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的土地質量怎麼樣
㈠ 通遼好嗎怎麼樣,具體詳細介紹下
通遼不好,喜歡刮風,沙子滿天飛,環境特別差,窮工作掙錢費勁,在內蒙排在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赤峰,烏海等之後吧,在內蒙古排在第七八位這樣吧。希望幫到你
㈡ 通遼怎麼樣氣候呢
通遼很好啊。來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自治區東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處北緯42°15′-45°41′、東經119°15′-123°43′之間,總面積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18公里,東西寬約370公里。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沈陽市、阜新市、鐵嶺市,北邊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區的重要樞紐城市。
通遼市年平均氣溫0-6℃,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左右,≥10℃積溫3000-3200℃,無霜期14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350-400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5倍左右,年平均風速3-4.4m/s,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20-30天。
㈢ 通遼那地方怎麼樣啊
屬於中型城市,消費不是很高,生活節奏也不快,最好的是人很朴實,相信你會喜歡這里的。我代表通遼人歡迎你了!
㈣ 通遼市怎麼樣
我在通遼當的兵,那裡地廣人稀,風沙大,風沙說上來就上來天頓時變黑,平時空氣不錯,如果是過去居住也不錯
㈤ 內蒙古通遼市這個城市怎麼樣
我是土生土長的通遼人 這是通遼的地理介紹
▲ 地理位置: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北緯42°15′-45°41′、東經119°15′-123°43′之間,總面積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18公里,東西寬約370公里。東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遼寧省、西北和北邊分別與錫盟、興安盟為鄰,屬東北和華北地區的交匯處。
▲ 地形地貌:通遼市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屬於蒙古高原遞降到低山丘陵和傾斜沖擊平原地帶。北部山區屬大興安嶺余脈,面積19349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中部屬西遼河、新開河、教來河沖擊平原,面積1250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1.0%,平原區由西向東逐漸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南部和西部屬於遼西山區的邊緣地帶,由淺山、丘陵、溝壑、沙沼構成,面積27684平方公里,佔46.5%,海拔400-600米。全市境內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瑪山,老道山和青龍山。
▲ 氣候特徵:通遼市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溫熱,降水集中;秋季涼爽;冬季乾冷。大部分地區無霜期為90至150天。年降雨量350-450毫米。風能豐富、風能有效時數(3-20米/秒)為5000至6000小時。年有效風功率密度為100至150瓦/平方米。
▲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9.10萬人。年出生人口3.39萬人,出生率為10.96‰,年死亡人口1.75萬人,死亡率為5.6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9‰,比上年低0.6個千分點,城鎮人口102.81萬人,佔33.3%,鄉村人口206.29萬人,佔66.7%。按戶籍人口分組,農業人口199.71萬人,非農業人口112.80萬人;蒙古族人口143.90萬人,佔46.0%;男性人口159.24萬人,女性人口153.2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4:1。(蒙古族人口數量不僅是全自治區,而且也是全國最多的一個城市。)
下面我詳細的給你說說我的這個城市
通遼市在內蒙古算是比較發達的了,通遼市毗鄰東北,民風純朴,和東北習性差不多,同時也是內蒙古蒙古族的聚集地,是往東北進入得除錦州的第二大入關線,交通也比較發達,是全國10座衛星城之一
在通遼,如果你的月工資有2000員就算不錯的了,算中等了,這里消費偏低,和東北的一線城市還是比不了的,這你有20萬就可以買套不錯的房子了
在飲食方面也和東北一樣的,只是個別的蒙古族地方不太一樣,其實你好好看看地圖就會明白 通遼也是屬於東北的一部分,所以說和東北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在氣候方面你在春秋的時候要買護膚用品,這里氣候乾燥,有時會有沙塵暴
作為一個通遼人歡迎你來到我們的城市做客~~~
㈥ 內蒙古通遼怎麼樣啊誰能給介紹下啊
不知道你是哪裡人,總之在通遼見不到草原就對了。民大的口碑越來越好,學校專也越來越棒。不屬過我說實話,通遼畢竟是個不大的城市,雖然在發展,我也是通遼人
,我也很喜歡很愛通遼,但是要說經濟的話
確實一般。不過在通遼生活的話時間成本很低,可以慢速度的享受時間。
但是,我總覺得
既然上不了全國前十所了,那選學校其實就是在選城市。如果你想去大城市肯定見到的和接觸到的都不一樣,如果你就是從大城市來的,在小城市裡肯定會覺得舒服的多。因人而異吧。
㈦ 通遼市內環境怎麼樣
環境比較整潔干凈的道路比較寬敞,綠化帶也比較多,通遼市非常好,有優美的綠色環境和空氣也特別好,比一線城市空氣要好多了。
㈧ 內蒙古通遼怎麼樣 總體評價一下
▲資產投資:2006年該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使該市的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0億元,同比增長23.9%。
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7.78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國有單位投資完成116.08億元,佔43.3%。按三次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完成6.93億元,同比增長9.6%;第二產業投資完成167.40億元,同比增長47.6%,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66.03億元,同比增長48.8%;第三產業投資完成93.45億元,同比增長7.5%。
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工業技改投資力度繼續加大。農林牧漁業完成投資9.67億元;製造業完成投資87.19億元;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完成投資60.75億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投資38.42億元;房地產業完成投資17.62億元;公共設施管理業完成投資10.60億元;教育業完成投資3.29億元;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完成投資7.24億元。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新增生產能力:原煤開采1244萬噸/年;鉛鋅采礦13萬噸/年;鐵礦開采20萬噸/年;城市道路擴建長度39公里;新增高等院校建築面積83137平方米,學生席位14444個;新建公路8.5公里,改建公路448.03公里,新建客、貨運站6000平方米。
▲ 國內貿易: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0.96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52.66億元,增長17.9%;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分別為28.97億元和29.34億元,增速達15.4%和15.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90.83億元,增長17.0%;住宿和餐飲業15.86億元,增長20.7%;其它行業4.27億元,同比下降0.4%。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經濟效益狀況繼續改善。全年商品銷售總額181.92億元,其中:批發企業93.80億元,零售企業88.12億元。
▲ 交通和郵電: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3.09億元,同比增長20.5%。全年鐵路實現貨運周轉量394.3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加37.69億噸公里,增長10.6%;客運周轉量35.6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加4.02億人公里,增長12.7%;公路貨運周轉量3089.80百萬噸公里,比上年增加834.80百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1455.46百萬人公里,比上年增加69.46百萬人公里。民航旅客發運量28867人,發運行李、貨物和郵政112.7噸;旅客周轉量2188萬人公里,貨物、郵政和行李周轉量9.4萬噸公里;總運輸線路長度達1736公里。
郵電通信業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8.0億元。全市有郵政機構154個,郵路總長度3998公里,農村投遞路線14016公里。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達到65萬戶,固定電話用戶38.5萬戶。據城鄉住戶調查資料顯示,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固定電話89部,行動電話150部;百戶農牧居民擁有固定電話54部,行動電話67部。
▲ 金融和保險業: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穩定增長。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03.73億元,比年初增長12.2%。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20.63億元,增長9.2%。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58.50億元,增長21.5%。其中短期貸款157.68億元,同比增長12.9%;中長期貸款98.23億元,同比增長37.8%。
保險業收入減少,全年保費收入32915萬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9907萬元,同比增長0.6%;壽險保費收入23008萬元,同比下降10.4%。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8602萬元,其中財產險賠款5792萬元;壽險賠款及給付28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