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掌子面地質素描有哪些內容

掌子面地質素描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20 00:49:59

『壹』 岩體地質工程施工問題

現在來簡要地談談地質監控施工法基本內容,扼要地說,地質監控施工法的基本內容可用下面45條表述:

(1)岩體地質工程是地質工程的一種類型,它和其他類型地質工程一樣,是嚴格地受地質條件控制的。地質工程的基礎理論是地質控制論,岩體地質工程的基礎理論也是地質控制論。

(2)在地質控制論指導下進行地質工程建築的施工方法稱為地質監控施工法。地質監控施工法是岩體地質工程建築的基本方法,岩體地質工程設計和施工都必須運用這一方法作指導。

(3)岩體地質工程施工既是按圖施工,又是工程地質勘察的繼續。施工前的設計只是方案設計,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新取得的資料和認識及時修改設計。按圖施工不是目的,確保建成的工程安全穩定投入運用才是目的。

(4)岩體地質工程施工設計必須運用岩體力學理論做指導進行分析判斷,修改施工設計。

(5)岩體力學是為岩體地質工程建設服務的,岩體力學為岩體地質工程建設服務不是僅靠岩體力學計算分析,而最重要的是靠正確和准確的岩體力學概念和經驗判斷,岩體力學和岩體地質工程工作者必須正確和准確地掌握岩體力學概念。

(6)為了進行岩體力學分析,在岩體地質工程施工設計前必須獲取岩體結構、地應力、地下水和岩體力學參數,並以此為依據進行岩體穩定性力學分析,修改施工設計。

(7)在進行岩體地質工程力學分析時,必須在准確地查清工程岩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准確地判斷岩體力學介質和正確地抽象給定岩體力學模型,准確地取得工程岩體力學性質指標基礎上,正確地選用岩體力學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才能給出比較符合實際的結果。

(8)岩體力學分析不能僅考慮岩體自然條件,還必須把岩體改造措施加進力學模型內一起考慮,否則力學分析結果是不符合實際的。

(9)判斷岩體力學模型時,除了要正確地判斷岩體力學介質和岩體工程結構外,還必須正確判定岩體內結構面分布規律。結構面分布規律即是鑒別岩體力學介質和抽象岩體力學模型的必須充分考慮的地質條件,也是進行地質超前預報的重要依據。

(10)對岩體地質工程來說,地質監控施工法有4項重要技術:①地質超前預測、預報;②岩體改造;③爆破技術;④變形監測和監控技術。這4項技術都是受地質條件控制的。

(11)地質超前預測是指施工前,設計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是對工程建設區的地質背景進行判斷預測,但它的准確度是不高的。

(12)獲取地質結構、地應力和地下水的最有效方法是邊施工邊勘察及進行施工地質超前預報。

(13)為了確保施工地質超前預報工作的兌現,應將施工地質超前預報作為施工的一道工序,納入施工程序之中。

(14)施工地質超前預報的主要工作內容有:施工掌子面地質素描、鑽進速度測試、變形監測、掌子面地下水特徵監測等。

(15)地質超前預報是在施工過程中,一般來說,預報范圍超前5~10m即可。它可以較高的准確度獲取掌子面前方地質信息,對施工進行監控,採取科學的防災措施,實現岩體工程施工科學化,減少施工事故,降低建築成本。預報內容包括:①掌子面前方地質條件預報;②成災可能性預報;③防災措施方案預報。

(16)掌子面前方地質超前預報是根據地質素描和風鑽孔測試資料,運用地質規律進行判斷,主要的地質規律有3條,即:①結構面發育規律;②地應力的地質標志;③岩體水力學規律。

(17)地質素描的主要內容為斷層、大節理、岩脈、軟弱夾層、節理密度統計、結構面閉合和充填狀況等,這些資料對確定岩體力學模型及力學參數十分重要。

(18)施工設計中應該努力尋找關鍵塊體,對易產生冒落的關鍵塊體應該採取超前防護。

(19)鑽進速度測試可利用鑽速儀,亦可通過給進把感覺獲得,它對於判斷掌子面前方平行於掌子面的破碎帶、軟弱結構面和軟弱夾層十分有用。

(20)變形監測既可以判斷施工過程中岩體穩定性用作施工安全監測,亦可通過反分析方法用作分析岩體力學參數和地應力狀況。

(21)掌子面開挖後通過變形監測或根據地質素描結果進行塊體穩定性分析,發現掌子面附近存在有不穩定岩體時,必須及時進行臨時支護。常用的支護技術有噴射混凝土和砂漿錨桿,噴射混凝土的噴層厚度要根據圍岩岩性來定,對軟弱岩體噴層厚度不能小於30cm,錨桿長度應穿過形成塊體的軟弱結構面。

(22)施工暴露的工作面上出現的地下水不僅可以判斷掌子面前方地下水狀況,亦可作為判斷地應力狀況。

(23)簡單地說,高地應力地區一般岩體滲透性很低,不出現出水現象,即有出水點時不是高地應力地區,沒有出水點時可能是高地應力地區,地下水呈線性分布時地下水的滴水線方向常常與地應力的最大主應力方向垂直。

(24)在掌子面鑽進過程中如果出現飆水現象時應該特別注意,這表明掌子面前方存在高壓地下水,有可能出現突水現象。這時不應該急於爆破掘進,而應該迅速地進行地下水壓測量,根據地下水壓測量結果及前方地質結構和地質體力學性質,判斷產生突水可能性,進行突水預報。

(25)在出現有突水可能時,應停止掘進,採取防突措施。

(26)防止突水措施有兩項技術,一種是疏干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導洞和超前鑽孔可用作疏干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另一種技術是灌漿增加地質體抗拉強度,一般可採取超前灌漿30m,掘進10~15m,步步為營地前進。至於一次超前灌漿多少,掘進多少,要視掌子面前方岩體材料特徵來定,即可以通過預報灌漿體作防突層厚度來確定。

(27)掘進的掌子面由軟弱岩體組成時,掌子面出水會使掌子面形不成形狀,連續產生塌方,應急的措施是疏干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或降低掌子面前方的地下水壓力。

(28)高地應力地段容易出現岩爆或塑性變形,岩爆既可以出現在地下洞室施工中,亦可以出現在地面工程施工中。制止岩爆的方法可以採用超前向圍岩內打鑽孔,進行圍岩內應力轉移,或採用預埋錨桿防止地面岩爆。

(29)低地應力地段容易產生塌方,必要時應對掌子面前方地應力情況進行快速測量或利用地應力的地質標志進行判斷,對產生塌方地段應採取超前防治措施。

(30)施工設計中應該努力尋找應力控制點或應力集中點,施工開挖順序應該使應力集中點的應力分散,降低地應力集中程度,減少地質體中主應力差,防止地質體產生破壞,產生施工事故。

(31)岩體改造不僅是為岩體工程加固服務,有時為了易於開挖或岩體放落,也要對岩體進行弱化處理,所以岩體改造有強化處理和弱化處理。

(32)根據成災超前預報結果,對施工開挖可能出現破壞地段,必須作出防災措施方案預報。防災措施方案預報內容包括:①防止施工過程中誘發產生災害對施工提出的要求,如防止大的爆破振動,防止掌子面暴露時間過長等;②防止開挖後產生塌方、突水災害。常用的防護技術有:採取超前支護,超前疏干,超前注漿,噴錨支護等。

(33)幾乎所有的岩體工程施工過程中都要使用爆破,爆破會損傷岩體,一旦岩體被損傷就不可能復原,而變成破碎岩體,岩體質量大大下降。岩體爆破一定要根據岩體結構特徵和岩體工程要求進行設計,岩體工程施工一定要使用控制爆破,禁止使用大爆破。

(34)為了防止岩體工程失穩,最好在岩體接近極限平衡狀態時,按岩體改造原理對岩體進行加固,這是岩體加固的最佳時期;不然的話,如果岩體失穩後再採取補救措施,必然拖延工期,工程投資亦必將大大增加。

(35)岩體加固和支護必須充分利用岩體變形發展過程特徵。岩體加固支護要利用積極彈性變形和充分利用粘性變形發展的一定過程,這是岩體工程加固和支護的藝術。

(36)因為岩體具有一定的粘性,岩體工程開挖後,即使是在力學上處於不穩定狀態,它也不是立即產生破壞,其破壞需要經歷一定的變形過程,即經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稱為岩體自穩時間,岩體工程加固工作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完成。

(37)岩體自穩時間隨岩體質量不同而不同。岩體質量愈好,自穩時間愈長;岩體質量愈差,自穩時間愈短。鐵道圍岩分類中Ⅰ~Ⅱ類圍岩,如果有地下水活動的話,則不能自穩,必須採取管棚超前支護處理再開挖;Ⅱ類圍岩無地下水活動時,自穩時間約為4~8h,甚至可長至2~3d,它主要決定於圍岩內粘性成分含量和含水情況;Ⅲ類圍岩自穩時間可長達1周至數月;Ⅳ、Ⅴ類以上圍岩,除產生塊體塌方外,一般可較長時期穩定。

(38)為了保護地質體,在地質工程施工過程中,嚴禁採用大爆破。大爆破可以加快掘進速度,但由於爆破震動使地質體遭到破壞,比進行地質體加固和推遲掘進進度帶來的損失更大,特別是接近設計境界時絕對禁止採用大爆破進行施工。

(39)對於特殊的地質體,在施工過程中應該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如遇到膨脹岩時,應該對新開挖出來的掌子面盡快採取封閉措施,防止風化;同時,對這種地質體盡量少擾動,擾動會增加其膨脹性。

(40)對軟弱地質體掘進時應盡量採用短進尺,快支護措施,對有水的掌子面應注意留排水孔。

(41)變形監測是監控施工的基礎工作之一,是預防岩體地質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地質災害事故和保證岩體地質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技術,它是施工人員的眼睛。根據監測結果分析,及時修改設計和及時採取防災措施。聰明的地質工程建設者都清楚這一點,但是,很多人並不認識這一點,只是在出了事故後後悔,這是不應該的。

(42)變形監測技術應力求可靠,不要片面地追求精度,簡易可行的技術往往是可靠的,可保證工程順利進展。愈是精密的儀器對環境條件要求愈是嚴格,而岩體工程現場往往滿足不了它的使用條件要求,反而弄巧成拙。

(43)為了取得位移反分析的完整資料,變形監測不僅要在施工過程中做,在施工前和後的一定時間內也應該做。這有利於資料分析,特別是位移反分析和工程質量檢查工作。

(44)位移反分析是獲取岩體力學參數的重要手段之一。位移反分析結果的可靠性,除取決於監測資料的可靠性外,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岩體力學模型抽象的正確性。位移反分析不應該簡單地一律都採用連續介質力學模型,應該根據岩體結構、岩體工程結構特徵、地應力狀況及工程變形特點和經驗,選用反分析力學模型。

(45)注重變形監測結果,當日變形率小於允許日變形率時,才可以施作永久襯砌。

上列45條內容的基礎是地質,必須根據地質情況靈活運用。

『貳』 在地質編錄中,如何理解掌子面

掌子面是坑道施工中的一個術語,即開挖坑道(採煤、采礦或隧道工程中)不斷向前推進的工作面,也可以叫做「掌(礃)子面」 ,不是一個固定的面,開挖面有掌子面、邊牆面和拱頂面,確切地說是正對著您的那個不斷向前移動的工作面,英文叫heading。

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包括:
掌子面尺寸(開挖寬度、開挖高度、開挖面積)
掌子面狀態(穩定、正面掉快、正面擠出、正面不能自穩)
毛開挖面狀態(自穩、隨時間鬆弛掉快、自穩困難要及時支護、要超前支護)
隧道埋深(m)
岩石名稱
岩石強度(Mpa)
岩石軟硬程度(極硬岩、硬岩、較軟岩、軟岩、極軟岩)
地質構造影響程度(輕微、較重、嚴重、極嚴重)
風化程度(微風化、弱風化、強風化、全風化)
岩層產狀
裂隙間距(mm)(>5、3~5、1~3、<1)
裂隙張裂情況(緊密、部分張開、開口、夾有粘土)
裂隙延展性(極差、差、中等、好、非常好)
裂隙粗糙度(明顯台階狀、粗糙波紋狀、平整光滑有擦痕、平整光滑)
節理產狀
岩體形態(隨機、方形、柱形、層片狀、土砂細片狀)
岩體完整程度( 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極破碎)
涌水狀態(無水、滲水、整體濕潤、湧出或噴出)
圍岩級別

『叄』 請問隧道掌子面地質素描怎樣描述,從哪些方面進行,請示例

給你個例子源:***隧道左線進口ZK35+884~ZK36+256段原設計圍岩類別為Ⅳ類,支護型式為S4。在開挖至ZK36+023時,掌子面岩層為掌子面岩層為薄至中層狀灰岩,產狀較陡,節理裂隙發育,岩層較破碎,掌子面左側拱腰處穩定性差,易掉塊,按原設計支護型式施工極不安全。

『肆』 技術資料歸檔

注漿施工歸檔技術資料包括:《地質超前預測預報成果》、《注回漿設計》、《注漿施答工組織設計》、《注漿施工記錄表》、《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以及相關的《會商紀要》和錄像攝影資料。

1)對於超前帷幕注漿地段,還應填寫《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表(分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匯總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表(分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匯總表》。

2)對於徑向注漿地段,還應填寫《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徑向注漿鑽孔注漿匯總表》。

3)對於基底注漿地段,還應填寫《基底注漿匯總表》、《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

『伍』 在地質編錄中如何理解掌子面

掌子面是坑道施工中的一個術語,即開挖坑道(採煤、采礦或隧道工程中)不斷向前推進的工作面,也可以叫做「掌(礃)子面」 ,不是一個固定的面,開挖面有掌子面、邊牆面和拱頂面,確切地說是正對著您的那個不斷向前移動的工作面,英文叫heading。

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包括:
掌子面尺寸(開挖寬度、開挖高度、開挖面積)
掌子面狀態(穩定、正面掉快、正面擠出、正面不能自穩)
毛開挖面狀態(自穩、隨時間鬆弛掉快、自穩困難要及時支護、要超前支護)
隧道埋深(m)
岩石名稱
岩石強度(Mpa)
岩石軟硬程度(極硬岩、硬岩、較軟岩、軟岩、極軟岩)
地質構造影響程度(輕微、較重、嚴重、極嚴重)
風化程度(微風化、弱風化、強風化、全風化)
岩層產狀
裂隙間距(mm)(>5、3~5、1~3、<1)
裂隙張裂情況(緊密、部分張開、開口、夾有粘土)
裂隙延展性(極差、差、中等、好、非常好)
裂隙粗糙度(明顯台階狀、粗糙波紋狀、平整光滑有擦痕、平整光滑)
節理產狀
岩體形態(隨機、方形、柱形、層片狀、土砂細片狀)
岩體完整程度( 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極破碎)
涌水狀態(無水、滲水、整體濕潤、湧出或噴出)
圍岩級別

『陸』 怎麼區分節理和爆破形成的斷口

影響非常大,就跟木頭一樣。
岩石是一層一層地質變化形成的,所以同層之間的強度比較大,而層與層之間的連接比較弱,在爆破的時候,選擇沿岩石節理爆破肯定好,省。

『柒』 隧道內業資料

這個看圖紙。隧道不同圍岩的進尺是不一樣的,比方說五級圍岩要一米一米的進三級圍岩就可以兩米五兩米五的進。先做開挖,初級支護和二襯就跟著開挖走。不同地區規范不同,看看圖紙吖施工規范施工技術細則什麼的。

『捌』 建設管理

注漿是保證地下工程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同時,注漿也是一項隱蔽性工程,為確保注漿工程質量和注漿效果,以及控制注漿投資,建設單位應制定《注漿施工管理實施細則》。

以下介紹宜萬線編制的《岩溶隧道注漿施工管理實施細則》,供建設單位參考、使用。(為方便採用,章節號自行編排)

宜萬線岩溶隧道注漿施工管理實施細則

總則

宜萬鐵路70%的隧道工程穿越碳酸鹽岩岩溶地區,斷層破碎帶、岩溶和暗河等不良地質構造極為發育,存在突泥、突水高風險。針對上述不良地質構造,設計主要採取注漿措施,以形成固結堵水帷幕,阻塞水流通道。為規范注漿加固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並有效控制工程投資,特製定宜萬鐵路《岩溶隧道注漿施工管理實施細則》。

1 注漿設計

1.1 注漿方案

1.1.1 注漿設計直接影響隧道工程的安全、 質量、 進度和造價,因而應確保注漿設計的可行性、可靠性與經濟性,並應具有一定的動態可調性。

1.1.2 施工單位應根據地質超前預報預設計要求進行超前地質預測預報工作,並將預測預報資料及時提交給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對預測預報資料進行判釋,形成超前地質預測預報成果。設計單位根據超前預測預報成果資料和變更設計會商紀要,於3日內提交注漿方案。

1.1.3 注漿方案選擇如下表。

注漿方案選擇表

1.2 注漿設計

1.2.1 設計單位應按照所確定的注漿方案進行注漿設計。

1.2.2 《注漿設計》 內容應包括: 工程概況、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注漿目的、 注漿段落、注漿方案、設計參數、注漿孔布置圖、注漿孔布設參數表、注漿材料及配比、注漿工藝、注漿參數、設計總注漿量、注漿效果檢查評定方法及要求。

1.2.3 《注漿設計》 完成後應及時上報,由宜萬總指批復後實施。

2 注漿施工管理

2.1 注漿施工管理

注漿施工必須由專業施工隊伍完成,宜萬總指負責對專業施工隊伍資質進行審查。專業施工隊伍由施工單位選擇,經總指審查後與專業施工隊伍簽訂施工合同,組織現場實施。

2.1.1 施工單位應根據批準的 《注漿設計》,並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做出 《注漿施工組織設計》。

2.1.2 《注漿施工組織設計》 內容應包括: 施工概況、 注漿目的、 注漿段落、 注漿前准備工作(勞動力、機械設備、材料)、注漿施工方案、注漿孔布置圖、注漿孔布設參數表、注漿材料及配比、注漿施工工藝、注漿參數、注漿效果檢查評定方法及要求、進度安排、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2.1.3 《注漿施工組織設計》 完成後應及時上報總監理工程師,經批復後由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2.1.4 現場鑽孔注漿施工時,應嚴格執行 《注漿施工組織設計》 的相關內容,並認真做好現場記錄,填寫各種記錄表格,必要時,應進行攝像存檔。

2.2 注漿工程數量控制

2.2.1 注漿段落控制: 設計單位通過對超前地質預測預報成果研究分析,確定注漿方案和注漿段落,施工單位應對確定的注漿段落,按制定的注漿方案進行鑽孔注漿施工,現場監理必須對注漿施工實施全程旁站監督。

2.2.2 注漿順序控制: 注漿施工必須採取兩序孔或兩序孔以上,按跳孔原則進行順序注漿,一序孔原則上按定量定壓相結合原則,二序孔原則上按定壓原則進行鑽孔注漿施工。

2.2.3 單孔注漿量控制。

(1)設計控制:設計單位可根據現場地質勘察數據,或參照下表所提供的地質參數、注漿參數進行單孔注漿量的設計。

Q = πR2hnα(1 +β)

式中:Q為注漿量(m3);R為漿液擴散半徑(m);h為注漿段長(m);n為地層裂隙度(空隙率);α為漿液填充率;β為漿液損失率。

地質參數、注漿參數選用參考表

一序孔:按上式計算結果取Q一序=Q。

二序孔:按上式計算結果取Q二序=80%Q。

(2)現場注漿試驗:在一序孔、二序孔注漿施工前,應分別選取三個注漿孔,均以定壓注漿原則進行注漿試驗,以驗證注漿量計算設計的合理與否。當驗證表明選取合理時,應按所選參數進行注漿量控制。否則,應及時將注漿試驗情況報設計單位,並上報宜萬總指,由宜萬總指組織現場會商,重新制定並確定現場注漿量控制參數。

2.3 現場注漿施工控制

施工單位應嚴格按設計原則進行注漿量控制,當現場出現個別注漿孔長時間注漿壓力不上升時,應通過調整注漿材料和漿液配比參數,以及通過採取復注漿措施,達到可控域注漿,並滿足加固圈厚度要求。

2.3.1 注漿材料選擇調整順序: 注漿材料由細顆粒漿材調整到粗顆粒漿材,漿液由單液漿調整為雙液漿。

2.3.2 漿液配比參數: 通過調整漿液配比參數,將低濃度漿液調整到高濃度漿液,將凝膠時間長的漿液調整到凝膠時間短的漿液。

2.3.3 復注漿措施: 當注漿壓力長時間不上升時,應停止注漿,待8h 後對該孔繼續注漿或在該注漿孔旁進行補孔注漿。

2.4 周報表填寫

注漿施工周期較長,為有效掌握並控制注漿施工,施工單位每周向宜萬總指工程技術部提交經現場監理簽認的周報表。未能提供周報表的注漿施工,結束後總指有權對工程量不予以確認。

3 注漿施工歸檔技術資料組成

3.1 注漿施工歸檔技術資料包括: 《地質超前預測預報成果》、 《注漿設計》、 《注漿施工組織設計》、《注漿施工記錄表》、《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以及相關的《會商紀要》和錄像攝影資料。

3.1.1 對於超前帷幕注漿地段,還應填寫 《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表(分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匯總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表(分表)》、《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匯總表》。

3.1.2 對於徑向注漿地段,還應填寫 《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 《徑向注漿鑽孔注漿匯總表》。

3.1.3 對於基底注漿地段,還應填寫 《基底注漿匯總表》、 《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

3.2 按實際實施段進行鑽孔注漿技術資料填寫歸檔。

3.3 注漿報表必須在每次(段)注漿施工完畢及開挖結束後5 天內由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後報宜萬總指。對技術資料不及時上報或資料不齊全的,將不予以驗工計價。

4 組織管理制度

4.1 會勘確認制度: 注漿設計方案的選擇以及注漿段落的劃分由設計單位提出,由宜萬總指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現場會勘後確認。

4.2 監理旁站制度: 由現場監理全過程旁站監督,對注漿質量和注漿數量進行全程監控。注漿結束後,由監理單位按《注漿設計》要求對注漿效果組織效果檢查評定。當滿足設計要求時,由監理下發開挖通知單,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及時報宜萬總指。

4.3 抽檢制度: 由宜萬總指組織到現場對注漿設計方案和注漿段落的實施情況進行數量和質量抽檢。

4.4 專家咨詢: 對於施工難度較大的疑難注漿工程,由總指組織有關專家現場咨詢。

5 其他

若宜萬總指組織現場抽檢時發現施工單位未按設計方案進行注漿施工,其已發生工程量將不予確認,並應按設計方案重新進行施工,同時對監理單位進行處罰。

6 附則

6.1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6.2 本細則由宜萬總指負責解釋。

附表:1.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編號:質統-地質01)

2.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表(分表)(編號:質統-鑽注01)

3.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匯總表(編號:質統-鑽注02)

4.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表(分表)(編號:質統-鑽注03)

5.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匯總表(編號:質統-鑽注04)

6.徑向注漿鑽孔注漿匯總表(編號:質統-鑽注05)

7.基底鑽孔注漿加固匯總表(編號:質統-鑽注06)

8.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編號:質統-鑽注07)

掌子面地質素描記錄表

徑向注漿鑽孔注漿匯總表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表(分表)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鑽孔檢查匯總表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表(分表)

全斷面超前預注漿注漿檢查匯總表

基底鑽孔注漿加固匯總表

注漿效果檢查評定表

『玖』 隧道掌子面地質素描中,施工里程和距洞口裡程怎麼記錄

施工里程是根據你素描掌子面的里程,可以從工地的台賬來看,距洞口根據施工圖,用掌子面里程減去洞口或者明暗洞分界面里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