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千佛山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什麼

千佛山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9 19:11:18

❶ 泰山是由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在距今25億年前後,魯西地區發生了強烈的造山運動泰山運動。版
原先形成的岩層褶權皺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這些山系的一部分,聳立在海平面之上,伴隨著岩層的褶
皺隆起,產生了一系列斷裂,大量的中酸性岩漿侵位,並發生了區域變質作用。從而逐漸形
成了表殼變質岩系和分布廣泛的閃長岩花崗岩類的古老侵入岩體,具有明顯的期次。這類岩
石約占泰山主體面積的95%以上,是泰山主體組成的物質基礎。由於這些不同岩性和地球化
學特徵的花崗質岩石的大規模存在,為探索太古宙巨量花崗岩的形成提供了極佳的研究對象,
在建立前寒武紀底層系統中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過18-19億年的風化剝蝕,地勢漸趨平緩。至距今約5億2千萬年前的古生代初期,華北廣大地區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古泰山也隨之沉沒到海平面以下。在古泰山的風化剝蝕面上沉積了近2000米厚的寒武奧陶紀海相地層。代表這個時期沉積的地層是位於泰山北側的張夏寒武系標准剖面,地層發育齊全,出露良好,含豐富的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高。是華北地殼演化歷史早古生代階段的重要的地位

❷ 千佛山是怎麼形成的

千佛山屬古生界志留系沉積皺段裂帶,西南側絕壁高聳,似刀劈斧削,壁下形成幽內深的溝谷,有多容處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瀑布、海子、山腰萬畝野生杜鵑和山頂的日出雲海,佛光構成「一山分三帶,景色各千秋」的獨特自然景觀。 千佛山高大巍峨,雄壯多姿、垂直氣候分布明顯,四季主色調鮮明,形成「春看杜鵑、夏望瀑布、秋賞楓葉、冬觀冰雪」的典型亞高山生態景觀,山峰蒼翠挺拔,巨石雄奇嶙峋,樹木鬱郁蔥蔥,熊貓、金絲猴等動物在山間叢中悠閑自在,山奇、石怪、水秀、峰險、林幽、雲美,構成千佛山奇特的自然風光。

❸ 形成1地河谷的主要地質作用有哪些

河流的地質作用

河流憑流水的機械沖擊力、化學溶解力以及攜帶的碎屑物質對河谷的組成岩石和地形的破壞和建造作用的總稱。河流的地質作用過程包括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三者前後銜接,互相聯系。河流地質作用以機械作用為主,伴有化學作用。河流在大陸上分布極廣,是塑造大陸形態和建造大陸沉積物的重要營力。
河水運動 流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處向低處運動,位能轉變為動能。 流水動能(K)與流水的質量(M)和流速有關。流水的質量與流量呈正相關,可以流量度量。河流的流量受降雨量、蒸發量、滲透量和流域大小的影響。河流的兩點間的高程差與其距離之比叫縱比降。縱比降和河谷橫斷面形態、河床的粗糙度是決定流速的主要因素。天然河床的組成物質隨河段而異,有的是堅硬的岩石,有的是鬆散的沙、土層,而且河床底部的起伏、平面形態的曲直、河谷斷面的寬窄也都是變化的。河水在具不同特徵的河床上運動時,其水動力特徵不同。天然河流中的水質點的運動一般是不規則的紊流,但在平坦河床上的緩慢水流,緊貼底部的薄層河水的水質點可以為規則的層流。河流中還有向下游推進的螺旋形水流,其在斷面上的投影呈環形,稱環流。環流在直河道和彎河道都可形成。此外,在崎嶇不平的河床上,由於局部障礙還產生渦流。河流的流水動能和水動力特徵及其變化,制約著河流地質作用的進程,是以破壞作用為主,抑或以建造作用為主。 河流的侵蝕作用 河水破壞組成河床的岩石、鬆散沉積物的作用。河水破壞河床有3種方式:水力沖擊(蝕);磨蝕(流水挾帶的沙、礫對河床的磨損);溶蝕(流水對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根據河水對河床的破壞方向,侵蝕作用可分為下蝕作用和側蝕作用。 ①下蝕作用,河水對河床底部進行侵蝕,使河床降低的作用。下蝕作用在河流的上、中游段或山區河流中占顯著地位。在這里水流受基岩河谷挾持,斷面狹窄,縱比降大,流速大,多急流、渦流。由於組成河床的岩石的抗蝕能力存在差異,河床縱剖面崎嶇不平,常呈台階狀。河水流經其上則形成瀑布、急流。從高處跌落的河水,以強大的沖擊力和沙、礫旋鑽,磨蝕陡坎下的河床,掏空陡坎基部,陡坎上部岩石受重力作用而坍落,台階後退。一段如此不斷地進行,台階終於消失,河床被夷平。在河流的源頭多有跌水,下蝕作用引起的掏蝕坍落,使河頭向源頭伸長,向分水嶺上部發展,這種現象稱溯源侵蝕作用。當分水嶺兩側的河流侵蝕力強弱不同時,侵蝕力強的向弱的方向延伸,分水嶺向弱者方面遷移,甚至被切穿。兩條河流相連,侵蝕力強的河流奪取另一條河流在連結點以上的上游。這種現象稱河流襲奪
下蝕作用不是無限的,當河流在河口到達其匯入的靜止水面時,流速喪失,下蝕作用也就終止。外流河以海平面為河流下蝕作用的極限面,稱終極侵蝕基準面。此外,河流還以其流經的湖面,支流以其注入的主流水面等為其局部侵蝕基準面。在大陸穩定和侵蝕基準面長期不變時,下蝕作用將河床上的起伏、台階夷平,河床縱比降減小,流速變低,流水動能減小。當坡度減小到流水動能與河水搬運泥、沙所消耗的能達到平衡時,河床的縱剖面在理論上是一條下凹的圓滑曲線,稱為河流平衡剖面。力圖達到平衡部面是河水改造河床的總的趨向。 ②側蝕作用,河水破壞河床兩側的作用。它是在河彎處單向環流的作用下發生的。側蝕作用在河流的中、下游段或平原區河流中最為顯著。天然河流總有彎曲,河水從直道進入彎道時,原來沿河流軸線運動的主流,因慣性離心力的影響偏向河彎的凹岸,造成橫向水位差,從而單向環流發育起來。環流的表流沖擊凹岸彎頂的下段,掏蝕河岸引起崩坍,落入水中的沙、石被環流的底流帶到河彎凸岸邊堆積,形成邊灘。隨凹岸後退擴展,凸岸邊灘增長,河彎頂不但後退而且緩慢下移,河床的彎曲度加大,變成 S形,進而演變成一串Ω(正反相接)形。這種形狀的河流稱河曲或蛇曲。當兩個河彎貼近,河水便沖開連接兩彎的細頸部,棄彎走直。這一過程稱為裁彎取直作用。遺留下的廢河道,變成了新月形的牛軛湖。河彎在環流作用下,不斷擺動,使河谷的谷坡不斷破壞,河谷底部加寬,但河床的寬度基本不變。側蝕作用使河床的長度增加,縱比降減小,流速變低。河流在自己形成的堆積物中迂迴流動。由地球自轉引起的科里奧利力,可使除赤道區緯向河流外的其他地區任何流向的河流的水流方向偏離,從而加強河流的側蝕作用。

❹ 阿爾金山北部是屬於什麼地貌類型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

阿爾金山山脈蒙語意為「有柏樹的山」。山脈地處藏北高原北緣,南北界於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間,東西與祁連山和昆侖山兩大山系相連,其山脈東西長約730公里,南北寬約60-100公里,近似東西走向。山脈東西部兩端高,中部較低(海拔在4000-4200米之間)。
海拔5000米以上的區段發育著現代冰川。
阿爾金山地區的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大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它的面積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保護區核心區屬第三紀末地殼變動形成的封閉型山間盆地,群峰巍峨,峽深谷幽,叢林莽莽,人跡罕至,是各類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1987年,國家在這里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里生息著野駱駝、野驢、野牛、盤羊、藏原羚、藏羚羊、斑頭雁、黑頸鶴、雪豹等珍禽異獸50多種,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多達15萬余頭。
阿爾金山山脈西段、中段最高峰蘇拉木塔格峰(6295米)、玉蘇普阿勒克峰(6062米)由於較難進入和缺乏資料,至今仍是處女峰;東段山區相對易進入,最高峰也稱為阿爾金山,海拔5828米,東距甘青公路約100公里是黨金山口,此處是阿爾金山山脈與祁連山山脈的分界處。
目前,阿爾金山山脈東段北坡山麓處於疏勒河下游南岸,南坡在蘇干湖附近,南北相對高差分別為3000米和4800米左右,主峰拔地而起直插雲天,它處於阿爾金山深斷裂線上,這與峰區高聳峻拔有直接聯系。
自南向北,峰區有三列山地相間兩條谷地,其地貌概況如下:
南列主峰區山峰高度在5200-5828米之間,主峰區沿山脊線兩側分布著近30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山脊兩側發育著31條現代冰川,其中北坡冰川有20條。薩木薩克溝冰川有17條。10號冰川為本區最大的冰川,其長度3.8公里,冰川末端海拔4520米,冰川粒雪線海拔為4840米。主峰阿爾金山位於南坡5號冰川兩粒雪盆結合處的後壁。在薩木薩克溝南側10號冰川粒雪盆的後壁上,另有一座5782米的高峰與東側主峰相對,二者相距6000米,相對高差46米。薩木薩克谷地,東高西低,海拔4200-4400米,為河流形成區,該溝向北穿越中列山地中部斷裂後匯入青石溝,是青石溝的上源。
中列山地山峰海拔在4700-5550米之間。山地切割破碎,北坡發育了12條冰川,南坡僅有一條小冰川。中列山地最大的冰川是七里溝冰川,其長度2.1公里。冰川末端平均海拔4660米。中列山地與薩木薩克溝谷地相對高度約1000米。薩木哈布塔拉谷地,海拔在3500-4200米之間。谷地西段(青石溝)較寬闊,海拔也較低,向東部延伸則有5個4000-4200米之間的分水嶺處於該谷地中。
北列山地(青石溝東西一帶)地勢明顯降低,地形散漫,山峰高度在3500-4849米之間,沒有現代冰川分布,該山地為阿爾金山的外圍山地,再向此逐漸進入山麓地帶,最後沒於疏勒河下游。

❺ 齊雲山,形成過程中經歷的主要地質作用有哪些

齊雲山丹霞地貌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產生、演化而成。在距今9000至6500萬年間的晚白堊世形成了紫紅色礫岩、砂岩、鈣質砂岩互層的淺湖相——山麓河流相沉積,組成了齊雲山組和小岩組,期內有一次基性玄武岩噴發構成齊雲山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而穩定成層產出的玄武岩又給丹霞地貌鑲嵌了一個絢麗的「花邊」。
始於距今5300萬年前的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使盆地全面抬升變為侵蝕區。在幾千萬年的抬升過程中,由於差異升降,齊雲山地區的抬升幅度高於周邊地區,相對高出100~300米。抬升過程中形成
的斷裂、節理,構成了齊雲山丹霞地貌的展布格局;近水平的地層產狀和岩性的明顯差異,為平台、崖洞等丹霞地貌景觀的形成提供了條件。伴隨地殼抬升,流水和重力作用是齊雲山丹霞地貌景觀形成的直接因素。其中流水的侵蝕作用最為顯著,地面流水對岩層沖刷侵蝕,首先沿垂向張節理發育形成沖溝,流水繼續沖刷侵蝕,沖溝加寬加深便形成溝谷。如「五老峰」景觀,流水沿北西向沖刷形成溝谷,沿北東向沖刷形成一組沖溝,形成五峰並列的奇觀。溝谷邊緣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張性節理崩落,形成峭壁,相對高差數十至數百米,最高峭壁達300米,如「紫霄壁」、「真仙洞府」等。岩石在自身重力負荷作用下,向溝谷傾斜沿節理面拉開一道很深的裂隙而形成奇特的「一線地」景觀,岩石崩落形成丹壁,岩石崩塌形成造型地貌。流水的下蝕和地殼的抬升共同作用使溝谷演變為幽深狹谷,如「楠木谷」。
另外,園內還分布有中生代白堊紀齊雲山組標准地層剖面遺跡、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足跡化石、恐龍尾跡化石遺跡;以及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及新構造運動遺跡等。

❻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什麼

橘子洲是流抄水沖積而成。
橘子洲位於長沙市區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之一。橘子洲,西望嶽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水,綿延數十里,狹處橫約40米,寬處橫約140米,形狀是一個長島,是長沙的重要名勝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❼ 形成向斜山主要的地質作用為什麼是侵蝕

C 外力作用——侵來蝕自.內力塑造地表的基本格局,背斜山,向斜谷.
但背斜成谷,主要是背斜頂部受張力影響,容易被外力侵蝕.而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久而久知,兩側背斜被侵蝕掉,而凸顯出了向斜,向斜反而成山(一句話:差異侵蝕導致)

❽ 高二 地理 吐魯番盆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什麼 請詳細解答,謝謝! (13 21:39:12)

看了3樓的答案明白了 題目里問的是地質作用 不是外力作用
冰川、風力都是外力 直接排除A、B、D 只有C是地質作用。

❾ 吐魯番盆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什麼

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因而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 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 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 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吐魯番盆地——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

地理坐標為東經89度11分。北緯42度56分。

吐魯番盆地是天山東部的一個山間盆地,位於天山山地東端。「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也是全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盆地四周為山地環繞,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間。其中博格達峰海拔54米。南部的覺羅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緊鄰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卻低於海面1米,是全國最低的窪地。如果以周圍山脊線為界,面積50140平方千米,其中低於海平面以下的面積有4050平方千米,盆底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是我國大陸的最低處,盆地邊緣群山環抱,最高的博格達峰終年積雪。

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乾旱炎熱,年降水量約16毫米,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夏季最高氣溫有過49.6℃的紀錄,6~8月平均最高氣溫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溫度,最高達82.3℃,因此這里自古有「火洲」之稱。日照時間長,全年約3200小時,無霜期210天左右。由於盆地氣壓低,吸引氣流流入,這里也是全國有名的「風庫」。達坂城吹下的春季風暴,每秒達50米,七角井吹下的大風,曾吹翻過車輛。

盆地的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過地下粗砂礫層向盆地滲透過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間溝谷呈泉湧出地面,並匯成河流。河流兩岸田園蒼翠,風景秀麗,盛產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種是無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千米處的葡萄溝久負盛名。該溝長7千米,寬約2千米,橫穿火陷山,東西兩側山峰對峙,溝內泉水歡流,果樹叢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參天白楊鬱郁蔥蔥,滿溝滿坡的葡萄架層層疊疊,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綠,晶瑩奪目,被譽為「中國的綠珍珠」。

❿ 求圖示地質地貌景觀名稱,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

圖示地質地貌景觀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系指由產狀水平或平緩的層狀鐵鈣專質混合不均勻膠屬結而成的紅色碎屑岩( 主要是礫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並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蝕、風力侵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貌特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