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張家口的地質地貌屬於什麼

張家口的地質地貌屬於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6 23:10:35

A. 大同到張家口地形地貌

張家口市地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以大馬群山分水嶺為界,分為北部壩上、南部壩下兩個自然區域。
北部壩上包括張北、康保、沽源三個縣全部和尚義縣的大部,屬內蒙古高原南緣,海拔1300-1600米,地勢開闊,草原廠闊,多內陸湖泊(淖)。崗梁、湖泊、灘地和草坡相間分布,呈典型的波狀高原景觀。四縣土地總面積為1.38萬平方公里,其中:壩上高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
南部壩下,地處華北平原與內蒙高原的過渡帶,地形比較復雜,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洋河、桑乾河及其支流兩側為主的河川區,海拔500-600米,土地總面積6119平方公里;二是深山區腳下形成的淺出丘陵區,海拔800-1400米,土地總面積4387平方公里;三是環繞在丘陵區周邊的深山區,海拔1200米以上,土地總面積1345平方公里。
按地貌劃分,張家口壩上高原佔35%,壩下河川、盆地佔16.6%,丘陵佔11.9%,山區佔36.5%,地形、地貌復雜,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區域間小氣候差異明顯,有利多種作物種植��
大同處於華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與陰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為北口隆地,西南為大同──靜樂凹陷,東南為桑乾河新斷陷。該區域在多期的地殼構造變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構造形跡,尤其以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最為明顯,新構造運動相當發育、地震活動也較為頻繁。東部為著名的世界地質奇觀大同火山群,與雲南騰沖構成南北兩大火山群。形成一個盆地,俗稱大同盆地。

在地貌構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積為27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4%;丘陵面積為11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6.6%;平川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僅占總面積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於西、北及東北部地區,而平川區位於東南部。這就構成了大同市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主要特徵。

大同地理環境處於南下陰山、東來燕山、北上呂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脈的交叉通道,是大雁為首的中部鳥類南遷通道。西北部山脈屬陰山山脈和呂梁山脈,主要有白登山、雙山、二朗山、雲門山、采涼山等;東南部山脈屬太行山脈,主要有恆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最高處為陽高縣境內六棱山黃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處為靈丘縣境內花塔村冉河出口處(海拔558米)。桑乾河自西南向東北橫貫全市,形成了周圍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乾河外,境內主要河流還有屬海河水系的御河、南洋河、壺流河、唐河和屬黃河水系的蒼頭河。

B. 地貌類別的問題: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馬圈堡鄉南部屬什麼地貌類別

13

C. 張家口有沒自平原丘陵高原山地

張家口的地貌地形有壩上高原和壩下低中山盆地。詳細的介紹在網路文科中可以查閱。

D. 張家口張北的氣候、地質條件適合干什麼

適合發展農業,種土豆和油菜,畜牧,大棚蔬菜。

E. 張家口冬天氣候特徵

張家口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長;春季乾燥多風沙;夏季炎熱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適中。壩上地區光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生長季節氣候爽涼;高溫高濕炎熱天氣少。年降水量為330~400毫米。

(5)張家口的地質地貌屬於什麼擴展閱讀:

一、位置境域

張家口位於東經113°50′~116°30′,北緯39°30′~42°10′。東靠河北省承德市,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張家口市南北長289.2千米,東西寬216.2千米,總面積3.68萬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貌

張家口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張家口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大部分。境內洋河、桑乾河橫貫張家口市東西,匯入官廳水庫。張家口市屬內蒙—大興安嶺褶皺系和中朝准地台兩個Ⅰ級構造單元。

內蒙—大興安嶺褶皺系是一個自元古代至古生代末長期發育的地槽區,僅在康保北分布,范圍極小,地層零星出露。中朝准地台構造發展過程可明顯地劃分為3大階段,反映出地殼呈活躍—穩定—活躍的發展演化規律。張家口市主要有深斷裂2條,大斷裂7條。

岩漿岩比較發育,分布面積大,岩石種類較齊全。岩漿岩共有9個旋迴,每個旋迴都以噴出岩開始,以中深層侵入岩結束。超基性、基性、中性、鹼性及酸性岩都有,岩基、岩脈、岩株、岩牆、岩被各種產狀齊全。

F. 張家口草原天路地區屬於什麼地貌

地貌屬壩上壩下過渡型山區。為內蒙古高原邊緣,俗稱「壩頭」。
草版原天路,位於張家口市張北權縣和崇禮區的交界處,西起張北縣城南側的野狐嶺(野狐嶺要塞附近),東至崇禮縣樺皮嶺處,全長132.7公里,猶如一條蛟龍,盤踞於群山峻嶺之顛,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綿延百餘公里。藍天與之相接,白雲與之呼應,行走在天路之上,就像是漫步在雲端,故而得名「天路」。這里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邊緣,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氣溫只有攝氏4度,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過樺皮嶺」之說。風大、日照充足、無明顯夏季成為最顯著的氣候特徵。

G. 張家口位於哪兩個地形區的過渡地帶

張家口來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位於自東經113°50′~116°30′,北緯39°30′~42°10′。東靠河北省承德市,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張家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地處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

H. 張家口的地形以什麼為主(地形類型)

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位於東經113°50′~116°30′,北緯39°30′~回42°10′。東靠河北省承德市答,東南毗連北京市,南鄰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與山西省接壤,北、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全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地形類型屬於高原地區。

I. 說明張家口市所在地貌的成因

位於地殼運動隆起與凹陷的交匯處,後因大清河流水沖積形成河谷,不知對不對

J. 石家莊和張家口屬於地震帶嗎

石家莊和張家口屬於地震帶,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六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六個地區是:

1、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

3、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

4、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石家莊和張家口屬於此條地震帶)。

5、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

6、吉林、黑龍江的東部。



(10)張家口的地質地貌屬於什麼擴展閱讀

石家莊地貌:石家莊市域跨太行山地和華北平原兩大地貌單元。西部地處太行山中段,面積約占石家莊市總面積的50%。東部為滹沱河沖積平原,轄區內大地構造,屬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間的接壤地帶,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復雜。

張家口地貌:張家口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陰山山脈橫貫中部,將張家口市劃分為壩上、壩下兩大部分。境內洋河、桑乾河橫貫張家口市東西,匯入官廳水庫。

中國主要地震帶: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