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易發生什麼地質災害
Ⅰ 夏天易發生哪些地質災害成因是什麼如何預防
因為夏天的時候例如我國夏季風來臨多降水,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強度大,就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之類的地質災害。持續的強降水會沖刷地表,還會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貧瘠,洪水,山洪等自然災害。
Ⅱ 中國地質災害的分布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1949年以來,因地震死亡近30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倒塌房屋1000多萬間;共發生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個,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則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餘座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多千米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以外的省、區、市都發現有岩溶塌陷災害,總數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20多個省、區內,發生礦山采空塌陷180處以上,塌陷坑1595個,塌陷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類地質災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
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與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岩土體類型、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及植被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等關系密切。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具有東西分區、南北分帶的特點,華北、東北、西北諸省,荒漠化作用強烈;西南山區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東部平原區地面沉降、地裂縫廣泛發育;沿海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強烈發育。
從中國大陸的地勢階梯來看,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m以上,氣候寒冷,凍脹、融沉、泥流、雪崩等災害發育;第二級階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與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形切割強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廣泛,災度高;東部廣大平原、盆地區屬三級階梯,地形平緩,人口稠密,人類活動強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積等災害發育。
2008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川東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東緣、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黃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緣、東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松遼平原。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有16個,即長江三峽庫區滑坡重點防治區、川滇南北構造帶泥石流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點防治區、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滇西橫斷山高山峽谷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浙閩贛丘陵山地群發性滑坡重點防治區、陝北晉西黃土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黃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陝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東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點防治區。
小結
地質災害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是二者的對立統一體。這是我們了解地質災害,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治理,應具有的基本概念。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的涵義是什麼?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是什麼?
3.地質災害的分類分級方案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Ⅲ 中國什麼地形易發生地質災害
嘻嘻 LS幾位好像沒分清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
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當然是山地,尤其是藏南地區以及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山區,地殼不穩,岩石破碎,多地震。後者山區加上植被破壞,多暴雨,常引發滑坡和泥石流。
Ⅳ 在公路建設和營運中易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哪幾種
(1)泥石流在我國集中分布在兩個帶上.一是青藏高原與次一級的高原與盆地之間的回接觸帶答;另一個是上述的高原、盆地與東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過渡帶.
(2)在上述兩個帶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斷裂、深大斷裂發育的河流溝谷兩側.這是我國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動最頻繁、危害最嚴重的地帶.
(3)在各大型構造帶中,具有高頻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崗岩、千枚岩等變質岩系及泥岩、頁岩、泥灰岩、煤系等軟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積物分布區.
(4)泥石流的分布還與大氣降水、水雪融化的顯著特徵密切相關.即高頻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氣候干濕季較明顯、較暖濕、局部暴雨強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區.如雲南、四川、甘肅、西藏等.低頻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東北和南方地區.
Ⅳ 等高線地形圖中地質災害容易發生在哪
滑坡是斜坡岩土體沿著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地質現象.坡度越陡形專成滑坡的可屬能性越大,而在易形成河流的山谷部位,受雨水的沖刷,也比較容易形成滑坡.
讀圖可知,圖中①處等高線最密集,且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因此最易發生地質災害--滑坡.
故選:A.
Ⅵ 東北地區易發生低溫凍害嗎
東北地區主要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暫.東北地區自版南向北跨暖溫帶權、中溫帶與寒溫帶,冬季南北溫度差異明顯.東北地區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常遭受寒潮影響,容易發生低溫凍害.
故選:C.
Ⅶ 東北的地質災害為什麼少
中國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的國家,因為在中國幾乎有著地球上全部的地貌類型,所以各內種地貌單元當中常容見的地質災害在中國幾乎都有發生,中國最嚴重的地質災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還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但這些一般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所以災害性比較小)、歷史上還有河流遷徙改道(如黃河)引發的大洪水,等等。水旱災害一般是氣象因素引起的,所以水旱災害大部分都是氣象災害而不是地質災害。
Ⅷ 背斜谷易發生什麼地質災害
背斜頂部岩層比較疏鬆,容易被外力侵蝕形成谷地。背斜谷地如果植被不良,多暴雨時,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
Ⅸ 東北的地質災害為什麼少
因為東北的土地較為平坦,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流失現象較輕,且東北位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強,夏季暴雨沖刷少,還因為東北位於板塊內部,不接近地震帶,所以東北的地質災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