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昆侖山地質公園以什麼聞名

昆侖山地質公園以什麼聞名

發布時間: 2021-02-20 12:13:58

1. 昆侖山的主要特點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最高峰在於青、新交界處,名為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奇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玉珠峰、玉墟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路。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山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昆侖山峰巒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麗,每逢春夏之交,滿山碧樹吐翠,鮮花爭奇斗艷,使昆嵛山更具風韻,成為半島著名的風景游覽區之一。北魏史學家崔鴻在《十六國春秋》中,稱之為「海上之諸山之祖」、「天下名山僧佔多」。

昆侖山自古以來就吸引佛界道家在這里建寺築觀,養性修身,傳經佈道。遠在漢唐之際這里就寺院林立,香火不斷。至金元,盛極一時的中國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王重陽同他的七弟子,把這里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留下了諸多另人神往的道教遺跡。

地質地貌

(1)地質
昆侖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昆侖山地區以前震旦系為基底;古生代時為強烈下沉的海域並伴有火山活動,古生代末期經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昆侖中軸和山脈的中脊;中生代產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昆侖山脈與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昆侖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葉爾羌拗陷中的礫石層厚度2500餘米,河谷高階地上則分布有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克里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與火山口,1951年在於田縣境昆侖山中的卡爾達西火山群的一號火山曾爆發,並伴有現代火山泥石流。東部昆侖山第四紀以來上升了2800餘米,其相關沉積物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達2800米。昆侖山的新構造運動具間歇性,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級階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級疊置的洪積扇。

(2)地貌
昆侖山北坡瀕臨最乾旱的亞洲大陸中心,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於100毫米,西部60毫米,東部20毫米,若羌僅為15~20毫米。年降水量隨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溫帶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墊狀駝絨藜與西藏亞菊組成。源於昆侖山脈北坡諸河流,源遠流長,匯流於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
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3段:
①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烏孜別里山口、明鐵蓋山口、紅其拉甫達坂及康西瓦等,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受重重山體阻擋,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僅為25~30毫米,雪線附近的降水量則達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於南坡,主峰形成現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4000米等高線通過,最高山帶的年均溫為-15~-7.5℃。
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前者的冰川面積為300平方公里,有20餘條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長為23公里,東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達的海拔高度為3900~4900米。後者的冰川面積275平方公里,有16條冰舌下溢,東坡最長21公里,冰舌下達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長度20公里,下達高度4000~4500米。雪線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帶雪線為4800~5000米。
塔什庫爾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溫3℃,年降水量70餘毫米;谷地以東山地的現代雪線,北坡為5000~5200米。
發源於西段的主要河流有葉爾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在盆地北部匯流成。
西段山地的北坡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於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沙與合頭草荒漠,礫-石質的山地棕漠土, 上部為昆侖蒿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淡栗鈣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帶合頭草荒漠,上部為紫花針茅、銀穗羊茅占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出現小片雪嶺雲杉林,與山地草原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庫爾干寬谷中為高位沼澤化草甸。3100~3900米乾旱冰磧丘陵與冰水沖積扇分布著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為以粉花蒿和墊狀駝絨藜占優勢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為刺磯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②中段。位於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即東經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如烏孜塔格(6250米)、慕士山(7282米)、瓊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爾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後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
山地下部為合頭草、紅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為沙生針茅、短花針茅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土;向上過渡為針茅、昆生蔥、昆侖蒿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內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墊狀駝絨藜、糙點地梅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為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更高山峰則為冰雪帶。
③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開,分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東延與相接。昆侖山埡口是青藏公路必經之道。
東昆侖山海拔 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積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昆侖山埡口一帶的雪線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線附近的年均溫-9~-8℃,山間谷地西大灘(4200米)一帶的年均溫低於-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頂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現代多年凍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車爾臣河;流入柴達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烏圖美仁河、及柴達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補給,屬於塔里木內流水系;後四者由降水與湖水補給,屬於柴達木內流水系。
山地北坡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為乾燥剝蝕的基岩山地,幾無植物生長,溝坡及岩屑上堆散生有墊狀駝絨藜,紅沙、合頭草荒漠;3600~3800米過渡為紫花針茅亞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4500~5000米以上過渡為稀疏的高寒植叢和寒凍風化帶;5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氣候物產

(1)氣候
昆侖山北坡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降水量小;隨著海拔的增高,暖溫帶荒漠過渡為高山荒漠,降水量隨之增加。雪線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雪線以上為終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國的大冰川區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國幾條主要大河的源頭,包括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和塔里木河。
(2)物產
昆侖山區有100多種高等植物,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類。野生動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野氂牛、野驢等。新疆和田的昆侖山麓出產最高質量的美玉,從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區玉石的主要來源,因此《千字文》提到「玉出昆崗」。

人文歷史

《史記·大宛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

昆侖山在歷史上曾是一座名山。中國古老的地理著作《山海經》《禹貢》和《水經注》對它都不只一次提到,其中大多記述都帶有神奇的色彩。如說它是「天帝的下都」,方圓八百里,高七萬尺。又說這里有西王母的瑤池,到處長著結有珍珠和美玉的仙樹。有的書籍還說它是黃河的發源地,黃河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搖籃,因此昆侖山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向被視為了不起的大山,起初人們並不知道它的確切位置,後來通過與西域交往,在新疆於田一帶發現了玉石。皇帝根據古代的圖書,錯誤地認為黃河發源於美玉產地昆侖山北麓,於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侖山。
古人尊昆侖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龍山」,因而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婦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遊記》」、「《白蛇傳》」等都與昆侖山有關,是產生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

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奇峰婷婷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是中國第一神山。

玉珠峰、玉墟峰均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山峰,是朝聖和修煉的聖地,1990年推出昆侖山道教尋祖旅遊線。1992年以後,來自世界各地登昆侖、尋根問祖、頂禮膜拜的炎黃子孫組成的尋根團多達上百個,有的台灣同胞連年在昆侖修煉,每年達數月之久。後又帶家人進山朝拜,並投資興建祭壇,十分虔誠。

近年來,我國地質工作者在昆侖山中發現了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岩溶地貌。這片岩溶東起莫諾馬哈雪峰,西止阿奇格庫勒湖,長350公里,寬20~30公里,岩溶地帶山勢崢嶸,形態多奇,有的石峰像祭天神壇,有的似群象、蒼龍、卧虎,還有的溶溝形如甬道、走廊、長亭。其景色大可與雲南石林、廣西岩溶媲美。

神話中的昆侖山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侖山,是黃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侖山由神陸吾主管,他還管理著天上九域。陸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只大山羊。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黃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人們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無達。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發源於昆侖山,向西南流入於丑塗之水。黑水也從昆侖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這里生長著很多奇異鳥獸。〔神陸吾,據郭璞注釋,就是肩吾,莊周曾說:"肩吾得之,以處大山。"形體象虎一樣的陸吾神,說就是《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鶉鳥,是鳳凰之屬的鳥類,《海內西經》中說,昆侖開明西北皆有鳳凰,就是指的這種鶉鳥,《禽經》中說:「赤鳳謂之鶉。」〕

旅遊資源
1.昆侖泉
位於昆侖河北岸著名的小鎮納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是一泓優良的天然礦泉,被視為昆侖奇觀。納赤噴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邊,泉眼周圍用塊石砌成外圓內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徑1.6米,泉眼水深1米,旁邊有一出口。昆侖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噴涌,不時翻起層層小浪花,並發出響聲,全年水溫恆定為20℃。泉池四周由花崗石板砌成的多邊形圖案,中央一股清泉從池地驀然噴涌而出,形成一個晶瑩透明的蘑菇狀,將無數片碧玉般的花瓣拋向四周,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又似無聲四濺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後奔向滔滔的昆侖河。
至今在納赤噴泉還流傳著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歇息的傳說。相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隨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當公主一行來到昆侖山下的納赤台時,由於山高路遙,人馬累得精疲力竭。於是,公主命令大隊人馬就地歇息。當夜做飯時,才發現附近沒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糧,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們醒來時,發現昨晚放釋迦佛像的山頭被壓成了一塊平台,離平台不遠的地方,一眼晶瑩的泉水噴涌而出,淙淙流淌。人們一下子明白,這是釋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壓了出來。虔誠信佛的公主為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拋在泉眼裡,泉水變得更加清涼甘甜。由此,人們把納赤台稱為「佛台」,把昆侖泉稱之為「珍珠泉」。還有一個傳說是創造神凡摩赴昆侖山瑤池之畔的西王母壽宴後歸途中,飲興未艾,信手把樽暢飲西王母饋贈的瑤池瓊漿,金樽擲地,瓊漿四溢。其乘坐的蓮花神龕化為赤台群山,溢出瓊漿化為昆侖泉。
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泉水是昆侖山冰雪融化後滲入地下流動噴湧出來的,不僅澄澈清冽,晶瑩透明,甘甜醇美,潔凈衛生,加上這裏海拔高,沒有污染,被譽為「冰山甘露」。該泉水屬低礦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鈣鎂型礦泉水。它噴出地層前,在地下蘊藏潛流達20餘年,從周圍環境中溶解鍶,鈣、鉀、碳酸氫根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化學元素。其中鍶含量達0.7毫克/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為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現建有昆侖泉亭,亭內立有昆侖泉碑,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山道教聖境尋祖游的重要景點之一。

2.昆侖山口
昆侖山口地處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海拔4772米,相對高度80-100米,亦稱「昆侖山埡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昆侖山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自然景象壯觀。這里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里到處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變幻莫測的冰錐,以及終年不化的高原凍土層。冰丘有的高幾米,有的高十幾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潛流。一旦冰層揭開,地下水常常噴涌而出,形成噴泉。而冰錐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這種冰錐不斷生長,不斷爆裂。爆烈時,有的噴漿高達二三十米,並發出巨大的響聲。昆侖山口的大片高原凍土層, 雖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面的草甸上卻生長著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節,草叢中盛開著各種鮮艷奪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侖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六月雪觀光的重要景點。許多過往行人來到這里後,都要在此駐足觀賞一番。1956年4月,陳毅副總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過昆侖山時,激情滿懷,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昆侖山頌》。詩中寫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嶺外有嶺嶺難尋。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線平。目極雪線連天際,望中牛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跡少,間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別留待勘探群。我車日行三百里,七天馳騁不曾停。昆侖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驅遣江河東入海,控制五嶽斷山橫。
昆侖山口標記碑分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盤五部分,材質為漢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侖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崗岩塊石砌成9.6平方米基礎,象徵她屹立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堅實土地上。昆侖山口碑南側立有昆侖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可西里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玉虛峰,位於昆侖山口東面。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頂高聳巍峨,山體通坡凍封雪裹,山腰白雲繚繞,看上去猶如一位銀裝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虛峰相傳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虛神女居住的地方。傳說,當年玉皇大帝見昆侖山雄偉高大,氣勢軒昂,景象萬千,且離天庭很近,便在昆侖山頂修建了一座軒轅行宮。玉帝的妹妹玉虛得知後,很不服氣,說玉帝霸佔的地方太多了 ,不僅佔了天上,還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據為已有。玉帝沒有辦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讓給了玉虛。玉虛便在這座山峰上為自己修築一座冰清玉潔、俏麗奇美的行宮,而且經常帶著眾姐妹到此遊玩,所以,這座山峰就叫玉虛峰。

3.昆侖橋
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昆侖橋飛架於一步天險之上,全長只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昆侖橋之壯觀不在大橋本身,而在於橋下的?f岩絕壁和萬丈深澗。發源於昆侖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匯合而成的格爾木河,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峽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將河谷的千板岩長期沖刷穿鑿成了一條深40多米、寬數米的石峽險谷,其中最窄處只有4米左右。昆侖橋兩岸,絕壁相對,怪岩嶙峋,谷頂平坦,谷底幽深,形勢極為險峻。人們站在橋上俯身鳥瞰,但見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險峻的幽谷中急湍喧瀉,噴涌咆哮,不斷地激起層層雪白的浪花,發出陣陣猶如雷鳴般的轟鳴,真是令人望之目眩,聞之喪膽。

2. 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介紹

昆侖山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公園面積回1403平方公里。答由納赤台景區、西大灘景區、瑤池景區,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組成。中國道教文化里,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昆侖山還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後因變故逐漸隱出。

3. 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以什麼地貌聞名

其地貌屬於:高山狹谷類型

4. 青海西寧有哪些國家地質公園,各自的特色是什麼

互助北山國家地質公園,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年保玉則地質公園,昆侖山地質公園,查爾汗鹽湖地質公園

5. 昆侖山有什麼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
昆侖山主要景點有:
昆侖泉
昆侖泉位於昆侖河北岸著名的小鎮納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左右,是一泓優良的天然礦泉,被視為昆侖奇觀。全年水溫恆定為20℃。泉池四周由花崗石板砌成的多邊形圖案,中央一股清泉從池地驀然噴涌而出,形成一個晶瑩透明的蘑菇狀,將無數片碧玉般的花瓣拋向四周,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又似無聲四濺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後奔向滔滔的昆侖河。
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泉水是昆侖山冰雪融化後滲入地下流動噴湧出來的,不僅澄澈清冽,晶瑩透明,甘甜醇美,潔凈衛生,加上這裏海拔高,沒有污染,被譽為「冰山甘露」。該泉水屬低礦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鈣鎂型礦泉水。它噴出地層前,在地下蘊藏潛流達20餘年,從周圍環境中溶解鍶,鈣、鉀、碳酸氫根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化學元素。其中鍶含量達0.7毫克/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為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現建有昆侖泉亭,亭內立有昆侖泉碑,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山道教聖境尋祖游的重要景點之一。
相關山口
昆侖山口地處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海拔4772米,相對高度80~100米,亦稱「昆侖山埡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昆侖山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自然景象壯觀。這里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
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玉虛峰,位於昆侖山口東面。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頂高聳巍峨,山體通坡凍封雪裹,山腰白雲繚繞,看上去猶如一位銀裝素裹,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
昆侖橋
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昆侖橋飛架於一步天險之上,全長只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

6. 山地景觀的名山中已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的有哪些

中國的山地景觀名山中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的有: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回界地質公答園(江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香港)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北京)
神農架地質公園(湖北)
昆侖山地質公園(青海)
大理蒼山地質公園(雲南)
希望可以幫到你!

7. 昆侖山自然環境

昆侖山峰巒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麗,每逢春夏之交,滿山碧樹吐翠,鮮花爭奇斗艷,使昆嵛山更具風韻,成為半島著名的風景游覽區之一。
1.昆侖泉
位於昆侖河北岸著名的小鎮納赤台正中,海拔3700米,,是一泓優良的天然礦泉,被視為昆侖奇觀。納赤噴泉,一大一小,相距50米,大泉在青藏公路路邊,泉眼周圍用塊石砌成外圓內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徑1.6米,泉眼水深1米,旁邊有一出口。昆侖泉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噴涌,不時翻起層層小浪花,並發出響聲,全年水溫恆定為20℃。泉池四周由花崗石板砌成的多邊形圖案,中央一股清泉從池地驀然噴涌而出,形成一個晶瑩透明的蘑菇狀,將無數片碧玉般的花瓣拋向四周,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又似無聲四濺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後奔向滔滔的昆侖河。
至今在納赤噴泉還流傳著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歇息的傳說。相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隨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當公主一行來到昆侖山下的納赤台時,由於山高路遙,人馬累得精疲力竭。於是,公主命令大隊人馬就地歇息。當夜做飯時,才發現附近沒有水,大家只好啃完干糧,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們醒來時,發現昨晚放釋迦佛像的山頭被壓成了一塊平台,離平台不遠的地方,一眼晶瑩的泉水噴涌而出,淙淙流淌。人們一下子明白,這是釋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壓了出來。虔誠信佛的公主為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拋在泉眼裡,泉水變得更加清涼甘甜。由此,人們把納赤台稱為「佛台」,把昆侖泉稱之為「珍珠泉」。還有一個傳說是創造神凡摩赴昆侖山瑤池之畔的西王母壽宴後歸途中,飲興未艾,信手把樽暢飲西王母饋贈的瑤池瓊漿,金樽擲地,瓊漿四溢。其乘坐的蓮花神龕化為赤台群山,溢出瓊漿化為昆侖泉。
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泉水是昆侖山冰雪融化後滲入地下流動噴湧出來的,不僅澄澈清冽,晶瑩透明,甘甜醇美,潔凈衛生,加上這裏海拔高,沒有污染,被譽為「冰山甘露」。該泉水屬低礦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鈣鎂型礦泉水。它噴出地層前,在地下蘊藏潛流達20餘年,從周圍環境中溶解鍶,鈣、鉀、碳酸氫根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化學元素。其中鍶含量達0.7毫克/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為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現建有昆侖泉亭,亭內立有昆侖泉碑,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山道教聖境尋祖游的重要景點之一。
2.昆侖山口
昆侖山口地處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海拔4772米,相對高度80-100米,亦稱「昆侖山埡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昆侖山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自然景象壯觀。這里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里到處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變幻莫測的冰錐,以及終年不化的高原凍土層。冰丘有的高幾米,有的高十幾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潛流。一旦冰層揭開,地下水常常噴涌而出,形成噴泉。而冰錐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這種冰錐不斷生長,不斷爆裂。爆烈時,有的噴漿高達二三十米,並發出巨大的響聲。昆侖山口的大片高原凍土層, 雖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面的草甸上卻生長著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節,草叢中盛開著各種鮮艷奪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昆侖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之地,咽喉之所,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六月雪觀光的重要景點。許多過往行人來到這里後,都要在此駐足觀賞一番。1956年4月,陳毅副總理在前往西藏途中路過昆侖山時,激情滿懷,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昆侖山頌》。詩中寫道:峰外多峰峰不存,嶺外有嶺嶺難尋。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線平。目極雪線連天際,望中牛馬漫逡巡。漠漠荒野人跡少,間有水草便是客。粒粒砂石是何物,辨別留待勘探群。我車日行三百里,七天馳騁不曾停。昆侖魄力何偉大,不以丘壑博盛名。驅遣江河東入海,控制五嶽斷山橫。
昆侖山口標記碑分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盤五部分,材質為漢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侖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崗岩塊石砌成9.6平方米基礎,象徵她屹立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堅實土地上。昆侖山口碑南側立有昆侖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可西里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玉虛峰,位於昆侖山口東面。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峰,峰頂高聳巍峨,山體通坡凍封雪裹,山腰白雲繚繞,看上去猶如一位銀裝素裹,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虛峰相傳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虛神女居住的地方。傳說,當年玉皇大帝見昆侖山雄偉高大,氣勢軒昂,景象萬千,且離天庭很近,便在昆侖山頂修建了一座軒轅行宮。玉帝的妹妹玉虛得知後,很不服氣,說玉帝霸佔的地方太多了 ,不僅佔了天上,還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據為已有。玉帝沒有辦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讓給了玉虛。玉虛便在這座山峰上為自己修築一座冰清玉潔、俏麗奇美的行宮,而且經常帶著眾姐妹到此遊玩,所以,這座山峰就叫玉虛峰。
3.昆侖橋
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昆侖橋飛架於一步天險之上,全長只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昆侖橋之壯觀不在大橋本身,而在於橋下的?f岩絕壁和萬丈深澗。發源於昆侖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匯合而成的格爾木河,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峽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將河谷的千板岩長期沖刷穿鑿成了一條深40多米、寬數米的石峽險谷,其中最窄處只有4米左右。昆侖橋兩岸,絕壁相對,怪岩嶙峋,谷頂平坦,谷底幽深,形勢極為險峻。人們站在橋上俯身鳥瞰,但見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險峻的幽谷中急湍喧瀉,噴涌咆哮,不斷地激起層層雪白的浪花,發出陣陣猶如雷鳴般的轟鳴,真是令人望之目眩,聞之喪膽。

8. 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東昆侖格爾木境內納赤台-昆侖山口段,地理坐標:東徑93°09′35″—94°36′37″;北緯35°37′53″—36°03′35″,海拔3540~6178.6米。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350平方公里。有大地震斷裂帶、玉珠峰、現代冰川、泥火山型冰丘、昆侖玉礦區等9個景區。園區內最高處為昆侖山玉珠峰,海拔6178米。
公園主要地質遺跡沿山一灘一溝呈帶狀分布呈帶狀分布。公園總體布局為「123」,即: 一中心:青海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接待服務中心。建設公園的管理機構辦公場所等設施。 兩軸線:野牛溝-西王母瑤池游覽線;納赤台-西大灘-昆侖山口科考線。 三景區:納赤台景區、瑤池景區、西大灘景區。

9. 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特色

由於間歇性抬升和內外營力作用下,昆侖山地區有三級剝夷面,一級峰頂面海拔在5000米以高,頂部冰雪覆蓋。二級剝夷面緊接其下,融凍風化強烈。三級剝夷面在4650米-4750米之間,無堆積物,局部有薄層中更新冰磧,冰水沉積,其上發育小型融凍泥流。早更新世冰期的冰川地貌,經過強烈的構造運動和外力剝蝕作用,冰蝕地形完全遭到破壞,僅在昆侖山主脊一帶見其冰磧物。中更新世冰川地貌冰蝕、冰磧地貌分布廣泛,有明顯的谷肩,並見有冰川溢口。冰磧地貌主要有側磧堤、鼓丘、冰水扇等。晚更新世冰川鰭脊、角峰、冰斗明顯,終磧壠在西大灘呈線狀排列。
在東昆侖主脊北坡23公里寬度內有現代冰川23條,南坡有12條。冰川及積雪區面積67.4平方公里,尤以玉珠峰周圍最為集中,冰舌區冰川裂縫較發育。
玉珠峰現代冰川大多為面積1-5平方公里的冰斗冰川,少數為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的懸冰川。玉珠峰現代冰川的地貌形態詭異,造型獨特,景色壯觀。
昆侖山口屬多年凍土區荒漠地貌昆侖山的構造運動與青藏高原隆升和柴達木盆地等沉降的關系。第四紀各次冰期的冰川性質和類型及其發育條件,第四紀堆積物的時空變化和層序及層位對比,古生物群組合特徵、生態環境及其演變和變遷的歷史,以及由地貌沉積物和古生物等確定或反映的自然環境的時空變遷的規律性問題,倍受地質學界的關注。
昆侖山口位於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之地。昆侖山中段海拔4767米,相對高度80米-100米,屬多年凍土區荒漠地貌,寒凍風化剝蝕作用強烈。地質系變質岩構成,間有新世紀沉積物,構成丘陵低山和丘壠。

10. 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的人類遺跡

昆侖山中石器時代的人類遺跡極為珍貴。2002年6月,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在昆版侖山雪水河北岸權的一處青藏鐵路工地上發現了中石器時代人類遺跡,在這一遺跡出土了石核、石葉、石片、刮削器等170餘件石器,其中以細石葉的加工為主。這些細石葉形似刀片,邊緣薄而鋒利,據考古人員推測,這一遺跡大約距今有7000年左右。這些細石器的出土說明,那時在昆侖山一帶活動的古人類已經具有高超的石器加工工藝。
位於格木市區西北約200公里處,野牛溝岩畫蒼勁古樸。岩畫共有5組45幅,180個個體形象。這些岩畫以十分簡練的手法,藝術地描繪出曾經生活在昆侖山系中原始先民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據考證,這些岩畫約成於3000年前。這批岩畫形象而生動地反映了數千年前,生活在昆侖山地區游牧民族的社會生活、道德准則、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表達了他們與自然和睦相處的願望,有著很高的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