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石樓縣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石樓縣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發布時間: 2021-02-18 15:43:14

『壹』 四川省的地質地貌構造

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內山脈,山脈以容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

『貳』 三皇寨的地質地貌

三皇寨是一處懸掛於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個景區山體陡滑,山頂平寬。具專有屬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北恆之奇、南衡之秀等特點,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聞名中原。春夏綠林吐翠,百花芬芳;深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嚴冬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中國北方少有的自然景觀,因人們為了紀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帶開天闢地之功而命名,踏遍嵩山的寺廟宮觀,唯有這里敬奉的神靈游離於三教之外,以人祖為宗,虔誠奉祀。曾有對聯稱:「跳出紅塵三界外,人注白雲一洞中」。

『叄』 花崗岩地質地貌是什麼地質那年代形成的

花崗岩是深成的岩漿岩,它是由地下深處熾熱的岩漿上升失熱冷凝而成。其凝結的部位,一般都在距地表 3Km 以下。在旅遊地學上,對石灰岩岩溶地貌的旅遊景觀作了較為詳細的分類和描述,而對花崗岩地貌的旅遊景觀的分類描述則很不夠。我國的花崗岩山地分布廣泛,集中分布在雲貴高原和燕山山脈以東的第二、三級地形階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花崗岩是深成的岩漿岩,它是由地下深處熾熱的岩漿上升失熱冷凝而成。其凝結的部位,一般都在距地表 3Km 以下。花崗岩岩漿冷凝成岩並隆起成山,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冷凝成岩和深成階段
花崗岩岩漿從地下深處向上侵入,到達地殼的一定部位(一般在 3km 以下)而冷凝結晶,形成岩體。在冷凝結晶的過程中體積要發生收縮,從而在花崗岩體中產生裂隙,即「原生節理」。花崗岩中的原生節理一般有三組,彼此近於垂直,三個方向的節理把岩體切割成大大小小的近似的立方體、長方體的塊體。這些節理裂隙則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部分發育成為斷裂構造。
第二階段
上升到接近地表風化階段
花崗岩體接近地表,地下水作用增強。在地下水作用下,花崗岩中的主要礦物長石變成了粘土礦物。這種變化最易發生的部位是被原生節理切割成的立方體、長方體的稜角處。久而久之,受原生節理切割而成的立方、長方形的塊體,就變成了一個個不太規則的球體,稱為「球狀風化」,形成的球狀岩塊稱之為「石蛋」。
第三階段
繼續上升出露地表,形成山地並接近剝蝕階段
花崗岩地貌 - 形式
三清山式
三清山地處古地質板塊間不安分的碰撞對接帶,褶皺和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經過燕山運動、喜馬拉雅期的造山運動,山嶽進一步大幅度抬升,位於岩體頂部的地層不斷地被風化剝蝕掉,岩體逐漸被暴露出地表。山體不斷抬升,伴隨水力侵蝕的強烈下切,使地勢高低懸殊。再加上三清山的斷層、節理及裂隙異常發育,風化剝蝕和流水沖刷形成了三清山所特有的花崗岩峰林景觀。
黃山式
黃山式花崗岩景觀,屬於構造侵蝕與冰川侵蝕疊加地質成因。主要是在區域性塊狀隆升背景上,以構造切割、沖刷侵蝕作用為主,所以景區較大,後又受冰川刨蝕,山勢俊俏。以大型渾圓狀和部分錐狀山峰相對較少、且分布稀散,其花崗岩峰林景觀規模不大、且殘留於岩體的中下部。從花崗岩地貌演化發展的階段而言,黃山式晚於三清山式,早於華山式。
華山式
華山式以構造切割沖刷侵蝕作用為主,以高峰陡崖絕壁山體景觀為特色,以險峻著稱。安徽的天柱山也是類似於華山式的花崗岩景觀。
泰山式
化學風化作用較強,以渾圓雄厚山體與陡坡、崖壁組合景觀為特色,以雄偉著稱。花崗岩地貌演化發展的階段,泰山式晚於華山式、早於普陀山式。類似於泰山式的花崗岩景觀有湖南衡山等,但不如泰山雄偉。
普陀山式
普陀山式花崗岩的成因與古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作用有關,以渾圓狀花崗岩低丘和花崗岩石蛋景觀為特色。類似的花崗岩景觀還有福建的鼓浪嶼、萬石山、平潭島等。這類花崗岩景觀以海蝕風化作用為主,化學風化作用較強,以大型球狀風化丘陵和多種石蛋、柱狀石林和石峰造型為多。
花崗岩地貌 - 旅遊景觀
在旅遊地學上,對石灰岩岩溶地貌的旅遊景觀作了較為詳細的分類和描述,而對花崗岩地貌的旅遊景觀的分類描述則很不夠,現將花崗岩地貌旅遊景觀作如下分類。
石蛋及其壘砌造型
花崗岩球狀風化形成的石蛋,雖近於球狀,但形態各異,分布於山巔溪澗,給人以寬闊的想像空間,成了旅遊區的重要景觀和神話、傳說的源泉。如黃山頂部的猴子觀海、華山西峰頂的劈山救母石、福建平潭島南寨石景區的駱駝石、神龜石、鴛鴦石、廈門的日光岩和海南島的鹿回頭等。 石蛋壘砌造型,也是花崗岩
地貌旅遊景區的重要景觀,例如雞公山頂的雄雞、碴岈山的八戒醉酒和雙猴望月、平潭島上的海潭天神[等。
石柱、孤峰及峰林
當花崗岩出露地表並處於強烈上升時,流水沿垂直節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叢集成為峰林,如黃山的妙筆生花。花崗岩峰林顯得極為雄偉壯觀。如黃山切割深達 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70 多座。華山則是東西南北中五峰對峙局面。另外,天柱山的天柱峰和九華山的觀普峰也都
是非常典型的峰林地貌。
絕壁、陡崖
花崗岩體中或邊緣發育有斷裂構造時, 由於斷裂帶岩石破碎, 抗風化能力變弱,或由於斷裂的抬升,在花崗岩體的周邊或內部產生懸崖絕壁。另外,流水沿直立節理沖刷,也會產生高差較小的陡崖。絕壁和陡崖為花崗岩地貌增添了險俊的美感。這一點在華山體現最為明顯。華山之險,名冠群山,是因為華山四周均是絕壁,從東峰沿長峰至石樓峰更是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崖壁,被稱之為「華山仙掌」。
一線天
當流水沿花崗岩體中近於直立的剪切裂隙沖刷下切時,形成近於直立的溝壑,溝壑越來越深,形成兩壁夾峙,向上看藍天如一線,這就是一線天。我國花崗岩山嶽,如黃山,九華山,華山、太姥山、天柱山、碴岈山、千山和平潭島的將軍山等,都有一線天景觀。
洞穴、石窟
花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區常見的溶洞。但雨水沿花崗岩體內斷裂沖刷,斷裂上盤岩塊的崩塌,能形成不規則的堆石洞。另外,石蛋地貌發育的地區,石蛋間的空隙也可以構成岩洞。如黃山的水簾洞、蓮花洞、鰲魚洞,嶗山的白雲洞、明霞洞,太姥山的璇磯洞,羅浮山的朱明洞,碴岈山的萬人洞
泉、溫泉、礦泉
「自古名山多聚泉」, 泉是花崗岩山地的重要旅遊景觀。 著名的有嶗山的礦泉、黃山的溫泉和驪山的溫泉等。花崗岩一般含有極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從花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對人體有益的具放射性的氡氣, 這些泉水可飲可浴,不僅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也是寶貴的水資源。
瀑布
我國的花崗岩地貌大多出現在雨水充沛的東部地區,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崗岩峰林地貌發育或較為發育的山嶽地區,一般都有瀑布出現。如黃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嶗山的靛缸瀑布、龍潭瀑布,太姥山的龍並瀑布和九龍祭瀑布,九華山的桃崖瀑布、織綿瀑布和龍池瀑布,羅浮山的白漓瀑布、白水門瀑布和黃龍洞瀑布等。
花崗岩地貌 - 我國分布
總論
我國的花崗岩山地分布廣泛,集中分布在雲貴高原和燕山山脈以東的第二、三級地形階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具體
中國的許多名山,如東北的大、小興安嶺,遼寧千山、醫巫閭山、鳳凰山,山東的泰山、嶗山、嶧山,陝西的華山、太白山,安徽的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雞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嶼,廣東羅浮山,廣西桂平西山、貓兒山,湖北九宮山、黃岡陵,江蘇的靈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盤山,北京雲蒙山,河北老嶺,寧夏賀蘭山,甘肅祁連山,四川貢嘎山,海南大洲島、銅鼓嶺、七星嶺、五指山等等,幾乎全部或大部分為花崗岩所組成。其中許多已成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

『肆』 廣東連山的地質地貌和水文特徵是什麼

連山地質古老,地層穩定,水流四方,地形復雜。工程區位於連山縣,本區屬華東華南低山與丘陵區。主要由中山、低山及局部出現的丘陵地形組成,整個地勢從北往南,自東向西傾斜,山谷台地縱橫交錯,岡巒起伏連綿成系。山體植被較好,有不少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最高峰是東北部邊緣的大霧山,海拔1659.3m。山坡坡度一般為30°~40°,大部分山坡穩定性較好,以侵蝕構造地形為主,其次為潛蝕構造地形。
連山縣內降雨有如下特點:降雨量從北到南遞增,據北部吉田氣象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1753.3mm;南部七星坑雨量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2467mm,南部為北部的1.4倍。最大降雨吉田為1982~1983年度的2471mm,七星坑為1994年的3529mm;最小值吉田為1963~1964年度的1222.3mm,七星坑為1991年的1546.1mm。
連山縣屬低緯度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降雨量從北到南遞增,水氣含量大。累計年平均氣溫18.9℃,年平均濕度為82%,多年平均風速為1.4m/s,風向多為北西(NW),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為13.3m/s,也是北西風稍多(NW)。

也在找這方面資料,共享下

『伍』 地質地貌

海南島原本與大陸連為一體,因第四紀初期瓊雷地區發生劇烈的上升運動,在急劇上升階段,東西向斷裂帶活動,產生斷陷形成瓊州海峽,使海南島與大陸分離。地貌結構的主要特點是,由山地、丘陵、台地、階地和平原等地貌類型構成環帶,由里向外依次分布於全島。內環位於中南部,由一系列中、低山組成,分別屬於五指山、黎母山和雅加大嶺 3 列山脈。其中以五指山為全島第一高峰,海拔 1867.1 米,氣勢高聳挺拔。中環為中、低山外圍的丘陵地貌單元,其分布以北部、西部和西南部面積較大。構成中、低山和丘陵地貌的基岩主要有花崗岩類岩石、古老變質岩和白堊紀至古近紀的紅層等。外環由台地、階地和平原等地貌單元構成,是三大環帶中面積最大的一環,也是目前人口最集中、經濟活動強度最大的一環。其中,以台地地貌面積最大,有熔岩台地、花崗岩台地、紅岩台地、變質岩台地和山麓洪積台地等類型;階地地貌面積也較大,以海成階地為主 , 河成階地次之;平原地貌面積最小。這是海南島地貌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火山地貌發育。新近紀以來,有 10 期 59 次火山噴發。第四紀期間有 5 期多次火山活動,在瓊北大地上形成了由數十個火山、面積達 4000 平方千米的熔岩蓋層構成的火山熔岩地貌,蔚為壯觀。第三個特點為沿海堆積平原廣布。海南島除南部個別地方山脈直逼海岸外,其他多為濱海平原。以成形分類,大致分為四種:一是由於雨水沖刷和河流下瀉,大量陸源物質在山前地帶堆積形成山麓發育的沖積-洪積台階和河口地帶的沖積-海積平原。二是由海流帶來的大量物質在沿岸地帶堆積,在間歇性上升作用下,形成海成階地、海積平原、沙堤與潟湖。三是由沿海強風的搬運作用,大量砂粒在沿岸地帶堆積,構成特殊的砂堤——潟湖平原。四是沿海岸帶生長的紅樹林和珊瑚地貌。紅樹林海岸以東寨港最為典型,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是我國面積最大、樹種最多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其種類達到 19 種,佔全國的 79%,世界的 47.5%。2005 年東寨港紅樹林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紅樹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都是熱帶、亞熱帶特有的生態型海岸地貌類型,海南島是全國此類海岸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域(圖 1-1)。

圖 1-1 海南島地形地貌示意圖

地質地貌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組成土壤的礦物成分直接來源於成土母質與母岩,成土母質與母岩風化產生的礦質養分是植物營養的重要來源,因此,成土母質與母岩的性質對土壤的理化性質有深刻的影響。海南省的土壤母岩與母質共有 10 種,其中花崗岩占總面積的 46.7%,砂頁岩占 20.7%,淺海沉積物占 12.1%,玄武岩占 9.5%,濱海沉積物占 2.8%,河流沖積物佔2.7%,火山灰占 2.3%,安山岩占 1.5%,紫色砂頁岩占 1.4%,石灰岩占 0.3%,此外還有珊瑚。由它們發育而成的土壤理化特性有很大差異。

按地形高程統計,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面積佔全島面積的 25.4%,海拔 100 ~ 500 米的丘陵面積占 13.3%,海拔 100 米以下的台地、階地、平原面積占 61.3%。海南島海岸線長達 1528千米,周圍-5米(1115.92平方千米)至-10米(1214.60平方千米)的等深地區面積達2330.52平方千米。

『陸』 石樓縣的自然資源

石樓縣地質礦產工作十分薄弱,礦產資源少。據山西省地質礦產局區域地質調查隊的查勘,石樓縣的礦產有煤、鐵、石灰岩、耐火粘土、鋁土礦、次膨潤土、硅石、白雲岩、石膏、鉀等多各,並發現有尋找鋁、銅、磷、辰砂、金、銀、磁鐵礦、鋯、鈦、鈾及稀土元素的線索多處。
煤石樓縣位居河東煤田中段,全境地下皆有煤層埋藏。含煤地層——石炭系,近南北走向、傾向西,以5°~10°的傾角波伏起伏向西傾斜,至縣境西緣煤層已深埋於千米之下。縣東部的淺層煤礦,屬柳林礦區南段,展露於山麓地帶高家莊——王尹塌——陽道——陽坡一線,賦存於石炭系太原組、山西組地層中,估計儲量約2.5億噸,主要可採煤層為太原組的9#、10#、11#煤層及山西組2#煤層。太原組9#、10#、11#在層煤相距甚近,煤層厚大於4米,煤質較好,可煉焦。山西組2#煤層厚1~2米,煤質屬粘結性較好、灰份較低的2號肥焦煤類。東部淺層煤礦埋藏條件復雜,不宜大型機械開采。
鋁土礦 賦存於石炭系本溪組地層中,分布在縣部基岩山麓地帶,即高家莊——麥塌——陽坡一線東面近側。由於土層掩蓋,礦層露頭不多。發現有鋁土礦點僅東石羊鄉麥塌村140°方向約500米處,露頭范圍20~30米,礦層厚2~4米。就麥塌點的資料看,其礦體規模、礦石質量多已達到工業要求,但礦石品級不高。估計地質儲量在1440萬噸以上,可供開采,尚未開發。
耐火粘土 賦存於石灰系本溪組、太原組地層中。分布在東部基岩山麓地帶,即高家莊——陽道——陽坡一線東側。露頭地點在東石羊鄉高家莊95°方向約500~800米的一段溝內。本縣耐火粘土礦分布廣、層數多、儲量較豐(確數待查),化學成分基本合乎工業要求,只是鐵質含量稍偏高。是本縣較有開發前景的礦產之一。只有零星開采。
石灰岩 賦存於奧陶系下馬家溝組、上馬家溝組、峰峰組石灰岩地層中,主要礦層位居上馬家溝組上部及峰峰組地層中。分布於介板溝東面溝谷及玖寨東南公路沿線,其露頭遍及縣東部基岩山區的廣大地帶。藏量之豐富,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礦體層數多,規模大;礦石品種多,優質礦石佔一定比例;開采條件好。是石樓縣重要的礦產資源。在介板溝有零星開采。
次膨潤土(彩色粘土) 賦存於三迭系銅川及二馬營組地層中。廣泛分布在團圓山周近及西部廣大地區。礦產量豐富。礦石品級不高,但種類多,均為富鉀岩石,吸蘭量及脫色力較大,在工農業及料礦等方面用途甚廣。尤其在工礦業幾近空白的本部各鄉村,次膨潤土開發利用價值重大,尚待開采。
山西式鐵礦 賦存於石灰系中統本溪組底部,分布在東部苦基山麓,即高家莊以東及高家莊——陽坡東側一帶。所見礦點僅高家莊一處,礦層厚1.5米。礦體呈似層狀、窩子狀。礦石為土狀、蜂窩狀、塊狀之褐鐵礦。有零星開采。
硅石 賦存於石灰系太原組地層底部及長城系中下部石英岩狀砂岩中。露頭於龍交鄉蒼堰東近分水嶺處及高家莊東山溝中。尚待查勘。
白雲岩 賦存於寒武繫上統鳳山組及奧陶系下統治里組、亮甲山組及奧陶系中統上馬家溝組,分布於縣東石灰岩山區。可供開發的層位很多。待查勘。
石膏 賦存於奧陶系峰峰組下部泥灰岩地層中。分布於縣東基岩山區西麓一帶。
鉀 賦存於 迭系銅川組及二馬營組之火山凝灰岩(雹括次膨潤土)夾層中。次膨潤土中K2O含量為4.41~6.74%,多已接近工業品位要求。有待查勘。
石油礦石樓縣位居陝北石油盆地東沿。巨厚的三迭系地層中,賦存油氣、石油礦藏。長慶油田18106鑽井隊在裴溝鄉楊家坡一帶做過鑽探。中部城關一帶褶曲構造發育,規模較大,深部賦存煤系氣層,北部、西部鑽孔有氣噴現象。早在1958年,石油工業部銀川勘測局內蒙勘探大隊就在本縣進行過1:50萬的石油普查。
飾面材料 石樓縣有豐富的石灰岩資源,飾料類石材有一定的開發前景。市場上常見的紫豆瓣、灰雲霞、青色大理石待飾面材料,其相應的岩石竹狀灰岩豹皮狀灰岩、深色純灰岩,在石樓縣廣布的寒武系、奧陶系地層中均可找到。有待詳細查勘,覓新品種。 2012年,林地面積193.78萬畝,其中林木面積134.82萬畝(有林地面積51.58萬畝,疏林地面積5.25萬畝,灌木林地面積13.87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9.48萬畝,其它林地面積4.64萬畝),森林覆蓋率19.8%,林木綠化率46.5%。全縣退耕還林總面積67.8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20.7萬畝,荒山荒地造林46.9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是全省退耕還林第一大縣;經濟林總面積48.9萬畝,農民人均達到5.2畝,其中紅棗林27萬畝、核桃林21萬畝,其它經濟林5.2萬畝,育苗面積達到8100畝,是全省人均經濟林面積最大縣。年可產核桃210萬公斤,紅棗1150萬公斤。

『柒』 甘南屬什麼地質地貌

甘南處於青藏來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源帶,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甘南分三個自然類型區,南部為岷迭山區,山大溝深,氣候溫和,是全省重要林區之一;東部為丘陵山地,高寒陰濕,農林牧兼營;西北部為廣闊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區。地質屬土石混合。望採納

『捌』 重慶是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重慶市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部邊緣,

地形特徵
[編輯本段]

四川盆地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省東部,四周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無論從構造還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它從震旦紀以來就是地殼比較穩定的大型拗陷區。晚三迭紀的印支運動中成為一個內陸湖盆,但范圍要比今日的四川盆地大得多,中生代堆積了厚達3000~4000米的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因此人們又稱它為「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中生代末期的四川運動使盆地周圍褶皺成山,中間相對下陷,四川盆地的輪廓基本形成,並使盆地內部地層也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東部出現一組北東向的褶皺,稱盆東褶皺帶;中部形成穹窿構造,稱盆中穹窿帶;西部表現為沉陷,成為盆地沉陷帶,這為今天盆地的三個地貌區奠定了基礎。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周圍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對下陷,成都一帶下陷更深。同時,長江切穿巫山,滾滾東流,完成了統一的長江水系,使內流盆地轉變為外流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積10萬多平方千米。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地表形態的不同,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可分為三部分:①華鎣山以東為大致平行的川東嶺谷,由東北—西南走向的許多條狀山體組成,海拔一般在700~800米,谷地中多低丘與平壩,海拔200~500米,是川東農業和人口集中的地方。②華鎣山和龍泉山之間為方山丘陵。區內由於紫紅色砂頁岩傾角平緩,受切割後形成大片方山式丘陵。海拔350~450米,相對高度幾十米。當地勞動人民利用方山山丘土層深厚的特點,把梯田一直修到山頂。③龍泉山以西為平原。稱為川西平原或成都平原,面積6000多平方千米,是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海拔約600米。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平原得以自流灌溉,加以氣候溫暖,土壤肥沃,開發較早,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地質地貌
丘陵

『玖』 地質地貌描述大多包括哪些內容只需要一個概述。

區域地貌、微地貌、地形坡度,高程、高差,周邊沖溝、水系等

『拾』 地質地貌分類

當前流行的是來形態成因分類,主要有自構造地貌類型、氣候地貌類型和動力地貌類型。構造地貌類型,如1:250萬歐洲國際地貌圖把全球劃分為10種陸上大構造地貌單元和4種海底大構造地貌單元:①相對穩定地盾;②相對穩定陸台;③微弱活動陸台邊緣;④活動地盾造山帶;⑤陸台邊緣造山帶;⑥年輕地槽邊緣造山帶;⑦火山;⑧邊緣或山間拗陷;⑨陸台或陸台拗陷;⑩突起陸台上的堆積地形;以及水下陸緣、過渡帶、洋底、大洋中部山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