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質博物館學到了什麼
1. 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2012年12月22日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地質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面有一片很大的場地,場地里有隻很大的模型專恐龍。
博物館的內部很豐富,我們一進大門就看見一隻非常大的模型恐龍站在很高的檯子上,體內好像發出一種聲音。再往裡面走一點,便能看到模型火山,火山幾乎馬上噴發出來了一樣,模擬還挺像的呢!我不由地嘖嘖贊嘆。再往裡在走一點就更有趣了:有一塊塊寶石和玉石,其中,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了一塊很奇特的石頭:海藍寶。海藍寶外面是似透明,而非透明的白色石塊,白色石塊裡面好像裹著一塊藍色石塊,非常漂亮。博屬物館里不僅有博物、文物,還摻雜著部分科技。比如我們在最頂層看見的三個模型恐龍,我們去的時候就看見了最右邊的一隻恐龍在彈吉他。我注意觀察了一下,恐龍的腳下有一個播音器,所以才唱出這動聽的歌曲來。
我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去地質博物館看一看,相信每次的收獲肯定都不一樣的。
2. 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博物館的整體形態體現了「天圓地方」這一理念,建築下方猶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寶盒」,外披網格狀「珠簾」,上部扁圓形展廳外形似「玉璧」橫空。在大廳內部,國內首個混凝土結構球形「穹幕影院」,可容納百人同時觀看高科技全景科幻電影。
展館內部陳列體系可概括為「一線二點」。一線即基本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四部分主題展線,分別向觀眾展示山西地質歷史、生物演化、礦產資源、礦物岩石四部分內容;二點即專題陳列我省測繪知識和土地資源兩部分內容。整個展館通過陳列展示與科普互動形式,宣傳、教育、傳播山西省地質相關科學知識。
館內名為「表裡山河」的主題陳列已經准備就緒,主題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和物華天寶四部分組成。穿越時空展廳從宇宙大爆炸講到星系的形成、地球的結構,重點展示了隕石的類型、結構、構造等。遠古物種可謂是山西地質博物館陳列的一個亮點展廳,它展示的是山西特色的古生物化石,代表性的發現和較完整的化石種類有中國肯氏獸動物群中的山西鱷和副肯氏獸以及白堊紀恐龍動物群。其中展出的山西鱷標本,2010年在黃河邊三疊系地層中發現,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具骨架。在大地寶藏展區,將重點展示山西的三大優勢礦產——煤、鋁、鐵,在這個展廳的一個重要陳列品,稱重425克「狗頭金」被專家稱作「華北第一金」,因其形似蟾蜍,又名「華北金蟾」,其質地較為純凈,其純度可達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記載以來發現並保存下來最大的一塊,價值高達500萬元。
3. 山西地質博物館
1、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濱河西路迎澤橋北側,展出三晉人文薈萃。憑身份證領票進專入。
2、中國煤炭博物館,位於屬太原市迎澤大街橋西,展出煤炭科普知識,有礦井體驗,很有特色。
3、太原博物館,位於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中央文化島上,展出太原2500多年的建城歷史。
4、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位於太原市文廟巷文廟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原文廟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5、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位於位於太原市五一廣場起鳳街純陽宮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純陽宮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4. 參觀山西省博物館的觀後感
您好因為我沒有參觀過湖北省的博物館,所以我不能很詳細的寫出一整篇的作文應該怎麼寫,但是我可以跟您講的大概首先,開頭你可以寫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接下來寫博物館里有些什麼,陳列些什麼,然後你可以上網查下關於這些的資料,適當的補充道你的文章中,之後,你可以挑選一個你比較喜歡的一類的陳列出的物品,詳細的介紹下它的背景,以及你喜歡的地方,最後,你可以再總的寫你對湖北省博物館的感覺這里有兩篇我在網路上找的範文,你可以模仿的寫,改一改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一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製作出那麼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幽雅可愛,徐徐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痴如醉,彷彿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一個那該多好啊…….當我還沉浸在瓷器館里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厘米寬50厘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制而成的。畫中一對小鳥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後面飄動的樣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彷彿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只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2.
5. 山西地質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山西地質博物館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畔,漪汾橋西南,與山西博物院毗鄰,總建築面積約為31000平方米。
山西地質博物院的前身為1960年創建的山西地質廳地質博物館,此後又更名山西地質礦產局地質礦產陳列館、山西地質礦產博物館。新館於2007年3月1日奠基開工,201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地質博物館。
新館主題陳列由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和物華天寶四部分組成,分別展示山西省的地質歷史、生物演化、礦產資源稟賦和礦物岩石精華。陳列品多數為山西省本土發現整理,如在左雲縣發現的劍龍、雲岡龍化石,在天鎮縣發現的特暴龍上頜骨、齒骨化石和在興縣發現的大唇犀化石。特別是發現於吉縣的山西鱷化石,目前全球僅此一具,為開展三疊紀中期中國肯氏獸動物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而另一個重要陳列品,稱重425克的「狗頭金」被專家稱為「華北第一金」,其形成與發現過程也充滿傳奇色彩。
1960年建成開館。原名山西地質廳地質博物館,1982年更名山西地質礦產局地質礦產陳列館,後改為山西地質礦產博物館。時該館共收藏實物標本7324件,其中展出2910件。包括工藝美術礦物原料50件,工藝品20件,礦床98個,礦物271件,岩石281件,古生物化石430件,地層剖面12個,各種礦石338件。有的展品有一定科學研究價值。如太原西山標准剖面標本、五台系、滹沱系地層剖面標本、臨縣紫金山鹼性雜岩體標本、蘆木化石和鐵隕石標本和地質構造標本。鐵隕石標本取自靈石縣,發現於隋開皇十年(590),重達6.5噸。
2007年03月01日山西省地質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太原舉行。這標志著山西省社會公益事業「六大項目」全面進入啟動階段。總投資1.5億元,工期為18個月。
2014年5月18日,山西省地質博物館正式投入運營。
6. 參觀山西博物館有感 500字 要感受 哪件文物讓你心動
千年中國歷史看山西!山西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她的地下不僅礦藏豐富而且還埋藏著幾千年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無數件文物靜靜地躺在那裡幾百年、上千年,每一件文物中都蘊含著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或凄楚或豪壯,或旖旎或跌宕。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轉動,滄海變桑田,唯一不變的是這些深埋在歷史角落裡的一件件文物。它就像一面面鏡子把各個王朝的興衰更替展現在我們眼前。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們驅車前往山西博物院來參觀那些被歷史塵封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山西博物院位於風景宜人的汾河西岸,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館藏20餘萬件珍貴文物,日接待能力在千人以上,在國內堪屬一流。山西博物院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循歷史脈絡,聚文明亮點」,構成了7個歷史專題和5個藝術專題。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展廳,4000件稀世珍寶,將山西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作出來了完美的詮釋。
走進一個個展廳,面對眾多珍寶,看得我眼花繚亂,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那些金銀玉器、陶瓷字畫。在明清晉商室展出的一座座深宅大院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一座座模型形小而具微,我們看到了山西商人艱苦創業的雄心與盛極而衰的思索。
「靈石古村山水間,四合坊巷禮為先,樓台塾館凝文氣,儒雅興衰二百年。——王家大院」
明清山西商人稱雄國內商界五個多世紀,「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是他們的自我寫照。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自覺和不自覺地發揚了一種特殊精神,它包括進取精神、敬業精神、群體精神,我們可以把它歸之為「晉商精神」。這種精神也貫穿到晉商的經營意識、組織管理和心智素養之中,可謂晉商之魂。我對晉商文
「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喬家大院
化了解並不是太多,好多知識都汲取於電視劇《喬家大院》。對晉商所居住的大院也知之甚少。以前也走馬燈似的參觀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旅遊景點,但都不如這次更直觀,更全面。在贊嘆晉商居住之奢華的同時也不禁感嘆他們不畏艱辛敢於冒險的拼搏精神。山西出文物也出商人,但我感覺現在的山西山人已經缺少了先輩們賴以成功的「晉魂」,對於處在市場經濟中的山西商人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思索一下。
參觀完所有展廳我發現除了我們這個參觀團。零零星星的遊客不到20人聽工作人員說平時遊客也不多每天也就一二百人,而且好多是學校和單位組織的參觀團。散客更是來寥寥無幾。聽到這我不禁暗思:館藏如此豐富而且設施一流的博物院為何如此門庭冷落呢?是什麼阻礙了遊客的腳步,除了交通不便、宣傳不到位之外是不是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改革開放的腳步已經跨過20多年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高速發展的物質文明背後是人們逐漸淡漠了的文化觀、歷史觀在苦苦掙扎。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隱痛,而無知的我們還在燈紅酒綠下品嘗著自己的愚昧,殊不知那些冷落在博物院中的文物正在冷眼嘲笑著我們!
7. 參觀山西地質博物館作文
七月十日,我、媽媽、劉新顏和官阿姨到博物館去玩。
到了那裡,我和劉新顏便迫內不及待的參觀起博物館來容。博物館有植物廳、動物廳、地質廳、中國古代文化廳等,還有科學畫廊、書畫廊和輝煌成就展覽。
就說中國古代文化廳吧,那裡有許多象徵中國古代文化的遺產:有原始人用的石斧;有古代人用的青銅劍;還有出土的古人陪葬品等。有一個站著的豬頭俑特別奇怪,身子和人一樣,穿著古代的衣服,頭卻和豬差不多,長著長長的嘴巴,兩只大大的豬耳朵耷著,有趣極了!可惜展品介紹里我們有很多字不認識,無法讀出「它」的名字。於是,我把媽媽叫上來用手機查,有一個字是「鉞」,我猜它讀「yue」,劉新顏沒猜出來,我媽媽用手機一查,果然讀「yue」,我高興地大叫:「我猜對了!」真沒想到,在這里參觀,我除了增添了不少科學知識以外,還認識了很多漢字,實在太開心了!
不知不覺,我們在博物館里已經參觀了兩個小時,直到坐上了回家的車,我還沉浸在剛才參觀時的情景里。難忘的峨眉山博物館,我一定會再來的。
8. 山西省地質博物館第二展廳有什麼
1、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濱河西路迎澤橋北側,展出三晉人文薈萃。憑身份證領票進入。版
2、中國權煤炭博物館,位於太原市迎澤大街橋西,展出煤炭科普知識,有礦井體驗,很有特色。
3、太原博物館,位於太原市長風文化商務區中央文化島上,展出太原2500多年的建城歷史。
4、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位於太原市文廟巷文廟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原文廟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5、山西省藝術博物館,位於位於太原市五一廣場起鳳街純陽宮內,全年專題展覽頻繁,建築為純陽宮舊址。為省級文保單位。
9. 山西地質博物館的介紹
山西地質博物館於2014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館,近萬件陳列品在開館當天向公眾展示,專其中包括全球唯屬一的山西鱷化石、俗稱「狗頭金」的華北金蟾、保德三趾馬骨架等。1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國土資源國情國策教育,普及礦產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的專項博物館,為山西省社會公益事業 「六大項目」之一。
10. 初學者觀察地質博物館岩石的感想
2009年2月23日,四(4)快樂鳥中隊到上海地質博物館參觀學習。上午,全班同學分為兩組,一組由小徐老師帶領,另一組由小宋老師指揮。同學們先去看了方解石,螢石和水晶,了解了它們的顏色、形狀。接著,老師又讓同學們了解一些礦石,比如愚人金――黃鐵礦、非常脆的水鋅礦等等。然後,老師又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些珍寶,如美麗的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還有自然形成的風棱石,葫蘆石,菊花石,盾齒石,鍾乳石。它們有的屬於岩溶地貌,有的屬於火山地貌,還有的是從海里打撈上來的。同學們還看到了各種化石,有恐龍化石,木化石,龜化石……真是數不勝數。
下午,老師帶我們去「三防」(既防電、防火、防煤氣)體驗區。老師先讓我們體驗油鍋著火。同學迅速蓋上鍋蓋,火就滅了。煤氣失火了,同學拔下電源,可是沒開窗,失敗!有人觸電了,同學用竹竿拔掉電線,成功了。接著,老師帶我們去體驗地震。好大的地震,玻璃碎了,門搖擺著,同學們躲在桌椅下,雙手抱頭,沒事!據說,這樣可以在5.5級的大地震中不受傷害呢!接著,老師又介紹了古代農家用具。
時光飛逝,參觀結束了,同學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上海地質博物館。此次出行,真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