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質屬於什麼板塊
❶ 西安地質結構
地質結構: 西安市位於渭河斷陷盆地中段南部,西安凹陷的東南隅。西安凹陷是渭河斷陷盆地中的沉積中心之一,周邊為四條深大斷裂帶所切圍,其東邊界為長安-臨潼斷裂,西為啞柏斷裂,南為秦嶺山前斷裂,北為渭河斷裂,凹陷內新生代地層厚逾7000m,其中第四系地層厚達500~1000m。區內構造形跡主要表現為隱伏斷裂構造,按其走向可分為EW向、NE向和NW向三組
1.渭河南岸斷裂 是渭河斷裂的南岸分支,在西安市北郊渭河一級階地前緣呈隱伏狀態通過,距西安城區約5~6km,屬區域深大斷裂,走向東西,北傾,是正斷層性質,該斷裂與其它方向斷裂交匯部位,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地震,最大震級達6.75級(1568年,草灘),近期也有小震發生,如1976年發生在草灘的2.9級地震,表明該斷裂帶第四紀以來仍有活動。
2.長安-臨潼斷裂 為隱伏斷裂,位於西安市東南部,距城區3~8km,由間隔約2km的三條平行正斷層組成,產狀NE40°~50°E/68°~80°N。該斷裂帶為西安凹陷與驪山凸起的分界線,屬區域性深大斷裂,新生代以來活動強烈,現今仍有明顯活動跡象,其活動速度2~2.4mm/a。
3.滻灞河斷裂 為隱伏斷裂,經等駕坡、動物園呈北西向橫穿東部城區,68°~75°北傾,第四紀活動不明顯。
4.滻灞河斷裂 為隱伏斷裂,沿滻河、灞河河谷發育,走向近南北,西傾,第四紀以來活動不明顯。
5.西安斷層組 屬長安-臨潼斷裂的次級派生斷裂,走向北東,南傾,切斷了晚更新世黃土層底部的古土壤層。是西安地裂縫發育的基礎。
❷ 四川地震是否會影響西安地質板塊
四川地震對西安地質板塊的影響很小,因為四川和西安地質板塊不在同一地震帶上,四川屬於喜馬拉雅地震帶,西安屬於大陸內部板塊的復雜斷裂帶上。
四川地震多發的原因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地區,西部多山區,中間是盆地。四川的地震,與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著相關性。這條俗稱做「山」的地形,正是著名的龍門山大斷裂——它是一條貫穿岩石圈的巨型地殼斷裂系統,南北延伸越500公里,寬達70公里。本來,以岩石組成的堅硬地殼幾乎堅不可摧,它之所以能發生如此大的斷裂、扭曲,一定是有什麼強大的力量撕裂了它。於是,科學家們研究龍門山斷裂帶中岩石的應力場發現,這股強大的應力的確客觀存在,而它,則來自西南方向的更高一階的地域——青藏高原。
應力場分析表明擠壓應力來自青藏高原,那麼,為什麼青藏高原要提供這么大的應力場,持續不斷地壓迫它東部邊緣的四川盆地,以至於在前鋒形成這么大的斷裂系統呢?原來,青藏高原也不是根本原因,它依然是一個結果,是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正面碰撞的結果。大陸與大陸之間的相撞不比大陸與大洋之間的接觸,後者,一個輕一個沉,大洋插到大陸下,形成海溝和火山弧(如日本島)。而大陸是一直漂在洋殼之上的,數億年從不消失,密度基本相同,誰也不讓誰。這種大陸板塊之間的正面相撞,消減不掉兩者的物質,於是,這些物質就只有堆在地表,堆出一個巨大的土堆,放在我們人類的視野下,便是巨大空前的高地勢——喜馬拉雅山系與青藏高原了。
龍門山斷裂帶中多發的地震,就是來自青藏高原方向的應力場持續對地殼提供擠壓應力,當地殼中的岩石實在不堪應力的重壓而破碎、斷裂時,巨大的能量釋放,以機械波的形式傳遍四周,便構成了慘烈的地震。龍門山是山區與盆地兩個地質體的接觸帶,由於對剛性客體來說,默認其力作用在兩者交界的邊緣,因此,山與盆接觸的前鋒帶,便成為了應力場釋放其機械力的集中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地震便多發了起來。
❸ 板塊和版塊的區別
1、釋義:板塊是板塊構造學說所提出來的概念;版塊是具有共性的事、物的集版合;
2、運用:板塊權運用在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版塊一般運用在論壇版塊,申請版塊等地;
3、范圍:版塊運用的范圍比版塊要大。
向左轉|向右轉
(3)西安地質屬於什麼板塊擴展閱讀
版塊和板塊的具體運用
一、板塊
全球岩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1、歐亞板塊
歐亞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 (俄羅斯東北部、日本北部和印度除外)。
2、非洲板塊
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
3、印澳板塊
印澳板塊-印度、澳洲、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4、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
5、納斯卡板塊
納斯卡板塊-緊臨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側。
6、北美板塊
北美板塊-北美洲、亞洲東北部、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
7、南美板塊
南美板塊-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8、南極板塊
南極板塊-南極洲與南大洋。
二、版塊
1、論壇版塊
2、俄羅斯版塊
3、內務版塊
4、澳門版塊
5、版塊ID
6、申請版塊
❹ 400017屬於什麼板塊
4和8打頭的都是新三板市場的股票。
❺ 西安的地質有哪些結構
陝西省地處中國內陸腹地,北鄰內蒙古,西接寧夏、甘肅,南和四川、重慶、湖北相連,東與山西、河南毗鄰,是中國大西北的門戶。
全省南北長約870千米,東西最寬約500千米,從北至南分為陝北黃土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地貌景觀區。境內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由西向東傾斜。
陝西的地質位置在中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特點,它處於歐亞、特提斯、太平洋三大構造域交匯地帶,地跨三個一級地層、構造單元,地層出露齊全,各種岩石類型發育,中央造山帶秦嶺山系橫亘陝西南部,地質構造復雜。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長河中,發生了許多重要的地質事件,留下了無數典型的地質遺跡。陝西省河流眾多,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流域,黃河在境內的主要支流從北向南有窟野河、無定河、青澗河、延河、渭河、涇河(渭河支流)、洛河等。長江在境內的支流屬漢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
一、地層
陝西的地層自太古代至第四紀均有出露,地層建造序列主要含古老結晶基地,火山沉積過渡基地和沉積蓋層。沉積相有海相、陸相及海陸交互相,海陸交互相主要見於石炭系,廣泛的陸相始於二疊系(華北)、上三疊系(揚子)和侏羅系(秦嶺),沉積類型有活動、穩定和過渡三種。地層經歷多期不同程度變質和構造變動,基底為深中淺變質相,蓋層淺變質未變質。
陝西地層的分布和發育特點是前寒武系主要沿古老地塊的邊緣呈帶狀分布,秦嶺造山帶內側呈穹窿狀或構造岩片殘存,寒武奧陶系和二疊三疊系省內普遍分布。華北缺失志留和泥盆系,揚子區大部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新生界主要分布於秦嶺以北,以汾渭分區最為發育。
在古生代生物群的分區上,華北區屬北方大區,揚子區屬南方大區或古地中海大區,秦嶺區常為上述兩大區的過渡類型。在中生代海相地層,秦嶺區出現北方的菊石及南、北方瓣鰓類的混生。陸相地層植物群,主要以溫暖、潮濕的蕨類為盛,並有銀杏,炎熱環境的蘇鐵類次之。
根據境內地層的發育特點,華北南緣中、晚元古界發育較完整。揚子區至秦嶺區震旦系寒武系橫向上變化連續,徽縣旬陽縣分區旬陽、西口一帶,晚古生代地層發育齊全,剖面連續,化石較為豐富。陝甘寧分區中生代地層系統發育,關中、陝北等第四系黃土分布廣,剖面較為完整,在我國少有。
二、岩石
陝西境內的沉積岩分布廣泛,海、陸相均較發育,環境多樣,物源復雜,岩類較多,成岩後生作用明顯,時空上多種岩類共生互變為特點。在劃分的十一個岩類中,以碎屑岩、碳酸鹽岩及黏土質岩最為發育,具硅質岩、磷塊岩及含鐵、錳、鋁細碎屑岩,形成於特定的環境,局限在少數層位,可燃有機岩主要分布在內陸盆地,並以華北區為主。
陝西境內的岩漿活動以具多期次,多岩類為特徵。在劃分的十個期中,最早為阜平期,火山活動有九期。岩漿侵入活動有七期。前寒武紀以火山岩占優勢,寒武紀後以侵入岩為主。按其分布的面積,侵入岩中心花崗岩類最廣,空間上以秦巴地區最為發育。
陝西境內變質岩亦較發育,自太古代至三疊紀地層均有不同程度的變質。主要分布於秦嶺區,揚子區以基底變質為主,華北區除基底變質外,南緣中元古界至早古生界蓋層也經歷有輕微變質。岩石類型較多,除榴輝岩外其他各類岩石均有。變質地層的原岩類型及變質程度,前震旦紀以火山型及混合型為主,一般形成中低級變質,震旦紀以來以正常沉積型及混合型為主,一般形成低級變質,部分為中級變質。
三、區域地質史
陝西地殼結構極不均一,導致各類塊體的構造性質及演化的顯著差異。區域構造演化具有多旋迴性、遷移性、繼承性的普遍規律。
境內地質歷史經歷六個發展階段。前震旦紀包含兩個發展階段,為大型地殼塊體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它以大陸地塊邊緣增生形式出現,經歷中條、晉寧兩次重要地質事件,使華北、揚子大型地塊先後形成。震旦紀以來,包含四個發展階段。為秦嶺活動帶及南、北地塊之間相對運動,拼接和早生代及新生代兩次規模不等的陸殼解體,最終形成今日的構造地貌形式。
四、水文
1、黃河流域
陝西境內的黃河流域以渭河水系為主。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渭源縣烏鼠山,於寶雞鳳閣嶺附近流入陝西,在潼關注入黃河。渭河由西向東貫穿關中平原,南靠秦嶺,東至黃河幹流,北至子午嶺、黃龍山與陝北黃土溝壑區相連。北岸主要支流有涇河、洛河、千河、漆水河、石川河、沮河等,水量較豐富,源遠流長;南岸支流有黑河、灃河、霸河、尤河等,河流短小,比降大,汛期河水陡漲陡落,枯季河流乾涸。渭河幹流全長818千米,陝西境內河長502千米,渭河的集水面積為62440平方千米,陝西境內渭河流域面積33560平方千米。
2、長江流域
陝西境內的長江流域以漢江水系為主。漢江是長江重要的一條支流,也是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寧強縣踏家山,全長1700千米,流域面積達174300平方千米。漢江從西鄉縣流入安康市區,由石泉縣左溪河口入境,經石泉、漢陰、紫陽、嵐皋、漢濱區、旬陽、白河七個縣區,從白河縣河口附近出境奔騰東去直到湖北。丹江是漢江的一大支流,其發源於秦嶺南麓,途經商州市、丹鳳和商南縣,到河南省的淅川縣後匯入丹江口水庫,在陝境內長約243千米。
綜上所述,陝西境內的地質、水文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質構造、岩漿活動頻繁,岩石種類多樣性強,流水作用普遍,為觀賞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使陝西具有形態佳、石質好、顏色亮、紋理變化大、意韻豐富的觀賞石成為必然。
目前,漢江石、洛河源頭石、涇河石、秦石、黑河石和各類化石、礦物奇珍及寶玉石原生、次生礦物等石種大量發現,相信今後會有更多豐富多彩的觀賞石石種被開發、研究和賞玩,會使陝西賞石界充滿更大的活力。
❻ 中國地質板塊劃分是什麼
好像是六大板塊。七小版塊。。。具體的小版塊名字好詭異的說~~~
幫你頂一下吧
❼ 西安的地質單位有哪些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西北地質勘查院
簡稱(西北地勘院)
中冶地集團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中冶力達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491號電話:(029) 8792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029)87851035
西安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長安區北環西路7號 (029)85648643
陝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西安市含光路中段19號 (029)8521
九○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東路11號 (029)83813035
物化探隊 710400 周至縣農商街48號 (029)87111186
第二綜合物探大隊 710016 西安市龍首北路東段16號 (029)86253426
陝西國土測繪工程院 710054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96
陝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443
西安探礦機械廠 西安市吉祥路66號 (029)88234474
陝西地礦醫院 西安市自強西路31號 (029)86229792
西安工程技術學校 西安市西影路289號 (029)85515543
局六四○一工作站 戶縣石井鄉土門村 (029)84971327
陝西礦業工貿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6
陝西地質工程總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42
陝西秦地房地產開發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57
陝西秦地建設有限公司 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029)87851160
陝西秦地建築設計所 西安市端履門24號 (029)87853105
❽ 板塊附近的山脈如何界定屬於哪個板塊
一般來說,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大洋板塊向下俯沖,大陸板塊受動抬升專、擠壓,因而形屬成大洋岸邊的山脈,如日本、我國東北、福建、台灣等山脈,美洲西海岸的一系列山脈(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落基山脈是由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相撞形成,南段安第斯山脈是由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相撞形成的。)一般大洋岸邊的山脈是屬於大陸板塊的。
比較特殊的是喜馬拉雅山系以及我國西南部橫斷山脈等,是印度板塊(主動)與亞歐板塊(被動)強烈碰撞形成的,屬於亞歐板塊。
❾ 什麼叫地域板塊
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專,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屬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你。今夜星光燦爛,我又象看到你,是星星
❿ 四川地震是否會影響西安地質板塊
四川地震對西安地質板塊的影響很小,因為四川和西安地質板塊不在同一地震帶上,四川屬於喜馬拉雅地震帶,西安屬於大陸內部板塊的復雜斷裂帶上。
四川地震多發的原因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四川氣候總的特點是:區域表現差異顯著,東部冬暖、春旱、夏熱、秋雨、多雲霧、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則寒冷、冬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大,氣候類型多,有利於農、林、牧綜合發展;氣象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范圍大,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和低溫等也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