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構造是什麼
『壹』 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作用是什麼
貝加爾湖是構造湖——斷裂凹陷湖或稱之為斷陷湖.它形成於2500萬年前,亞歐板塊內部的張裂而成
『貳』 貝加爾湖形成原因
貝加爾湖的形成原因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碰撞後的強烈地震,由於地專殼變動,形成屬了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形成於約2500萬年前,湖盆形成於2000~2500萬年前。前蘇聯科學家維列夏金根據古生物和地質方面的材料推測,中生代侏羅紀時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曾有過一個浩瀚的外貝加爾海。後來由於地殼變動,留下了內陸湖泊-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地區是歐亞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間的裂口地區,由於兩個板塊不斷分開,貝加爾湖也就不斷擴展。貝加爾湖地區同時又是地震多發區,平均每年要發生大小地震2000次。
(2)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構造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球膨裂說認為,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後,在39億年前,空氣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這時的海洋覆蓋這整個地球,深度1.2萬米。
5.2億年前,由於地球發生了大的膨裂,海水流入地殼的裂縫,海水從大陸上逐步退出,大陸逐漸露出海面,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陸上低窪地區的湖泊里。
5.2億年前的海水是鹹的,因此貝加爾湖的湖水也是鹹的,但由於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斷流入貝加爾湖,湖水逐漸變淡。一些在海洋鹹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漸適應了貝加爾湖中的淡水環境。
『叄』 貝加爾湖是怎麼形成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科學家在貝加爾湖濱打了幾個很深的鑽井。在取上來的岩芯樣品中,沒有發現任何中生代沉積岩層,而只有新生代的岩層。
科學家根據這些資料,再結合鄰近地區在地質、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的材料,證實貝加爾湖地區在中生代時既沒有被海水淹沒過,也不存在湖泊,在很長時間里一直是陸地。貝加爾湖的地質史告訴人們,它還是一個「新生兒」,大約誕生於2500萬年前的新生代。當時由於強烈的地殼斷裂活動,圍繞貝加爾湖的山脈急劇升高,湖盆迅速地陷落下降,形成了一條狹長深陷的谷盆,從而誕生了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貝加爾湖。
這個結論無情地否定了貝加爾湖起源於海洋的猜測。於是,一些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假說,他們認為海洋生物是從北冰洋沿著河流進入貝加爾湖的。有的說,這些「外來者」的捷徑先是葉尼塞河,然後上溯到支流加拉河,再直達湖中。也有人說遷移路線是沿勒拿河、維蒂姆河到達貝加爾湖的。但是不管走什麼路線,這種大規模的遷徙都發生在比較近的地質時期。
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理由是這些海洋生物為什麼要興師動眾搬到貝加爾湖來居住呢?他們認為,這些所謂的「海洋生物」是貝加爾湖中土生土長的。當一般的淡水生物進入浩瀚的、像海一樣深的貝加爾湖以後,爭取生存的斗爭,使它們身上慢慢出現了與海洋生物類似的典型標志。
不過,有人反對說,有些生物的海洋特性,不可能是後來在淡水湖中獲得的。於是許多人就採取了折中的看法:少數生物如海豹等,是從北冰洋游進來的「不速之客」,而其他一些所謂的「海洋生物」,則是貝加爾湖特定環境之中生成的。
關於貝加爾湖特有生物起源問題的爭議,就像貝加爾湖本身一樣,變幻不定,莫測深奧。
『肆』 貝加爾湖是如何形成演變的
貝加爾來湖裂谷與東非大裂自谷一樣,在區域地質構造方面是全球著名的張裂區之一,位於中亞大陸內部變形區的北部,是歐亞大陸區內最大的活動性大陸裂谷。沿著S形的古生代縫合帶,貝加爾湖裂谷區綿延2000多千米。貝加爾湖地區是歐亞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間的裂口地區,由於兩個板塊不斷分開,貝加爾湖也就不斷擴展。貝加爾湖地區同時又是地震多發區,平均每年要發生大小地震2000次。
『伍』 貝加爾湖的形成原因
貝加爾湖的形成原因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互碰撞後的強烈地震,由於地殼變動,形成了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形成於約2500萬年前,湖盆形成於2000~2500萬年前。前蘇聯科學家維列夏金根據古生物和地質方面的材料推測,中生代侏羅紀時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曾有過一個浩瀚的外貝加爾海。後來由於地殼變動,留下了內陸湖泊-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地區是歐亞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間的裂口地區,由於兩個板塊不斷分開,貝加爾湖也就不斷擴展。貝加爾湖地區同時又是地震多發區,平均每年要發生大小地震2000次。
(5)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構造是什麼擴展閱讀:
地質環境
1、貝加爾湖兩側有1000-2000米的懸崖峭壁,構造罅隙四周圍繞著山脈,周圍多變質岩,沉積岩和岩漿岩貝加爾湖的湖岸每年以兩厘米的速度向兩邊拉開。
2、從地質構造上看,貝加爾湖是一個斷谷的凹部,一個深入到地下15-20千米深處的大裂口。貝加爾湖和它的匯水區是世界上一個獨特的地質體系。
3、貝加爾湖湖底谷地兩岸地形不對稱,西岸為陡坡,東岸坡勢較緩。8%的湖底很淺,只有50米深。
4、地殼運動尚在繼續,偶爾發生強烈地震,岸邊有死火山遺址。每年貝加爾湖大約會發生兩千次地震,其中大多數地震都比較小,只有通過地震儀才能探測到。
『陸』 簡述貝加爾湖的形成過程
目前更多的人認同貝加爾湖屬於斷陷構造湖。 由地殼運動內力的作用,包括專地質構造運動所產生的地殼斷陷、屬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種構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塹及其他斷裂凹地所產生的構造湖盆,經貯水、積水而形成的湖泊稱為構造湖。 構造湖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坡陡: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比較平直;水深:湖水一般都很深;湖泊平面形態比較簡單:長度大於寬度,呈長條形;面積較大。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這些特徵貝加爾湖都具備。 從地質構造上看,貝加爾湖是亞洲地殼沿著一條斷層慢慢拉開的斷谷凹部,一個深入到地下15至20公里深處的大裂口。貝加爾湖裂縫在大約2500萬年前的前冰河時代形成,所以貝加爾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之一。貝加爾地區還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地震最大達到里氏11級。貝加爾湖是地球上最深的湖。
『柒』 貝加爾湖的地質構造屬於斷層中的地塹嗎
構造湖 由於地殼的構造運動(斷裂、斷層、地塹)所產生的凹陷形成
『捌』 貝加爾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還是地質作用形成的
貝加爾湖,名稱源於古肅慎語"貝海兒湖",漢代稱為"北海",位於俄羅斯東專西伯利亞南部,屬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為世界第七大湖,形狀為新月形,曾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動地區,漢代蘇武牧羊之地,湖中動植物資源豐富。該湖水質好,透明度深達40.5米,被譽為"西伯利亞的明眸"。2015年貝加爾湖水體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最深處達1637米,蘊藏著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約20%,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總和,超過整個波羅的海的水量,是世界上儲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畔陽光充沛,有300多處溫泉,是俄東部地區最大的療養勝地。1996年被列入世界人類文化和自然保護名錄。
『玖』 貝加爾湖地質
目前更多的人認同貝加爾湖屬於斷陷構造湖。
由地殼運動內力的作用,包版括地質構造運動所產生權的地殼斷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種構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塹及其他斷裂凹地所產生的構造湖盆,經貯水、積水而形成的湖泊稱為構造湖。
構造湖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坡陡: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比較平直;水深:湖水一般都很深;湖泊平面形態比較簡單:長度大於寬度,呈長條形;面積較大。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這些特徵貝加爾湖都具備。
從地質構造上看,貝加爾湖是亞洲地殼沿著一條斷層慢慢拉開的斷谷凹部,一個深入到地下15至20公里深處的大裂口。貝加爾湖裂縫在大約2500萬年前的前冰河時代形成,所以貝加爾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湖之一。貝加爾地區還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地震最大達到里氏11級。貝加爾湖是地球上最深的湖
『拾』 貝加爾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還是地質作用形成的
貝加爾湖是構造湖——斷裂凹陷湖或稱之為斷陷湖。它形成於2500萬年前,亞歐板塊內部的張裂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