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質證據證明活斷層存在
1.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工程地質問題是指已有的工程地質條件在工程建築和運行期間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構成威脅影響工程建築安全的地質問題稱為工程地質問題。由於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多變,不同類型的工程對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又不盡相同,所以工程地質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質問題包括:
(1) 地基穩定性問題:是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它包括強度和變形兩個方面。此外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質作用和現象都會影響地基穩定。鐵路、公路等工程建築則會遇到路基穩定性問題。
(2) 斜坡穩定性問題:自然界的天然斜坡是經受長期地表地質作用達到相對協調平衡的產物,人類工程活動尤其是道路工程需開挖和填築人工邊坡(路塹、路堤、堤壩、基坑等),斜坡穩定對防止地質災害發生及保證地基穩定十分重要。斜坡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特徵是影響其穩定性的物質基礎,風化作用、地應力、地震、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對斜坡軟弱結構面作用往往破環斜坡穩定,而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是影響其穩定的重要因素。
(3) 洞室圍岩穩定性問題:地下洞室被包圍於岩土體介質(圍岩)中,在洞室開挖和建設過程中破壞了地下岩體原始平衡條件,便會出現一系列不穩定現象,常遇到圍岩塌方、地下水涌水等。一般在工程建設規劃和選址時要進行區域穩定性評價,研究地質體在地質歷史中受力狀況和變形過程,做好山體穩定性評價,研究岩體結構特性,預測岩體變形破壞規律,進行岩體穩定性評價以及考慮建築物和岩體結構的相互作用。這些都是防止工程失誤和事故,保證洞室圍岩穩定所必需的工作。
(4) 區域穩定性問題:地震、震陷和液化以及活斷層對工程穩定性的影響,自1976年唐山地震後越來越引起土木工程界的注意。對於大型水電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建築群密布的城市地區,區域穩定性問題應該是需要首先論證的問題。
2. 廣東順德現3.8公里斷裂帶 專家否認地震發生性 內容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2011年0
地震,誰能說一定會發生或者會不發生!!!
3. 什麼叫活斷層,如何分類
活斷層,是指現今在持續活動的斷層,或在人類歷史時期或近期地質時期曾經活動過,極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重新活動的斷層。
4. 順德出現3.8公里的斷裂帶 專家又說珠三角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在武漢讀書 爸媽都在順德 怎麼辦
省地震局召開現場學術研討會 與會專家認為
「這么小的斷層要說它與大地震相關應該說是不科學的。」中科院院士、國內地質「活動構造」泰斗鄧起東在「廣從斷裂西淋崗滑動構造研討會」上表示,位於順德陳村西淋崗的地貌並無有力證據證明是「活斷層」,也不存在發生大地震災害的可能。
昨日,鄧起東院士和來自廣東省地震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地質力學研究
所、中國地質大學、中山大學、廣東省地質局、廣東省地質調查院等單位的5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參加了「廣從斷裂西淋崗滑動構造現場研討會」,會議目的旨在探討西淋崗滑動構造的成因。
學術探討:
重力構造或活動構造
西淋崗,位於佛山市順德區陳村,距廣從斷裂3.8公里。2007年底,在一次山體滑坡調查中,西淋崗的地表位錯現象被發現,隨後中山大學、佛山地質局對此展開了研究,認為在西淋崗地區存在2萬年以來的活動斷層,是廣從斷裂新活動的表現,可能與大地震相關。
對此,學術界有不同看法。2010年10月,廣東省地震局和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等單位開始就西淋崗是否存在「活動斷層」進行專項調查,系統地開展了地質地貌調查、系統開挖探槽、淺層人工地震探測和第四紀地層年代學研究等工作。
「活動斷層」是指晚第四世紀(10萬年以來)有過活動的斷層。統計資料表明,規模較大的活動斷層具有引起6.5級以上強震的潛在可能。
本次學術研討會 ,主要是圍繞該地切割地表土層的滑動面是否與廣從斷裂的新活動有關展開。
鄧起東院士從斷層性質對比、構造特點、局部地形等八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西淋崗「斷層」的規模小、切割淺、分布局限,是在局部地貌和構造條件下、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滑動構造。
與會專家達成共識:西淋崗發現的地表滑動構造與廣從斷裂的新活動無關,更不具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而是重力失衡形成的裂隙或滑動面,與「滑坡」有關。(記者 王丹陽)
5. 識別活斷層在地質,地貌方面有哪些標志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6. 活斷層的地質標志有哪些
活斷層的地質、地貌和水文地質鑒別標志 所屬分類:數據/知識/短文 -> 岩土工程
資料來源:築龍岩土網 點擊:104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此外,在活動斷裂帶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工程動力地質現象常呈線形密集分布
7. 工程地質學基礎的課程中怎樣鑒別活斷層
一般鑽孔的斷層是對比出來的,根據鄰井情況、區域地層情況,看本鑽孔地層是否連續,是否和區域地層一致,是否和鄰井地層一致,如果不一致,在哪個部位不一致,具體到深度多少米的地方,比如在X米深度的地方,上部與區域或鄰井的地層一致,到X米處不連續,下部與區域或鄰井其他地層一致,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在X米處存在斷層,與鄰井或區域地層相比,本井X米深度處地層缺失或重復了多少就是斷距。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與人類工程建築等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工程地質學的研究目的在於查明建設地區或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預測和評價可能存在和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及其對建築物和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質現象的措施,為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規劃以及建築物的正確設計、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質科學依據。
工程地質學(engineering geology)研究與人類工程建築等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科學。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設地區或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預測和評價可能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及對建築物或地質環境的影響,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證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
工程地質學產生於地質學的發展和人類工程活動經驗的積累中。17世紀之前,許多國家成功地建成仍享有盛名的偉大建築物,可是人們在建築實踐中對地質環境的考慮,完全依賴於建築者個人
工程地質學
的感性認識。17世紀以後,由於產業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出現並逐漸積累了關於地質環境對建築物影響的文獻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世界開始了大規模建設時期。1929年,奧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質學》;1937年蘇聯的薩瓦連斯基的《工程地質學》一書問世。50年代以來,工程地質學逐漸吸收土力學、岩石力學與計算數學中的某些理論和方法,完善和發展了本身的內容和體系。在中國,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工程地質學主要研究建設地區和建築場地中的岩體、土體的空間分布規律和工程地質性質,控制這些性質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結構,以及在自然條件和工程作用下這些性質的變化趨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質分類。由於各類工程建築物的結構、作用、所在空間范圍內的環境不同,所以可能發生的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問題也不同。據此,工程地質學往往分為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學、道路工程地質學、采礦工程地質學、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質學和城市工程地質學等。工程地質學的研究方法有運用地質學理論和方法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和地質現象空間分布、發展趨向的地質學方法;有測定岩、土體物理、化學特性,測試地應力等的實驗、測試方法;有利用測試數據,定量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計算方法;有利用相似材料和各種數理方法,再現和預測地質作用的發生、發展過程的模擬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普及和發展,工程地質專家系統也在逐步建立。
8. 地震地質的活斷層和古地震
活斷層是過去大地震遺留下來的痕跡,可以作為大地震資料的補充。通常對地震歷內史記載短容缺的地區,查明活斷層和古地震的存在,分析其活動程度,並鑒定它們的年齡,這在地震區域劃分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活斷層通常指第四紀甚至全新世活動的、至今仍在活動的斷層。古地震是指史前地震,如地震裂縫、斷層、崩塌、陷落、噴水冒沙、湖相沉積層的擾動等遺跡。地震地質工作者通常把活斷層長度、錯動幅度或古地震現象的規模作為衡量沒有文字記載的地震強度的依據。對於鑒定活斷層和古地震的年齡,除一般使用第四紀沉積物層序和微地貌的定性分析外,還使用 14C、裂變徑跡、熱發光等方法,來鑒定斷層活動和古地震的絕對年齡,並劃分出斷層或地震的活動次數,計算其活動周期,這對直接評價該區大地震活動周期是重要的。
9. 什麼樣的斷層是活斷層
活斷層,是指現今在持續活動的斷層,或在人類歷史時期或近期地質時期曾經活動過,極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重新活動的斷層。後一種也可稱為潛在斷層。
10. 資料:活斷層的地質,地貌和水文地質有哪些鑒別標志
岩土專業資料:活斷層的地質、地貌和水文地質有哪些鑒別標志?
2016-03-28 09:48 來源於網路 【大 中 小】【列印】【我要糾錯】
①地質方面
保留在最新沉積物中的地層錯開,是鑒別活斷層的最可靠依據。一般地說,只要見到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無論是新斷層或老斷層的復活,均可判定該斷層的活動性。需注意與地表滑坡產生的地層錯斷的區別。
活斷層的斷層帶(面)一般都由鬆散的破碎物質所組成,而非復活老斷層的破碎帶均有不同程度的膠結;所以鬆散、未膠結的斷層破碎帶,也可作為鑒別活斷層的地質特徵。
伴隨有強烈地震發生的活斷層,當強震過程中沿斷裂帶常出現地震斷層陡坎和地裂縫,是鑒別活斷層的霞要依據。非構造的地裂縫一般無一定的方向性。
②地貌方面
活斷層分布地段往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直線相接的部位,其一側為斷陷區。而另一側為隆起區。由於在近期地質時期內斷塊的長期活動,高聳區和低窪的平原、盆地分化幅度很大。地貌上的突然變化及沉積物厚度的顯著差別是活動性斷裂存在的重要標志。
走滑型的活斷層,常使通過它的河流、溝谷方向發生明顯的變化;當一系列的河谷向一個方向同步移錯時,即可作為確定活斷層位置和錯動性質的佐證。根據水系移錯的距離和堆積物的絕對年齡,即可推算該活斷層的錯動速率。山脊、山谷、階地和洪積扇等的錯開,也是鑒別走滑型活斷層的標志。
近期斷塊的差異升降運動,可使同一級夷平面分離解體,高程相差數百米,以至上千米。為數不少的活動斷裂在地貌上為深切的直線形河谷,當斷層兩盤相對地升降,則兩岸階地的高度有差別,同一級階地的高程在斷層兩側明顯不同。由於階地形成的時代較夷平面新,所以在鑒定活斷層時更為可靠。
此外,在活動斷裂帶上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工程動力地質現象常呈線形密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