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的壓縮層怎麼計算
❶ 什麼是「地基壓縮層深度」,怎麼確定的
通俗地說:基礎下面可能會被壓縮,而壓縮的量不可看的這一層。
具體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上面有定義與確定方法。望閱之。
❷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 某建築物地基中的應力分布壓縮曲線在p128,計算第2,3層土的變形層
將2、3層土受到的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分別算出,得到2、3層土的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回力平均值答,各層土的自重應力平均值為p1,各層土的附加應力平均值與自重應力平均值之和為p2,依據p1和p2在128頁的壓縮曲線上查到對應的孔隙比e1和e2,則2、3層土的豎向變形為s=(e1-e2)/(1+e1)*h,h為土層厚度。
❸ 計算原理
傳統的分層總和法存在較多的不足,在其改進和優化方面,很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得到了有意義的結論[141][213]~[217]。實際上,除了地基土的壓縮性指標、應力狀態、壓縮層計算深度等影響到沉降計算結果的准確性外,路堤計算高度(影響附加應力值)也是影響沉降計算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路堤斷面的計算高度一般以設計路堤堤頂標高減去原始地面標高,同時要考慮靜、活載換算高度或者預壓土的高度[218],這種路堤計算高度的取值方法僅適用於小變形問題,對於深厚軟土地基上發生的大變形問題將不再適用。
對於深厚軟土地基上的路堤,由於路堤(堤壩)基礎屬於柔性基礎,柔性基礎與地基土層之間是一種協調變形的關系,柔性基礎可以適應地基的變形。因此,路堤按照設計要求填築完成後將產生很大的沉降變形(圖6.16),並且需要繼續填築,直至路堤堤頂達到設計標高。路堤設計高度與實際填高之間將存在較大的差異,路堤設計高度越大,地基土層性質越差,這種差異也越大,這不僅會影響到沉降計算的准確性,對於填築速率控制、估計填方工程量等均有負面影響。溫州淺灘靈霓海堤路堤斷面的設計堤高與拋石填築的實際厚度相差2~5m,這給沉降計算、工後沉降控制、穩定性分析及工程量、工程造價估算等帶來了很大的偏差。對於這種大變形、大沉降問題,由於軟土路基坡腳沉降很大,因此路堤計算高度應適當考慮坡腳沉降量[218],否則變形計算誤差太大,軟土路堤的計算高度可以根據路堤填築到設計標高時其坡腳處的沉降量來進行修正。
圖6.16 柔性基礎地基變形示意圖
在此基礎上,針對深厚軟土地基的大變形問題,本書對傳統的分層總和法進行改進與修正,提出一個計算軟土地基最終總沉降量的新方法——「坡腳迭代分層總和法」。坡腳迭代分層總和法是一種考慮路堤增高、沉降增重的軟土地基沉降計算方法,它利用路堤坡腳沉降量對路堤中心計算高度進行反復修正(即進行附加應力的修正),以達到減少沉降變形計算誤差的目的[219]。
❹ 計算沉降時有圓礫層無壓縮模量時怎麼辦
1、沉降計算深度可抄以只計算到圓礫層的頂部,碎石土土層的沉降量較小,可忽略;
2、自己根據承載力,推算變形模量(純土層用的是壓縮模量,碎石土及砂土都是用的變形模量);
3、根據地質報告上的動力觸探試驗的修正後錘擊數,查工程地質手冊上的表格;
4、終極解決方案,誰給你提的工程地質參數,你問他,就說提的參數不全,讓他補充圓礫層的變形模量。
❺ 土層壓縮層在荷載作用下,怎麼預估沉降量
短樁採用什麼形式,施工方便嗎?還有土層為主,基岩只是局部出露,這種情況,採用短樁,好像不合適?
❻ 簡述分層總和法計算壓縮層沉降量如何確定壓縮層厚度及計算層厚度
採用分層總和法計箕地基最終沉降量時如何確足計箕深度
分層總和法是在計算時應先按基礎荷載、基底形狀和尺寸、以及土的有關指標確定地基沉降計算
地基
❼ 什麼是「地基壓縮層深度」,怎麼確定的
地基壓縮層深度,按照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基變形(沉降)計算深度,這個數值確定起來比較麻煩,詳情見《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5.3.7、5.3.8條;
❽ 沉降計算壓縮層厚度,在PKPM基礎中哪裡可以看到啊,不是沉降圖
只有用筏板有限元計算的時候能看到,在沉降試算,會出來一張試算表,上面有修正系數,用不同方法試算出來的沉降量以及壓縮層厚度。
❾ 理正勘察9.0沉降計算為什麼取消壓縮層厚度了
我有理正勘察CAD9.0完美破解版,支持32和64位,永久使用,帶有破解補丁
❿ 分層總和法的計算步驟是怎樣的
(1)繪制地基土層分布剖面圖和基礎剖面圖,並將土分層。分層的原則是:不同土層的分界面、地下水水位處,應保證每層的附加應力分布線近似於直線,每層土的厚度應小於基礎寬度的0。4倍。
(2)計算自重應力。計算出自重應力在基礎中心點下沿深度的分布,並按照一定比例將其繪制於基礎中心線的左側。注意:自重應力從地面算起。
(3)計算附加應力。計算附加應力在基礎中心點下沿深度的分布,並按照一定比例將其繪制於基礎中心線的右側。注意:附加應力從基礎底面算起。
(4)壓縮層下限的確定。由於土中附加應力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達到一定深度後,土層的壓縮變形可忽略不計。在實際工程計算中,可採用基底以下某一深度作為基礎沉降計算的下限深度。通常規定,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為zn,則zn一般取地基附加應力σzn等於自重應力σczn的0。2倍處。若在該深度下還有高壓縮性土,則繼續向下算到地基附加應力σzn等於自重應力σczn的0。1倍處。
(5)計算各層的自重應力、附加應力的平均值。在計算時,將該層底面和頂面的計算值相加除以2即可。
(6)確定各層壓縮前後的孔隙比。由各層的平均自重應力P1i,在相應的壓縮曲線上,查得初始孔隙比e1i,由各層平均自重應力和平均附加應力之和P2i,查得壓縮穩定後的孔隙比e2i。
(7)求每層的壓縮量。
(8)計算地基的最終沉降量(圖)。
用分層總和法計算地基最終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