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出現在地質年代中的什麼計
① 地質年代中,什麼年代出現什麼動植物
球自誕生以來,已走過漫長的46億年。地質學家在研究這46億年的地球史時,也像歷史學家研究人類史一樣,將地球的歷史分成幾個階段。所不同的是,人類歷史以朝代劃分;地球史則按代紀劃分。
地質學家主要根據生物的演變、地質條件和古氣候的變化,把地球的歷史分成幾個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下面又分為「紀」等。地質學家給地球的「代」、「紀」定的名稱,也有都有一定的來源。如;
元古代:指原始生物時代。
古生代:指古老生命的時代。
中生代:是生物發展的中間時期。
新生代:指生命發展的新近時期。
需注意的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中的「生」,主要指古動物。所以在西方國家的地質文獻中又稱作古動代、中動代、新動代。
這三個地質時代下屬的幾個紀的名稱,多數來自英國,有的來自德國如:
寒武紀:「寒武」是英國西部威爾士一帶的古稱。
奧陶紀:「奧陶」是在英國威爾士住過的一個古代部落民族的名稱。
志留紀:「志留」是英國西部一個古老部落名。
泥盆紀:來自英國的泥盆州。
石炭紀:因那個時代的地層里煤特別豐富而得名。
二迭紀:譯自德文,因為德國當時地層明顯地分為上下兩部分。
侏羅紀:是用德國與瑞士交界處的侏羅山命名的。
白堊紀:則是因為最初劃分出來的地層上部有白堊而得名。
② 地質年代順序表
二,中國地質年代表
代 紀 世 代號 起始時間(百萬年) 生物開始出現類型
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Qh 0.01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紀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漸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50
古新世 E1 65 魚類出現
-------------------------------
中生代白堊紀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 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三疊紀 T 250 蜥龍 魚龍出現
-------------------------------
晚古生代二疊紀 P 290 獸行型類 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C 362堅孔類 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 D 410 總鰭魚類 節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現
早古生代志留紀 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 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 570 硬殼動物出現
-----------------------------
新元古代震旦紀 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青白口紀 Qb 1000 多細胞動物 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薊縣紀 JX 1400 真核動物出現 (綠藻)
長城紀 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紀Hl 2300
五台紀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現 (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國際性地層單位適用於全世界,是根據生物演化階段劃分的。因為生物門類(綱、目、科)的演化階段,全世界是一致的。所以據此劃分的地層單位必然適用於世界,稱國際性地層單位,包括界、系、統。
界——國際性通用的最大的地層單位,包括一個代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
系——界的一部分,是國際地層表中的第二級單位,代表一個紀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系一般是根據首次研究的典型地區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徵等命名的,如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白堊系等。
統——系的一部分,是國際地層表中的第三級單位,代表一個世的時間內所形成的地層。
全國性或大區域性地層單位有階、時帶,地方性地層單位有群、組、段、層。
地質時代單位有代、紀、世、期、時。
代——地質時代的最大單位,在代的時間內形成界的地層。代的名稱和界的名稱相符合,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紀——代的一部分,代表形成一個系的地層所佔的時間。紀的名稱和系的名稱符合,如寒武紀、奧陶紀等。
震旦紀——很早以前,在我國(特別在北方)就發現在古老變質岩系(即前震旦亞界)之上,含有豐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發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或變質程度很低的沉積岩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類化石外,很少發現其他生物遺跡,當初就把這套地層命名為震旦系,其時代稱震旦紀。震旦是中國的古稱。中國是震旦系發育最好的國家,地層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廣泛。因此,我國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國地質年代表中。
寒武紀——是因英國的寒武山脈(今譯坎布連山脈)而得名。
奧陶紀和志留紀——是根據英國威爾士一個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名稱和古代民族名稱命名。
泥盆紀——是因英國西南部泥盆州(現譯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
石炭紀——因英格蘭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層而得名。
二疊紀——最初得名於烏拉爾山西坡的彼爾姆州,「二疊」則因該時代德國南部地層可以分為上下兩套而得名。
三疊紀——當初按德國南部地層的三分性特點而命名。
侏羅紀——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羅山(現譯為汝拉山)地層研究而命名。
白堊紀——按英吉利海峽兩岸主要由白堊土地層構成而命名。
③ 地質年代中的早中晚對應地層年代是什麼是上中下還是下中上
你的第一個問題問法有點問題,早中晚沒法對應地質年代,而是地質年代裡面有早中晚的劃版分,而且有很多,權比如:寒武紀包括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地質年代的詳細劃分可見網路,我就不贅述了。第二個問題其實是年代地層單位,反映的是地層的一種新老關系,一般老地層在下,所以是由老到新,就是下中上,比如:寒武系包括,下寒武統,中寒武統,上寒武統。注意:地質年代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不一樣,注意不要混淆了(地質年代單位是宙,代,紀,世,期,時。對應的年代地層單位是宇,界,系,統,階,時)。
④ 人類出現在哪個地質年代
看這里
http://..com/question/11549188.html?si=1
【第四紀】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即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版是地質年代分期權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160萬年前,直到今天。在這個時期里,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⑤ 地球上最早的動物大概出現在哪一個地質年代
地球上最早的動物大約出現在震旦紀
從距今34-18億年前這漫長的16億年中(而從地球內上有了第一個動物到現在可能容不超過10億年),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原始無真核細胞在不斷地進化。從距今18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震旦紀,大約又經過了12億年到6億年前,有細胞核、細胞器分化的真核生物出現了,從此地球進入了一個生命大發展的階段。這時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藍藻、紅藻和綠藻,原生動物大概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到距今6億年前時,已經有浮游動物、杯海綿和腔腸動物了。
⑥ 在地質年代古生代中各個時期的名稱和介紹
[編輯本段]古生代的劃分古生代(Paleozoic era)——地質年代的第3個代(第1、2個代分別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45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Period),一般分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Cambrian 5.4億年前)、奧陶紀(Ordovician 5億年前)和志留紀(Silurian 4.35億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Devonian 4.05億年前)、石炭紀(Carboniferous 3.55億年前)和二疊紀(Permian 2.95億年前)。
寒武紀(Cambrian )是地質歷史劃分中屬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約5.4億至5.1億年,寒武紀是現代生物的開始階段,是地球上現代生命開始出現、發展的時期。寒武紀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遙遠而陌生的,這個時期的地球大陸特徵完全不同於今天。 寒武紀常被稱為「三葉蟲的時代」,這是因為寒武紀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類群豐富的礦化的三葉蟲硬殼。但澄江動物群告訴我們,現在地球上生活的多種多樣的動物門類在寒武紀開始不久就幾乎同時出現。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地質年代名稱,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
志留紀(Silurian period)是早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古生代第三個紀。本紀始於距今4.35億年,延續了2500萬年。由於志留系在波羅的海哥德蘭島上發育較好,因此曾一度被稱為哥德蘭系。 志留紀可分早、中、晚三個世。志留系三分性質比較顯著。一般說來,早志留世到處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達到頂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陸地上升,表現了一個巨大的海侵旋迴。志留紀晚期,地殼運動強烈,古大西洋閉合,一些板塊間發生碰撞,導致一些地槽褶皺升起,古地理面貌巨變,大陸面積顯著擴大,生物界也發生了巨大的演變,這一切都標志著地殼歷史發展到了轉折時期。
泥盆紀(Devounian)地質年代名稱,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05億年前,結束於3.5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泥盆紀分為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地分為下、中、上3個統。
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後,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無脊椎動物除珊瑚、腕足類和層孔蟲(Stromatoporoidea,腔腸動物門,水螅蟲綱的一個目)等繼續繁盛外,還出現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屬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和昆蟲。脊椎動物中魚類(包括甲胄魚、盾皮魚、總鰭魚等)空前發展,故泥盆紀又有「魚類時代」之稱。晚期甲胄魚趨於絕滅,原始兩棲類(迷齒類(Labyrinthodontia)(亦稱堅頭類)開始出現。
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000萬年。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分為早二疊世,中二疊世和晚二疊世。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5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范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泛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范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⑦ 地質年代中,什麼年代出現什麼動植物(小弟無限感激)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Qp
中更新世Qp
早更新世Qp
新近紀
上新世N2
中新世N1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
漸新世
始新世E2
古新世E1 65 魚類出現 新阿爾卑斯構造階段(喜瑪拉雅構造階段)
中生代
白堊紀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老阿爾卑斯構造階段(之燕山構造階段)
三疊紀T 250 蜥龍魚龍出現 老阿爾卑斯構造階段(之印支構造階段)
古生代
晚古生代
二疊紀P 290 獸行型類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C 362單孔類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D 410 總鰭魚類節蕨 石松真蕨植物出現 (海西)華力西構造階段
早古生代
志留紀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570 硬殼動物出現 加里東構造階段
元古代
新元古代
震旦紀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晉寧運動
青白口紀Qb 1000 多細胞動物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
薊縣紀JX 1400 真核動物出現(綠藻)
長城紀Ch 1800
古元古代呂梁運動
滹沱紀Hl 2300 五台運動
五台紀Wt 2500 阜平運動
太古代
新太古代Ar3 2800 (阜平運動結束,五台運動開始)原核生物出現(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Ar2 3200 (遷西運動結束,阜平運動開始)
古太古代Ar1 3600 (遷西運動開始)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Ar0 45oo
Ar 4600地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