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Ⅰ 遵義怎麼去綏陽縣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
因為遵義太籠統,來就告源訴你從遵義市政府出發怎麼走吧。
1 從市政府向正西方向出發行駛11米左轉
2 行駛190米,左轉進入人民路
3 沿人民路行駛840米,左轉進入G210
4 沿G210行駛6.3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S207
5 沿S207行駛13.3公里,到達地質公園
全程約20.8公里。
Ⅱ 遵義市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國家地質公園、中國第一長洞——雙河洞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溫泉鎮境內,是中國最長的洞穴群。經中法洞穴專家多年聯合考察,截至2014年12月,探明長度已達161.788公里(且尚有部分未探明),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的白雲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排名第十一位」的巨長溶洞。雙河洞洞穴系統中,尤以石膏晶花洞最為神奇。13公里長的石膏晶花洞內,盡是捲曲石,通體透明,玲瓏別致,如瓊樓玉宇,雪樹銀花,國內僅有,世界罕見。整個雙河洞景區顯示出五大奇觀:千姿百態的溶洞奇觀,瀟灑飄逸的瀑布奇觀,神秘怪異的泉水奇觀,豐富多彩的生物奇觀,古樸有韻的人文奇觀。雙河洞作為享譽中外的國家地質公園,中外專家對於雙河洞的探索科考也從未間斷過。早在1987年,中國科學家就首次對雙河洞洞穴系統進行考察測量,總長度為17公里;1992年,科學家將雙河洞實測長度提高到35.2公里,成為當時的中國第一長洞;1998年,貴州洞穴協會與法國洞穴聯盟聯合考察,雙河洞系統長度以每年十公里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2004年,雙河洞被國土資源部評定為「國家地質公園」;2006年,被《環球時報》等全國32家都市類報紙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來的50個地方之一」;2012年國慶期間,中央電視台曾連續一周播出雙河洞考察實況,並譽雙河洞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地心之門」;2014年探明總長度達161.788公里,同時發現疑似犀牛和熊貓化石。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Ⅲ 十二背後是什麼意思
「十二」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十二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王字。王的背後,寓意被隱秘內的風景之王容!
第二層含義:十二可以理解為一個形容詞,同時十二也是一個很圓滿的吉數,一般指鮮為人知的未被大眾旅遊過度開發的原生態美景,背後之美,也符合了旅遊區的資源特性,充滿了神秘感。
Ⅳ 雙河洞的科考歷史
早在100多年前,居住在當地的人們便進入洞穴系統的部分洞段采煉硝礦,他們的足跡已經深入到了當時一般人所不能到達的地方,算得上是對雙河岩溶洞穴系統進行過探險的先行者。
對雙河溶洞進行系統全面的科學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 1986年,貴州省著名的地質學家楊漢奎教授等就對該洞穴系統做了初步考察研究,從洞穴發育的地質、水文、地貌條件,認為這個洞系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廣闊的開發前景。
1988年夏,貴州山地資源研究所與日本國秋田大學、東京都農業大學、早稻田大學及大阪教育大學等著名學府組成「中日青年洞穴聯合考察隊」,對雙河溶洞區域進行了系統的野外調查、探測及探險工作,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洞穴,測繪了部分洞段,測量長度25公里。
1992年8 月,貴州山地資源研究所、貴州省洞穴協會應綏陽縣人民政府邀請,對雙河洞穴系統又進行了全面的區域調查和測量工作。這次考察,將雙河洞穴系統的實測總長度從25公里提高到35.2公里,
1994—1996年,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在貴州省洞穴協會的協助下承擔了貴州省科學基金項目「雙河洞系成因及古環境研究」。全面系統地調查了雙河洞穴系統的區域地質、地貌和水文環境,重測了部分洞段的洞穴圖,增測了新發現洞段(紅罩子洞),使洞穴總長度度達到了37.5公里。
1998年,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地理學家理查德邁耶博士應貴州省洞穴協會邀請,對洞穴及附近有關區域進行了考察。
2001年,在理查德邁耶博士的推薦下,法國洞穴聯盟、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派出6名洞穴學家,與貴州山地資源研究所、貴州省洞穴協會的4名專家共同組成 「中法聯合洞穴科學考察隊」 在雙河洞區調查、測量20餘天,將洞穴長度從35.2公里提高到50.5公里。
2003年元月,民革貴州省委員會在省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重點提出了上述調研報告的建議案。
2004年8月,法國洞穴聯盟、貴州省洞穴協會6名專家對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表進行了大規模調查,明確了168個洞穴的具體位置。2004年3月19日,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授匾大會在北京舉行,貴州綏陽雙河洞獲得國家地質公園稱號。
2005年3月,中法11名洞穴專家再次對雙河洞進行探測,雙河洞長度達到85.29公里,位居世界長洞排名的第20位。
2006年,雙河洞被《環球時報》等全國32家都市類報紙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是貴州省唯一入選金獎景區。
2011年4月7日—5月9日,貴州省喀斯特資源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洞穴專家和法國洞穴專家組成中法聯合考察隊,對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等喀斯特洞穴進行了考察。 考察中發現並測量了多座新洞穴,並成功地將新洞穴與雙河洞洞穴連通後,使雙河洞系統實測總長度達到138.409公里。
2012年10月3日,中外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對雙河洞洞穴系統中一處新生成的名為龍塘子水洞的洞穴展開綜合科考。科考隊伍進入龍塘子水洞,開展為期3天的考察,尋找未知的洞穴生物,並驗證龍塘子水洞是否與其它已知的洞穴相連 ,同時中央電視台連續一周對科考活動進行實況播出,雙河洞被中央電視台授予「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地心之門」殊榮。
2014年12月1日—20日,中法洞穴專家對雙河洞進行第14次聯合科考,洞穴長度更新為161.788公里,雙河洞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的白雲岩洞穴」「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中國排名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十一位」的巨長溶洞。據洞穴專家預測,雙河洞的理論長度應大於200公里,將超過189公里的馬來西亞瓜愛爾傑尼赫洞的長度,成為亞洲第一長洞。在此次探洞過程中,專家還在洞內發現了珍貴的大熊貓化石和疑似犀牛化石。
Ⅳ 南白到綏陽雙河洞多少公里
十萬八千里
Ⅵ 遵義綏陽縣水晶溫泉怎麼走最近
遵義北復的董公寺下高速制 然後到綏陽 綏陽到溫泉大概要一個來小時
從桐梓下的話,稍微繞了一點,而且路不如綏陽到溫泉的好走,但是桐梓到溫泉路上有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 寬闊水原始森林
推薦在遵義北的董公寺下高速
Ⅶ 雙河洞的景區簡介
(1)世界級地質遺跡(2處):雙河洞洞穴系統、石膏晶花洞。
(2)國家級地質遺跡(6處,含景觀組合2處):捲曲石洞;大風洞;龍塘子天坑;大魚泉;團碓窩景觀組合(團碓窩天坑、團碓窩洞、羅教洞、石膏洞、銅鼓皮硝洞、團碓窩多級瀑布、團堆窩地下河);龍塘子景觀組合(龍塘子天坑、龍塘子上水洞、龍塘子下水洞、上洞、文教洞、龍塘子瀑布)。
(3)省級地質遺跡(13處,含景觀組合1處):紅罩子景觀組合(紅罩子天坑、紅罩子洞、紅罩子地下河、母豬塘峽谷);大烏龍溝峽谷;小烏龍溝峽谷;綏陽水晶溫泉;九道門峽谷;九道門峰叢;九道門滑坡遺跡;五峰嶺峰叢;五峰嶺基岩滑坡;萬丈岩崩塌壁;分水嶺峰叢;讓水峰叢盆地;辛家灣涼風洞。
(4)地方級地質遺跡(29處):寶塔組馬蹄灰岩、角石、筆石、竹林灣帚狀構造、山羊窩洞、紅罩子洞共軛節理、老鷹洞、龍王洞、麻窩洞、龍王洞峰叢窪地、朱家洞、岩矸峰叢、石雞溝洞、大洞偏洞、尖山子洞、讓水峽谷、大鷹岩洞、小鷹岩洞、大洞、大洞水洞、天寶洞、金鍾山峰丘窪地、飄水岩洞、水洞、大魚泉、鑽岩孔洞、北哨泉群、池武溪、皮硝洞采礦遺跡。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內棲息脊椎動物314種,昆蟲333種,洞穴動物66種。
(1)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葉猴、雲豹、豹、林麝等4種。
(2)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豺、白冠長尾雉等10餘種。
(3)區內還有地下生態環境下的生物——洞穴生物,主要有:洞穴多足蟲(馬陸)、水蛭、蝌蚪、蝦、蛙、蜘蛛、蝙蝠、蟋蟀(斑灶馬)、鉤蝦、大鯢、螃蟹等。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地處高海拔、低緯度、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帶,區內植物以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共165科566屬1100種。
(1)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
(2)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香果樹、鵝掌楸。
(3)三級保護植物:穗花杉、白辛樹、領春木等。
(4)其他孑遺植物還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矩鱗鐵杉等。 綏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詩歌創作源遠流長。東漢時文學家尹珍在這里設館講學十三年。自隋唐到晚清,先後涌現出了一百多位有名的詩人,作為唐代古播州所在地的綏陽,是黔北文化中心,縣境內留有眾多與詩有關的古跡,城西的「陳子昂祠堂」和「白氏廟」,旺草的「懷白堂」,大溪源中的「儒溪書院」(原名柳公書院)等,都承載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當代,詩鄉走出了廖公弦、李發模、祝燾、杜興成等著名詩人、畫家、音樂家,境內文化氛圍濃厚,活躍著大批文學藝術愛好者,他們吟唱、描繪綏陽縣的山水風情、社會發展,出版了以詩歌為主的各類專著70多套,發表文藝作品1萬多件,有些作品被譯成英、法、俄、意等文學作品介紹到國外。
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內,人文景觀有金鍾寺、公館橋、溫泉古鎮等,豐富的少數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與地質遺跡構成了一個龐大、復雜而內容豐富的旅遊資源體系,它不僅為旅遊者所喜聞樂見,也吸引國內外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民俗學家等來此考察、研究,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
Ⅷ 貴州十二背後
貴州十二背後是貴州近兩年新成長起來的一個景區,旗下有三大旅版游板塊:雙河洞權國家地質公園——亞洲第一長洞、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世界最長的白雲岩洞穴;清溪峽山水——一個被美傷害的地方;中國大地縫——「貴州百慕大」,總面積有60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新加坡面積),涵蓋了洞林山水等景觀。
十二背後,神秘的北緯30°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