在電站廠房基坑部位,按澆築設計圖紙逐塊進行光面鑿毛、軟弱帶深挖處理,然後沖洗、自檢和申請驗收。我和甘存緒兩人畫素描圖,丁和金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也很緊張,但我們的素描技術已經熟練。往往是我們兩人在一起,先用皮尺畫好方格網,然後一人一塊圖板,分成兩組,自己移動竹尺,自測產狀要素,並將測得的數據直接標到圖上,不再填表格。老丁和小金見我們兩人太忙,在檢查完松動岩塊和軟弱帶處理情況後,就來幫我們畫方格網或移動竹尺。後來還把技術處的測量人員叫來,用水準儀在高差大、拉皮尺難的「龍宮」邊緣和軟弱帶深溝地段,幫我們測點放線畫方格網,使我們大大提高了素描速度。到1959年6月,全部完成二期基坑的素描驗收任務。前後兩期共提交了基坑地質素描圖45份。

5.基坑地質素描總結報告的編寫與丟失

1959年6月,隨著二期基坑最後一張素描圖的畫完,三門峽隊所承擔的大壩地質勘探任務全部勝利完成。其隊伍早在年初,就分兩隊分赴新疆和內蒙去組建治沙隊。隊伍撤離時,地質部所屬領導離隊較晚,賈主任工程師和張洪生副總隊長,是在5月底或6月初回北京的,夏其發工程師是在水庫勘探工作全部結束後,於8月份回北京的,會興鎮隊部只留下王相坎(組長)和馮文福(幹事)、何宇弟(會計)三人留守小組,看管房屋和已封存的地質資料,管理尚未遷走的隨隊家屬。我和甘存緒住在史家灘,開始著手編寫基坑地質素描總結報告。

基坑地質素描總結報告,是在賈福海主任工程師的直接指導下編寫的。他在主持出版前八卷總報告時,就考慮要把拌和樓滑坡報告列為第九卷,基坑總結報告列為第十卷。早在年初,他和陳祺江到工地來檢查二期基坑軟弱帶深挖處理情況時,來到我們在史家灘的辦公室,讓我們在進行二期基坑外業工作的同時,著手考慮基坑素描總結報告的編寫問題,並就報告的指導思想、論述重點、文字章節和圖件精簡縮編等方面談了原則意見。

基坑素描總結報告的編寫,從7月初開始,我和甘存緒先按賈工要把重點放在基礎軟弱帶的處理與評價上的要求,擬了個提綱,然後甘存緒起草文字初稿,我縮編整理圖件。初稿寫出後,我修改謄清,他審查圖件,計劃兩個月完成。寫完後,他回廣西休探親假,我帶著資料和王相坎一起回北京向賈總匯報。

國慶節後,甘存緒也回到了北京。我倆根據賈總的初審意見,由我執筆對總結報告作了補充、修改,但圖件未找到清繪人員。這時賈總奉派援助越南,忙於出國准備,基抗報告的事就暫時停了下來。報告、圖件和原始資料仍放在我從三門峽帶回的兩個帆布箱里,由我保管。

1962年底,賈總回國後,又讓我們對報告進行整理。這時,甘存緒已調回廣西,我和張洪生、汪玉珍隨綜合隊與北京隊合並到西郊八里庄。我和汪玉珍被抽出來,在張隊長的領導下,對三門峽基坑總結報告和圖件,按出版要求,又進行了整理和清繪,並送到水文局賈總辦公室,由賈總進行最後審查。這時賈總再次被派援越,這份整理好,也審查完的報告,又被擱置起來。後來聽張洪生隊長說,賈總那次出國前,向他交待了拌和樓滑坡和基坑報告出版的事,因為離前八卷報告的出版已有好幾年,與出版社的賬務早已結清,他想讓水文一大隊出點錢,怎奈當時地質隊強調計劃管理,「打油的錢不能買醋」,再加上兩隊合並後的領導班子矛盾重重,幾年也未列上計劃,直到「文革」前也未辦成。

「文革」後期,有一次去部里開會遇到賈總,又談起三門峽基坑報告的事。他說出國前,基坑素描和拌和樓滑坡的兩份報告都放在他的辦公室,文革中賈工的辦公室被他人佔用了,回國後就沒有找到。這兩份報告是我們在大壩施工階段的勘察成果,缺了它們我們的總報告就少了一塊,就不完整了。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2004.9.16於北京望京

參考文獻

1.三門峽基坑素描、驗收地質工作初步總結

2.三門峽大壩基礎閃長玢岩中的斷層及構造破碎帶和對這些軟弱帶的處理

3.「萬里黃河第一壩」一書中有關基礎開挖、驗收的回憶文章

❼ 請問隧道開挖地質素描的圖怎麼畫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兩部份,現在我主要針對你所說的地鐵工程概專括一下,第一步屬先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巷道一幫或者兩幫巷道地質情況,必要是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❽ 地質素描的圖需要畫哪些內容

一樓的同志不懂就不要亂回答,地質素描圖是有專門的規定的,煤層和岩層,還有穿層都是不一樣的,具體畫法《煤礦地質規程》中都有明確規定,你可以找來看看。

❾ 搞地質適合考什麼九大員

要對一些地質現象和一些岩石與礦物有一些理論和概念上的認識。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內兩部份,第一步先容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地質情況,必要是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❿ 如何作地質素描

地質素描工作分為外業和內業兩部份,現在我主要針對你所說的內地鐵工程概括一下,容第一步先要對井巷現場地質情況進行收集,包括岩性、產狀、構造、位置關系等,第二步進行內業整理,對外業工作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上圖,按一定比例繪制巷道一幫或者兩幫巷道地質情況,必要是附上文字說明,如有條件,對一些地質特殊地段還可採用井下攝影技術。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