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營山縣地質地貌類型有哪些
⑴ 四川全省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主要以高原和山地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回貌單元,地勢答西高東低,該省地形復雜多樣,以龍門山-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⑵ 四川省的地質地貌構造
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內山脈,山脈以容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
⑶ 四川省全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主要以什麼為主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其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形是山地.
故選:C.
⑷ 四川的地形地貌和水文。
地形地貌
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版原和第二權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間。全省可分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區、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米倉山大巴山中山區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水文
四川河流眾多,以長江水系為主。黃河一小段流經四川西北部,為四川和青海兩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雲南的邊界,在攀枝花流經四川南部,在宜賓流經四川東南部,較大的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瀘沽湖和馬湖,水域面積均不超過1平方公里。
⑸ 急求四川南充地形地貌、地質概況(地層、地質圖、構造、綜合柱狀圖)、礦產(種類、品味、儲量)資料。
南充市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介於北緯30°35′-31°51′,東經105°27′-106°58′之間,東臨達州市,南連廣安市,西與遂寧市、綿陽市接壤,北與廣元市、巴中地區毗鄰。
南充市全境跨四川省川北台陷、川中台拱2個二級構造單元的所在區域。川北台陷位於龍泉山斷裂與華鎣山斷裂之間。北起廣元、南江,南至鹽亭、平昌一帶。南充市北部的閬中及南部、儀隴的一部分分布在川北台陷所在區域里。川北台陷的主體為梓潼(斷)陷,其拗陷開闊,由侏羅系、白堊系和第三紀地層所構成,呈北50°~70°東走向。川中台拱位於龍泉山斷裂與華鎣山斷裂之間,川北台陷以南。南充市大部分在這個二級構造單元的所在區域之內,是一個侏羅系~白堊系紅層廣布的地區。
根據物探、岩相、古地理環境及沉積厚度等特徵分析,川中台拱的基底原為一個古老的基盤構造,從晚震旦系以來,經過多次隆升、拗陷、旋轉運動而形成。這些旋扭構造是全川地殼厚度最薄的地方,大都不到40公里。
南充市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全市可分為北部低山區和南部丘陵區兩大地貌單元。地貌從北向南傾斜,海拔256--889米。地貌類型以丘陵為主,淺丘帶壩,中丘中谷、高丘低山類型地貌大體各佔三分之一。東西兩部分的地貌形態差異較大。東部以桌狀或台狀低山為主,頂部較為平緩,長度百米至數千米,寬數百米。地貌上以單面山為主,一般是北坡陡峻,南坡平緩。
南部丘陵區大致包括順慶、高坪、嘉陵三個區和西充縣全部,閬中、營山、蓬安等縣市的大部,以及儀隴縣西南一小部分。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海拔由500米下降至256米。地貌由高丘逐漸變為低丘或低丘平壩。低中丘分布廣,面積大,二者交互出現。岩層低於水平,岩質疏鬆,易於侵蝕。在長期的流水和嘉陵江干支流作用下,地表被切割成支離破碎的台階狀方山丘陵。丘坡多辟為梯田梯地,丘間溝谷發達,是稻田集中分布的地方。
丘陵中偶有低山點綴。高坪與岳池交界的金城山,主峰海拔824.6米。由嘉陵江干支流沖積而成的平壩,呈串珠狀分布於沿江兩岸,尤以嘉陵江的一、二級階地分布最廣。從北向南,主要有閬中的七里壩、彭城壩,南部的滿福壩,儀隴的新政壩,蓬安的金溪壩,順慶的清泉壩、搬罾壩,嘉陵的都尉壩。這些平壩,長1--3千米,寬300--700米。水熱充足,土質肥沃,灌溉便利,運輸方便,是南充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產地。
順慶區是南充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共南充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全區轄20個鄉鎮,8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555.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建成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其中城市常住人口近40萬;是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省規劃建設的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順慶區地處四川東北部丘陵地區。地勢由於受地質構造、崖石、河流浸蝕的影響,西北高,東南低,海拔一般在270米至530米之間,最高點在重仙境山,山頂海拔523米,最低點在嘉陵江中心與高坪嘉陵兩區交界處, 海拔265.40米。境內分布著河谷平壩,淺後寬谷,中丘中谷和深丘窄谷四種地貌類型。分別分布在各鄉鎮。南充鹽盆是西南最大的地下天然鹽礦,順慶處於南充鹽盆的中心地帶, 鹽層總厚度達101.5米,含量均在260克/升以上,一級品達97.98%。
南充市礦產資源開發確定8個特色區域。據悉,這8個特色區域是:閬中市石油天然氣礦產開發基地,重點對石龍至柏埡油田、石龍場氣田、南部中台山油田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南充市區石油天然氣礦產開發基地,主要對南充至西充蓮池中型油田、西充八角中型氣田的重點開發利用,滿足龍頭企業南充煉油化工總廠、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煉油廠等的需要。閬中河道砂礫石礦產開發基地,利用沿嘉陵江分布的上億立方米的砂礫石,形成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南部縣河道砂礫石礦產開發基地,資源量近億立方米。蓬安縣河道砂礫石礦產開發基地,資源量1.65億立方米。高坪石材、磚用頁岩礦產開發基地。南部縣砂金礦產開發基地,位於南隆鎮、盤龍鎮、富林鎮一帶,資源豐富。營山膨潤土礦產開發基地,集中分布在小橋至沿馬鄉一帶,礦石質量在省內屬佳品。
⑹ 四川地形地貌
四川總復的來說是屬於西制部的高海拔山區地區,但是四川的整個地形是屬於周邊的,比較高,而四川中部的比較低,所以看起來就像個盆地。當然,這只是相對於四川那邊而已,中部海拔相對來說低,但是相對於東部來說,哪怕是盆底或者四川中部那部分的海拔還是算高的。
⑺ 營山縣消水鎮巴岩村地形地貌
營山縣地處四川盆地東北抄部,隸屬四川省南充市,是南充的東大門,與蓬安、儀隴、平昌、渠縣四縣接壤,有著東出達州通湖北,南向廣安達重慶,西至南充進成都,北上巴中望秦川的地理位置。全縣國土總面積1633平方千米,轄19個鎮、34個鄉。2013年,全縣總人口95.44萬。縣政府駐地朗池鎮。
營山縣是成渝南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支點,是南充、廣安、達州、巴中四個地級城市經濟輻射的腹心重鎮,是南充確立率先建成大城市的三個縣市之一。2013年,營山縣全年實現GDP133.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72億元。
⑻ 四川的地貌特徵有那些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部,地跨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橫斷山脈、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最高點是西部橫斷山脈的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最低點在南邊瀘州市合江縣的長江之濱,海拔約220米。以龍門山—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區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脈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為盆地丘陵區。該區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山地兩個地貌亞區。廣安市附近的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
本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佔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主要的山脈有:東北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巫山、七曜山、大婁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區內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間,平原在當地俗稱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地的農業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區
川西南山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或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西北高原地區
本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布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主要山脈在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里山。橫斷山脈的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⑼ 求南充的詳細地質地貌情況
南充位於抄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中游。介於北緯30°35′—31°51′,東經105°27′—106 °58′之間。南北跨度165公里,東西跨度143公里。東鄰小平故里廣安地區,南連西南最大工業城市重慶,西通巴蜀大
地形以淺丘為主。年平均氣溫約17.5℃,春季花明,夏日風清,秋熟香溢南充地區位置十分重要,居於"西通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重慶"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四川內陸的交通、通訊樞紐,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國家三峽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已形成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四位一體的交通網。公路1996年通車里程4620公里,通公路鄉鎮達100%,通公路村達80%。達成鐵路橫穿境內。民用機場天天通航。嘉陵江北上廣元可通航100噸級駁船、160馬力機動船,南下重慶可通航300噸級駁船、300馬力機動船。,冬至溫潤。生物資源豐富,盛產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尤以蠶繭、柑桔、生豬等馳名全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四大蠶桑生產基地和絲綢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境內重點資源有土地、動植物、水、天然氣、石油和鹽鹵等。
⑽ 四川地質地貌旅遊資源有哪些具體一點
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分別佔全省面積的74.2%、10.3%、8.2%、7.3%。土壤類型豐富,共有25個土類、63個亞類、137個土屬、380個土種,土類和亞類數分別佔全國總數的43.48%和32.60%。
四川有世界遺產6處,列居全國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遺產3處(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處(峨眉山一樂山大佛),世界文化遺產1處(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1處(東風堰)。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的保護區有4處(九寨、卧龍、黃龍、稻城亞丁)。
四川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4處,省級風景名勝區75處。國家A級旅遊景區156家(其中5A級10家,4A級130家),有「中國旅遊勝地40佳」5處。峨眉山、九寨溝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四川共建自然保護166個,面積89100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8.4%,卧龍、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白水河、黑水河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作為大熊貓世界自然遺產地最精華區域,也已進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0年森林公園經營總面積74.1萬公頃,佔全省面積的1.5%。2013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園121處,國家森林公園33處。
四川地質構造復雜、地質地貌景觀豐富,已發現地質遺跡220餘處,有興文和自貢2處世界地質公園(自貢恐龍博物館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為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國家地質公園14處,國家水利風景區16處,其數量居全國前列。
四川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1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8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7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