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下面有什麼反應

地質下面有什麼反應

發布時間: 2021-02-19 10:58:00

⑴ 以下地質剖面圖反應了怎樣的地質構造(地層的)

地層:下二疊統、上石炭統、下石炭統、上泥盆統、下志留統、上志留統、上白堊統、下白堊統. 下白堊統與上二疊統平行不整合. 斷層、

⑵ 地震的地質原因一般有哪些

由於地球在不斷復運動和變化,逐制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地殼中。地震共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四種。構造地震是指在構

⑶ 腦神經地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病情分析:心理、精神因素導致的失眠:心理因素如焦慮、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心情不愉快版等,都是引權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意見建議:生活的打擊、工作與學習的壓力及社會環境的變化等,會使人產生心理和生理反應,導致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造成大腦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失眠。

⑷ 地質因素

地質因素是含水系統影響輸入信息變換的主要因素。地質因素中,包氣帶厚度與岩性結構和含水系統的儲存能力,對輸入信息變換影響最大。

潛水位對降水的響應敏感程度受包氣帶厚度與岩性的影響。降水通過包氣帶補給地下水時,運移方式和速度受與包氣帶岩性有關的滲透性、持水度等因素控制,並對降水脈沖起到滯後和消減作用。含水系統的儲存能力對降水脈沖同樣也起到削幅作用,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降水脈沖在儲存能力大的含水系統中引起的水位上升幅度較小。

厚度較小,由亞砂土、粉土構成的包氣帶的潛水,水位對降雨較為敏感。例如,洛陽市伊河與洛河之間的河間地塊,潛水埋深1~3m,包氣帶岩性為亞砂土,大於10mm的降雨引起的潛水位上升,在降雨2~8小時後就會出現;而在包氣帶厚度大於10m、由黃土構成的地區,潛水位對降水的反應則要滯後得多,通常在降雨1~2天後潛水位才出現上升。

在承壓水的補給區,屬於潛水性質,水位動態變化與上述相同,在徑流區水位變化要滯後於補給區的動態變化。例如,洛陽市北部邙山丘陵區的承壓含水系統,含水層為下更新統-上第三系河湖相地層,承壓水動態明顯滯後於季節變化。從圖6-3中可看出,承壓水位在每年的9月開始上升,12月至翌年的3月維持在高位,4月開始下降,至6~8月達到谷值,年變幅2~3m。變化周期與降水周期相比,水位上升期較雨期滯後2~3個月,水位下降期較非雨期滯後5個月。這一動態特徵表明,承壓含水系統因有隔水層,難以接受大氣降水的直接補給,而是通過接納來自距離較遠的補給區的地下徑流,間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因而水位變化周期滯後於降水周期。至於承壓水位維持在高位的持續時間較長,則是補給區儲存能力較大所致。

圖6-3 洛陽市承壓含水系統動態曲線

⑸ 地心會釋放哪些元素,這些元素會發生什麼反應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說法仍然是石油的生物成因說,也就是說遠古時代的生物埋入地下以後,在高溫、高壓等合適的環境下,變成了黑色的石油,這其中有一些地質證據以及石油中的生物標記作為證據。

這些通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像地幔熱柱一樣緩慢移動,所以會有新的油田誕生。地球上會有死去的油田,還有一些活著的油田,也會有一些新生的油田。總之,石油是可再生資源。

⑹ 地質分區圖要反映一些什麼東西

地質分區圖要反映的是
其工程類型和
分布進行工程地質
分區的評價。
工程地質分專區是在研究屬區內,
依據工程地質條件相似或
相近的基本原則進行的區域劃分。
其成果是編制出
工程地質分區圖和說明書,
並配以表格形式說明
各區的工程地質特徵和評價。

⑺ 地質學的問題,簡述鮑溫反應系列及其用途

個人認為,基性岩漿密度大,酸性的密度小。玄武岩在升溫過程中,一定溫度下,酸性物質先達到熔融狀態,基性物質下沉,上層的即可變成酸性的。
或者:
基性的被酸性的稀釋也可以。

⑻ 會有什麼反應

感覺日了狗

⑼ 地下水溫度反應什麼地質現象

地球內熱外涼,核心溫度高達約為攝氏6000度,地表十幾度到零下幾十度。因此從內地表向地殼內容部隨深度增加,溫度會越來越高,大約每100米要增加3攝氏度,這就是低溫梯度,也就說每向下33米,增溫一度。地熱增溫率就是每向下百米增加的溫度。3攝氏度/100米,這只是一個平均梯度,各地由於內部的原始溫度狀態有很大差別。火山活動區低溫梯度就很大,凡是超過平均值的地區,就叫地熱異常區,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有開發價值了,就叫地熱田,也就是蘊藏地熱資源的地區。如冰島就是一個巨大的高溫地熱田。北京很多地區低溫梯度也超過平均值,因此北京有些小區有打地熱井的,但多都屬於低溫地熱井。只有小湯山、溫泉等地區有高溫熱泉。地表10-50米內的地溫,通常與這個地區氣候的年平均溫度十分接近,也就說差不度是「恆溫」的。與天氣氣溫相比,冬暖夏涼,因這個熱資源可以利用來冬天取暖夏天降溫,這就是地源熱泵的理論基礎。

⑽ 地質地層劃分原則

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它主要包括沉積岩、火山沉積岩以及由它們經受一定變質的淺變質岩。從岩性上講,地層包括各種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從時代上講,地層有老有新,具有時間的概念。)地層是地殼中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岩石。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層與層之間的界面可以是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面,也可以是由於岩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的變化導致層面不十分明顯。

地層劃分(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是指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中的岩層進行劃分,建立地層層序的工作。一般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首先根據岩性、岩相特徵進行岩石地層劃分,然後根據系統採集的化石進行生物地層劃分,進而建立年代地層順序。在劃分一個地區的地層時,必須充分參考鄰區已經建立的地層劃分方案,便於地層對比。

劃分原則:岩石地層單位是依據宏觀岩性特徵和相對地層位置劃分的岩石地層體。它可以是一種或幾種岩石類型的聯合。整體岩性一致(岩性均一、或規律的、復雜多變的岩類與岩性的組合),野外易於識別劃分。它是客觀地質實體,而不能用成因或形成年代來劃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