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質量報告書怎麼寫
Ⅰ 工程質量措施怎麼寫
可以這樣寫:(節選,可以選擇整理,這是我的手寫版,正式報審的方案使用)
2.2、技術措施
項目經理部收到工程設計圖紙後,及時組織有關技術人員仔細閱讀,了解和熟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工程設計圖紙與工程有關的各種施工及驗收規范。然後會同業主、設計人員、監理工程師一起會審,透徹了解建設、設計和監理對本工程施工質量的原則要求和特殊要求,接受設計交底,明確設計意圖、技術和質量檢驗標准。
堅持技術交底制度,各工序開工前,由質檢工程師負責向有關施工人員交待質量控制措施,提出質量控制要求。堅持質量評定與總結制度,定期對本工程施工質量進行評定和總結,對工程質量評定優良的項目進行經驗總結並及時推廣,對質量未能評為優良的項目進行分析和改進,找出原因,並具體指導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在評定與總結中提高。
工程施工過程中,由專人負責測量放樣,不得隨意換人,貫徹導線控制網點及水準點定期復核制度。
認真填寫各類質量控制報表,報審簽字齊全後收集裝訂成冊,作為竣工資料歸檔。
2.3、質量控制措施
為確保工程質量優良,所有用於本工程有關的材料都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具有材質證明或試驗證明材料,並於材料使用前報監理工程師同意並備案。
本工程在現場設置試驗室,對工程所用石灰、砂、碎石、水泥等各類建築材料及施工過程進行現場跟蹤檢查,保證材料符合施工過程受控要求。
工程用的石灰、石屑、水泥等須經過質檢站檢驗後方可進場施工。
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按有關技術標准進行檢查,經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認真對混合料集料級配、壓實度、砂的細度模數、碎石料粒徑情況及砂石料含水量進行檢查控制,保證供給合格材料。
2.4、質量管理制度
1、技術交底制度:
每個作業面開工前,由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對作業的負責人進行書面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施工的操作要求、技術規范、質量標准等;作業段的負責人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應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與該工序施工班組質量員對上道工序檢查符合要求後,方可在自檢單上簽字。
2、取樣制度:
施工現場設專職取樣員和專職試驗檢測員,採取隨機抽樣方法,包括單層隨機抽樣法,整體隨機抽樣法。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客觀取樣,使樣品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客觀事實。
3、自檢制度:
每個作業班組在每道工序完成後,由作業班組的質量員進行檢查,合格後交與下道工序施工班組的質量員,下道工序施工班組質量員對上道工序檢查符合要求後,方可在自檢單上簽字。
4、專檢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後由作業段的質量負責人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由現場監理工程師對該道工序進行驗收,在隱蔽工程驗收單上簽字同意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抽檢制度:由項目部質量員、本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對工程的關鍵工序進行不定期、不定點的抽查,對特別重要部位的工程質量,由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及技術負責人進行旁站檢查,確保每道工序尤其是重要隱蔽部位工程質量合格率達100%。
6、材料管理制度:
進入工地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由項目部專職質檢員監督,專職材料員具體實施操作,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必須合格,應有出廠質量格證或試驗單,水泥必須有28天補強報告單,鋼材實行雙控,在有出廠質量證明書的基礎上,進行外觀檢查並分批取樣復驗,各種規格,批量至少有一張試驗報告單。砂、石等地方材料必須預先經監理取樣後,回公司試驗室,做出試驗報告書並徵得現場監理工程師的認可方可進入工地,對於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一律不得進入工地。
6、內業資料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後,每個作業班組的質量員應及時填寫工序自檢單交到項目經理部質量員,項目經理部的質量員即及時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並按每個分部工程匯集自檢單、隱蔽工程檢驗單、原材料質保單、復試單、土工試驗報告等,整個單位工程完成後,項目經理的質量員將齊全的資料交到項目管理部的質量員進行歸檔、保管。
7、質量事故的處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發生質量事故或質量事故隱患,必須上報項目管理部,並配合項目管理部進行事故或隱患的處理,事故應按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不放過,當事人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不放過)進行處理。項目管理部經理召開全體項目成員及各作業班組成員對事故的發生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8、質量數據收集制度
根據需要分類收集,數據要有針對性、代表性、客觀性,要真實、准確、可靠,一般應從原始記錄或實測、實量獲得。
對進場的原材料要按不同廠家、型號、規格、批量採用隨機取樣檢驗而獲得數據;對進場的成品、半成品採用隨機抽樣進行檢驗而獲得數據;對抗壓混凝土試塊、砂漿試塊等採取試驗而獲得數據;對中線位置、標高應全面檢測而獲得數據。
通過對原始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描繪施工中的質量變化曲線圖,從而找出容易發生質量隱患的工序部位的時間、空間因素,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質量控制措施。
9、質量責任制度
開工前,公司與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與施工隊簽訂工程質量責任狀,明確質量目標、管理職責及獎罰原則。
施工隊在進場前應與公司簽訂勞務合同,明確應承擔的責任,同時繳納一定數量的質保金。
10、工序交接、隱檢制度
施工過程的每道工序及隱蔽項目都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及操作規程施工,按施工員→項目質檢員→監理程序報驗,按相關標准評定質量等級,達到預期目標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屬於同一班組的,除按正常程序進行工序驗收外,還應由上道工序施工班組向下道工序施工班組辦理交接手續。
對關鍵工序和部位,建立質量控制點,施工時,現場質檢員必須旁站監理,防止質量隱患的發生。
對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必須責任落實到人,出現問題追究現場管理和操作人員的責任。
對工程施工中各結構層密實度、強度試驗等必須經公司中心試驗室試驗或查驗,由試驗室出具試驗報告。
重大或復雜隱蔽工程,應在隱蔽前24小時以書面形式通知監理和建設單位駐地代表、設計人員到現場檢查,經檢查合格,辦理隱蔽工程驗收、簽證手續後方可隱蔽。
11、計量管理制度
計量、測量儀器定期送技術監督局驗證,並設標識卡,無標識不準使用。施工計量嚴格按配比稱量。工程試驗由公司中心試驗室負責,按技術規范要求負責工程所有檢測、試驗工作。
12、質量報告制度
建立質量月報制度。質檢員應於每月5日前將上月各工程質量情況,產品質量情況填寫質量月報表,經項目經理簽字後報工程管理科。
施工和生產中發生質量事故,項目部必須及時(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向工程管理科寫出事故報告。直接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下為一般事故,由工程管理科會同項目部處理:如在1000元以上或造成較大社會影響者為重大質量事故,由公司主管領導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因質量所造成的返工、停工所需的一切費用由項目部承擔,對單位負責人和事故直接責任人給予經濟損失10%的罰款。情節嚴重者給予降級或調離工作崗位的處罰。
發生質量事故隱瞞不報者,視情節輕重處以通報批評、罰款、降級、調離工作崗位的處罰。
13、驗收移交制度
1)具備下列條件時可以報請竣工驗收。
1全部完成合同內圖紙及有關變更意見的工程內容;
2工程竣工資料齊全、符合歸檔要求;
3施工現場工完、料凈、場地清;
4工程完成後,已作過預驗,存在問題已處理完畢。
2)已具備竣工條件的工程,由項目部在完工後5日內填報竣工報告報監理工程師,對工程質量等級作出初評。
3)工程質量等級檢查評定嚴格按照《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排水工程按《給水排水構築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及《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50268-2008)、混凝土結構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0204-2002)及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執行。
14、回訪保修制度
工程驗收移交後在保修期限內由項目部負責質量保修。保修做到及時、保質,達到用戶和有關部門的滿意。避免質量缺陷加劇或造成其它不良影響,否則追究項目部責任。
對項目部預留工程總造價5%作為質保金,用作工程竣工驗收一年內的質量缺陷修復。余額在保修期滿後退還項目部,超額部分由項目部自理。
工程交付使用後,技術質檢科應組織有關人員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實地回訪,並徵求建設單位或管養單位對工程質量方面的意見,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提出修補及改進措施,作為今後施工同類工程時保證和提高質量的經驗。
Ⅱ 工程質量整改報告範本
某某某實驗室2008 年監督評審整改報告
2008 年XXX 月XXX 日,中國合格評定認可委員會對XXX 實
驗室進行了的第N 次監督評審,通過評審共發現不符合項M 條,分
別為:
(1)XXX 實驗室用於測量絕緣電阻的絕緣電阻表(編號
0010323)未列入儀器設備量值溯源計劃,與CNAS-CL01:2006 5.6.1
規定不符合。
( 2 ) XXX 實驗室標准水銀溫度計( 設備編號
VDFG-05-01-RG/02)的期間核查記錄中使用的判據不正確,與CNAS
-CL01:2006 5.6.3.3 規定不符合。
(3)XXX 實驗室提供的用於絕緣熱延伸試驗使用的電熱鼓風干
燥箱的測試證書 (編號為:HGvr2007-340)未對溫度參數進行測試,
與CNAS-CL01:2006 5.6.2.2 規定不符合。
(4)實驗室未對培訓有效性進行評價。與CNAS-CL01:2006
5.2.2 規定不符合。
(5)實驗室監督的記錄與監督的要求不符。CNAS-CL01:2006
4.1.5.g)規定不符合。
(6)實驗室未對特殊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授權。與CNASCL01:
2006 5.2.5 規定不符合...............
................
(1)不符合項①:XX 實驗室用於測量絕緣電阻的絕緣電阻表(編號0010323)未列入儀器設備量值溯源計劃。
原因分析:對量值溯源的相關概念理解不夠深入,認為兆歐表等級低,只將兆歐表作為一般校表的輔助工具,未將兆歐表當作應溯源的儀器來管理,雖然也按期進行了校準,但未列入儀器設備量值溯源計劃。
整改措施及完成情況:組織XX 實驗室人員進行溯源知識的相關培訓,重新制定量值溯源計劃。同時對其它實驗室的溯源計劃進行了核查,未發現此類問題。
驗證情況:XX 實驗室已將兆歐表列入2008 年度儀器設備量具量值溯源計劃,並且對量值溯源的相關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
見證材料:糾正/預防措施要求通知單1 份;
XX 實驗室2008 年度儀器設備量具量值溯源計劃1
份。
Ⅲ 施工單位工程質量檢查報告怎麼寫
這個做資料的軟體里都有的,分部,分項,子分部的不一樣
Ⅳ 工地自檢報告怎麼寫
自檢報告是施工單位對自己完成工程任務的質量評定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內個部分:
1、工程容概述:寫明工程由來、主要設計內容、工程起止時間、依據的主要規范、標准等。參加檢查人員等。
2、檢查內容、方法及結果:按照設計、監理及規范的要求,對完成的工程進行了那些自檢工作,檢驗方法、檢驗部位、檢驗時間、檢驗持續時間、檢驗設備、檢查點數量,是否達到設計、規范的要求。
Ⅳ 施工單位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怎麼寫
根據該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中的質量保證資料及自檢評定資料來編寫三。
Ⅵ 建築工程 自檢報告怎麼寫啊
自檢報告是抄施工單位對自己完成工程襲任務的質量評定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工程概述:寫明工程由來、主要設計內容、工程起止時間、依據的主要規范、標准等。參加檢查人員等。
2、檢查內容、方法及結果:按照設計、監理及規范的要求,對完成的工程進行了那些自檢工作,檢驗方法、檢驗部位、檢驗時間、檢驗持續時間、檢驗設備、檢查點數量,是否達到設計、規范的要求。
3、自檢結論:自我評定建築工程質量結果,最終自我評定質量標准,如合格、良好、優良等。
Ⅶ 怎樣寫好工程質量檢查報告
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管理制度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方法道路施工組織設計綠化養護承包合同東海龍開元小區綠化工程某住宅小區綠化養護管理某公司住宅樓基坑開挖施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一、工程質量檢查報告的要求 每個單位在編寫質量報告時,都應客觀、公正、如實地,反映工程的質量狀況,綜合描整個施工過程,正確地反映所評定工程的主要質量特色, 包括結構安全性能、重要的使用功能、觀感情況和工程資料情況等多方面的內容,避免不顧事實,瞎編亂造,避免個人恩怨的惡意復或有意誇獎。編寫人應該參考選用平時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對所評價工程要了如指掌,才能使報告完整、真實、可信。 二、工程質量檢查報告的內容 一份完整的檢查報告應包括工程概況、評定依據、各分部工程劃分及評定、檢查評定結論等內容。 1.工程概況。說明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地質概況、氣候狀況、建築面積、結構形式、使用功能、裝飾特色、計劃批准文號、合同要求的質量狀況等。 2.評定依據。經過批準的設計文件,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查評定標准,施工驗收規范及相應的國家、地方現行標准,國家、地方行政部門有關建築工程質量管理辦法、法規、規定等,質量監督報告書和質量評定表。 3.各分部工程劃分及評定。檢查報告應分別敘述各個分部工程的質量等級情況,要著重反映質量檢查員、質量監督員日常對分項工程等級的掌握情況。地基與基礎分部還應說明樁基的施工質量狀況;主體分部工程應說明建築物沉降觀測及砂漿、混凝土試件強度的評定情況。對整個單位工程進行評定時,應簡述設備安裝、調試、試運轉情況。重點敘述質量保證資料的審查情況、觀感質量的評定情況等。要求反映工程的結構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裝飾工程的質量特色等。此外,還應說明建築物有無異常的沉降、裂縫或傾斜等情況。 4.檢查評定結論。每個質量檢查員都應對所評定的單位工程負責,客觀地評定質量等級。重點核驗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裝飾、安裝等分部工程的質量情況。明確表述保證資料、觀感質量的檢查情況。 三、工程質量檢查報告的編寫過程 工程質量檢查報告的編寫過程也就是資料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總結匯總的過程。 1.地基與基礎分部,包括樁基工程、±0.000m以下的結構及防水等在該分部工程完工後和基礎土方回填之前,應編寫這部分的報告。 2.在整個建築物主體結構完成後、裝飾工程施工之前,應編寫主體工程分部檢查報告。 3.在工程竣工後、各方組織工程驗收前,應編寫單位工程(包括安裝、裝飾)的檢查報告。
Ⅷ 設計單位工程質量檢查報告怎麼寫
1、通過現場來全面檢查,自確認工程質量是否滿足設計文件要求,是否認可施工單位的自評意見;2、本工程依法進行設計,執行有關部門批文及根據勘察成果文件進行設計的情況;3、本工程是否按強制性標准和強制性條文進行工程設計;4、在施工過程中,設計單位簽發的設計文件(包括設計變更通知單和技術核定單等)是否符合國家規范、強制性標准要求,實物質量與設計文件是否相符;5、施工過程中,是否發現結構性的質量缺陷(如沉降超標,傾斜,裂縫等)和防護(含防化、防核電磁脈沖、隔震等)方面的問題(如防護設備啟閉不到位,密閉性能未達標等),並提出設計處理方案,施工單位是否按設計處理方案進行處理;6、本工程是否已完成工程設計文件要求的各項內容;7、確認竣工質量驗收中提出的問題已經得到整改,且質量已符合設計要求;8、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如施工是否按設計要求完成防護功能平戰轉換內容及其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