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景觀地質學論文應該寫什麼

景觀地質學論文應該寫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8 07:41:28

① 關於 景觀設計的畢業論文題目怎麼定怎麼寫

我是今年畢業的,學的也是園林方面
要看你喜歡弄什麼方面了,是做設計還是喜歡寫論文
設計方面:題目可以很簡單,不過就是要小,越小越好,大的難把握
比如:xx庭院的景觀設計
xx小區的景觀設計
xx公園的綠化設計等
你可以虛擬一個名稱,這種沒什麼影響,而且地形大小形狀你也可以自己定,長方形等規程的地塊是比較好做的,地勢可以設成平的,你好規劃,不過這種是我的建議
設計就是做圖,主要是包括:簡介(你所設計項目的概況,如所處方位、周邊環境、主要用途等),平面(也就是cad的整體平面圖)、效果圖(如整體的彩屏圖、鳥瞰圖、截點的效果圖),還有什麼封面、封底、目錄這類的,做成類似一本書的結構,還有小的效果圖要都做幾張,可以在傍邊寫上介紹。
論文方面:可以論述某處景觀設計的缺陷,不過要結合實際,而且你論述的地方要實際存在,比如說它的功能分區不合理啊,植物搭配不好啊,最好還是要結合圖來說,就是把實際你要論述的不好的地方用相機照下來,放在論文里,在下面說他的不好,說了之後要給以建議,就是要怎麼改進
你還可以寫景觀設計的植物應用調查,這種是調查式的論文,比如:xx(你知道的某個景點名字)植物調查報告
這種論文要實際去一種一種植物的去看,把所有樹種的名字都羅列下來,標明科屬種,最後要寫一點你的觀點,比如你覺得調查的景點那些地方成功啊等,就是要實
景觀方面大體就這些,這些就是我們班同學所選的方面,論文答辯簡單的很,論文只要不去抄,自己寫的都能過

② 急求一篇關於旅遊地質學的論文,要介紹地質問題,譬如形成原因,地質面貌等,最好是關於山西的

我國旅遊地質資源的特點與分布
1、旅遊地質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1)旅遊地質資源的概念
旅遊地質學是地質科學中一個正在發展的新的分支學科,也是介於旅遊科學和地質科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但嚴格說來應屬地質科學范疇。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和保護,都與地質科學密切相關,這些工作為旅遊地質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旅遊地質學以旅遊地質資源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研究范圍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標准地質剖面和化石產地,如具有地區性、區域性和國際性地質對比意義的地層剖面及重要而珍貴的化石產地,即那些在區域性地質對比上具有摸式、標准或典型意義的地質剖面,或是一些出露齊全、保存完好的生物地層分帶,以及具有重要地質意義的剖面、重要的化石產地、古人類化石與古人類居住遺址等。 (2)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岩石、地質構造及礦物、礦產等產出地段,具體來說,即地區性或國際性的岩石產地、有歷史性經濟價值的礦物礦產地以及具地區性典型意義的地質構造點。 (3)可觀察現代地質作用過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區以及有地質意義的著名風景地貌區,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遺跡、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峽谷、岸灣、峰巒、黃土,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還有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觀地貌。 (4)具有特殊的經濟、醫療、科普和教育階值的地質現象,如礦泉、溫泉和黃金、寶石、建築石料等礦產地,以及古代的采礦與冶煉遺址等。 (5)其他地質自然歷史遺跡景觀和人文歷史遺跡景觀,包括由於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種自然景觀,如山嶽、江河、湖泊、海濱、島嶼、沙漠、草原等,以及古代建築和歷史文物古跡等人文景觀,如古城、宮殿、廟宇、園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學藝術製品與建築、古書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畫、運河、橋梁、渠堰、大壩、水庫及一些紀念性建築或遺址。
旅遊地質資源: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於地殼構造變動、岩漿活動、古地理環境演變、古生物進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層中的化石、岩體、構造形跡、礦床、地貌景觀等景象,具有觀賞、科學研究與普及教育價值,對遊人產生了某些吸引力,這便是旅遊旅遊資源。旅遊旅遊資源可分為:典型地質構造形跡(如台灣東海岸清水大斷崖)典型標准地層剖面(如天津薊縣中古元古界地層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礦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點(如山東臨朐山旺中新統化石點)、火山遺跡(如雲南騰沖火山)、地震遺跡(如唐山地震遺跡)、古人類文化地質遺跡(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景觀,如古冰川遺跡、古河流遺跡、古湖泊遺跡、古海蝕崖與古海積沙堤等遺跡稱外力旅遊旅遊資源

旅遊地質資源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眾所周知,地質資源的科學和使用價值,毫無疑問是可以肯定的。但作為一個旅遊資源的價值來判斷時,它的自然景色則可能是一個更為重要的評價標准。從旅遊消費心態來看時,一般的旅遊者,對產品價值的要求相當高,因此,無法說明單純的科學和使用價值就有絕對的魅力,所以,如何體現地質資源在旅遊產品中的價值,自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但價值判斷有著極大的難度,原因在評價者間各有著不同的身分,他們有可能是科學家,地質學家,或是單純的旅遊者,因各有自己的立場,彼此之間的價值觀自然不同,這個結果很可能造成地質資源的價值無法在旅遊產品中體現,而形成了其「價值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事實上就是旅遊產品在開發與設計時,如何考慮它在產品中的重要性時的一個難題所在。
因此,假設旅遊產品在開發與設計時,過於強調其科學性和使用的價值性時,很可能只能滿足部分人士,而失去更大一方的客源市場,如此必然成為旅遊產品的致命傷。畢竟在旅遊者中科學家或地質學家所佔的比率較低,過分強調科學價值,自然不符和旅遊產品開發的原則性和現實性。
那麼如何解決「價值的不確定性」的問題,是凸現地質資源在旅遊發展上的關鍵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地質資源的價值很容易的被凸現出來,但同時也可能因某個因素的存在而制約了它,使它在旅遊產品中的重要地位很難被顯現出來。因此,一個以地質資源為主要旅遊資源,當它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景點景區時,首先解決「價值的不確定性」的問題,是一件極為重要而且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問題的解決有助於處理好地質資源在旅遊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上的困境和所處的地位問題,使它能夠真正的豐富旅遊產品的實質內容,增強市場的競爭實力。
三、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旅遊資源
如果說旅遊資源在旅遊產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話,那麼如何有效的充分利用資源,對旅遊產品的開發自然有利。
3.1∶資源的有效利用
從開發旅遊資源的立場來看,一個成功的景點景區很難單靠開發一個資源就能達到經濟效果,原因在於目前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因此,產品的多樣性自然成為開發的基本原則了。
以三清山為例,作為一個景點景區,不但具備了自然資源的多樣性特徵,又有文化資源的支撐。旅遊資源既豐富又具科學價值與市場的價值,對旅遊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但是三清山花崗岩資源也可能存在「價值的不確定性」的問題,因此必須慎重處理,才能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到最高點。
我們假設目前三清山的資源,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的情況下,直接將現有的資源轉換產品的話,也很有可能造成因產品缺乏多樣性而失去市場的問題。因此依然必須充分發揮資源的有效性,才能豐富旅遊產品的內容,這就是目前三清山景點景區發展旅遊的重要工作。
這里所指的資源是整個三清山大環境的旅遊資源,而非僅圍繞著花崗岩資源而論資源的概念。我們應該以與花崗岩共存共生的一切自然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為基礎,包括動物,植物,礦物,地質,河川,水資源,空氣,氣象氣候,宗教文化等等資源,來展開開發旅遊產品開發和設計工作。在以上的資源能夠充分被利用後,必然能創造出旅遊產品的多樣性,如此將能滿足市場的各種需求,也就是說在豐富了旅遊產品內容後,同時也創造了更大的客源市場,為旅遊業的發展開拓更大寬廣的道路。
3.2∶擴大資源利用的必要性
任何旅遊的開發在條件與技術上,資源的有效利用與保護是必要的,而資源的挖掘更是豐富旅遊產品內容的必要手段,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產品過於單一化而失去魅力,因此,主要資源之外的資源開發與利用,挖掘等都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當然為了彌補資源「價值的不確定性」的缺點,減輕在開發時因其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而採取擴大資源的利用,也是比較可行的方式,因此,這也是採取這個手段時所考慮主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利用與開發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夠符合旅遊的發展,更大的滿足市場的需求,還能藉此機會更好的保護好整體環境,對整體環境在形成產品時得到較好的協調,對提升旅遊產品的內容和質量將起到較大的作用。
資源的充分利用是更大的發揮資源的使用價值,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和消費者對旅遊產品選擇性。但更為明確的結論,是由於產品的多樣性所帶來的市場機遇,它很可能因此而擴大了市場的規模,為旅遊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這就是有效利用資源在旅遊發展上的必要性。

③ 求幾篇景觀設計畢業論文的範文

1、課題背景介紹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素有「山東南大門」之稱,下轄3區9縣,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區。臨沂城水資源豐富,縱貫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龍河和橫穿東西的祊河、涑河等5條河流在中心城區交匯,位於臨沂城區段的沂河橡膠壩長1248米,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萬平方米,湖水碧波盪漾,面積相當於兩個杭州西湖,2001年被國家水利部評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過去由於只注重工業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工作被忽略,市區濱河地段雜草叢生,1片荒蕪;挖沙船到處挖沙,使河邊變得坑坑窪窪,臟亂不堪;1些不法單位拉來建築垃圾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壩上,許多工廠將廢水也排放到河裡,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污染嚴重,無法飲用。不少居民也將生活垃圾傾倒在這里,使河邊變成了垃圾場,1到夏天,熏人的氣味撲面而來,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擴大城市建設規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資源,同時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臨沂市政府決定投入巨沂資規劃建設臨市區內的濱河區域。

2、課題擬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實驗方案

在上述情況的影響下,我這次所報的畢業設計課題為「臨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觀設計」,所以濱水空間的規劃、綠化和景觀設計是這次課題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

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來就被賦予多種屬性,被當作理想人格的的1種象徵,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滿了生命的靈性;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水逐漸成為1種根源性的隱喻,是代表自然與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說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禮制以外,對城市規劃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從飲用、灌溉、運輸發展到現在的提供活動、景觀的載體,故濱水空間的性質也在不斷變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當前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城市建設也陷入了不斷趨同、特色危機重重的窘境;在工業化時期幾近湮滅的水的特性再次成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這次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城市與水的「骨架」與「血肉」關系,因地制宜,融合水與空間、文化的時空聯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與個性,使城市綠化面積擴大,景觀更加秀麗宜人,市區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終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體與綠地相互依託並融為1體的豐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濱水生態城市」而貢獻1份力量。

實驗方案:

通過對課題所涉及的地區進行實地測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閱相關資料,對設計的方案進行綜合嚴密的驗證。從設計理念、設計原則、風水分析、構圖分析、植物配置幾大方面展開工作,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出合理的方案。

設計理念:沂河貫穿臨沂市區,是離城市公共密集地區較近的生態系統之1,是

城市向鄉村延伸,鄉村向城市滲透的區域,這種滲透體現的是1種人與自然的對話,在本方案中,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統1為設計理念。

設計原則:A、生態原則:維持沂河生態環境是進行城市建設的基本門檻。

B、適應自然和社會運動周期的原則:關注人的活動周期和季節

變化,創造出適應季節變化的景觀。

C、經濟原則:通過設計對環境的改造,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

境,實現其使用價值,同時也帶動周圍的土地升值。

風水分析:風水上講究,麴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線(主路)來化解直線帶來的煞氣。

構圖分析:本方案設計設計地段位於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匯處,河道比較彎曲,因此在設計中,以北斗7星為主構圖元素,根據人文和地理將其分為3個區域:

A區:古文化區,臨沂市是1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古稱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歷史。聞名中外的漢代帛畫和《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等,就出土在臨沂市銀雀山下。我國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時期的曾子、子路,戰國時期的荀況,東漢珠算發明家劉洪,西漢經學家匡衡,3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諸葛亮,東晉書聖王羲之,南北朝文藝批評家劉勰,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等,有的出生於此,有的在這里生活過,都留下了難以湮滅的印跡。

B區:自然生態區,以沂河自然風光為主題,以生態親水公園為中心,形成適合休閑娛樂的場所。

C區:沂蒙革命精神區,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3萬沂蒙的優秀兒女獻身疆場。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紅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兒庄戰役、孟良崮戰役記下了這1段光榮的革命業績。

植物配置:從人性化、鄉土性、生態原則3方面進行植物配置。

3、相關文獻綜述

中國建材出版社出版,湯振寧編著的《城市河道景觀設計》1書,以大量實景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北京,上海,韓國等地的1些優秀河道景觀設計,本書內1些優秀設計作品的作者分別為具有豐富施工經驗和設計經驗的專業人士,使該書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同時該書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給我這次所做的課題提供了很多的參考。

上林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濱水區域景觀規劃》1書,挑選了如「廣州市番禹區橋河——河兩岸城市設計」,「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濱海生活服務區設計」等34個典型濱水區域,對照其不同的設計思路歷程,闡述了濱水景觀規劃的設計著眼點。從不同角度,不同細節的解析,使我對濱水景觀設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比如該書中強調的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等要素,因此在這次設計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們的生理特點、行為心理和視覺感受等方面對景觀的設計要求,以便於做出更好的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編著《室外環境藝術設計》1書介紹了環境藝術設計這門涉及生態、園林、建築、結構、材料、城市規劃等領域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的實質是以現實條件和自然環境為基礎,人性化地對環境進行科學和藝術改善及創造,使之更適應於人們生活、工作和休閑等各種社會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文明進步。閱讀該書使我了解了景觀設計的元素、手法、進行的基本程序、表達的方法,以及設計的實施,盡可能實現它的功能性、藝術觀賞性、科學合理性、經濟性。通過學習和研究此書,使我對景觀設計有了更專業的認識。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盧新海、楊祖達編著的《園林規劃設計》介紹了園林設計的要素、方法、步驟等具體的內容。內容包括中外園林、園林設計的基本理論、園林設計的原則與依據、園林設計的依據,園林設計的依據、構成要素的規劃與設計及各類綠地的規劃設計。其中我國古典園林創作的優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據與原則等給我的設計帶來很大的啟發。

4、預期成果

實施這1工程將使城市綠化面積擴大,景觀更加秀麗宜人,很好地改善市區人們生活環境現狀,整體上提升臨沂市的城市品位與城市形象,同時通過設計重塑環境,關注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建設1個概念明確的公共濱水地帶,完成城市公共

④ 景觀設計專業的畢業論文因該怎麼寫

題目可以是淺析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 ,這個題目比較小··容易答辯·資料也很多·
給你點資料吧·我也是做這個的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於景觀的重要性。可是,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如圖一)卻靜靜的躺在水裡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乾涸的水池了……,(如圖二)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象!

圖一:泰安市政廣場噴泉

圖二:泰安市樂園小區中心鋪裝

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關媒體刊發了一則「缺水城市濫刮圈水造景之風」 的消息。該文指出:在水資源緊缺的華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來出現大造城市景觀水之風。有的城市「攔河築壩」,把河水「圈」在城內;有的城市耗巨資「挖地造湖」,人為製造水域景觀。據調查,目前黃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觀的大中城市已有16個,僅鄭州、西安、咸陽三市計劃投入的相關「圈水」資金就達40多億元[1]。在水資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營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滿足人們親水的這種需求,成為擺在我們設計師面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二、解決對策

一般地,我們很多的設計師在設計水景時大都在採用借鑒的原則。國外及國內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噴泉、大水體(如圖三)來形成壯觀美麗的水景,於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顧自身的條件,爭著去模仿這種很體面的景觀,最後就出現了上述的結局。
在設計水景時,我們更應該考慮地域水資源的狀況,尤其是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如何設計水景更應該值得考慮。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水資源缺乏地區營建水景做一些探討。

2.1 宜「小」不宜「大」原則

圖三:泰安市高新區旁大水體

圖四:聖•荷塞廣場公園旱噴泉水景

此處所謂的宜「小」不宜「大」原則指的是在設計水體時,多考慮設計小的水體,而不是那種漫無邊際、毫無趣味可言的大水體(如圖三)。之所以現在出現了那麼多的大水體可能與人們「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響有關,也許大水體會讓人更能感覺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們的視線,可是建成後的大水體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大水體的養護之困難可能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大水體往往讓人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而沒有想親近的感覺,因為往往在水體旁邊都會有警示性的牌子:此處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釣……等語句;大水體一般是靠人工挖出來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發生水體污染問題,那將是致命的。而小水體容易營建,這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體(如圖四)更易於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更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更何況在後期養護管理中,小水體便於更好的養護,並且在水體發生污染的情況下,小水體更易於治理。

2.2 宜「曲」不宜「直」原則

圖五:橫濱市美術館前廣場水景一

圖六:橫濱市美術館前廣場水景二

所謂宜「曲」不宜「直」原則指的是水體最好設計成曲的。我們古典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即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律,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們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為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形成變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區中更易於設計成仿自然的曲水(如圖五)!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則將水體設計的成筆直的(如圖六),也許他們是想體現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2.3 宜「下」不宜「上」原則

圖七:東京灣喜來登大飯店賓館入口水景

圖八:芝加哥標准石油大廈旁水景

此處的「下」與「上」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設計的水景盡可能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相符合(如圖七),不要設計太多的大噴泉(如圖八),他們大多是向上噴的,是需要能量來支持它們抵消重力影響的,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因此,在現實中我們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盡可能少的能量來形成盡可能美的景觀。這是需要考驗設計師創新能力的。

2.4 宜「虛」不宜「實」原則

圖九:加州情景雕塑園中水景

圖十:在缺水地區用石塊營造的水景

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虛的水景(如圖九)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於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徵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體的形狀而成的(如圖十)。這樣的水景對於嚴重缺水地區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時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帶給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體驗。這也許是真實水景所無法比擬的,因為真實的水景往往只能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滿足、一種很膚淺的體驗。

2.5 關注野草之美,反對草坪熱

圖十一:浙江台州黃岩永寧公園中野草之美

圖十二:中山岐江公園中野草之美

前幾年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興建大草坪的熱潮,不管是身處海南,還是位於大連,你都能感受到這股熱潮的猛烈侵襲。到處是讓遊人止步的大草坪,到處是被踐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處是需要園林工人經常澆灌、修剪的大草坪,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對於人們所真正需求的環境卻並沒有多大的改觀。正因為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徵、生命力強的野草的消亡;正因為這股浪潮,加速了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正因為這股浪潮,最後終於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野草的美麗(如圖十一、十二)。因此,對於水資源缺乏的地區,更應該重視鄉土草的應用。

三、結語

水資源日益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因此,對於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營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們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正如約翰•O•西蒙茲先生所言:「我們可以說,景觀設計師的終生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築物、社區、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

⑤ 旅遊地質學論文2000字

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細微的震撼過你,讓你心情波動專過的事情,我屬們覺得生活平淡只是因為缺乏觀察,缺乏用心體會;更經常的是,即使我們身邊出現了讓你為之一動的事情,由於缺乏記錄的習慣,我們常常讓好的材料擦肩而過;

⑥ 地質學結課論文怎麼寫

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何必掛在心上!

⑦ 公選課旅遊景觀地學的論文怎麼寫

一看我們就是一起上的課,你寫好了,借我看看啊

⑧ 寫地理論文應該寫些什麽

地理論文最好要抓至一個方面來寫,因為地理涉及面極廣。如果天馬行空,極可能會收不住尾,且會造成泛泛而談的情況。 範文: 論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指全球大小不同的自然綜合體內部的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內部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地理環境中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地理環境中這一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這一要素的變化影響到另外要素的變化。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及信風帶控制的大陸中心和大陸西岸,由於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氣流及來自內陸的信風控制,因此,氣候極其乾燥。由於水分不足,地表徑流淺或全無,物理風化強烈,風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礫漠,植被稀疏,動物則因食物不足而相當貧乏。以上各要素之間是一環扣一環,一個要素影響另外的要素。當其中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時,其它要素因受其影響,相應的也會發生變化。如人類在沙漠地區引水灌溉,改變水這個要素,就會使其它因素以及整個地理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沙漠中的綠洲。 又如,在赤道兩側,一般是熱帶雨林地區,但在赤道兩側的安第斯山脈和東非高原,由於地形這個要素發生了變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個地理環境也發生變化。安第斯山脈地理環境呈垂直分布,而東非高原則屬熱帶草原景觀。另外,地理環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原因和結果經常交換位置。如赤道兩側低平地區,由於全年高溫多雨,因而生長茂密的熱帶雨林,地面發育著磚紅壤,森林內生活著多種動物,在這里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是原因,茂密的熱帶雨林等是結果。但在某些熱帶雨林地區,由於人為的濫伐,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反過來也會影響氣候、土壤、動物等,使整個地理環境發生變化,出現草原及半荒漠景觀。顯然,在這里植被的變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變化卻成了結果。 其次,地理環境中,這一部分會影響到另外的部分,這一部分的變化,會影響到另外部分的變化。如北美洲和歐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的西風帶,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側,北美洲位於兩大洋之間,但歐洲氣候海洋性顯著,而北美洲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區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暖濕西風深入內地,使太平洋的影響僅局限於太平洋沿岸一帶,而對東部廣大地區的影響則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對歐洲氣候的影響相比。由於氣候不同,導致兩洲地理環境差異顯著,這說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區對整個北美地理環境特徵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同緯度地區地理環境不同:東部蓋亞那高原及奧里諾科平原為熱帶草原地區,同緯度西側為熱帶雨林區;東部亞馬孫平原為熱帶雨林區,同緯度西側為熱帶草原及熱帶荒漠區;南緯40°以南,西側為溫帶森林區,東側巴塔哥尼亞高原則為溫帶半荒漠及荒漠區。顯然,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東、西部地理環境的分異起著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脈這部分影響了它東西兩側的部分。再如,在地質史上存在冰期和間冰期,冰期時,大量地表水以冰層的形式被固結在陸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陸架露出海面,結果使陸地面積擴大,輪廓發生變化,陸上動植物分布也發生變化。同時,海平面下降還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蝕基準面下降,河流下蝕作用加強,河谷下切更深,陸地地形分割劇烈;間冰期,固結在大陸上的冰層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並淹沒了大陸架,陸地面積縮校同時,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陸地河流的侵蝕基準面,河流下切力減弱,陸地地形分割也不厲害。 以上表明大陸部分冰川的伸展與退縮,影響范圍擴及全球。在這里,顯然冰川的擴大與收縮是原因,其影響是結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縮又是許多原因造成的。這里,同樣也可以看出地理環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原因和結果是可以互換位置的。 再次,全球大小各級自然綜合體內部,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整體的制約。自然綜合體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其內部各要素和各部分是整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單獨改變其中任一要素和部分是困難的。當然,在人類強有力的影響下,地理環境也會發生局部的變化,如由於人工灌溉、沙漠地區可以出現局部綠洲;由於人為濫伐,熱帶雨林可以局部出現草原及半荒漠景觀,但一旦人類的影響停止,讓其自然發展,只要大氣環流形勢不變,最終地理環境仍然要恢復它原來的面貌。這表明任何一個要素和部分的發展變化都要受到地理環境整體的制約。 以上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一個內部聯系密切、具有相對一致性,外部具有獨特性的整體。其中部分要素的變化,影響著整體,反之,整體也制約著部分要素的發展變化。 以這篇論文為例,它明確了主題。所就好寫多了,你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格式,自己再選一個主要研究方面來寫。

⑨ 景觀設計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怎麼寫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1、課題背景介紹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素有「山東南大門」之稱,下轄3區9縣,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區。臨沂城水資源豐富,縱貫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龍河和橫穿東西的祊河、涑河等5條河流在中心城區交匯,位於臨沂城區段的沂河橡膠壩長1248米,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萬平方米,湖水碧波盪漾,面積相當於兩個杭州西湖,2001年被國家水利部評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過去由於只注重工業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工作被忽略,市區濱河地段雜草叢生,1片荒蕪;挖沙船到處挖沙,使河邊變得坑坑窪窪,臟亂不堪;1些不法單位拉來建築垃圾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壩上,許多工廠將廢水也排放到河裡,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污染嚴重,無法飲用。不少居民也將生活垃圾傾倒在這里,使河邊變成了垃圾場,1到夏天,熏人的氣味撲面而來,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擴大城市建設規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資源,同時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臨沂市政府決定投入巨沂資規劃建設臨市區內的濱河區域。

2、課題擬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實驗方案

在上述情況的影響下,我這次所報的畢業設計課題為「臨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觀設計」,所以濱水空間的規劃、綠化和景觀設計是這次課題設計研究的主要內容。

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來就被賦予多種屬性,被當作理想人格的的1種象徵,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滿了生命的靈性;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水逐漸成為1種根源性的隱喻,是代表自然與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說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禮制以外,對城市規劃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從飲用、灌溉、運輸發展到現在的提供活動、景觀的載體,故濱水空間的性質也在不斷變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當前進入快速城市化階段,城市建設也陷入了不斷趨同、特色危機重重的窘境;在工業化時期幾近湮滅的水的特性再次成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這次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城市與水的「骨架」與「血肉」關系,因地制宜,融合水與空間、文化的時空聯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與個性,使城市綠化面積擴大,景觀更加秀麗宜人,市區環境質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終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體與綠地相互依託並融為1體的豐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濱水生態城市」而貢獻1份力量。

實驗方案:

通過對課題所涉及的地區進行實地測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閱相關資料,對設計的方案進行綜合嚴密的驗證。從設計理念、設計原則、風水分析、構圖分析、植物配置幾大方面展開工作,並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出合理的方案。

設計理念:沂河貫穿臨沂市區,是離城市公共密集地區較近的生態系統之1,是

城市向鄉村延伸,鄉村向城市滲透的區域,這種滲透體現的是1種人與自然的對話,在本方案中,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統1為設計理念。

設計原則:A、生態原則:維持沂河生態環境是進行城市建設的基本門檻。

B、適應自然和社會運動周期的原則:關注人的活動周期和季節

變化,創造出適應季節變化的景觀。

C、經濟原則:通過設計對環境的改造,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

境,實現其使用價值,同時也帶動周圍的土地升值。

風水分析:風水上講究,麴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線(主路)來化解直線帶來的煞氣。

構圖分析:本方案設計設計地段位於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匯處,河道比較彎曲,因此在設計中,以北斗7星為主構圖元素,根據人文和地理將其分為3個區域:

A區:古文化區,臨沂市是1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古稱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歷史。聞名中外的漢代帛畫和《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等,就出土在臨沂市銀雀山下。我國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時期的曾子、子路,戰國時期的荀況,東漢珠算發明家劉洪,西漢經學家匡衡,3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諸葛亮,東晉書聖王羲之,南北朝文藝批評家劉勰,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等,有的出生於此,有的在這里生活過,都留下了難以湮滅的印跡。

B區:自然生態區,以沂河自然風光為主題,以生態親水公園為中心,形成適合休閑娛樂的場所。

C區:沂蒙革命精神區,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戰爭年代,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3萬沂蒙的優秀兒女獻身疆場。車輪滾滾的支前隊伍、送子送郎參軍的動人場面、紅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兒庄戰役、孟良崮戰役記下了這1段光榮的革命業績。

植物配置:從人性化、鄉土性、生態原則3方面進行植物配置。

3、相關文獻綜述

中國建材出版社出版,湯振寧編著的《城市河道景觀設計》1書,以大量實景照片向我們展示了北京,上海,韓國等地的1些優秀河道景觀設計,本書內1些優秀設計作品的作者分別為具有豐富施工經驗和設計經驗的專業人士,使該書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同時該書也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給我這次所做的課題提供了很多的參考。

上林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濱水區域景觀規劃》1書,挑選了如「廣州市番禹區橋河——河兩岸城市設計」,「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濱海生活服務區設計」等34個典型濱水區域,對照其不同的設計思路歷程,闡述了濱水景觀規劃的設計著眼點。從不同角度,不同細節的解析,使我對濱水景觀設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比如該書中強調的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等要素,因此在這次設計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們的生理特點、行為心理和視覺感受等方面對景觀的設計要求,以便於做出更好的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編著《室外環境藝術設計》1書介紹了環境藝術設計這門涉及生態、園林、建築、結構、材料、城市規劃等領域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的實質是以現實條件和自然環境為基礎,人性化地對環境進行科學和藝術改善及創造,使之更適應於人們生活、工作和休閑等各種社會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文明進步。閱讀該書使我了解了景觀設計的元素、手法、進行的基本程序、表達的方法,以及設計的實施,盡可能實現它的功能性、藝術觀賞性、科學合理性、經濟性。通過學習和研究此書,使我對景觀設計有了更專業的認識。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盧新海、楊祖達編著的《園林規劃設計》介紹了園林設計的要素、方法、步驟等具體的內容。內容包括中外園林、園林設計的基本理論、園林設計的原則與依據、園林設計的依據,園林設計的依據、構成要素的規劃與設計及各類綠地的規劃設計。其中我國古典園林創作的優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據與原則等給我的設計帶來很大的啟發。

4、預期成果

實施這1工程將使城市綠化面積擴大,景觀更加秀麗宜人,很好地改善市區人們生活環境現狀,整體上提升臨沂市的城市品位與城市形象,同時通過設計重塑環境,關注城市與自然的關系,建設1個概念明確的公共濱水地帶,完成城市公共

⑩ 地質論文怎麼寫啊

說詳細點,地質也分好多方向。你是什麼方向呢?

寫好地質論文需要的是扎實的野外工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