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地質狀況怎麼寫
㈠ 工程概況怎麼寫
1、工程概況:由[建設單位]投資興建的[工程名稱];座落於[工程地址],建築面積:[建築面積(平方米)]平方米, 佔地面積: 平方米;建築高度:[建築物總高度(米)]米,層高[標准層高度(米)]米,層數[總層數]層,結構形式:[結構類型];基礎類型:[基礎類型];裝飾標准等。本期工程范圍包括: ;
2、編制依據:本工程依據《[編制依據(執行報價規則)]》中工程量清單計價辦法,根據[設計單位]設計的[工程名稱]施工設計圖計算實物工程量;
3、材料價格按照本地市場價計入;
4、管理費;
5、利潤;
6、特殊材料、設備情況說明。;
7、其他需特殊說明的問題。
(1)工程水文地質狀況怎麼寫擴展閱讀:
工程概況是指在施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其主要內容包括:工程名稱、規模、性質、用途、對於資金來源、投資額、開竣工日期、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地點、工程總造價、施工條件、建築面積、結構形式、圖紙設計完成情況、承包合同等。
工程施工安排
1)管理組織:(列出項目經理、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材料員、施工人員名單。)
項目經理:
施工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安全員:
材料員:
施工人員:
2)工程投入主要設備:(列出設備名稱及數量)
OSN3500 1台
3 ) 施工計劃:
4)施工場地、倉庫、食堂、場內運輸線路等安排
5)三通一平。
質量管控措施
(列出為保證施工質量准備採取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措施)
1)本工程的關鍵工序及其控制:(列出本工程的關鍵工序和管控措施)
A. OSN3500、155/622H設備的新建:硬體督導嚴格控制好安裝工藝。
B. 復用段環升級優化:工程督導控制MSP環升級質量。
C.乙太網板升級優化:工程督導控制數據單板升級質量。
2)本工程的技術方案:(列出本工程的主要工序准備採取的技術實施方案)
A. 新建好OSN3500設備。
B. 將622M環升級為2.5G環。
C. 互聯互通的擴容。
D. PDH站點改造。
㈡ 工程概況具體怎麼寫
時間,建設方、設計單位、承接方;
工程名稱、地理位置,交通、氣象;工程性質、工程規模大小,單項內容。
建設方、設計單位技術、完成工期等要求...
這些都是比較全面的。
㈢ 地質報告怎麼寫
地質報告的編寫方法:
附錄!
(規范性附錄)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提綱
!" 』緒論
!" 』" 』勘查目的和任務
簡述勘查目的和投資人、礦山設計單位對勘查工作的具體要求。
!" 』" #勘查工作區位置、交通
說明勘查工作區的區塊編號、勘查范圍和拐點經緯度、礦區位於所在縣級城市的方
位、直距、礦區邊界和面積,經過礦區或鄰近的(現有的或擬建的)鐵路、公路、水路
等重要交通線以及礦區距最近的車站、碼頭、機場的里程(直距、運距)。
!" 』" %勘查工作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
概述礦區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徵、類型、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蝕
基準面、豐(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據有代表性的氣象資料,說明礦區的氣
候特徵、氣溫變化、降雨量、暴雨強度、蒸發量、相對濕度、風力、風向、雷電情況、
雨季和冰凍期、凍土層深度等。說明區內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情
況。
簡述區內經濟概況,包括燃料、電力、供水水源、建築材料、工業、農業、牧業、
人口等。應說明供水水源地、電網名稱、礦區距水源地、電網距離及供水、供電滿足程
度。
!" 』" &以往工作評述
簡述礦床的發現,從發現至本次勘查所進行的地質、物探、化探等各項工作,按時
間先後簡述其工作情況、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等,並對其成果質量和
勘查、研究程度進行評述。如屬已開採的勘查礦區,應闡明礦山生產建設的規模、生產概況、累計采出礦量及已消耗的資源!儲量。
!" #" $本次工作情況
說明工作的起訖年月、簡要經過、完成的各項實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資金總額、
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礦床類型及簡要地質特徵、總計資源!儲量、首采區范圍、開發
前景。按不同的類型列出資源!儲量表,並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國家規定應保密的礦種
不必列出本表)。
!" %區域地質
以#& $』 』』』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 & $』 』』』比例尺未做地區,可用# & %』』
』』』比例尺區調資料)為基礎,簡明扼要地說明礦床在區域構造中的位置,區域內對礦
田(床)成因有影響的主要地層及岩漿岩種類、特徵及分布、主要構造的特徵及分布。
!" (礦區(床)地質
詳細說明礦區(床)所在范圍內,對成礦作用有影響和對礦體有破壞作用的地層、
構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圍岩蝕變;賦礦層位及礦化等特徵。
!" )礦體(層)地質
!" )" #礦體(層)特徵
綜合敘述礦體(層)的總數目、總厚度、含礦率、空間分布范圍、分布規律及相互
關系等。分別說明主要工業礦體(層)的賦礦岩石、空間位置、形態、產狀、長度、寬
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傾向的變化規律、連接對比的依據和可靠程度、成礦後斷
層對礦體連接的影響。礦體(層)多時,小礦體特徵可列插表說明。
!" )" %礦石質量
按礦石性質分帶(氧化帶、混合帶、原生帶),分別說明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物
成分、有用礦物的含量、有用礦物的粒度、晶粒形態、嵌布方式、結晶世代、礦物生成
順序和共生關系;說明礦石的化學成分,主要有用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組分的
含量、賦存狀態和變化規律等。對於以物理機械性能為主要評價指標的礦產,則應對其
物理機械性能進行詳細論述。
!" )" (礦石類型和品級
闡述礦體氧化帶、混合帶、原生帶的分布范圍。說明礦石的自然類型、工業類型、
工業品級種類以及劃分的原則和依據。對選冶性能有明顯差異的各類礦石,應詳細說明
其所佔比例和空間分布規律。
!" )" )礦體(層)圍岩和夾石
說明主要礦體(層)上下盤圍岩的種類,近礦圍岩的礦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
組分的大致含量、蝕變情況及其與礦體(層)的接觸關系;說明礦體(層)內夾石
(層)的岩性種類、分布規律、數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組分的大致含量、夾石(層)對礦體完整性的影響程度。
!! "! #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簡述礦床成因、成礦控制因素、礦化富集規律和找礦標志,指出礦區遠景及找礦方
向。
!! "! $礦區(床)內共(伴)生礦產綜合評價
對於在勘查主礦體的同時綜合勘查的共生礦產、伴生礦產,應進行綜合評價,說明
其綜合勘查的程度、規模、分布規律、礦石質量特徵等。
!!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
!! #! %采樣種類、方法及其代表性
說明各種類型礦石加工試驗樣品的采樣目的、要求(包括投資人、礦山設計單位對
試驗種類和數量的要求)、采樣種類、采樣方法、采樣的工程種類及編號、樣點的數目,
並從礦石類型、樣品空間分布、品位等方面評述樣品的代表性。
!! #! &試驗種類、方法及結果
說明各種類型礦石加工技術試驗種類,採用的加工、選礦方法及試驗流程,並敘述
所取得的各項試驗成果。
!! #! 』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評價
根據礦石加工技術試驗結果,做出礦石可選(冶)性能和工業利用性能的評價,說
明礦石中有用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雜質處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組分綜合利用的
途徑。對於礦石類型簡單、或屬於已開發礦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礦體的勘查,礦
石類型和已開發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進行選冶試驗,僅與鄰近同類型生產礦山進行礦
石類型、結構構造、物質成分等實際資料進行對比的,應對其礦石可選(冶)性、綜合
回收利用情況進行說明。
!!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 $! %水文地質
!! $! %! %簡述礦區所處水文地質單元的位置;礦區地形地貌、水文氣象特徵;地下水
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礦床最低侵蝕基準面和礦井最低排泄面標高。
!! $! %! &論述礦床開采疏干排水影響范圍內各含(隔)水層的岩性、厚度、分布、岩
溶裂隙發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層的富水性、導水性、水頭高度、水質、水量、水
溫、補給條件及其與相鄰含水層和地表水體的水力聯系程度;構造破碎帶、風化裂隙帶
及岩溶的發育程度、分布、含(導)水性及其對礦床充水的影響;地表水、老窿水對礦
床充水的影響程度。
!! $! %! 』預測礦坑涌水量。確定礦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質邊界,建立水文地質模型,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及水文地質參數,計算礦坑第一開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
量,估算礦坑最低開拓水平的涌水量,並對水量可靠性進行評述,推薦作為礦山開采設
計的礦坑涌水量。
!! "! #! $礦區供水水源評價。對礦坑水的排供結合與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礦區內可作
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熱水、礦泉水的水質、水量進行初步評價。如礦區內
不存在可作為供水的水源地,則應指出供水方向,並提出進一步工作的意見。對鹽類礦
床上、下可能存在的鹵水資源也應進行評價。
!! "! %工程地質
!! "! %! #論述礦體(層)圍岩的岩性特徵、結構類型、風化蝕變程度、物理力學性質
及各種軟弱夾層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學和水理性質;統計各類岩石的&』(
值(岩石質量指標),評述岩體的質量;論述礦床范圍內,特別是對礦床開采、工業場
地布置有影響的斷裂(破碎帶)的規模、性質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質和膠結程度,坑內
開採的礦床應論述礦體及其近礦圍岩的節理的規模、產狀、充填物的性質、節理密度、
各類結構面(層面、節理裂隙面、斷裂面、軟弱層面)的組合關系,評述岩體的穩定
性;論述風化帶深度和岩溶發育帶的發育深度,礦區內各類不良自然現象及工程地質問
題。
!! "! %! %結合礦床(可能)的開拓方案,對礦體及其頂底板岩石的穩固性、露天采場
邊坡的穩定性以及礦床的工程地質條件做出綜合評價,預測可能出現的主要工程地質問
題,提出防治意見。
!! "! )環境地質
!! "! )! #闡明礦區及其附近地震活動歷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條件及新構造特徵,
對礦區的穩定性做出評價;評述礦區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環境
污染問題。
!! "! )! %依據各種自然地質作用和采礦活動對地質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
評述礦區地質環境質量。
!! "! )! )對礦床開采中可能引起的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山體開裂、滑坡、泥石流、地
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質的污染等環境地質問題
進行預測評價,提出防治意見。
!! "! )! $煤礦應敘述井內瓦斯、煤塵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測試結果,結合井田地
質條件和井田內鄰近生產礦井的有關資料,分析其變化規律,評述其對未來礦井的建
設、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
!! "! )! *深埋礦床和地溫異常礦床,應敘述井田、礦床的地溫狀況,恆溫帶深度、溫
度、地溫梯度及變化;高溫區的分布范圍與分級、地溫背景、熱源。『
!! "! )! "放射性本底值較高的礦床,應對放射性背景值及其變化規律進行論述,劃出對人體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區。
!! "勘查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 "!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說明勘查類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選擇、勘查工程布置原則、工程間距的確定及依
據。對礦體(層)的厚度、礦石品位、礦產資源$儲量等進行數值和變化系數的計算,
或進行地質統計學方法的分析,說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間距對礦體(層)的控製程度,以
及所採用的工程間距的合理性。
!! "! %勘查工程質量評述
說明鑽孔結構、岩礦心直徑及其合理性;鑽孔孔斜和方位角測定所採用的儀器及測
量方法和質量評述;孔深校正、岩礦心採取的質量評述;鑽孔封孔方法、封孔質量檢查
及評述;孔口立樁標記及鑽探班報表質量、岩礦心管理工作評述;簡易水文觀測及其質
量評述;水文地質孔的止水、抽水試驗質量評述;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工作質量評述。
說明槽、井、坑探工程規格、質量,評述其取得的地質效果。
對質量存在問題,但又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工程,應逐一進行質量評述。
!! "! &地形測量、地質勘查工程測量及其質量評述
簡述控制測量的等級和實測精度;採用的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地形測量的成圖方
法及質量。簡述地質勘查工程的測量方法及質量。
!! "! 』地質填圖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說明礦區地質圖和地質剖面的測制方法及其精度。
!! "!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簡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資料處理和地質解釋方法、主要成果並
做出質量評述。
說明測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質解釋方法、主要成果並做出質量評述。
!! "! )采樣、化驗和岩礦鑒定工作及其質量評述
說明光譜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樣品的採集方法、規格
及其確定的依據;采樣工作質量及樣品的代表性;采樣工作的檢查結果。樣品加工及!
值(縮分系數)選擇的依據。
各種化驗分析內檢、外檢情況及質量評述。
岩礦鑒定工作質量評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單礦物、同位素年齡及穩定同位素(包括硫、鉛、鍶等)組
成樣、精礦樣品等的加工、分析、鑒定工作質量的評述。
水樣、岩礦物理力學性質測試樣的采樣、測試及其質量評述。
!! *資源$儲量估算
!! *! #資源$儲量估算的工業指標說明有關工業指標的文件、文號,引述工業指標的內容。
!! "! #資源$儲量估算方法的選擇及其依據
從礦體的形態、產狀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論述所選擇的資源$儲量估算方
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據,並闡述該方法的主要計算公式。
!! "! %資源$儲量估算參數的確定
論述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面積、體積質量(體重)、單工程平均品位、塊段平均品
位、礦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礦體平均厚度等參數的測定、計算和處理方法。
!! "! &礦體(層)圈定的原則
說明根據礦床地質特徵、成礦控制因素及礦化規律等所確定的礦體圈定和連接、內
外推的原則。
!! "! 』資源$儲量的分類
根據礦體的勘查控製程度、地質可靠程度、可行性評價結果,對勘查工作所獲得的
資源$儲量進行分類,說明各類型資源$儲量的具體劃分條件及其在地質空間的分布。
!! "! (資源$儲量估算結果
說明各種類型資源$儲量估算結果、總資源$儲量,各類型資源$儲量所佔礦床總資
源$儲量的比例。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可用附(插)表說明。
!! "! )資源$儲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數量的塊段用其他方法進行驗算,根據驗算結果來評述資源$儲量估算的
可靠程度。
!! "! "共(伴)生礦產的資源$儲量估算方法及結果
分別說明各種共(伴)生礦產的取樣方法、基本分析或組合樣數目,塊段平均品
位、礦床平均品位的計算方法、資源$儲量估算方法及結果。資源$儲量估算結果可用插
表說明。
!! "! *資源$儲量估算中需要說明的問題
!! *礦床開發經濟意義概略研究
!! *! +論述國內、外資源狀況,市場供求、市場價格及產品競爭能力。
!! *! #概述礦床的資源儲量、礦石加工技術性能及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 *! %概述供水、供電、交通運輸、原料及燃料供應、建築材料來源及其他外部條件
的概況。
!! *! &簡要說明未來礦山生產規模、服務年限及產品方案。
!! *! 』簡要說明預計的開采方式、開拓方式、采礦方法、選礦方法、選礦流程等。
!! *! (論述評價方法的選擇及技術經濟指標(類似企業的經驗指標或擴大指標)的選
取。
!! *! )經濟效益計算(附有關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 #簡要說明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環境保護問題。
!! "! "對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確定礦床開發有無投資機會、是否需要進一步勘查、
是否制定長遠規劃或工程建設規劃。
!! $%結論
!! $%, $對礦床勘查控製程度、地質報告資料的完備程度及其質量等做出概括的、結
論性的評述。
!! $%! &總結礦床成礦基本規律,做出遠景評價。
!! $%! 』評價開采技術條件和地質環境問題。
!! $%! (指出礦床開採的經濟效果。
!! $%! )總結地質工作中的主要經驗教訓及存在問題。
!! $%! *提出對今後生產地質勘查和礦山開採的建議。
註:結論之後附照片圖版,照片圖版也可單獨成冊。
!! $$附圖
!! $$! $勘查工作區交通位置圖(也可作報告正文緒論部分的插圖)
!! $$! &礦區勘查工作程度圖(繪出前人歷次區調、勘查的范圍並註明工作年限和勘查
階段)
!! $$! 』區域地質圖
!! $$! (礦區地形地質圖(包括圖切地質剖面圖、地層綜合柱狀圖、探礦工程分布位
置)
!! $$! )礦區實際材料圖
!! $$! *礦區測量控制點分布圖
!! $$! +物探、化探數據圖、成果圖
!! $$! #采樣平面圖
!! $$! "含礦地層及礦層對比圖
!! $$! $%勘探線剖面圖(有時可與資源,儲量估算剖面圖合並)
!! $$! $$礦體(層)縱剖面圖
!! $$! $&砂礦和緩傾斜礦體(層)頂底板等高線和礦層等厚線圖
!! $$! $』礦體(層)水平斷面圖或中段平面圖
!! $$! $(構造控製程度圖(附主要礦層底板等高線圖)
!! $$! $)資源,儲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縱投影圖
!! $$! $*鑽孔柱狀圖(全部鑽孔)
!! $$! $+槽探、淺井、坑道工程素描圖(全部工程)
!! $$! $#老硐(窿)分布圖和新老坑道聯系圖!! ""! "#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圖
!! ""! $%區域水文地質圖
!! ""! $"礦區水文地質圖
!! "", $$礦區工程地質圖
!! ""! $&礦區環境地質圖
!! ""! $』井巷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圖
!! ""! $(鑽孔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
!!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剖面圖
!! ""! $*地下水、地表水、礦坑水動態與降水量關系曲線圖
!! ""! $+礦坑涌水量計算圖
!! ""! $#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地下水等水位(水壓)圖
!! ""! &%礦體直接頂(底)板隔水層等厚線圖
!! ""! &"工程地質鑽孔綜合柱狀圖
!! ""! &$岩石強風化帶厚度等值線圖
!! ""! &&中段岩體穩定性預測圖
!! ""! &』露天采場邊坡穩定性分區圖
!! ""! &(外剝離量計算及剝離比等值線圖
!! ""! &)等溫線圖
!! "$附表
!! "$! "測量成果表(包括三角點測量成果、各種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線端點測量成果)
!! "$! $鑽探工程質量一覽表煤層綜合成果表、封孔情況一覽表
!! "$! &采樣及樣品分析結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組合分析、內和外部檢查分析、光
譜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單礦物分析等);岩礦鑒定結果表、重砂分析結果表
!! "$! 』煤質化驗成果表(可選性、煤岩、一般分析)
!! "$! (礦石、岩石物理性能測定結果表;岩石力學試驗成果表;
!! "$! )各工程、各剖面、各塊段的礦體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計算表
!! "$! *礦石體重、濕度測定結果表
!! "$! +資源,儲量估算綜合表
!! "$! #塊段資源,儲量表、礦體資源,儲量表、礦床總資源,儲量表
!! "$! "%主要含水層鑽孔靜止水位一覽表
!! "$! ""鑽孔抽水試驗成果匯總表
!! "$!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編錄一覽表
!! "$! "&地下水、地表水、礦坑水動態觀測成果表
!! "$! "』氣象資料綜合表!! "#! "$風化帶、構造破碎帶及含水層厚度統計表
!! "#! "%礦坑涌水量計算表
!! "#! "&井、泉、生產礦井和老窿調查資料綜合表
!! "#! "』水質分析成果表
!! "#! "(土樣分析試驗結果匯總表
!! "#! #)瓦斯測量結果表
!! "#! #"地溫測量結果表
!! "#! ##礦區環境地質調查資料匯總表
!! "*附件
!! "*!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試驗報告。
!! "*! #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 "*! *工業指標推薦報告。
!! "*! +有關確定工業指標的文件。
!! "*! $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復印件)。
!! "*! %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對報告中資料真實性的書面承諾。
!! "*! &投資人或上級主管部門初審意見。
!! "*! 』投資人的委託勘查合同書(或上級主管部門的項目任務書)、委託(預)可行
性研究合同書、委託監理合同書。
!! "*! (勘查監理單位和監理人資格證書(復印件)、項目監理報告。
!! "*! ")礦產資源儲量主管部門對資源,儲量的評審認定文件(本文件在報告評審認定
之後補入)。
!! "*! ""記錄有礦床全部鑽孔孔口坐標、測斜資料、樣品化驗分析數據的軟盤或光碟;
記錄有礦床全部探槽、淺井、坑道工程測量數據和全部樣品化驗分析數據的軟盤或光
盤;記錄有主要圖件的軟體光碟。
㈣ 實習報告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怎麼寫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_網路迴文庫答
http://wenku..com/link?url=7Hnv6oVhlfja--U55SdOy__JotruDdW
㈤ 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怎麼分析
工程地質條件分抄析:
工程襲地質條件是指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條件總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地質作用、自然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幾個方面。
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具體分析:
1、對工程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分析、評價。
2、對工程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在評價場地自然條件的同時,還應預測工程與場地的相互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工程地質問題。
3、為設計提供地質參數。
4、根據場地地質條件,為設計提供工程措施意見。
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據分析地點具體特徵根據以上要素進行分析。
㈥ 水文地質特徵
10.3.1 井田水文地質特徵
荊各庄井田內共有8個含水層,自下而上分別為:奧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壓含水層(Ⅰ)、K2~K6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Ⅱ)、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Ⅲ)、9煤~7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Ⅳ)、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Ⅴ)、風化帶裂隙、孔隙承壓含水層(Ⅵ)、第四系底部卵石孔隙承壓含水層(Ⅶ)和第四系中上部砂卵礫孔隙承壓和孔隙潛水含水層(Ⅷ)。第Ⅱ、第Ⅲ、第Ⅴ含水層為直接充水含水層,其他含水層為間接充水含水層,其中與礦井生產較密切的為Ⅰ、Ⅱ、Ⅲ、Ⅴ、Ⅶ。
10.3.1.1 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
荊各庄礦直接充水含水層有K2~K6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Ⅱ)、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Ⅲ)、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Ⅴ)。
(1)K2~K6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Ⅱ)
該含水層位於石炭系中統唐山組的K2灰岩和石炭繫上統趙各庄組的K6灰岩之間,厚度100m。岩性以粉砂岩和細砂岩為主,膠結物多為鈣泥質。本層岩石裂隙非常發育,且以傾向裂隙為主,寬度較大,多呈直立密集分布。該含水層在垂向上以K6灰岩、15煤頂板、16煤頂板含水較豐富。
本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05~0.083L/s·m,平均為0.032L/s·m,滲透系數為1.296~7.816m/d,平均為3.486m/d,屬於含水豐富的含水層。水質類型為HCO3--Ca2+-Mg2+型淡水,pH=7.89。礦井第二水平部分大巷揭露該含水層,開拓施工時最大涌水量達9.9m3/min,以後逐漸減小。在二水平形成降落漏斗,局部殘存水壓為1.0MPa,對第二水平及軸東采區主要可採煤層有一定的影響。
(2)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Ⅲ)
該含水層位於石炭繫上統趙各庄組的K6~9煤頂板之間,厚度20m。岩性以砂岩和粉砂岩為主,膠結物多為硅質。垂直層面的構造裂隙很發育,裂隙充填物多為鈣質。從水平方向看,含水層厚度由西向東呈遞增趨勢,導水裂隙發育率為東部較西部高。該含水層在垂向上以12煤頂板、121/2煤頂板、K6灰岩含水較豐富。
本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02~0.206L/s·m,平均為0.042L/s·m;滲透系數為0.253~19.793m/d,平均為6.360m/d,屬於含水豐富的含水層。水質類型為HCO3--Ca2+-Mg2+型淡水,固型物含量為241mg/L,pH=7.85。
礦井第一水平-375大巷揭露該含水層,基建施工時最大水量達65.67m3/min,以後逐漸減小,在礦井(盆狀向斜)的中部形成一大漏斗。礦井中心大部分地區該含水層水基本上已降至含水層頂板,對第一水平主要可採煤層威脅不大。第二水平-475大巷大部分也揭露該含水層,開拓施工時最大水量達7.65m3/min,以後逐漸減小,對二水平主要可採煤層威脅不大。三水平開拓延伸工程主要受該含水層水威脅,且節理裂隙發育,水文地質條件較復雜。在施工3048軌道巷過程中曾出現過最大0.96m3/min頂板砂岩裂隙水。隨著生產的進行,預計涌水量逐漸減少,對三水平的主要可採煤層的影響不是很大。
(3)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Ⅴ)
該含水層位於二疊系下統大苗庄組的5煤至唐家莊組上界。岩性以粉砂岩及砂岩為主,其中中粗砂岩含水最豐富,砂岩膠結物多為鈣、硅、泥質。本層岩石裂隙非常發育,且以傾向裂隙為主,寬度較大,多呈直立密集分布。在1987~1996年施工的鑽孔當鑽至本層時,沖洗液漏失現象也很嚴重,常有不回水現象,因此可知本含水層裂隙發育。但通過1148、1331、2080等5煤以上承壓含水層疏水中心實踐證實本含水層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極不均勻,因此本含水層為非均質各向異性的含水層。
Ⅴ含水層為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平均厚度60m,岩性以砂岩為主。中粗粒砂岩段含水豐富,單位涌水量1.l25L/s·m,滲透系數5.292m/d。勘探鑽孔穿過含水層時均有沖洗液消耗,通過資料分析和繪制沖洗液消耗量分區圖,井田東翼、南翼、深部采區消耗量最大。鑽探結果表明:這些區域岩石裂隙非常發育,且以傾向裂隙為主,寬度較大,多呈直立狀密集分布;構造以NEE向高角度正斷層普遍發育,斷層面張開,有泥礫充填,部分充水。而井田西翼NNE到NE向逆斷層密集,傾角緩,層面充填斷層泥,均無水。通過分析Ⅴ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參數(表10-5),其富水性也具有同樣明顯的分區性,說明斷裂構造和岩石裂隙對含水層富水性分布起到控製作用。
表10-5 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
注:本含水層可分為下段(ⅤA)、上段(ⅤB)。
a.下段(ⅤA):在5煤以上為60m厚,為一河床相砂岩,與下伏地層呈沖刷接觸,在井田西部和中部直接沖刷至5煤或6煤,甚至沖刷至7煤或8煤。本段單位涌水量為0.007~0.117L/s·m,平均為0.052L/s·m;滲透系數為1.985~8.945m/d,平均為4.952m/d。其水質特徵為:HCO3--Na+-Ca2+型淡水,固形物含量234~297mg/L,pH=8.0~8.4。
b.上段(ⅤB):位於5煤以上60~100m,即厚度40m,本段頂板直接與基岩風化帶連接。本段單位涌水量為0.011~0.016L/s·m,平均為0.013L/s·m;滲透系數為1.722~2.059m/d,平均為1.843m/d,其水質與下段相同。
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邊界為沖積層覆蓋下的基岩露頭,它受底卵含水層(Ⅶ)的補給。由於本含水層位於主要可採煤層9煤上方約50~70m處,而且9煤頂板為高嶺石泥質膠結的砂岩,遇水易風化膨脹變軟,極易冒落,從而使隔水層被破壞。冒落裂隙及自然裂隙可溝通本含水層,直泄工作面。如1093采面的突水事故,當時最大水量為44m3/min。
10.3.1.2 礦井間接充水含水層
(1)沖積層含水層
該含水層厚100~379.67m。作為礦井間接充水含水層,補給上述3個直接充水含水層。該含水層由砂礫、卵石、粘土顆粒組成,其中粗砂、礫石佔80%,卵石佔10%,粘土佔10%。本層是個比較均質的含水層,但摻雜在卵礫石中的粘土物質數量不同,也就造成含水性的差異。根據含水層的厚度和抽水試驗的結果可知,該含水層由北向南逐漸變厚,滲透系數K由北向南逐漸變小,富水性由西向東逐漸增強。本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53~0.231L/s·m,平均為0.129L/s·m;滲透系數為7.464~32.748m/d,平均為10.455m/d,為含水豐富的含水層。
本含水層在井田東南部比較發育,幾乎與基岩直接接觸,補給各基岩含水層。在西北部本層下部有粘土層直接覆於基岩上,粘土層隔水性較好,它的存在使其與5煤頂板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之間的補給關系有兩種形式:天窗式和越流式。
(2)奧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壓含水層(Ⅰ)
該含水層厚度大於600m。岩性由質純的豹皮狀灰岩和白雲質灰岩組成。據勘探資料表明,施工的13個孔穿過灰岩總長度451.51m,因溶洞或巨大裂隙造成鑽具驟然下陷的有10個孔25個段落,溶洞最大直徑為1.13m,沖洗液失去循環。在井田東南部,因構造(F1~F3斷層組)作用與巨厚的第四紀沖積層相互接觸,增加了灰岩裂隙發育程度。
該含水層單位涌水量為0.002~0.267L/s·m,平均為0.122L/s·m;滲透系數為0.512~32.609m/d,平均為10.889m/d。其水質特徵為:HCO3--Ca2+型,總礦化度為131~216mg/L,pH=7.8~8.3。
本含水層為含水豐富的含水層。據鑽探資料,鑽孔進入奧灰100m以淺范圍內,上述性質隨深度無明顯的變化。
奧陶系灰岩距最下可採煤層9煤為158m,其間有兩個含水層,即K2~K6及K6~12煤岩裂隙含水層,其厚度分別為100m,20m。其下為隔水岩層,即G層鋁土~K2,厚40~68m,其岩性從上而下分別為鮞狀粘土岩、粉砂岩、鈣質粘土岩、K1灰岩、石英砂岩、粉砂岩、G層鋁土,這套岩層隔水性能較好。
10.3.2 斷層導水性
2001年委託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對井田西三采區進行了三維綜合地震勘探,共解釋斷層條數62條,包括正斷層36條,逆斷層26條。其中F1~F3斷層組向西南延伸部分控製程度不足,給斷層防水煤柱留設帶來誤差,潛伏著斷層水的威脅。F16斷層在第一水平揭露時均有涌水現象,二水平揭露後有導水現象。
10.3.3 礦井充水條件
10.3.3.1 礦井的充水水源
(1)大氣降水、地表水
大氣降水、地表水均是井田內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它們分別通過基岩裸露區及風化帶滲入補給,並順層徑流。但在此地區受地形及基岩裂隙發育程度的控制,補給量有限。
大氣降水:本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每年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其他時間降水很少。大氣降雨通過下滲補給第四紀底卵石含水層,通過順層和垂向補給其他含水層。根據沖積層水文地質剖面圖及有關資料,沖積層內含有3個岩性以粘土、亞粘土為主的隔水層,這3層隔水層沉積比較穩定,隔水性能較強,阻隔了大氣降水的向下補給,下滲補給量較小。因此,大氣降雨對下部含水層及礦井涌水量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地表水:井田范圍內無地表水系存在,僅有兩條排水渠。一條向東排至豬籠河,另一條向西排至泥河。兩條河流均遠離礦區,故地表水系對礦井涌水量無影響。
另外,本區內第四紀鬆散地層中第三隔水層厚達10~25m,即使有采空塌陷,也不致使粘土層斷開,阻隔了大氣降水和潛水的向下補給。
因此大氣降水、地表水和潛水對礦井涌水量影響甚小。
(2)含水層水
礦井含水層充水水源有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9煤~7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K2~K6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其中9煤開采受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和9煤~7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的影響,一、二水平開拓工程受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和K2~K6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的影響。三水平開拓工程受9煤頂板裂隙水和8煤~5煤含水層以及K6~12煤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的影響。其中3090、3094、3093受9煤頂板裂隙水和8煤~5煤含水層影響;3324D、3322D、3122D等採掘工作面位於9煤層,受其頂板至K6承壓含水層水威脅;3326D繞道工作面施工層位均在K6~12煤之間,施工時可能有頂板裂隙水;1331工作面泄水巷施工時受9煤層頂板和5煤以上砂岩裂隙承壓含水層水影響。
(3)斷層水
斷層水作為充水水源,主要是通過斷層導通含水層水而形成的。斷層的性質及圍岩的破壞程度是斷層充水的主要因素。張性正斷層、落差大、圍岩破壞嚴重成為良好的斷層充水條件。
(4)老空水
在建井、水平延伸、新區域施工及最上方煤層回採中,充水水源主要為含水層水。而在下方煤層回採中,老空水就成為了主要充水水源。
荊各庄礦井老空水有本煤層的老空水和上煤層的老空水。
本煤層的老空水:由於煤層的開采方法和煤層本身的賦存狀態不同,工作面回採後隨著煤岩層垮落形成許多鬆散空隙,使工作面湧出的水積存在低窪的老空區內,形成老空水。在高處的工作面采後形成老空水對相鄰低處的工作面產生影響。如:9煤是恆底上行採煤法,第一分層采後形成老空水對第二分層生產活動必然產生影響。
上煤層的老空水:由於上煤層回採後工作面湧出的水積存在低窪的老空區內,從而形成老空水。對下煤層的採掘活動威脅較大。
在本礦井生產過程中,由於工作面的布置、頂板的岩性特徵及涌水等因素,在采空區或廢巷有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積水。一旦施工工程接近、揭露或冒落帶達到這些積水,便可湧入井巷,發生老空區突水事故。老空區突水具有來勢猛、破壞性大的特點,往往是瞬間大量積水潰入工作面,形成災難性事故。
10.3.3.2 礦井充水通道
通過近10年的生產實踐,荊各庄井田范圍內充水通道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
( 1) 直接揭露含水層
根據開採煤層與含水層的關系,可分為直接充水水源和間接充水水源。在煤礦生產中,有些工程必須穿越含水層,當巷道直接揭露這些含水層後,含水層水將會進入礦井。
( 2) 斷裂帶導水
本井田構造發育。通過建井及生產階段來看,大部分斷層未與含水層導通或不導水,但由於擾動影響成為導水斷層。
( 3) 采礦造成的裂隙通道
巷道掘進和工作面回採時,都會對原有圍岩產生影響。當產生的裂隙導通含水層或其他水源時,這些水也會沿采動裂隙進入礦井。大部分回採工作面出水均屬此種通道。
㈦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的介紹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可作為高職高專水利水電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梁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中等專業學校相應專業的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㈧ 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怎麼分析
工程地質條件分析來:
工程地質條件自是指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條件總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地質作用、自然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幾個方面。
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對不同地區進行具體分析:
1、對工程場地穩定性與適宜性分析、評價。
2、對工程場地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在評價場地自然條件的同時,還應預測工程與場地的相互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工程地質問題。
3、為設計提供地質參數。
4、根據場地地質條件,為設計提供工程措施意見。
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據分析地點具體特徵根據以上要素進行分析。
㈨ 勘察報告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情況怎麼描述
鬆散孔隙水?應該叫鬆散堆積物孔隙潛水,這個是我們鑽探幾米、十幾米經常見到的地下水。另外,潛水之上經常還有局部弱或相對隔水層上的上層滯水,這類水受水文氣象條件變化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