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人員在野外都干什麼工作內容

地質人員在野外都干什麼工作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17 05:28:04

㈠ 地質隊野外一般做些什麼工作

區調,地質填圖,化探取樣,物探這是地質基本地質工作,如果是找礦類的話回,後期就是槽探,答坑探,鑽探,如果你是做這一行的話,學生開始去是做這些工程的編錄,以後慢慢成為地質工程師。我自己是地質找礦的,挺苦逼的。希望我是答案是你所要的

㈡ 搞地質的人員一般做什麼工作

地質工作的一般都是去野外勘察,測量,在工程隊里工作,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但是工資都比較高。

㈢ 真實地質工作者的野外工作是怎樣的

區調,地質填圖,化探取樣,物探這是地質基本地質工作,如果是找礦類版的話,後期就是槽探權,坑探,鑽探,如果你是做這一行的話,學生開始去是做這些工程的編錄,以後慢慢成為地質工程師。我自己是地質找礦的,挺苦逼的。希望我是答案是你所要的

㈣ 地質學可以做什麼工作

可從事工程設計、管理、施工組織及相關科研工作,也可以向以下專幾個方面發展:屬1)國家資源能源(石油、冶金、煤炭、有色、建材)勘探、開發與環保;2)城市建設、公路交通、鐵路與地鐵、港口、水利水電建設;3)國防;4)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

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的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需求,由地質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源泉。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地質學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㈤ 石油地質人員做什麼具體工作

現在在國內應該分為石油地質錄井、物探兩大專業。石油地質錄井裡面最基層的就是現專場採集工屬,具體工作就是取砂樣、簡單的分析是否含油等工作,下來就是技術員,看你提出的問題估計這以上的也不用給你講了。環境比較艱苦,但是不知道你是什麼個情況,如果有疑問可以問我

㈥ 我想做野外地質考察的工作,應該怎麼做

首先,你應該去看一些野外生存書籍,這是作為一個野外工作者必須知道的,其次你還要學版習權一些野外的醫療常識,這樣就不至於在身體不適時才去找診所。再次就是專業知識,野外地質考察對地質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你可以去找一些基礎地質學之類的書籍來看。第四就是野外考察准備了,地質羅盤,海拔氣壓表……等許多考察工具。在高校附近或者地質勘察院附近應該有售,祝你成功。

㈦ 舉例說明野外地質工作的一般程序,工作內容,注意事項。

首先要根據你的專業來設計野外地質工作重點,尤其由你負責的時候,需要非常充分的准備工作,認真設計好每一條路線,明確每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每天晚上要看地質圖地形圖很晚的為了准備下一天的工作。如果是沒有信號人煙的工作區准備住在山裡的,更是絕對不能馬虎鬆懈。
後勤工作還要全面到位,准備水、干糧啦,詢問司機師傅汽油情況了等等。

如果只是跟著別人跑野外,那麼從基礎地質野外工作的角度來說
1 看地質圖查閱資料,做到心裡有底,了解區域背景,不可以稀里糊塗的跟著人家跑下來,結果什麼都沒學到
2 盡量把基本的工具帶全(羅盤、地質錘、放大鏡、樣品帶、記號筆、野簿、電池、捲尺、照相機、GPS……)
3 到一個地方要多聽老師的講解,做筆記,用羅盤打方向量產狀,查看岩性,用地質錘敲開岩石新鮮斷面,有時可以用放大鏡做輔助觀察,好的現象要用照相機照下來,照的不清楚要素描畫下來。采樣品要盡量新鮮沒風化,根據不同的樣品用途采適當的大小,每采一塊都要有詳細的記錄
4 回來後認真整理野外第一手資料

5 一定要主意安全,起碼要培養意識,地質包里必須帶的,a地質錘(工作防身兩用),b礦泉水(有時背石頭可能礦泉水是累贅,那也要至少帶一瓶),c如果沒有防雨的沖鋒衣就在地質包里藏一把傘,d創可貼要隨身帶,e一定穿長袖長褲(防日曬防刮擦)f可以帶口哨

野外工作不容易,搞地質的不容易,一定要認真對待

㈧ 地質勘探隊員做了哪些非常辛苦的勘探工作

1957年,野外地質調查挺進大別山,進行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在當時,地質勘探隊員的勘探工作非常辛苦,在搞野外調查時,勘探隊員們腰上別著釘錘,背包里背著羅盤、皮尺,夜以繼日地爬山越嶺,敲石采樣,包里總是裝著沉甸甸的石頭。山裡人稱地質勘探隊員是「要飯花子」。後來熟悉了,山裡人對地質勘探隊員說:「你們乍看像毛子(即強盜),實際是傻子。」不管別人怎麼說,地質勘探隊員仍然一如既往、日復一日地找啊!跑啊!他們踏遍了勘探區的條條溝、道道梁,採集到了大量的標本資料,為指導鑽探起了積極作用。

在東部渤海海面發現了漂浮油苗,對其來源,眾說不一,難以確認。為了弄清其來源,1958年華北普查隊和華東勘探處抽調4人,組成油苗聯合調查小組。聯合調查組從大連出發,沿著海灘,徒步行進,一個一個地方進行調查。當時正值隆冬,寒風刺骨,白雪皚皚,4個人的手上、腳上都起了凍瘡,腳上的裂口流著血,疼得簡直連路都不敢走,但大家還是堅持著不斷尋找。他們偶爾發現了油塊,地質勘探隊員們就用凍僵的雙手反復幾次才能採集起來。地質勘探隊員走到荒涼的地方,經常是風餐露宿。到了膠東半島,已是炎熱的夏季,跑一天一個個像水裡撈出來似的。半年時間,聯合調查組的4個人都變得又黑又瘦,可他們毫無怨言,還風趣地說:「地下的油沒找到,臉上的油倒先冒出來了。」在調查過程中,有一次,他們在煙台坐海軍的船出海,越往裡風浪越大,4名同志都暈船,嘔吐得直不起腰來,通訊聯絡用的報話機也操作不了了,與陸上失去聯絡9個多小時,基地的同志以為發生了意外,開動雷達進行搜索,鬧了一場誤會。後來,他們經過1000多公里的沿海奔波,終於弄清了海上油苗的真相,證實油苗來自渤海灣本身,推測油苗是地下斷層在運移過程中浮至海面的。

㈨ 地質人員需要做什麼工作

野外踏勘 地質填圖 航磁地電分析 地震剖面研究 礦產普查 石油開發 可能還有地球化學分析 尋找古生物化石 地層劃分 第四紀環境研究等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