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測繪需要准備什麼
⑴ 測繪工程考研需要准備什麼
1.考研不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四級六級不要求,要求的是畢業證和學位證。不過考研了四級還過不了說不過去。
2.現在開始准備也不算早也不算晚,很多學校的學生都很早准備的,輔導班也開班了。
3.北方的學校比較多,測繪工程考研的方向有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北方的學校以北京居多
其中大地測量有研究生專業的有: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科院,中國地質科學院,還有東北的東北大學,吉林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科院。
遙感專業: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科院,中國地質科學院
男生建議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女生考慮遙感和gis,不建議大地,除非做好吃苦准備。
另外,建議考好點的學校,成績不錯也可以考慮中科院和測繪科學院,分數比較高,最近研究生的就業形勢開始惡化,建議考好學校,一般學校就業比較沒有優勢,大不了最後調劑回你們自己學院。
⑵ 測繪外業需要准備些什麼用品
安全第一,防曬、防雨、防蚊蟲,對講機,尺,紙筆,刀斧......
其他的不用說,不帶根本不能做了嘛
⑶ 水文地質測繪要求
2.2.4.1 水文地質測繪比例尺
(1)水文地質測繪比例尺,「項目」重點工作區為1∶萬,其他工作區為1∶25萬。
(2)水文地質測繪要在比例尺大於或等於測繪比例尺的地形、地質圖基礎上進行。
2.2.4.2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路線布置要求
2.2.4.2.1 布置原則
用最短的路線觀測到最多的地質-水文地質現象。
2.2.4.2.2 布置要求
(1)沿垂直岩層(岩體)和構造線走向。
(2)沿地貌形態變化顯著方向。
(3)沿河谷、溝谷和地下水露頭多的地帶。
(4)沿含水層帶走向。
2.2.4.3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點布置要求
2.2.4.3.1 布置原則
觀測點應布置在地質、水文地質有意義的地點,不應平均布置。
2.2.4.3.2 布置要求
(1)地質點布置在地層界線、斷層線、褶皺軸線、岩漿岩與圍岩接觸帶、標志層、典型露頭和岩性、岩相變化帶等。
(2)地貌點布置在地貌分界線和自然地質現象發育處。
(3)水文地質點布置在井、泉、鑽孔、礦井、坎兒井、地表坍陷、岩溶水點(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體等。
2.2.4.4 水文地質測繪精度
水文地質測繪精度主要根據測繪比例尺的大小、區域水文地質復雜程度和地區研究程度來確定。各地區每百平方千米的觀測路線長度和觀測點數可參考表2.2.1確定。
表2.2.1 水文地質測繪的觀測點數和觀測路線長度
注:(1)表中的地質、水文地質觀測點數指復合性水文地質測繪的規定數。(2)未進行過水文地質測繪的地區,地質、水文地質觀測點應為表中規定數的2倍。
2.2.4.5 遙感影像利用
2.2.4.5.1 進行水文地質測繪,要利用現有遙感影像資料進行判釋與填圖,減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圖件的精度。
2.2.4.5.2 遙感影像資料的選用需符合下列要求:
(1)航片的比例尺與填圖的比例尺接近。
(2)陸地衛星影像選用不同時間各個波段的1∶500000或1∶250000的黑白像片以及彩色合成或其他增強處理的圖像。
(3)熱紅外圖像的比例尺不小於1∶50000。
2.2.4.5.3 遙感影像填圖的野外工作包括下列內容:
(1)檢驗判釋標志。
(2)檢驗判釋結果。
(3)檢驗外推結果。
(4)補充室內判釋難以獲得的資料。
2.2.4.5.4 遙感影像填圖的野外工作量每平方千米的觀測點數和路線長度要符合下列規定:
(1)地質觀測點數為水文地質測繪地質觀測點數的30%~50%。
(2)水文地質觀測點數為水文地質測繪水文地質觀測點數的70%~100%。
(3)觀測路線長度為水文地質測繪觀測路線長度的40%~60%。
⑷ 工程地質測繪要點
1.地形地貌測繪
測繪比例尺1∶5000~1∶10000,根據需要可更大。
宏觀地形地貌:河流、版分水嶺、台地、階地權、溶蝕窪地、地表岩溶湖、地下岩溶湖等位置、界線;微觀地形地貌:溶溝、漏斗、落水洞、入水洞、出水洞、穿山洞、陷落柱、塌陷坑、岩溶泉等。
2.工程地質結構特徵測繪
鬆散堆積物按工程地質分類分層測繪輔以形成時代,基岩分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隔水層岩石)分層測繪輔以形成時代;重要斷裂採用追索法測繪,統計節理、裂隙、溶孔、溶隙,提交岩性工程地質圖。
3.水文地質測繪
按有關規范執行,提交第四系水文地質圖、基岩水文地質圖、地下水等水位線圖和岩溶水徑流圖。
4.人類工程活動測繪
地表:建築物、道路、橋梁等。地下工程:隧道、地鐵、煤氣管線、給排水管線、人防工程、地下商場、窯洞等。
5.測繪路線
除重要斷裂採用追索法外,其他採用穿越法。
⑸ 地質填圖應該怎麼做,應該做什麼准備,注意點什麼
在野外實地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尺將各種地質體和地質現象填繪在地理底圖上而構成地質圖的工作過程。簡稱填圖。是區域地質調查的一項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區域地質礦產情況的一種重要方法。地質填圖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
全面收集和研究有關填圖區域已有的地質資料,通過實地踏勘,有時還需要進行航空和衛星相片的地質解釋(見遙感地質),選擇和實際測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質剖面(見地質編錄),以了解和掌握填圖區域的基本地質情況,並根據任務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確定填圖單位。將地層、岩體等地質體按其野外標志(如層面、界線)劃分為不同的岩層、岩體或岩性組合(岩性段、岩相帶)作為野外地質圖上能夠反映填圖區地質特徵的基本組成單位。填圖單位的粗細取決於填圖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圖單位劃分越細,有時可相當於地層的一個「統」或「階」,或為其一部分。
根據所布置的路線,進行野外實地填圖。填圖路線的布置以能夠控制地質體的邊界線為准則,其疏密程度取決於地質調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圖區的地質地貌情況的復雜程度。填圖路線的確定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大致垂直於(橫穿)填圖區的岩層和構造線的走向布置路線,稱為穿越法;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層走向(或構造線方向)布置觀察路線進行地質觀察和填繪地質圖的方法。
室內綜合整理工作。在填圖過程中所使用的地形底圖比例尺一般比要求完成的地質圖的比例尺大 1倍。因此,野外填繪的原始地質草圖必須經過縮制轉繪,並進行各野外圖幅之間地質界線的合理銜接,根據要求補充和完善圖面內容,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地質圖。
⑹ 進行海洋地質綜合勘測需要什麼准備工作
理論是這樣,跟實際應該有差別。
⑺ 地質測量員所需要具備的技能
必須會常規測量吧,比如使用全站儀,水準,經緯,還有GPS,能夠使用CAD,Cass,MAPgis 等相專關制圖軟體,涉及到屬地質的話,還要學會繪制礦體的平剖面圖,會看地質圖,會使用羅盤觀測方位,打產狀,這些都是基礎的技能。總之要地質和測量都會點才能吃的開。我就是干這行的,所以希望能對你有用。
⑻ 怎樣進行地質勘探測量
作為從事地質工程的技術人員,除了應掌握地質勘探工程的專業知識外,還應熟悉勘探工程中的測量工作,尤其是現在測量電子儀器的廣泛使用,測量儀器操作越來越簡單,應具 有參與或組織實施測量業務的能力,合理使用測量資料。
地質勘探測量通常包括地質填圖、勘探工程、地質剖面等測量工作。
第一節 概述
地質勘探是為了詳細查明地下資源,並確定礦物位置、形狀及儲量。地質勘探一般分為普查、詳查和精查三個階段。普查階段是根據在地表上所發現的礦點(礦體露頭)以及配合地表揭露工程和少量的勘探工程等手段所進行的地質觀察。初步查明礦產的品種、礦體的規模、形狀和產狀,確定礦石的品位和儲量。詳查階段亦稱勘探階段,是在普查基礎上對礦區進行更詳細的勘查,目的是查明礦區的地質構造、礦體產狀、礦石品位、物質成份及儲量等獲得更可靠的地質資料。精查是在普查和詳查的基礎上,進一步查明礦產品的埋藏情況,確定礦體的品位、儲量、開采價值、開采方法等,為下一步開礦作好准備。地質勘探工程測量是為地質勘探提供可可靠的測繪資料,配合地質勘探作業以保證任務的完成。
地質勘探工程測量的主要工作任務是:
1.為勘探工程的設計和研究地質構造提供勘探區域的控制測量和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 2.根據地質工程的設計,在實地給出工程施工的位置和方向(又稱定位和定線); 3.竣工後測出工程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
4.提供編制地質報告和儲量計算的有關圖紙資料。
為了進行上述測量工作,應首先在勘探區建立測量控制網,控制網的等級應以《地質勘察測量規程》為依據,並結合勘探區的地形條件和勘探網的密度和精度要求,還應同時滿足礦區所需比例尺地形圖測量的需要,其它測量工作在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一般情況下作為地質勘探區首級平面控制網,可根據勘探面積、勘探網密度和地形條件,布設四等或5″級導線網,若有GPS接收機,也可布設相應等級的GPS控制網,在此基礎上再以交會、導線等方法進行加密。高程式控制制網根據不同的精度要求,可採用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或GPS測高。
當勘探區已建立地形測量控制,如果精度能滿足勘探工程測量的需要時,應利用其作為一切勘探工程測量的平面和高程式控制制,不必重新布網。如其密度不夠,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加密。
勘探區的地形測量是為地質勘探工程服務的,測圖比例尺的大小是隨地質勘探對礦石儲量計算的精度要求不同而變化的。儲量計算的越精確,測圖比例尺就越大,隨著勘探工程的進展,勘探工程所需的地形圖比例尺也逐漸變大。一般應滿足大比例尺(1:500~1:5000)測圖的需要。
第二節 地質填圖測量
在礦區勘探工程中,首先要進行地質填圖,通過地質填圖來詳細查清地面地質情況,劃分岩層,確定礦體分布,以便正確了解礦床與地質構造的關系及規律,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並作為儲量計算的地表依據。
一、地質填圖的比例尺
地質填圖是用地形圖作為底圖,將礦體的分布范圍及品位變化情況、圍岩的岩性及地層
的劃分、礦區的地質構造類型以及水文地質情況等填繪到地形圖上,即成為一張地質地形圖。在地質工作的各個階段,要填繪不同比例尺的地質圖。在普查階段,要填繪1:10萬或1:20萬的區域地形圖,詳查階段,要填繪1:1萬、1:2 .5萬或1:5萬的地質地形圖。在精查階段,填圖比例尺依據礦床的具體情況而定,若礦床的生成條件簡單,產狀較有規律,規模較大,品位變化較小,則採用的比例尺就小,反之較大。一般規模大、賦存條件簡單的礦床如煤、鐵等沉積礦床,通常用1:1萬至1:5萬比例尺的地質地形圖;對於規模較小、賦存條件較復雜的礦床如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的內生礦床,通常用1:2000和1:1000的地質地形圖;對於某些稀有金屬礦床,還可採用更大的比例尺,如1:500。一般地形圖的比例尺應與地質填圖的比例尺相同,
二、地質填圖的方法
地質填圖測量包括地質點測量和地質界線測量兩個步驟,其中地質點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工作。
地質點是指勘探礦區地表上反映地質構造的點,如露頭點、構造點,岩體和礦體界線點、水文點等。它們是地質人員進行地質調查的地質觀察點,是填繪地形圖的重要依據。這就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將地質點測繪在地形圖上。地質點的位置是地質人員在實地觀察確定的,確定後用紅油漆或插一小紅旗作為標記,並編號。
測定地質點前應准備好作為底圖的地形圖,控制點資料,並對控制點進行檢查。要充分利用測區已有的控制點,如果控制點不足,可採用導線測量等方法加密。地質點測量作業方法、程序及要求與地形測圖的碎部點測量完全相同,地質點測量一般由地質人員與測量人員共同完成。地質人員在選擇地質點,描述地質內容和繪繪制地質藍草圖時,兼職立尺員,測量人員按照地形圖中測碎部點的方法,測定地質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最後製成地質地形圖。
礦體及岩層界線的圈定:在測定地質點的基礎上,根據礦體和岩層的產狀與實際地形的關系,將同類地質界線點連接起來,並在其變換處適當加密點,地質界線的圈定一般由地質人員現場進行,也可野外記錄,室內圈定。圖12-1是地形圖作為底圖繪出的部分地質圖,圖中虛線表示的是根據地質點和地質界線的觀測資料圈定的地質界線,例如虛線1~2表示侏羅系(J)和三疊系(T)地層的分界線(P為二疊系、C為石炭系、D為泥盆系、S為志留系)
三、地質填圖中的注意事項
1、 地質人員在進行地質點觀察時,應攜帶地形圖,並繪制草圖
3
2、 地質填圖應充分利用已有的控制點,包括圖根點,控制點經檢查符合要求的情況下,
可以直接使用。當控制點丟失或破壞時,必須重新建立圖根控制。
3、 地質點測量根據具體的條件可採用:平板儀極坐標法,經緯儀配合小平板儀法,有
條件可採用全站儀進行數字化成圖方法測設或用RTK直接測量地質點的坐標。
第三節 勘探工程測量
一、勘探線、勘探網的測設
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各種勘探工程如槽、井、鑽孔和坑道等一般都是沿著一定直線方向布設的,這些直線叫勘探線。勘探線又彼此交叉構成一定形狀的格網,稱為勘探網
(一)勘探線、勘探網的布設形式
勘探工程的布設,一般是平行於礦體走向或者垂直於礦體的走向。人們把平行於礦體走向的勘探線稱為橫向勘探線。垂直於礦體走向的勘探線稱為縱向勘探線。縱橫勘探線相互交叉構成勘探網。勘探網的形狀和密度由礦體的種類及產狀確定。一般有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線型。
勘探網內勘探線的間距是根據礦床類型、勘探階段要求探明的儲量等級而定,一般在20米至1000米之間。為了控制勘探線和勘探網的測設精度,也須遵循先整體後局部的原則,首先在礦區中布設一基線,然後再布設其它勘探線。如圖12-3所示,M、N為基線。勘探網上點的編號以分數形式表示,分母代表線號,分子代表點號,以通過基線P的零點為界,西邊的勘探線用奇數表示,東邊的用偶數表示;以基線為界,以北的點用偶數號表示,以南的用奇數表示。
0
2
表示基線與東第一條勘探線的交點。 (二)勘探線、勘探網的測設 1、基線的測設
在已建立測量控制網的情況下,根據地質勘探工程的設計坐標和已知測量控制點的坐標反算測設數據,直接將地質勘探工程測設到實地上。在尚未建立控制網的勘探區,若沒有全站儀,應首先布置勘探基線作為布設勘探網的控制。由地質人員和測量人員實地確定基線的方向和位置,基線一般由三點組成,
⑼ 水文地質測繪的准備工作
水文地質測繪是在已有的地形底圖和地質圖基礎上進行的。採用的地形底圖專和地質圖的比例尺應比測繪的屬比例尺大一級以上,只有在極特殊情況下才允許採用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底圖和地質圖。在無相應的地質圖時,應同時進行地質測繪。在一般工程建設中,水文地質測繪常用的比例尺為1∶10000~1∶50000,在局部地區有時為了特殊需要也可以採用 1∶5000或更大的比例尺。
為熟悉工作地區的情況,在野外工作之前,應充分收集和研究該區前人所作工作和已有成果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並選擇有代表性的路線進行預先踏勘。
⑽ 工程地質測繪方法
工程地質需要的測繪資料有很多,測繪方法有很多。
如果非要選擇兩種的版話,就是工程地權質圖測繪、工程地質鑽孔放樣。
如果將工程地質測繪進行分類的話,有如下兩類: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工程地質測繪可分為綜合性測繪和專門性測繪兩種。
1、綜合性工程地質測繪是對工作區內工程地質條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並進行綜合評價,為編制綜合工程地質圖提供資料;
2、專門性工程地質測繪是為某一特定建築物服務的,或者是對工程地質條件的某一要素進行專門研究以掌握其變化規律,為編制專用工程地質圖或工程地質分析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