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汕頭什麼地質

汕頭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19 00:06:31

① 汕頭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是什麼

依海而立,於 1860年開埠,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

② 汕頭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汕頭地理人文有四個特點:
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積0.16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而著稱於世。

地理位置】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全境位於東經116°14′40〃至117°19′35〃和北緯23°02′33〃至23°38′50〃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粵東之門戶」的美稱。

【地形地貌】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佔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縣(市)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其中南澳23個、潮陽1個、汕頭12個、澄海2個、牛田洋2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地質資源】 汕頭市所屬區域已找到礦產42種,共有礦產地180處。從已有區域地質勘查成果來看,汕頭市區域地質的顯著特徵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崗岩類發育,第四紀海陸交互相及海相沉積發育,與之相關的礦產資源種類頗多,分布較廣。與內生成礦作用相關的鎢錫多金屬礦主要分布澄海、潮陽等地花崗岩類分布區,與外生成礦作用相關的石英砂、鋯英石、鈦鐵礦等主要分布濱海地帶。區內的礦產以鎢、稀土、玻璃用砂、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及礦泉水、地下熱水等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其勘查開發前景甚好。錫、金、鈦鐵礦、鋯英石、獨居石及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礦潛力。廣泛分布的花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築原料資源。全市土地資源224438.7公頃。全市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僅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深水港就有7處,市區的珠池、馬山、蘇埃、廣澳等4處港址可建1~10萬噸級碼頭泊位69個。有多處港灣和大片淺海灘塗,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塗面積74.3萬畝,可利用面積46.8萬畝,200米等深線內漁場面積5.3萬平方公里,適宜海水養殖,濱海盛產海鹽。近海已知的魚類有471種、蝦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

③ 汕頭的地理位置和概況是什麼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④ 汕頭的地形特點、氣候特徵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海岸線走向自東北向西南,汕頭屬亞熱帶,處於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在東北信風帶的南緣。汕頭市地處亞歐大陸的東南端、太平洋西岸,瀕臨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風,夏季常吹偏南風或東南風,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徵。

北回歸線從汕頭市區北域通過。全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春季潮濕,陰雨日多;初夏氣溫回升,冷暖多變,常有暴雨,盛夏雖高溫而少酷暑,常受台風襲擊;秋季涼爽乾燥,天氣晴朗,氣溫下降明顯;冬無嚴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時,日照最短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氣溫21℃--22℃,最低氣溫在0℃以上;最高氣溫36℃--40℃,多出現於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期間。冬季偶有短時霜凍。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佔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

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

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

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區縣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其中南澳23個、潮陽1個、汕頭12個、澄海2個、牛田洋2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⑤ 汕頭什麼地放有礦

⑴ 蓮花山鎢錫多金屬礦區:礦區面積3平方公里,可先進行選礦試驗,並重新設計開采和生產方案,年產鎢精礦1000噸,回收伴生元素如錫、銅、鐵、鈦、金、銀混合精礦500噸,年產值2000萬元,建廠投資約1500萬元。
⑵ 紅場——雷嶺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區:礦區面積1.9平方公里,可擬建稀土礦生產廠,年采選能力2—3萬噸,每年預算獲稀土氧化物400—600噸,年產值可達1500—2000萬元,建廠投資約800萬元。
稀土礦屬於稀有元素礦產,是石化、冶金、電子、汽車及國防工業的重要礦場原料,是國家保護性、限制性開採的礦種之一。因此,在采礦人申請辦理開采之前,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的程序辦理,方予准采。
⑶ 洪洞——井都玻璃砂礦區:礦區面積3.04平方公里。田心地段玻璃砂礦,地質隊已作過詳細普查評價工作,並獲得B級以上儲量。由於深汕高速公路從礦體的中心部位通過,壓覆了礦體,因此不能開采利用。現可擬在海門洪洞地段開采,可擬建1個大型玻璃砂礦生產廠,年選礦規模10萬噸,其中特級砂佔50%、I級砂佔50%,礦山投資約700萬元,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年利潤25—30%。
⑷ 花崗岩板材礦,選擇花色品種好,荒料率高的三個礦區進行:
① 鮀浦雞籠山水庫北面—大桑浦山花崗岩礦區:礦區面積3.75平方公里,可擬建一個中—大型飾面用花崗岩板材廠,年產10萬立方米,投資約1500萬元,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
② 西臚岩前、外輋—河溪花崗岩礦區:礦區面積3平方公里,可擬建一個年產3萬立方米的石板材廠,建廠投資1500萬元,若生產板材總量能達10萬平方米,則年產值能達1000多萬元。
③ 南澳縣新山花崗岩礦區:礦區面積2.25平方公里,可擬建一個年產5000—10000平方米的石板材廠,建廠投資500萬元,年產值100—300萬元。
⑸ 南澳縣羊嶼頭村地下熱水、潮南區雷嶺鵝地地下熱水礦區、南澳縣西洋閣礦泉水礦區:
羊嶼頭村地下熱水礦區:礦區面積0.8平方公里,可擬建熱水供應站或擬建溫泉洗浴、醫療、娛樂為一體的溫泉度假村,為南澳縣新增加一個休閑旅遊景點,投資約1000萬元,年收入約1000萬元以上,年利潤300萬元左右。
雷嶺鵝地地下熱水礦區:礦區面積1平方公里,可擬建溫泉度假村,投資約1000萬元,年收入約500萬元,年利潤150萬元。
西洋閣礦泉水礦區:面積0.8平方公里,南澳島是我市一個重要的旅遊度假風景區,全縣境內沒有一個生產礦泉水廠,因此擬建一個礦泉水廠是非常重要的,其產品可以就地供應島內各旅遊景點的服務場所和島內各企事業單位的飲用礦泉水,從而提高島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投資約200萬元,年產值700萬元,年利潤150萬元。

⑥ 汕頭的特點是什麼

先從地理人文上說吧,共有四個特點:

一是瀕臨南海,自然條件優越。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二是華僑眾多,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獨特的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潛力,與世界各國友好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先後與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聖約翰市、韓國平澤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三是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貿歷來比較發達。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頭與16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及國內各大港口有貨運往來,53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大商社在汕投資興業。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積0.16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素以精耕細作聞名遐邇。汕頭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方方言為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譽海內外。汕頭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而著稱於世。

附加一點資料給你參考:

【地理位置】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全境位於東經116°14′40〃至117°19′35〃和北緯23°02′33〃至23°38′50〃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粵東之門戶」的美稱。

【地形地貌】 汕頭地貌以三角洲沖積平原為主,佔全市面積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積30.40%,台地等占總面積5.98%。汕頭市地處海濱沖積平原之上,處在粵東的蓮花山脈到南海之間,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地形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階地——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隴和海蝕崖——島嶼。東北部有蓮花山脈,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東南部沿海沿出江口處為沖積平原或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以及港灣和島嶼的分布。韓江、榕江、練江的中、下游流經市境,三江出口處成沖積平原,是粵東最大的平原。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市區及所轄各縣(市)均臨海洋。汕頭海岸線曲折,島嶼多。全市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289.1公里,納入汕頭市海洋功能區域工作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島嶼40個,其中南澳23個、潮陽1個、汕頭12個、澄海2個、牛田洋2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周圍有南澎列島、勒門列島、鳳嶼、虎嶼等。

【地質資源】 汕頭市所屬區域已找到礦產42種,共有礦產地180處。從已有區域地質勘查成果來看,汕頭市區域地質的顯著特徵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崗岩類發育,第四紀海陸交互相及海相沉積發育,與之相關的礦產資源種類頗多,分布較廣。與內生成礦作用相關的鎢錫多金屬礦主要分布澄海、潮陽等地花崗岩類分布區,與外生成礦作用相關的石英砂、鋯英石、鈦鐵礦等主要分布濱海地帶。區內的礦產以鎢、稀土、玻璃用砂、建築用花崗岩、飾面用花崗岩及礦泉水、地下熱水等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其勘查開發前景甚好。錫、金、鈦鐵礦、鋯英石、獨居石及高嶺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礦潛力。廣泛分布的花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築原料資源。全市土地資源224438.7公頃。全市可供開發的港口有103處,僅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深水港就有7處,市區的珠池、馬山、蘇埃、廣澳等4處港址可建1~10萬噸級碼頭泊位69個。有多處港灣和大片淺海灘塗,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塗面積74.3萬畝,可利用面積46.8萬畝,200米等深線內漁場面積5.3萬平方公里,適宜海水養殖,濱海盛產海鹽。近海已知的魚類有471種、蝦蟹類17種、貝類30多種、藻類近20種。

⑦ 汕頭的地形類型是什麼

三角洲平原!
沖積平原!
平原都不會錯!
有錯你叫你老師來找我!

⑧ 廣東省汕頭市的地形屬於什麼樣的

汕頭市區的地形是小平原(屬潮汕平原),主要是韓江沖積而形,東南面部分圍海而來版。潮汕平原資料權請看http://ke..com/view/152586.htm

⑨ 汕頭工程地質如何

還不錯。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好!
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哦!
及時採納,謝謝。

⑩ 汕頭烏橋島的地形、地質、氣候、水文

很小的一個島~~你要問烏橋人咯~~友文好像就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