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帷幕注漿適合什麼地質條件

帷幕注漿適合什麼地質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2-17 14:53:31

⑴ 帷幕注漿的注意事項

我想應該是這幾點吧:
施工中主要抓了以下幾點技術問題。
1 充填注漿的關鍵首先是對漿液的版處理權,漿液處理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帷幕注漿及堵水的質量;
2 控制單位注入量(3號隧道單孔注入量一般為3m3~5m3)能節約材料,降低成本,縮短工期;
3 控制注漿壓力及漿液擴散半徑,能確保原澆築混凝土不出問題,有效達到充填帷幕,密實之作用;
4 掌握造孔深度,防止漿液擴散過大,盡可能把漿液注入初襯與二次襯砌混凝土之間。
注漿工程不僅是一項施工技術問題,且有大量的管理問題,應該把它看
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廣、環節多且工序多變。它涉及到工程施
工方法及質量;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的再分析;方案設計及確定;各種
參數選擇及在施工過程中因素多變而進行參數的合理調整;施工人員的
組織與素質;鑽注設備、器材的選擇、加工等方面,必須應用全面質量
管理方法,進行質量控制才能達到效果好、工期短的目的。

⑵ 帷幕注漿的方法適用於什麼地質的隧道施工

不要太松軟的基本都可以。保持聯系

⑶ 帷幕灌漿終孔的標準是什麼,帷幕灌漿的施工質量應如何

帷幕終孔的標准:
(1) 帷幕灌漿採用自上而下分段灌 漿法時,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 大於/min時,繼續灌注60min,灌 漿可以結束。
(2)採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 當注入率不大於1L/min時,繼續灌注 30min,灌漿可以結束。
帷幕灌漿的施工質量檢查要點:
(1) 帷幕灌漿質量檢查應以檢查孔 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對竣工資料和 測試成果的分析,綜合評定。
(2) 監理人員會同質檢員對帷幕灌 漿孔的封孔質量進行抽樣檢查。
(3)帷幕灌漿檢查孔應在下述部位 布置:① 帷幕中心線上。② 岩石破碎、斷層、大孔隙等地質 條件復雜的部位。③ 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④ 鑽孔偏斜過大、灌漿情況不正常 以及經分析資料認為對帷幕灌漿質量有 影響的部位。
(4)帷幕灌漿檢查孔的數量不少於 灌漿孔總數10%, —個施工段內至少 應布置一個檢查孔。其中,土石圍堰部位的帷幕灌漿應結合對旋噴的鑽孔取芯 進行壓水檢查,即在取芯孔位繼續鑽進,用作壓水檢查孔,同時適當加密一些壓 水孔,使得壓水檢查孔的數量不少於灌 漿孔總數的10%。
(5)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 灌漿結束後14d後進行。
(6) 帷幕灌漿檢查孔壓水試驗應自 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壓水試驗,試驗采 用單點法。壓力可為灌漿壓力的80%。 根據公式q=Q/(P • U計算透水率q值。
(7) 帷幕灌漿檢查孔應採取岩芯計 算獲得率並加以描述,同時應拍攝照片 留存。
(8) 帷灌灌漿質量壓水試驗檢查合格 標准:升漿基床(水泥土牆)與基岩接觸 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應為100%。再 以下的各段的合格率應在90%以上,不 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定值的 150%且不集中,灌漿質量可認為合格。 否則應由監理會同業主、設計和施工單 位商定處理方案。

⑷ 帷幕灌漿問題

為了防止地下水侵襲和創造施工方便條件與降水疏干相對應的是進行帷幕灌漿來處理地下水問題。帷幕灌漿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防止滲漏,在水利工程中經常採用這一技術。這個技術已經成熟,但要運用得適當還是不容易的。這里最重要的問題是,在進行帷幕灌漿之前,必須查清水文地質結構和水文地質參數,進行科學的設計才能達到目的。如為保護撫順露天礦邊坡穩定性進行帷幕灌漿設計中就曾由於對渾河與露天礦之間的水文地質結構沒有搞清楚,認為滲透通道在東邊,而在東邊,設置了2000m長的帷幕灌漿。實際上向西,卵石層厚度還大,不得不又向西延伸1500m。我們許多水庫壩基由於帷幕灌漿深度不夠,壩基下地質體產生了潛蝕,威脅著大壩穩定性,其原因就是由於在建壩時對壩基滲透性沒有搞清楚。現在,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又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大柳樹壩址岩體比較松動,滲透性比較大,而且滲透帶比較深,繞壩滲漏問題比較大。滲漏大不僅是指水量損失,而是指由於滲漏可造成潛蝕,威脅大壩和山體穩定性。最好是加大帷幕灌漿深度解決這個問題。

帷幕灌漿一般採用水泥漿灌漿,它適用於地質體滲透系數較大的情況下;對於滲透系數較低時,不宜採用水泥漿灌漿,這時可以採用化學灌漿。在採用化學灌漿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國內外有些化學灌漿材料具有毒性,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這個問題也一定要注意。

⑸ 注漿材料選擇原則

(1)粒徑匹配原則

按照地質構造條件不同,對一般斷層破碎地段,宜採用普通水泥漿專、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屬等普通型注漿材料。在砂層地段,應採用超細水泥漿、超細水泥-水玻璃雙液漿、TGRM漿和HSC漿等超細型特種注漿材料。

(2)方案匹配原則

按照注漿方案不同,在徑向注漿施工時,一般地段可採用普通水泥漿,特殊地段應採用超細水泥漿。在超前帷幕注漿施工時,應選擇採用普通水泥漿、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超細水泥漿、超細水泥-水玻璃雙液漿、TGRM漿和HSC漿等兩種以上材料的綜合注漿材料體系。

(3)水文匹配原則

按水文地質條件不同,在一般富水或少量水條件下,可採用普通水泥漿、超細水泥漿,但在高壓、強富水條件下,應選擇採用普通水泥漿、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超細水泥漿、超細水泥-水玻璃雙液漿、TGRM漿和HSC漿等兩種以上材料的綜合注漿材料體系。

⑹ 帷幕灌漿

設計報告的話主要是抄下面這些內容
一 概述
1.1 工程概述
1.2 基本地質條件
二 防滲帷幕灌漿設計
2.1 防滲帷幕灌漿目的
2.2 防滲標准及邊、底界的 確定
2.3 帷幕線的布置及孔、排距的確定
2.4 帷幕型式、深度及帷幕孔布置和先導孔的確定
2.5 灌漿壓力
2.6 灌漿材料
2.7 灌漿工程量
2.8 灌漿施工
2.9 灌漿質量檢查
2.10 竣工資料和工程驗收

至於什麼施工布置、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組織 都是屬於《帷幕灌漿施工方案》內容
設計書的話就不用有了

⑺ 止水帷幕注漿管施工適用於什麼情況

超前小導管,主要用於處理地層破碎帶、超淺層施工中的支護、拱部安全。
中空錨桿體就是注漿管,注漿壓力較大時部分漿液會滲入錨孔的裂隙中,起到加固圍岩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都是圍岩支護的一項措施。

⑻ 什麼是帷幕灌漿

根據實際需要,帷幕可完全切斷地基的透水層,徹底解決地基土的滲透變形問題,也可不完全切斷透水層,做成懸掛式,起延長滲流途徑、降低下游的逸出坡降。

⑼ 帷幕灌漿的設計

工作內容主要有:①查清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情況;②進行現場灌漿試驗,以確定灌漿專方法、壓力、孔距、排距屬、材料、質量標准與檢查方法,並論證灌漿效果;③確定帷幕軸線位置、帷幕深度、厚度(排數)及平面上的長度;④為以後對帷幕的檢查或補強加固創造條件。帷幕灌漿使用的膠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特殊情況時使用高分子化學溶液,對砂礫石地基多用水泥粘土漿液。

⑽ 什麼是帷幕注漿

隧道帷幕注漿施工技術簡析

摘要:由於地質和技術上的原因,隧道混凝土襯砌後,難免有滲、
漏水現象,這就需要二次注漿來堵漏,抗滲。介紹帷幕注漿加固及注漿
堵滲、漏水的做法。
???????? 關鍵詞:帷幕加固;注漿堵漏;治水
1 概況
???????? 港口灣水庫215省道改建3號隧道位於安徽省寧國市竹峰鄉境內,由安徽
省公路勘測設計院設計,設計標准為山嶺區二級公路,3號隧道全長37
5m,寬10.5m,高7.49m;行車道寬度9.0m,限界高度5m。
在該隧道k5+478~k5+505段的范圍內,地形變化極大,圍岩嚴重風化
,岩層破碎,裂隙極為發育。在該段隧道施工過程中,支護採用復合式
襯砌,初期支護為鋼拱架混凝土;二次襯砌為模築混凝土,設計襯砌混
凝土厚度40cm。實際施工中,由於岩石破碎,地壓較大,風化岩石遇水
軟化等因素的影響,實施搶險通過。在模築混凝土時因無法鋪設防水布
,致使拱部下沉,造成從混凝土接茬縫滲、漏水及混凝土夾層中竄水現
象。嚴重影響了施工質量和工程形象。
圖1 注漿工藝流程示意
2 注漿方案及主要技術參數
2.1 注漿方案的確定
???????? 為了提高工程質量,確保隧道安全,若採用哪裡滲漏就在哪裡造眼注漿
的方法,已不可能徹底解決滲漏水問題及加固工程。若採用從山體邊坡
打眼往隧道頂灌注漿方法,不但距離遠,工程量大,而且效果也
會受到影響。故確定採用帷幕注漿結合個別地段堵滲漏水的方法。順序
是先帷幕切斷水源,再對個別地段堵漏,最後進行帷幕注漿加固。
2.2 注漿設備的選擇
圖2 3號隧道帷幕注漿孔平面布置示意
圖3 注漿孔布置截面示意注漿泵採用錦西注漿泵廠產2TGZ-60/210型
雙液注漿泵;
混凝土攪拌採用0.4m3的桶式攪拌機;造眼採用7655型風鑽;
孔口管選用Φ42×4.5mm的鋼管。
2.3 注漿方式及工序
?????? 由於隧道已經通車,故本次帷幕注漿採用分片 即隧道的一半採用前進
式注漿,後退式復掃復注,澆築混凝土裂縫較明顯或混凝土較薄地段多
次復注的方式。注漿工藝流程見圖1,以期達到一定厚度隔斷水源的帷
幕效果。鑽注漿工序如下。
鑽進→埋設孔口管→安裝進漿及保護閥→壓水→注漿→掃孔→注漿→終

2.4 鑽孔布置 孔口管結構及埋設
2.4.1 本次帷幕注漿,鑽孔布置原則上採用網格型交叉布置。進深
方向布設排鑽孔,排間距離為3m;縱向布置每排5個鑽孔。布孔以拱頂
為中心,向兩側分布,間距為2m~3m,具體布孔見圖2、圖3。
2.4.2 用風錘直對二次襯砌混凝土打眼,造孔深度一般要求穿過二
次襯砌澆築混凝土即可,但不得穿越初襯混凝土。孔口管選用Φ42×4
.5mm的無縫鋼管,每根長600mm,每根孔口管纏上麻絲,用大錘將孔口
管撞入孔內。孔口管結構見圖4。
圖4 孔口管加工示意 單位:mm
2.5 注漿材料及配比
不同的漿液濃度有不同的比重、粘度等特性,漿液的特性應考慮注漿對
象的可灌性,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注漿機具的能力。本次注漿材料採用4
25#普通硅酸鹽水泥及35Be′~40Be′的水玻璃。漿液以水泥+水玻璃
的雙液漿為主及少量水泥單液漿。根據壓水試驗及混凝土基底凹凸不平
、脫空情況,適當選擇漿液的濃度及水玻璃的用量。水灰比基本採用1
∶0.75~1∶1,水玻璃用量一般是水泥重量的1/4~1/3,這樣就控
制了凝膠時間。
2.6 注漿壓力選擇
注漿壓力是漿液流動、充塞、壓實脫水的總動力。漿液流動阻力大小與
空隙度及其充填程度、漿液濃度(粘度)有關。在正常情況下,注漿壓
力也與漿液的擴散距離成正比關系。注漿壓力包括注漿初始壓力,注漿
終壓力及在注漿過程中的壓力變化。
3號隧道注漿除考慮了以上因素外,還充分考慮檢驗澆築混凝土厚度和
質量。方案確定了本次注漿壓力選擇不得大於2MPa。在施工過程中,根
據實際情況對壓力作了適當調整。澆築混凝土較厚且空隙度較小地段,
終孔壓力採用1.5MPa~2MPa;空隙度較大,終孔壓力不得超過1MPa;
澆築混凝土較薄且質量差的地段,注漿終孔壓力控制在0.5MPa之內。
實踐證明,以上注漿壓力的選擇是正確的,收到了好的效果。
2.7 注入量及有效擴散半徑
漿液注入量包括總的注入量和單位注入量,從總體來看,單位注入量最
有經濟技術價值。實踐證明,由於3號隧道頂部模築混凝土有厚有薄,
基底不平整,脫空不均勻,整體也不聯通,施工時水泥漿液有
流失的情況。本次注漿採用單位注入量控制在3m3/孔~5m3/孔是比較
合適的。達到了預期注漿的目的,起到了帷幕加固之作用及堵滲漏水的
效果。若單位注入量過大,不但浪費材料,加大成本還延長了施工工期。
各種注漿一般均要考慮漿液的有效擴散半徑。正常情況下,漿液的擴散
半徑是假設在同一高度上下均勻向各方向擴散一致計算而得。對於基岩
裂隙注漿,是考慮裂隙發育不均勻,以及裂隙開度大小不一等原因,漿
液在各方面擴散距離極不一致。而隧道拱部帷幕注漿,不但要考慮拱部
是弧型體,且澆築混凝土厚薄不均、密度不一致;還要考慮漿液的擴散
向兩側速度快,距離也相對較遠,而向進深方向擴散的距離就近等。從
3號隧道帷幕注漿施工全過程來看,漿液的有效擴散半徑取3m~4m,確
保了帷幕之效果。
3 注漿施工中的主要技術問題
由於該段隧道作為搶險工程,未鋪設防水布,再加上地壓較大,初次襯
砌支護的鋼架都被壓彎變形並拌有滲水,致使風化岩層軟化,局部地段
在初期支護時帶走許多水泥漿,使砂、漿分離,混凝土厚度不均,形成
頂部基底凹凸不平。給本次注漿施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通過施工,認
為治理方案是切實可行的。施工中主要抓了以下幾點技術問題。
3.1 充填注漿的關鍵首先是對漿液的處理,漿液處理效果好壞直接影
響帷幕注漿及堵水的質量;
3.2 控制單位注入量(3號隧道單孔注入量一般為3m3~5m3)能節約
材料,降低成本,縮短工期;
3.3 控制注漿壓力及漿液擴散半徑,能確保原澆築混凝土不出問題,
有效達到充填帷幕,密實之作用;3.4 掌握造孔深度,防止漿液擴散
過大,盡可能把漿液注入初襯與二次襯砌混凝土之間。
4 注漿效果
由於隧道帷幕注漿不同於基岩裂隙注漿,情況較為復雜。因此,在施工
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次反復的鑽注。從實際施工結果分析,其灌注
效果一次比一次明顯,最終經多次打鑽檢驗及雷達儀器的檢測,帷幕達
到了要求的厚度,隔斷了水源,治住了滲漏水的現象,提高了混凝土的
質量。
5 結語
注漿工程不僅是一項施工技術問題,且有大量的管理問題,應該把它看
成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廣、環節多且工序多變。它涉及到工程施
工方法及質量;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的再分析;方案設計及確定;各種
參數選擇及在施工過程中因素多變而進行參數的合理調整;施工人員的
組織與素質;鑽注設備、器材的選擇、加工等方面,必須應用全面質量
管理方法,進行質量控制才能達到效果好、工期短的目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