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2-20 13:10:36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怎麼樣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事業單位,主要職責和任務是承擔全國地質環境回監測答網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承擔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以及相關調查研究工作,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信息化建設與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國土資源部為正部級;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副部級,副局長為正局級,下屬各單位正職應該是標配副局級。因此,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事業單位,其正職應該為副局級,副職為正處級。下屬各單位部門正職為副處級。

Ⅱ 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咋樣待遇如何

安徽省的不太熟悉,但我們山東省的可是很好的,省廳直屬,錢都花不了啊

Ⅲ 青海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簡介:青海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是青海省唯一從事地質環境調查、監測、評價和綜合研究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始建於 1986 年,原名為青海省環境水文地質總站。
注冊資本:636萬人民幣

Ⅳ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嘉興GPS固定站及NetRS GPS接收機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建設

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由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省氣象台、省氣象信息中心、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共同承擔,由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實施,從2003年開始至今已經穩定運行6年。通過與氣象、水利部門的專線數據交換,採用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預報預警軟體模型,建立了一套由信息傳輸、突發性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軟體、手機簡訊平台、WebGIS預警結果發布系統,以及相關的會商與成果發布審批等組成的省級突發性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保證了每年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地質災害防治專題網站建設

2006年開始,通過在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建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專題的形式,實現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成果及相關信息的發布,為社會公眾提供了突發性地質災害可能發生區域及發生概率信息,提高了公眾預防地質災害的針對性,加大了群測群防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同時為宣傳地質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樹立省國土資源部門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形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專題網

(三)地質災害資料庫等信息系統建設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立了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和地下水動態、地面沉降監測資料庫、1:20萬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1:50萬水工環地質圖環境空間資料庫、礦山地質環境資料庫等。初步實現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點、地質災害易發區、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及隱患點信息查詢和航片、衛片及DEM數據的管理及平面、三維展示。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幾十年的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監測工作,積累了長期系列資料,編制了各年度地質環境監測報告和以「五年」為階段的地質環境監測綜合報告。依據監測資料每年編制杭嘉湖平原等主要區域和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地下水水情通報和預報,2001年開始每年編制浙江省地質環境公報,向社會發布。

2004年5月建立了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具體指導與協調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區域協作聯席會議制度,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監測信息通報與發布協議》,每年發布《長江三角洲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監測信息通報》。

在區域水文地質和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2001年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水利廳聯合編制了《浙江省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與開發利用規劃》,2001年和2008年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分別與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合作開展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杭嘉湖平原地下水與地面沉降模型建設,提出了地下水開采和地面沉降控制目標,制訂了年度地下水開采計劃並監督實施,地下水超採的局面得到明顯控制,地面沉降的速率也呈趨緩狀態。

2003年開展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系統研製,2004年起汛期正式在省電視台氣象節目預報地質災害信息,對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截至2008年,全省共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197次,其中3級86次、4級107次、5級4次,手機簡訊23160條。通過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與群防體系的緊密結合,成功避讓了170起滑坡和泥石流災害,使2373人避免了傷亡。

六、法制建設

1.《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04號,1998年8月15日。

2.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浙政辦發〔2004〕48號),2004年6月8日。

3.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意見》(浙政發〔2006〕30號),2006年5月25日。

4.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杭嘉湖地區地下水管理的通知》(浙政辦發〔2002〕58號),2002年11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水利廳《關於劃定杭嘉湖地區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及明確控制目標意見的通知》,2004年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水利廳《關於劃定甬台溫地區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意見的通知》(浙政辦函〔2005〕3號),2005年3月2日。

5.《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已進入省人大一類立法計劃,《條例》(草案)已送省政府法制辦。

6.《浙江省地質環境保護規劃2006-2010》、《浙江省地質災害規劃2006-2010》、《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規劃2006-2020》、《浙江省地面沉降防治規劃2007-2010》均已發布並實施。

Ⅳ 地質環境監測站和一般的環境監測站工作內容區別

地質環境主要是指從該表面下方的地面的硬殼,該岩石層。地球的地質環境是進化的專產物。岩石下,太陽屬效應風化過程,使物質釋放的參與地理環境的整合,以及參與到星際物質大循環的地質循環中去。
地質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生產,礦產資源豐富。目前,每年人類開發從地殼長達4立方千米的礦石,以提取大量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精力,從煤,石油,天然氣,地下水,地熱和其他放射性物質。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質環境對人的影響也更大,一些大的項目,直接改變了臉上的地質環境,但也有一些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滑坡,泥石流,地震,水災)的起始因子,這是值得密切關注。

Ⅵ 研究生在地質環境監測站待遇怎麼樣

研究生在地顧環境監測站,待遇不錯,就是很辛苦,臟,累是脫不了的,忙時,一天得走十幾里山路

Ⅶ 重慶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由重慶市編制委員會以(渝編[2001]33號)文批准,版於2001年8月22日正式權掛牌成立,為全額撥款處級事業單位,隸屬於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單位的宗旨和業務范圍為國家建設提供地質環境監測服務。地質災害預警工程項目設置建議 地質災害監測、調查研究和評價 地質環境監測數據和資料收集、匯總、分析和處理。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Ⅷ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怎麼樣

簡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環境保護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環境監測的內技術中心容、網路中心、數據中心、質控中心和培訓中心。主要職能是承擔國家環境監測任務,引領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為國家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監測信息、報告及技術支持,對全國環境監測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