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在地質圖里表示什麼
⑴ 地質圖符號,,
表示地層單位的話:C代表的是石炭系,下標1-2代表的是「下-中石炭統」
表示年代單位的話:C 代表石炭紀,下標1-2代表「早-中石炭世」
⑵ γO2 在地質圖中是什麼岩性符號
http://wenku..com/linkurl=swzAMcuVLDJ24X9V5tIbPSYcI7Wsb_9o11wFsQhrnPwyG7pg6Z4cPhy_JZz_UIg9XB57Sp7CJCjfOfKBi0_vfRvs73T0YQGKXnTZQ9OSTK3
http://www.docin.com/p-632076191.html
你可以看看裡面的,一般圖里都是有圖例的
ρ,γ一般都是表示火成岩的,ρ表示偉晶岩,γ一般表示花崗岩
⑶ 圖紙中地質描述有一個N=6代表什麼意思
鋼結構圖中QJZ、NQZ各代抄表框架柱、女兒牆柱
下面給出常見的標注。
常見結構標注(以拼音首字母命名):
1 B板
2 WB屋面板
3 KB空心板
4 CB槽形板
5 ZB折板
6 MB密肋板
7 TB樓梯板
8 GB蓋板或溝蓋板
9 YB擋雨板或檐口板
10 DB吊車安全走道板
11 QB牆板
12 TGB天溝板
13 L梁
14 WL屋面梁
15 DL吊車梁
16 QL圈樑
17 GL過梁
18 LL連系梁
19 JL基礎梁
20 TL樓梯梁
21 LT檁條
22 WJ屋架
23 TJ托架
24 CJ天窗架
25 KJ框架
26 GJ鋼架
27 ZJ支架
28 Z柱
29 J基礎
30S J設備基礎
31 ZH樁
32 ZC柱間支撐
33 CC垂直支撐
34 SC水平支撐
⑷ 地質圖中的符號T表示什麼意思
還真是挺少見的,沒太明白你說什麼,如果在一個粗線旁邊,並且是不規則的T,是產狀。如果是很規則的字母T ,那可能是某種岩性的 符號
⑸ 工程地質剖面圖各符號的意思
簡單的測井曲線圖,N是NG01吧,指的是天然伽馬,根據這些曲線的形態來劃分地層。上層為砂礫層,
⑹ 地質圖的問題。
首先你的庫好像不對,如果是用的MAPGIS的話,
「1」好像是樹之類的植被,
那些小圓圈好像也是樹,最後一個小圖可能是陡坎。。虛線好像是各種不同植被的分界
分析來看,你這個是地形圖,不是地質圖》》》
⑺ 怎麼看這張地質圖裡面標注角度的符號(有圖)T T
地圖正上方一般為正北(除非有特殊說明)。以正北方為0度,順時鍾方向確定角度。T兩端出頭的是走向,一端出頭的是傾向。 走向用量角器量一下,傾向圖上標注了。
⑻ 地質內容及特徵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1.水平岩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①岩層界線與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圖13-45中白堊系)。②同一岩層在不同地點的出露標高相同。如果未經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見新地層的頂面;若經過河流下切形成溝谷,則表現為新地層位於高處,老地層位於低處。③岩層的厚度等於頂面和底面的高差。
2.傾斜岩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①如果地形較平坦,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②如果地形有較大起伏時(如有山有谷),地層界線與等高線斜交,在溝谷和山脊處常常形成V字形彎曲。不同傾向、傾角的地層在不同坡度的地形上,有規律地表現為不同的V字形彎曲,稱為V字形法則(圖13-45)。
其他構造線如斷層線等,其露頭形狀也適用於V字形法則。該法則常用於指導填繪大比例尺地質圖。小比例尺地質圖上,因地形、地層走向線彎曲反映不明顯,故較少運用V字形法則。地質圖上一般會標注產狀,所以不作詳述,構造地質學中將詳細介紹。
3.褶皺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背斜和向斜 圖上地層對稱重復出現,從核部到兩翼,地層越來越新為背斜;反之則為向斜(圖13-46)。
圖13-46 金牛鎮地質圖
(據徐開禮等,1984)
褶皺類型 根據圖上標注的地層產狀分析:兩翼傾角大致相等,傾向相反,為直立褶皺;兩翼傾角不等,傾向相反,為傾斜褶皺;兩翼傾角不等,但傾向相同,為倒轉褶皺(圖上會用倒轉產狀符號表示倒轉翼)。組成褶皺的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很遠,為線形褶皺;如果地層界線為長圓形或近似渾圓形,則為短背斜、短向斜、穹隆或構造盆地。
樞紐產狀 兩翼地層界線大致平行延伸,表示樞紐是水平的;如果核部忽寬忽窄,表示樞紐呈波狀起伏;如果地層界線表現為馬蹄形圈閉,表示樞紐是傾伏的,為傾伏褶皺。若是背斜向斜相連,地層界線則呈「之」字形彎曲。沿任一褶皺軸岩層越來越新的方向為樞紐的傾伏方向。
4.斷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地質圖中一般對斷層的性質、類型、產狀等,都會用特定的符號、顏色(多為紅色)標示出來,只要熟記有關圖例,就可以在地質圖中判讀斷層的特徵。如縱斷層(或走向斷層)表現為地層沿傾向重復或缺失;橫斷層(或傾向斷層)表現為地層沿走向發生中斷或錯開等(圖13-46)。
5.地層接觸關系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整合接觸 地層界線大致平行,一般沒有缺層現象(有時有地層變厚、變薄及自然尖滅現象)。
平行不整合接觸 地層界線大致平行,有地層缺失現象。
角度不整合接觸 地質圖中會用特殊的界線(實線加點線)表示不整合線,靠點線一側為較新地層,其地層界線與不整合線平行;實線一側為較老地層,其地層界線與不整合線相交,新老地層之間有顯著的缺層現象(圖13-45、圖13-46中白堊系)。
6.岩漿岩體在地質圖上的表現
岩基或岩株 岩體界線常穿過不同的圍岩界線,若規模較大,形體不甚規則,為岩基;若規模較小,形體較規則,為岩株。
岩脈、岩牆 岩體界線呈長條狀,穿過不同的岩層界線。
地質圖上對不同性質的岩體,一般用不同顏色與代號表示。通常酸性岩體用紅色;中酸性岩體用粉紅色;基性岩體用綠色。
⑼ 地質圖怎麼看啊分別代表什麼我只知道有產狀,但是其他圈圈分別是什麼啊,還有里邊點點,還有全白的地
C2,C3,P,T3,J1,J2的時代一次變新。分別代表:中石炭,晚石炭,二疊紀,三疊紀,早侏羅和中侏羅世,。
不同的花紋代表不同的岩性。
上面兩圈閉是盆地(中間老四周新);瞎編兩是穹窿(中間新四周老)
⑽ 地質剖面圖的N,S,M各代表什麼意思
N為新生代上第三系地層
S為中生代志留系地層
m可能為某一組段地層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