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張家界什麼地質風貌

張家界什麼地質風貌

發布時間: 2021-02-20 01:45:16

❶ 張家界地貌類型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類型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我國的地貌類型多樣,大江回南北,沙答漠草原,河流海洋。張家界的這種地貌稱之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中國最具特色也是世界極為罕見的地貌。

這種有大片砂岩的地方,在幾億年前都曾是地質歷史上的海洋。滄海桑田,經過幾億年的沉積變成了傻眼,然後隨著地殼運動上升成為陸地。

如果上升的幅度很大,就變成丘陵山地,或者山峰,經過雨水億萬年的沖刷,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的砂岩峰林地貌。

這種地貌尤其在霧中更為壯觀,彷彿置身於外星球。《阿凡達》就在此取景,夢幻一般的雲霧中的砂岩峰林,猶如身在世界之外。


❷ 張家界的山是什麼地貌

您好,張家界是:
石英砂眼峰林地貌

❸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抄地貌是砂岩地貌襲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❹ 張家界是屬於喀斯特地貌還是屬於張家界地貌

屬於張家界地貌。

特點:

張家界地貌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內濕潤區內,以流水侵蝕容、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特色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

形成原因:

張家界接納了由流水源源不斷地從鄰近古陸搬遷來的大量鬆散碎屑物質,經過沉積和漫長而又復雜的成岩過程,經過漫長的外力作用,便形成了所看到的怪誕詭譎的峰林峽谷。

(4)張家界什麼地質風貌擴展閱讀

特色景點:

1、張家界大峽谷:張家界大峽谷緊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2011年成功創建AAAA級景區,2018年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服務業標准化示範區。

2、黃石寨:黃石寨海拔1200多米,由諸多的懸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塊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積16.5公頃。

3、金鞭溪: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彎曲自西向東流去,即使久旱,也不會斷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家界地貌

❺ 張家界的地質地貌有什麼價值呢

到張家界旅遊,抄遊人無不對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和九天洞、黃龍洞神奇的地下喀斯特景觀感到驚奇,並被它驚人的魅力所傾到。張家界境內的地質與地貌有哪些奧秘和神奇?

張家界的地層,發育都較為齊全,特別是張家界境內發育完好的岩性引起海內外學者的重視,經常有考察者前來。

張家界地下喀斯特溶洞景觀形成,石灰岩層是先決條件。石灰岩中的鈣被水溶解帶走,經過幾十萬、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沉積鈣化,石灰岩地表就會形成溶溝、溶槽,地下就會形成空洞,所以有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形成石鍾乳、石筍、石柱等自然景觀。

❻ 張家界的地質類型

選A: 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張家界市,佔地總面積專36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質屬遺跡類型為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

地質公園分布區內出露泥盆紀(距今3.5億~4億年)厚層石英砂岩,由於岩層產狀平緩,垂直節理發育,受後期地殼運動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沖刷等內外地質動力作用的影響,形成了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在園區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石峰形態各異,優美壯觀,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砂岩峰林地貌,有重大科學價值。其它尚有方山、岩牆、天生橋、峽谷等造型地貌以及發育在三疊紀石灰岩中的溶洞景觀。

園內森林茂密,並有銀杏、珙桐、紅豆杉、鵝掌揪等珍稀植物,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參考文獻:http://www.cgp.gov.cn/dzyj_rea

❼ 張家界地貌怎麼形成的

張家界是屬於喀斯特地貌還是屬於張家界地貌?張家界在地貌特徵上屬於張家內界地貌。張家界地貌發容育過程完整,從台地→方山→石牆→石柱→峽谷演化過程清晰,發育時間因素可測性強,在砂岩地貌景觀中具有系統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屬性,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被列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可作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點。張家界地貌認定:2010年11月張家界砂岩地貌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張家界特徵鮮明、規模巨大的獨特砂岩地貌類型,確定為「張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發現類似張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統稱「張家界地貌」。自此,「張家界地貌」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定。張家界地貌:

❽ 什麼是「張家界地貌類型」

是指張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他是怎樣形成的呢?
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版系中,處權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晚古生代中晚泥盆紀時期,湖南西北地區殼下降,發生大面積海浸,成為一片汪洋。張家界處於「川湘凹陷地帶」之深海處,靠近古陸,接納了由流水源源不斷地從鄰近古陸搬遷來的大量鬆散碎悄物質,經過沉積和漫長而又復雜的成岩過程,形成厚達500多米的石英砂岩。經過漫長的流水切割、差異風化、重力崩塌等外營力作用,便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怪誕詭譎的峰林峽谷。石英砂岩峰林景觀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科研價值。

❾ 張家界是什麼地貌

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回侵蝕、重力答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它是「在中國華南板塊大地構造背景和亞熱帶濕潤區內,由產狀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營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牆、天生橋、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為代表的地貌景觀」。張家界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成了本區域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張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面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張家界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中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❿ 張家界地貌類型多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什麼樣的地貌

張家界地貌類型復中最具制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這種有大片砂岩的地方,在幾億年前都曾是地質歷史上的海洋。滄海桑田,經過幾億年的沉積變成了傻眼,然後隨著地殼運動上升成為陸地。

如果上升的幅度很大,就變成丘陵山地,或者山峰,經過雨水億萬年的沖刷,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的砂岩峰林地貌。

(10)張家界什麼地質風貌擴展閱讀:

砂岩峰林地貌的特點是:

奇峰林立,造型生動,峽谷縱橫,植被茂密。以我國湘西武陵源的張家界最典型最有名。

張家界位於湖南省西部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市城北30千米武陵山脈的中段。"張家界"之稱,來源於民間傳說"漢留侯張良家界"而得名。1982年建成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以張家界為代表的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