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行業F1代表什麼

地質行業F1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6 20:48:05

❶ F1的規則是什麼

Free practice:自由練習,在大獎賽之前舉行的試車,共有三次。車隊的練習成績將被官方記錄下來,但是對發車位置和比賽結果沒有任何影響。車隊利用這個機會對賽車進行實地調校,並選擇出正確的輪胎,自由練習的圈數不受限制。 Jump start:搶跑,也叫偷跑,指車手的賽車在所有信號燈熄滅前開始移動。這種行為是通過埋設在發車線下的感測器發現的。一般來說,搶跑會受到通過維修區的處罰。 Penalties:處罰,對違法F1規則的車手執行的處罰可以從警告到終身禁賽。其他的處罰還包括罰款、暫停一兩場比賽和扣除積分。如果車手在排位賽中違反運動精神,或者違反技術規則,賽事專員可以取消他的所以的排位成績。 Pole position:桿位,正賽時發車的第一個車位,它給予排位賽中最快的車手。 Qualifying:排位賽,決定正賽發車順位的比賽制度,目前F1採用的是三階段排位制。 Race stop:比賽中止,如果極端的天氣情況威脅到比賽的安全(例如大雨)、或者一輛出事的賽車將賽道堵死,賽會將出示紅旗,表示比賽中斷或提前結束。 Time penalty:時間處罰,這是比賽過程中,對車手違規行為執行的處罰,一旦車手收到賽後的處罰指令,車手必須在三圈之內駛過維修站接受處罰(分為駕駛過程和罰停),車手在站內不允許加油和更換輪胎。如果處罰在最後5圈內執行,則改為增加25秒。 Speed limiter:速度限制,F1賽車進入維修站之後的巡航控制,車手通過按動方向盤上的限速按鈕來激活,這樣賽車的速度便會被自動控制在維修站的限速范圍之內。 Starting line-up:發車排列。F1發車每排有兩輛賽車,一輛略微靠後一些,同一列前後兩輛賽車之間的垂直距離為8米。 Starting number:車號。每一位車手的賽車都編有起跑順序號碼,號碼的尺寸和在賽車上的標注位置,是由FIA制定的,號碼在賽季開始前便分配完畢。上個賽季的冠軍車手的賽車編號為1號,他的隊友為2號,如果上個賽季的冠軍車手不參加新賽季的比賽,那麼1號將被省略掉,並由0號來代替。另外,F1的編號中沒有13。

規則變化
車隊與主辦單位之間長年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為了提高賽車的安全性、比賽的觀賞性,比賽規則與賽車的規格也不斷地進行改變。例如在空氣動力學套件和渦輪增壓引擎問世後,比賽規則就加入了對以上兩種技術的限制。此外對於電腦的使用,限制也是日益嚴格。因此就算某車隊靠著科技進步取得優勢,第二年主辦單位就可能制訂新規則以降低其影響力。同時其他車隊也會透過抄襲或自行研發,取得類似的技術以抗衡。 雖然限制日益嚴苛,F1並不因此而失去觀賞性。因為觀眾想看的並不是某輛賽車一馬當先,而是要看到賽車選手之間的龍爭虎鬥。只有在每一輛車性能差異不大的前提下,才能比較出選手技術的優劣。因此賽車的速度受到嚴格限制。不但是為了增加競技的趣味,也是為了降低車禍時的死亡率,藉以避免例如1994年巴西F1賽車選手塞納車禍致死的意外再度發生。 雖然賽車主辦單位不斷限制新科技的運用,但是比賽用的賽車仍然比任何商品化的汽車更為先進。汽車工業利用賽車實驗各種技術,這些發明與發現也經常用於改良量產的汽車。渦輪增壓引擎的普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賽車運動對於汽車的安全也有正面影響。 2005年賽季F1規則有不少的變化,其中較大的變化包括一站比賽只准使用一套輪胎,與一台引擎必須使用兩站比賽(在爆胎、爆缸或影響賽車安全行駛的情況下允許更換輪胎或引擎),與後定風翼向前移了20cm以減少後擾流板透過與車尾的距離產生杠桿原理放大下壓力等等。2006年賽季F1將再次進行規則大改動,包括引擎由已經使用多年的V10設計改為V8設計,以求降低各車隊在引擎開發上的成本需求與馬力,拉近強弱隊之間的差異。2008年廢除了電子牽引控制系統,F1運動在經過一陣子高度電子化的時代後,又回歸不依賴賽車功能而更依靠車手駕駛技術的本質。國際汽聯對2009年的比賽規則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主要核心為進一步降低賽車下壓力(高下壓力可幫助賽車獲得高速過彎速度)、增加後擾流板離地高度以減少對後面賽車產生亂流增加後面賽車超車的機會、禁用輪胎加溫裝置(此裝置可幫助賽車在比賽中更快進入工作溫度以獲得高速度)、禁用前懸吊系統後方整理亂流的破風板和引入光頭胎補償一些新規則損失的下壓力(無花紋的光頭胎可增加輪胎抓地面積有效提升賽車速度,但比現行有縱向排水紋的輪胎更易磨損)。國際汽聯希望通過以上措施將比賽更進一步地轉變為車手技術之間的較量和限制賽車速度,但是有不少車手對其提出了異議,主要體現在賽車將更加難以駕駛,比賽中事故將會增加,車手往往會因為謹慎駕駛而降低比賽的觀賞性等。

黃旗
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或意外狀況。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 出動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麼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麼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准備改變方向。黃旗的出現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賽段黃旗,提醒車手在這一賽段(整條賽道分若干賽段)不得超車;另一種是全場黃旗,表示全場都不得超車,並會有安全車出現在賽道上,所有賽車全部減速。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生地段,那麼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雙黃旗
即一次搖動兩面黃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提醒車手賽道被事故徹底堵塞;另一種是當車手在暖胎圈之後並已經停在發車位時發生意外(比如賽車突然熄火)時,賽會會搖動雙黃旗,此時會重新開始暖胎圈(正賽圈數對應地減少一圈)。發生意外的賽車回到維修區,修復賽車後(比如重新點火)從維修區發車,該車手原先的發車位將被空出。
紅黃條紋旗
紅黃條紋旗代表賽道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紅黃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就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白旗
當出現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可能是一輛救護車,或者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紅旗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故暫停或提前結束。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賽道末端的檢修車道,並在那裡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並何時恢復比賽。
藍旗
藍旗表示提醒即將被套圈的車手後方有領先一圈或多圈的車輛正在接近,並且准備超車。那麼慢車就應該往 一側靠攏,為領先的賽車讓路。藍旗分兩種:一種是靜止的藍旗,表示後車正在靠近;另一種是搖動的藍旗,表示快車已經到身後,慢車必須馬上讓車。在F1比賽中,如果一名車手經過3次搖動藍旗還沒能夠及時為後來的賽車讓出超車路線的話,這名車手將會被處以進維修站並罰停10秒的處罰。
綠旗
綠旗表示前方存在的障礙已經得到清除,車手可以重新加速以比賽速度前進,而且還可以超車。
黑旗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後需要向檢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管教的時候,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這種信號時,一般來說車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或者受到時間上的處罰。
黑底紅圈旗幟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黑白方格旗
當出現黑白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區。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於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花色方格旗;對於亞軍以及後來的車手,花色方格旗將會靜止的出示。

❷ f1是什麼意思

F1是"Formula One"的縮寫,中文譯做"一級方程式賽車".所謂一級方程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限制製造賽車,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F1"。
F1大獎賽、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被稱作是世界三大體育賽事。
目前F1共有11支參賽車隊,22輛賽車參賽,每年規劃有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每站比賽可吸引超過10億人次透過電視轉播或其他媒體觀賞這世界頂級的賽事。

F1駕照
就象一般的道路駕駛車輛一樣,F1也需要駕駛。F1的駕照是一張由FIA發給的特別駕照:「FIA super licence」(國際汽聯超級執照),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中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時間才能從小型賽車(karting)逐步普及到F1, 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此能力和機會獲得這象徵登上賽車金字塔頂端的F1駕照。

年度錦標
F1在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於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採用積分制,車手和車隊的積分都是累計的,比賽前六位的賽手及所屬車隊依序可得到10、6、4、3、2、1的積分。假如比賽在位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

維修站
F1在決賽過程中必須視輪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狀態進入維修站換胎和加油,被稱為Pit Shop 需要21個人來共同完成,F1車隊的維修工作人員通常花6到12秒來為賽車加油及換胎。按照現今F1車隊的水準來說,通過團隊的合作可在7秒內完成對一輛F1賽車的換胎並加滿六十公升的汽油。

>記分方式

F1比賽的記分制是:比賽的前八名都有分數,依次是10,8,6,5,4,3,2,1.第八名以後到達終點的車手不記分.無論是晴天或刮風下雨F1比賽都照常進行.

F1旗語
黑白相間旗: 通常代表比賽結束
紅旗: 紅旗只會出現在起始/終點線,當紅旗出現時即比賽已被終止.
黑底紅圈旗: 通常伴隨著一個號碼旗,警告該車手他的賽車出現了機械問題,必須進維修站.
藍旗: 在比賽中,如果藍旗舞動則表明後方有車准備超車,立即讓路,不然的話將可能被處罰.
黑白旗: 通常伴隨著一個號碼旗,以對該車手非運動行為(即違規)的警告.
紅黃條紋旗: 警告車手前方賽道路面較滑(通常會是油漬)
黃旗: 顯示有事故或者危險,禁止超車.單黃旗舞動表示放慢車速,雙黃旗舞動表示放慢車速並隨時准備停車.
黑旗: 通常伴隨著一個號碼旗,指示該車手必須回維修站.這個手續通常是用來對車手進行罰停.
綠旗: 表示危險已經解除,禁止超車的命令也同時被解除.

F1賽事的基本規定
F1年度錦標o積分制(Championship points):F1的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於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採用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相加累積的。F1賽事成績的評分是由國際汽聯(FIA)依據每站賽程比賽的結果來評定積分的。每站F1比賽的第一名車手和車隊各得10分、第二名各得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3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
車身底盤 (Chassis):賽車的基本架構包括懸吊系統、鋼圈輪胎及其他各類車材的組合。一輛高科技F1賽車的車身底盤是由碳纖維板和其他材料合製成的,底盤非常的輕巧而且強力大耐用。

製造商/車隊 (Constructor):F1賽車的製造商是指車身底盤的製造者,而不是指引擎製造商。按照規定,底盤製造者的名字通常是放在引擎製造商名字的前面,在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車隊冠軍的榮耀是頒給車身底盤的製造商。

減速彎道 (Chicane):在直線賽道上設置的連續彎道,用來降低賽車的車速。

發夾彎道(Hairpin):難度非常高,車手駕控非常棘手的彎道,通常是180度象發夾似的彎道路段。

賽車駕駛艙 (Cockpit):賽車車身結構內車手駕車的座位區域,是專為車手量身定做的,車手在座位內僅可轉頭、手及腳。

亂流 (Dirty air):急駛中的賽車所產生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氣流。亂流會干擾緊隨其後的其他賽車所產生的氣流,從而影響(減少)空氣流動中所產生的下壓力,這就會使緊隨其後的賽車駕控受到影響,賽車有可能會打滑失控。

下壓力 (Downforce):賽車的車身,車翼及懸吊系統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因空氣流動的作用而產生向下的壓力。下壓力隨著賽車速度的增加會產生的更強,從而使賽車的抓地力增強。

風洞 (Wind Tunnel):賽車在急駛的過程中,車身周圍不同的風速會產生風洞。風洞對正在比賽中的賽車所造成的影響程度,是由專門的精密儀器來測量的。

排位 (Grid):賽車決賽時起跑的排列位置,是按照排位賽的比賽結果而排列確定的。賽車排列置於兩賽車交錯的行列,最前端的賽車領先下一輛賽車有8米遠的間隔距離。
起跑排位 (Starting Grid):根據車手的賽車在排位賽的成績來排定其賽車的起跑的位置。

竿位 (Pole Position):竿位又稱為P.P.是星期六下午排位賽取得的名次而定,以賽車所跑單圈最快的成績來確定車手在決賽起跑時最前面的排頭位。

排位賽 (Qualifying):排位賽分為兩部分,分別在周五和周六進行,每輛賽車只能做一圈排位。周五排位賽發車的順序按照前一站比賽成績(新賽季首站按上一年世錦賽成績)。周六排位賽發車順序按照周五排位賽得出名次的倒順序,即慢車先排位,快車最後排位。決賽排位是以周六的排位賽名次成績為准,第一名的賽車手決賽起跑位置稱為竿位。

裝備區 (Paddock):設在賽事賽道的起跑位附近,這是車隊管理和休息區及運輸車輛停放的地方。

維修區 (Pits):是所有賽車的車庫,供賽車檢修的地方。

維修道 (Pit Lane):經過特殊設計的在維修站前的通道,是賽車從維修站進入賽道或離開賽道返回維修站的通道。維修道是有嚴格速度限制的路段,一般速度限制在80-120公里/時速( 即每小時50-74英哩),不同的賽道有不同的限速規定。

停站 (Pit Stop):賽程中預定的後勤為維修區,是車手加油及換輪胎的地方,進維修站的時機及次數是每個車隊比賽的重要策略。

光頭胎 (Slicks):在乾燥路面上使用的沒有胎紋的賽車輪胎也稱干胎。光頭胎是於1998年的賽季前被有四條直紋溝槽的輪胎(干胎)給取代了,這些溝槽是用來降低賽車過彎道時的速度。

後勤維修人員 (Pit Crew):指在維修區負責車隊的工程師和技師。

賽車號碼 (Race Number):在新賽季之前FIA會根據前一年的車手排名,給予每輛F1賽車一個號碼,此號碼必須是很清楚地展示於車體的車鼻翼兩側,離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這一數字西方人特別忌諱,因此13賽車號碼,是沒有的即沒有被使用過。

安全車 (Safety Car):是一輛閃著黃色車燈的賓士車,車身並貼有"Safety Car"的標志。安全車的駕駛者很有經驗,車上裝有與控制台聯絡的通訊系統。
一級方程式的技術規定依據哪些標准?

兩個主要標准:

速度是關鍵;但它必須控制在保證安全的范圍內,又不能損害一級方程式的卓越不凡。

在賽車事故中,適當的安全措施必須到位。

由於這些原因,於是就有了對汽缸排氣量、燃料、體積和最小重量的嚴格限制。如果考慮到空氣動力裝置,還要有關於位置的限制。

底盤的重量必須符合規定;還須安裝保險杠,以及防泄漏油箱,因為燃料泄漏會引起爆炸。車手應穿戴保護身體和頸部的裝備,這樣一旦發生車禍,可避免致命傷害。駕駛艙的大小也必須符合具體規定。不允許四輪轉向;只有前輪可以控制轉向。

F1的變速箱
Final Drive Ratio 3.44:1
如果熟悉的車的人會知道:
Final Drive Ratio:這其實可以看成是連接引擎的第一個齒輪,它使得引擎的角速度與自身轉動的角速度之比為:f:1(上例中的3.44:1)。
1st Gear Ratio:這其實可以看成是連接上面那個齒輪的齒輪,它使得它上面那個齒輪轉動的角速度與自身轉動的角速度之比為g:1(上例中的3.82:1)。
其它的類似。
下面以1st Gear Ratio為例:
設引擎的轉速是N。
那麼1st Gear Ratio的轉速為n=N/((f*g)*60)(n的單位是r/s)。
1st Gear Ratio的齒輪的中心是和車輪的中心在同一轉動軸上的,因此它們轉動的角速度相等。
然後說車胎問題:
Rear Tires 315/30ZR18:315是車胎的寬度l,單位是mm,30是扁平率c(令車胎的厚度為h,則c=h/l*100%),18是輪胎內圈的直徑d,單位是英寸(in),1in=0.0254m。

另外,F1賽車一般有9個檔位

❸ 什麼是F1

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全稱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1的解釋就有很多了,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

整體說方程式的大小規格每個隊都是一樣,好比間距,長度,寬度等,所以可以很直接比較每個隊的發動機的性能.

F1到底是什麼?
這看起來是個傻問題,F1當然就是「一級方程式賽車」。
這個回答沒錯,但它為什麼叫做「一級方程式賽車」呢?這需要從賽車運動的起源談起,賽車運動起源於1894年,但在1900年以前這項運動對參賽車輛沒有任何限制,這在現在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你如何想像奇瑞QQ和捍馬越野車在同一賽道比賽?100年前的國際汽聯(FIA)的前身組織也開始為這個問題頭疼了,於是它開始嘗試對參賽車輛進行分類和限制,早期的分類從各種角度進行過嘗試,先後包括最大車重、耗油率、氣缸半徑等等,但效果都不理想,直到引進了氣缸容量的概念才有了滿意的效果。這就是「方程式(Formula)」的意思:一個對所有參賽車輛的限制標准。
如果你有足夠的影響力可以召集比賽,那麼你也可以設置一個「方程式(Formula)」,你可以規定參賽車的氣缸容量和車身重量等等詳細的標准,然後就可以為它取名叫做Formula Zhang或者Formula Wang;目前國際上有很多的Formula賽事,如Formula3000、Formula3、Formula1600、Formula Ford(Ford汽車公司支持的比賽)等,而Formula One(F1)是國際汽聯(FIA)命名的最高級別賽事,它顯然有比任何其他機構或個人更大的影響力。
第一場F1比賽誕生於1950年,經過50多年的發展,FIA規定的對賽車的要求早已超出了上世紀中葉以前簡單的對汽車排量的要求,如今,它有細致到對汽車各個部件的苛刻要求,這些要求甚至包括專門針對賽車內的計算機程序和通訊設施的。FIA之所以制定如此詳盡的標准,都是出於對比賽安全性的考慮,而F1老闆和車手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想盡一切辦法巧妙的突破FIA制定的技術壁壘。如果我們翻看F1賽車的科技發展史,就會發現其實它也是各個車隊與FIA之間的科技對抗史——千萬不要認為FIA中只有大肚腩的官僚,它的技術實力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支頂尖的車隊!

格蘭匹治

有一個詞或許你在偶爾看賽車節目時會不時從解說員嘴裡聽到,這就是「格蘭匹治」,電視解說員通常標準的說法是:某位車手在某項「格蘭匹治」大賽中有過……的優異表現。
這個詞會讓你有如墜五里霧中的感覺嗎?簡單的說,它其實就是「大獎賽」、「錦標賽」的意思,英文是Grand Prix,簡寫為GP,「格蘭匹治」是它的音譯。
但是「格蘭匹治」與普通的「大獎賽」、「錦標賽」還有一些區別,它只與在賽道上進行的車賽有關。
第一場被稱之為「格蘭匹治」的比賽是法國汽車俱樂部1960年在利曼舉行的比賽。此項賽事被限定於「大型車賽」,與「方程式」賽車的級別相當。從那時起「格蘭匹治」這個名詞開始與相對於越野賽車而言的所有在賽道上進行的賽車聯系了起來。在當時被稱為「Grandes Epreuves」(法語)。由於FIA反對「格蘭匹治」被濫用,它想保留這個名字作為大規模賽事如一級方程式賽車之用,所以任何不屬於此項錦標賽的賽事均不能使用「格蘭匹治」這個名字,只有幾項有歷史意義的著名賽事例外。

❹ F1代表什麼意思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簡稱F1,是由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與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並稱為「世界三大體育盛事」。
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F1比賽可以說是高科技、團隊精神、車手智慧與勇氣的集合體。F1是賽車中的頂級賽事,全年的統籌安排,每站比賽的賽事組織,車隊工作,電視轉播等各個方面都井井有條,F1世界已被整改得經非常健全。但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F1也有它的起源、發展過程,而且在前進道路上也有不少曲折。

❺ F1是什麼

F1方程式
有人將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與F1並稱為世界三大運動。前二者離我們很近,奧運會我們剛剛得到32枚金牌,世界盃雖說中國隊成績很差但總算參與了一回。惟獨F1,直到今年才和中國直接發生關系。所以,在大多數人眼裡,F1還是一項很陌生的運動。簡單地說,目前的F1就是10支車隊的20名賽車手駕駛著各自的賽車在贊助商的支持下,在賽道上「飆車」。

車隊

F1的主體
F1的所有活動都是圍繞各個車隊展開的。目前F1共有10支車隊。車隊往往有大的汽車廠商支持,比如法拉利車隊的法拉利、邁凱輪車隊的賓士、威廉姆斯車隊的寶馬等等。一個車隊相當於一個完整的科研機構或公司,有人專門負責賽車的研發;有人負責接洽贊助商籌措資金;有人負責宣傳推廣;有人負責賣東西,只不過賣的不是F1賽車而是車隊的紀念品……一個車隊有幾百名員工,每一名員工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
車隊是一個團隊,F1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團隊文化,團隊力量發揮的好壞直接決定車手的成績。比賽時,維修站里戴著耳機看電視的幾個人是這個團隊中除了車手之外的核心層,他們是首席比賽工程師、兩名車手的比賽工程師、賽車的底盤技術主任、車隊經理、車隊運營總監、試車手的賽道工程師以及車隊的副總裁。當然,並不是每場比賽坐在維修間里的都是這些人。

賽手
速度機器
每個車隊比賽時都有兩名賽車手參加比賽。現在大家最熟悉的賽車手就是舒馬赫了。截至2004賽季,舒馬赫已經奪得了7個年度總冠軍頭銜。
F1車手是這個世界上的「稀有動物」,全世界找不到哪項著名的運動只有20多人有資格參加。研究表明,F1車手的反應速度並不比一般人快很多,但智商要高出大多數人,高水平職業車手的智商超過90%的普通人。據科學測算,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世界冠軍柯林·麥克雷的大腦可以同時處理33個信息,駕駛F1比WRC更復雜,因為F1方向盤上的功能按鈕更多,車手還需要盤算進站戰術,耳機中不斷傳來車隊指令,車手還得與近在咫尺的對手爭搶彎道……

亞洲一共有18位車手參加過F1的比賽。第一位亞洲車手是泰國的Bhanubandh王子,他參加了1950年在英國舉行的第一場F1比賽,從1950年到1954年,Bhanubandh王子參加F1比賽19場,拿到8分。包括佐藤琢磨在內,日本有過16位F1車手。另外,2002年馬來西亞車手熊龍參加了F1比賽。到目前為止,F1歷史上有18位亞洲車手。

賽車

世界上最快的汽車
F1賽車到底有多快?去年12月舒馬赫駕駛法拉利2003-GA與著名的歐洲戰斗機「台風2000」進行了三場比賽。結果表明,在起步到前200米的距離之間,舒馬赫的法拉利2003-GA占據一定的優勢。F1賽車另一個特點就是貴,誰也說不清楚F1賽車到底有多貴,因為這是各車隊的最高機密。但如果不將研發與測試的費用算在內的話,單以材料與技術來估算,可以大概算出一輛F1賽車值多少錢———一輛不含備用零件的F1賽車,大概需要750萬元人民幣。法拉利車隊一年需支付1510萬美元用於風洞試驗,全隊800人努力工作1年,車隊耗資4.438億美元,為的僅僅是將賽車平均圈速提高0.5秒~1秒。F1排斥任何美學元素,車身絕無華而不實的設計,一切都為提高車速而制定,F1永恆不變的真理是:「快」才意味著「美」。

賽道
單位面積最貴的路面

根據賽場的不同,F1比賽分為街道賽和場地賽。目前,F1全年總共有18個分站賽,也就意味著全球有18個賽道參與F1比賽。義大利米蘭附近的蒙扎賽道就是著名的街道賽,被稱為「巷戰」。沒有比賽時,這個賽道就是正常的公路,每當F1賽季來臨,整條公路就會被封閉專門用作F1比賽。而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場道,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條賽道,也是最年輕的F1賽道。由於上海屬於沖積平原軟土地基,在這樣的地基上建造高標準的F1賽道,世界尚無先例。F1比賽時賽車最高時速超過300公里,加上「上」字造型的賽道寬僅13米至20米,擁有14個不同的轉彎半徑和9種不同組合,路面高程最大落差達12米,更是加大了工程的難度,因此,僅一期投入就達26億人民幣。不僅是上賽場,其他F1賽車場造價也是非常高的。

❻ 一個都不能跑,詳細介紹,還有,他們說的F1什麼的是什麼意思、急急集

F1代表很多意思不過最直接的理解是新莽神符1級

❼ F1賽車中的F1是什麼意思

F1 賽 車 簡 介

格蘭披治一級方程式(Grand Prix Formula One 簡稱:F1)大獎賽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費用最昂貴、技術最高的比賽,它是賽車運動中等級最高的一種。

所謂「方程式」賽車是按照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SA)規定標准製造的賽車。這些標准對「方程式」賽車的車長、車寬、車重、發動機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壓器以及輪胎的尺寸等技術參數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F1大賽的統籌工作,均由FISA安排。他們負責制訂車賽的規則,擬定比賽時間表和選擇賽車的場地等。

FISA要求F1賽車採用排量為3L、12缸以下、不加增壓器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F1賽車的底盤採用碳化纖維為製造,重量很輕,很堅固。車賽的底盤很低,最小離地間隙僅有50-70毫米。與普通的汽車相比,F1賽車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它的車身細而長,車身高度很低,寬大的車輪極為顯眼,而且是完全暴露的,即所謂「開式車輪」。

每輛F1賽車都是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精心傑作。一輛這種賽車的價值超過七百萬美元,甚至不亞於一架小型飛機的價值。F1汽車大賽,不僅是賽車手勇氣、駕駛技術和智慧的競爭,在其背後還進行著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科學技術的競爭。福特汽車公司就形象地把汽車大賽比作「高科技奧運會」。在汽車大賽中推出的新型賽車,從設計到製造都凝聚著眾多研製者的心血,並代表著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高科技最新水平。汽車大賽還是各國科技人才素質的較量。據悉,德國約有2000多名專業人才直接從事賽車的設計、製造和研究工作、美國約有1萬人;而日本則最多,估計近2萬人左右。

所有參加F1大賽的車手,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世界車壇的精英。每一位車手在躋身F1大賽前,都必須經過多個級次的選拔,例如小型車賽、三級方程式(F3)車賽等等,堪稱過五關、斬六將,而要成為世界冠軍,更非易事。他必須身經百戰,集賽車技術、天賦及鬥志於一身。

根據FISA的有關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所有駕駛F1賽車的選手,都必須持有FISA簽發的「超級駕駛執照」;每年只有少數的優秀車手有資格參加決賽。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16個賽場。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非;有的則是街道串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弄不好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S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每一賽車都需在車賽前三天進行試車,然後根據試車圈速排列起跑位次。通常在試車的時候,共有28-30輛賽車參加計時,但最終只取前26輛賽車參加比賽。正式比賽開始,各車手按排位從相繼不遠的起跑位置出發。進入前6名可得分。第一名是10分,第二名是6分,第三到第六分別是4到1分。

❽ F1是什麼

F1賽車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包含了以空氣動力學為主,加上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實踐的。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1的解釋有很多,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這項比賽英文全稱是FIA Formula One Grand Prix World Championship,中文全稱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與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影響范圍廣,知名度高,並稱為"世界三大運動".

比賽制度

在F1大賽舉辦過的45年裡(1950-1995),共舉辦了580場.其中舉辦最多的是歐洲,共407次,多在義大利的蒙扎,共有45次,接下來就是摩納哥,贊德沃特,斯帕,銀石和紐倫堡.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
以前的車賽常借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作為賽道,而且比賽規則也不完善,選手也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隨著專業賽道的出現,而比賽規則也在不斷的完善之中.使車手有了更好的發揮.其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由於考慮到比賽的安全性和競爭的公平性,FIA制定了三條原則性規則。
組委會為了使賽車手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其能發揮各自的潛力,對賽車的各項尺寸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對賽車的重量,尺寸,燃料類型,氣缸以及輪胎的尺寸都有規定.同時還包括對空氣動力裝置的安裝也有了具體的規定.因為這個裝置對輪胎有下壓力,可以提高車速.
組委會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提供了最完善的安全措施.對車的基本結構,軍用輪胎,安全型橡膠燃料箱,燃料阻燃器,安全帽等裝置都做了規定.並且對車手出入駕駛艙和艙的大小都做了規定.同時還規定了燃料庫的地點和維修站燃料的放置地點,還要求採取朱門的保護措施.
組委會之所以規定了每年只舉行16場比賽,禁止增加比賽場數是為惡劣防止給車隊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賽車的發動機的氣缸應呈橢圓形,而且不能超過12個.同時必須有4個沖程互換型和自然吸氣式的;賽車的四個輪胎中又有兩個是可以驅動的.
出於對F1比賽的特殊性,對專用賽道的長度,寬度,路面情況,已及安全措施都有一個極為嚴格的要求.這都是以免發生危險.所以一般賽道為環行的,每圈長3?7千米,賽道總長為305?320千米,他一般不能有過長的直道,在賽道旁應有寬闊的草地或沙地,減少對觀眾的威脅.
對於一個合格的專用賽道來說,以下一些設備是不可缺少的;
1,賽道必須有很多彎道,以此來控制車速.現在的賽道每圈在3至7千米之間,寬在7至11米之間.
2,起步與終點的直道要可以並排放置兩輛車而不覺的擁擠,所以一般要求它的寬有12米,長有250m左右.
3,為了觀眾的安全,看台必須有1.2米高的欄桿和鐵絲網與賽道隔開.
4,賽道上必須裝有攝像機和電視塔,以便於電視轉播.
5,為了能讓看台上的觀眾能看清比賽的全過程,在看台對面必須裝有大屏幕電視機.
6,安全人員在相對危險的地段要設立觀察站,使安全人員能隨時保持賽道的通暢,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並向車手發出潛在的危險安全信號.
7,擁有對受傷車手進行急救的直升機.
8,在修理站旁的防護地點,要有醫療站,內設手術室和急救室。
9,參賽隊都要配備一個永久性的設施維修點.
10,設立的贊助商的接待看台在修理站後方的高的看台上,必須是要能夠俯視修理站的.
11,要有為運輸車和宿營車提供的停車廠.
12,為了便於指揮人員通過無線電裝置與安全人員聯系,以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比賽控制塔必須要設置在可以看見修理站入口的地方,也就是整個控制塔的第二層.

F1超級駕駛執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國際汽聯)發給的「超級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卡丁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能力與機會登上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F1比賽賽程

2008年F1賽程:

3月16日:澳大利亞站(墨爾本)

3月23日:馬來西亞 (雪邦)

4月6日:巴林(薩基爾)

4月27日:西班牙(巴塞羅那)

5月11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5月25日:摩納哥

6月8日:加拿大(蒙特利爾)

6月22日:法國(馬尼庫爾)

7月6日:英國(銀石)

7月20日:德國(霍根海姆)

8月3日:匈牙利(布達佩斯)

8月24日:歐洲(巴倫西亞,西班牙)

9月7日:比利時(斯帕-弗朗哥尚)

9月14日:義大利(蒙扎)

9月28日:新加坡[已經確定為夜間賽事]

10月12日:日本(富士山)

10月19日:中國(上海)

11月2日:巴西(聖保羅)

F1大賽每年都要選擇地理條件迥然不同的賽場進行比賽。他們有的現在高原上,那裡空氣稀薄,用以考驗車手的身體素質;有的則是街道組成的賽道,那裡路面相對狹窄曲折,車手操作不當就會撞車;有的賽車場就顯得路面寬闊,但也有上下坡考驗車手的技術;還有的賽車場建在樹木蔥郁的森林中,那裡跑道起伏大,車手很難控制賽車。由於賽車經常出現意外,FIA要求所有主辦國的賽車場必須有足夠的草地緩沖區。各賽場的救護人員也必須分布在全場的每一個角落,爭取在出事的一剎那,跑進現場,進行搶救。

F1比賽時間分部

2007年/2000年

星期五:
第一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第二次練習賽:90分鍾/60分鍾

星期六:
第三次練習賽:60分鍾/45分鍾
第四次練習賽:60分鍾(2005年終止)/45分鍾(限制測試圈數10圈)

排位賽:

2008年的排位賽方式正在商討之中。

2006年-2007年方式:實行三節排位賽制度,每節排位賽分別為15分鍾,每輪淘汰6部賽車,即:22進16,16進10,竿位爭奪戰

2005年方式:實行兩圈積累時間制度,後來在法國站被廢除,實行一圈排位制度

2003-2004年方式:實行兩圈排位制度,2003年的第一次排位賽的時間在星期五的下午2點,2004年規定兩輪排位賽的時間都在星期六,FIA規定,第一節排位賽的出場順序由上站比賽的倒序出發,第二節排位賽的出場方式由第一次排位賽的成績的倒序出發

1991-2002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但是限制效率單圈的圈數為12圈,但是連續效率單圈的圈數不能多餘4圈

1990年方式:實行1個小時排位賽的制度,不限制圈數

星期日:

正賽前練習賽:20分鍾/30分鍾(這個階段在2008年將有可能被取消或者限制)

正賽:FIA規定,每站比賽的正賽的距離不能少於305公里,不能大於320公里(摩納哥260公里除外)時間不能少於1小時10分鍾,不能大於2小時

F1總冠軍
F1的年度總冠軍分為兩種,車手總冠軍及車隊總冠軍。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總冠軍的價值大於車手總冠軍。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車隊積分則以兩位車手積分累加。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通過各賽站積累計分,方可決出本年度車手及車隊的世界冠軍。若最終積分相同,則比較分站冠軍數,亞軍數,季軍數……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為止。如果依舊相同,還要比較正賽最快圈速的多少、桿位的多少,終級的方式將通過抽簽決定。
2008年F1積分系統(第一修訂草案)

第一名:15分

第二名:12分

第三名:10分

第四名:8分

第五名:6分

第六名:5分

第七名:4分

第八名:3分

第九名:2分

第十名:1分

目前的最快圈速分(1分)正在商討之中。
F1車隊

1、邁凱輪車隊(McLaren-Mercedes)
2、法拉利車隊(Ferrari)
3、寶馬-索伯車隊(BMW)
4、雷諾車隊(Renault)
5、威廉姆斯車隊(Williams-Toyota)
6、紅牛車隊(Red Bull-Renault)
7、豐田車隊(Toyota)
8、超級亞久里車隊(Super Aguri-Honda)
9、本田車隊(Honda)
10、紅牛二隊(STR-Ferrari)
11、世爵車隊(Spyker-Ferrari)
12、普羅迪夫車隊(ProDrive-Mercedes,2008年因為財政原因限制,所以決定2009年加入)

F1車手

F1車手大都是從各級卡丁車賽事,經過F3000,GP2等等一系列賽事脫穎而出,進入F1的。但現在也有一些廠商車隊樂意自己挑選、培養人才(因為錢的關系)。FIA規定全世界擁有超級駕照的只有100人

F1車手的體能特質

F1車手是體魄最強健的運動員之一,因為F1賽車的駕駛方式和車手所必須承受的強大離心力,和駕駛一般車輛有天壤之別,不僅要體能狀態優於常人,更要有沉著冷靜分析的頭腦!

觀察F1車手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看起來幾乎與頭部同樣寬的粗壯頸部,因為在駕駛F1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於駕駛艙之外的部分,除了在過彎時必須承受4個G的橫向離心力之外,在剎車時往前的減速力道更超過5個G,在那樣的高離心力狀態之下,頭部和頭盔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並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們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極度發達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盤需要約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動力方向盤來減輕車手負擔,但是在高速時空氣下壓力的作用之下,轉動方向盤仍是相當費力,過彎時更需要強壯的手臂來把賽車維持在車手想要的行進路線上,在300公里的比賽過程中,強壯的手臂與手腕是必須的。

此外在過彎時強大橫向離心力,會讓體內血液流向單邊,但此時車手仍需有冷靜的思考才能面對下一個彎道。而起跑時心跳高達每分鍾190下,比賽過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必須異於常人的強壯。

而身體的耐熱性對F1車手也是重要的,在涼爽的歐洲地區賽站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溫度就可高達攝氏50~60度,雖然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2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後卻還能談笑自若。

F1旗語介紹

· 黃旗

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麼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麼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准備改變方向。如果賽道被徹底堵賽,那麼會搖動兩面黃旗。出現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生地段,那麼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 紅黃豎條紋旗

紅黃豎條紋旗代表賽到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該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 白旗

當出現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這可能是一輛救護車,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 紅旗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某種原因提前結束或暫停。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維修站,並在那裡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何時恢復比賽。正式比賽中,賽程超過75%後出示紅旗,則比賽結束,比賽最終成績以揮動紅旗前兩圈的成績為准。

· 藍旗

藍旗表示後方有準備套圈的車輛正在接近,並且准備超車。被出示藍旗的車手應該減速讓行,必要時要讓出賽車線。如果一名車手被出示3次藍旗還沒能夠及時為快車讓出線路,這名車手可能受到處罰。

· 綠旗

綠旗表示比賽、排位賽開始或賽道存在的障礙已經得到清除,比賽恢復正常。

· 黑旗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後需要向維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調查,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該旗幟時,一般來說車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或者受到時間上的處罰。

· 黑底紅圈旗幟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 黑白方格旗

當出現黑白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區。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於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黑白方格旗;對於冠軍之後的車手,黑白方格旗將會靜止出示。

F1年度車手及車隊冠軍

F1年度車手及車隊冠軍

注意一點的事:車手年度總冠軍不一定是車隊年度總冠軍
年度 車手冠軍(英文) 國籍 車隊冠軍
2007 萊科寧(Kimi Matias Raikkonen ) 芬蘭 法拉利
2006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西班牙 雷諾
2005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西班牙 雷諾
2004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3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2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1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2000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法拉利
1999 哈基寧(Mika Hakkinen) 芬蘭 法拉利憑借3分獲得當年車隊總冠軍
1998 哈基寧(Mika Hakkinen) 芬蘭 邁凱輪
1997 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 加拿大 威廉姆斯
1996 D-希爾(Damon Hill) 英國 威廉姆斯
1995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貝納通
1994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 德國 貝納通
1993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威廉姆斯
1992 曼塞爾(Nigel Mansell) 英國 威廉姆斯
1991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90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89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8 塞納(Ayrton Senna) 巴西 邁凱輪
1987 塞納(Nelson Piquet) 巴西 威廉姆斯
1986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5 普羅斯特(Alain Prost) 法國 邁凱輪
1984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邁凱輪
1983 皮奎特(Nelson Piquet) 巴西 布拉漢姆
1982 羅斯博格(Keke Rosberg) 芬蘭 法拉利
1981 皮奎特(Nelson Piquet) 巴西 布拉漢姆
1980 瓊斯(Alan Jones) 澳大利亞 威廉姆斯
1979 施科特(Jody Scheckter) 南非 法拉利
1978 安德里蒂(Mario Andretti) 美國 蓮花
1977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法拉利
1976 亨特(James Hunt) 英國 邁凱輪
1975 勞達(Niki Lauda) 奧地利 法拉利
1974 費迪帕爾蒂(Emerson Fittipaldi) 巴西 邁凱輪
1973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特里爾
1972 費迪帕爾蒂(Emerson Fittipaldi) 巴西 蓮花
1971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特里爾
1970 林特(Jochen Rindt) 奧地利 蓮花
1969 斯圖爾特(Jackie Stewart) 英國 馬特拉
1968 G-希爾(Graham Hill) 英國 蓮花
1967 胡蒙(Denny Hulme) 紐西蘭 布拉漢姆
1966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布拉漢姆
1965 克拉克(Jim Clark) 英國 蓮花
1964 蘇堤斯(John Surtees) 英國 法拉利
1963 克拉克(Jim Clark) 英國 蓮花
1962 G-希爾(Graham Hill) 英國 BRM
1961 P-希爾(Phil Hill) 美國 法拉利
1960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庫迫
1959 格拉漢姆(Jack Brabham) 澳大利亞 庫迫
1958 豪索恩(Mike Hawthorn) 英國 法拉利
1957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瑪莎拉蒂
1956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藍旗亞/法拉利
1955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梅塞德斯
1954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梅塞德斯/瑪莎拉蒂
1953 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 義大利 法拉利
1952 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 義大利 法拉利
1951 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 阿根廷 阿爾法 羅米歐
1950 法里納(Giuseppe Farina) 義大利 阿爾法 羅米歐

❾ F1的含義和全名

F1賽車是世界上最昂貴、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運動。包含了以空氣動力學為主,加上無線電通訊、電氣工程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實踐的。F是FORMULA的縮寫,即方程式。全稱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1的解釋有很多,可以理解為頂尖車手,頂級賽事,獎金等等。

F1超級駕駛執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國際汽聯)發給的特別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傑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賽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此能力與機會登上這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F1比賽賽程

F1比賽賽程分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上午11-12點及下午1-2點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星期六上午9:00-9:45及10:15-11: 00的自由練習(不計成績);星期六下午1:00-2:00的測時排位賽1(Qualifying);星期日上午9:30-10:00的測時排位賽2;星期日下午2:00的決賽(The Grand Prix)。想要在決賽當天的起跑線上佔有一席之地,必須經過測時排位賽的考驗,在兩次的測時賽內,每位車手測時兩個計時圈,以兩圈的平均成績來比較作為決定決賽的出發排位順序。成績最快的車手可排頭位,稱為P.P.(Pole Position),又稱為「桿位」。在一些路面較狹窄、超車困難的跑道,排位順序對於比賽的結果將有直接的影響。決賽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後在起跑前有 30秒的倒數,由5個一組的燈號所控制,5個紅燈同時熄滅時比賽就開始。賽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羅為特例)或2小時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賽就算結束。最長與最短的賽程分別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與摩納哥站的262.626公里。

F1年度錦標

F1的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於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比賽前八位完賽車手及所屬車隊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積分。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

F1主要車隊

1、邁凱倫車隊
2、雷諾車隊
3、本田車隊
4、法拉利車隊
5、寶馬-索伯車隊
6、豐田車隊
7、紅牛車隊
8、紅牛二隊
9、威廉姆斯車隊
10、世爵車隊
11、超級亞久里車隊

F1車手

F1車手大都是從各級卡丁車賽事,經過F3000,F3等等一系列賽事脫穎而出,進入F1的。但現在也有一些廠商車隊樂意自己挑選、培養人才(因為錢的關系)。

F1車手的體能特質

F1車手是體魄最強健的運動員,因為F1賽車的駕駛方式和車手所必須承受的強大離心力,和駕駛一般車輛有天壤之別,不僅要體能狀態優於常人,更要有沉著冷靜分析的頭腦!

觀察F1車手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看起來幾乎與頭部同樣寬的粗壯頸部,因為在駕駛F1賽車時戴著安全帽的頭部是外露於駕駛艙之外的部分,除了在過彎時必須承受4個G的橫向離心力之外,在剎車時往前的減速力道更超過5個G,在那樣的高離心力狀態之下,頭部+安全帽的重量會變成原來的5倍,約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別強壯的頸部來抵抗離心力,並保持頭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們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極度發達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盤需要約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動力方向盤來減輕車手負擔,但是在高速時空氣下壓力的作用之下,轉動方向盤仍是相當費力,過彎時更需要強壯的手臂來把賽車維持在車手想要的行進路線上,在300公里的比賽過程中,強壯的手臂與手腕是必須的。

此外在過彎時強大橫向離心力,會讓體內血液流向單邊,但此時車手仍需有冷靜的思考才能面對下一個彎道。而起跑時心跳高達每分鍾190下,比賽過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賽車手的心肺功能必須異於常人的強壯。
而身體的耐熱性對F1車手也是重要的,在涼爽的歐洲地區賽站比賽時,駕駛艙內的溫度就可高達攝氏50~60度,雖然不斷補充水分,但將近2個小時的比賽下來身體脂肪的消耗及脫水總和將超過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樣大量脫水的情況會造成休克,而F1車手在下車後卻還能談笑自若。

F1旗語介紹

· 黃旗

黃旗代表前方車道上有障礙物,比如一輛撞壞的或者出現故障的賽車。提醒車手要小心駕駛。如果障礙賽車停在賽道一側,或者障礙物不在賽道上,那麼黃旗會靜止不動。如果障礙物在賽道上,那麼黃旗就會來回搖動,以提醒車手做好准備改變方向。如果賽道被徹底堵賽,那麼會搖動兩面黃旗。出現黃旗的時候不允許超車。如果一名車手沒有認真讀取黃旗的信息,而仍舊以比賽速度開車來到賽道的事故發生地段,那麼這名車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甚至會被取消比賽資格。

· 紅黃條紋旗

紅黃條紋旗代表賽到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較滑,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直到信號旗收回為止。 如果比賽官員揮動紅黃旗幟,代表著前方不遠處就有所謂的濕滑地帶。

· 白旗

當出現白旗的時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駛的車輛。可能是一輛救護車,或者一輛拖車,或者是賽會安全車輛。當看到白旗的時候,車手應該小心駕駛,甚至應該適當減速。

· 紅旗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故提前結束。紅旗會在整個賽道各個位置同時出示,這個時候車手應該回到賽道末端的檢修車道,並在那裡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復比賽,並何時恢復比賽。

· 藍旗

藍旗表示後方有速度更快的車輛正在接近,並且准備超車。那麼車手就應該往一側靠攏,為後來居上的賽車讓路。 在F1比賽中,如果一名車手經過3次搖動綠旗還沒能夠及時為後來的賽車讓出超車路線的話,這名車手將會被處以10分的處罰。

· 綠旗

綠旗表示前方存在的障礙已經得到清除,車手可以重新加速以比賽速度前進,而且還可以超車。

· 黑旗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旗出現,這表示車手在跑完這一圈之後需要向檢修站匯報。當一名車手因為比賽行為不當而需要對其進行管教的時候,或者當車手在比賽中犯規的時候,需要向車手出示黑旗。出現這種信號時,一般來說車手有可能被取消比賽資格,或者受到時間上的處罰。

· 黑底紅圈旗幟

如果車手的號碼顯示在出發線,同時旁邊有黑底紅圈旗出現,這表示車手需要立即與檢修站取得聯系。當比賽官員懷疑車手的賽車存在機械問題而需要檢修的時候,會出示黑底紅圈旗幟。

· 花色方格旗

當出現花色方格旗的時候,表示比賽或者練習賽結束了。這個時候所有車手都要返回檢修車道或者集中到出發區。從這里車手們需要將他們的賽車開到賽前檢錄處,賽車在這里需要被檢測以確保符合比賽的各項規章制度。對於每次比賽的冠軍,將會為他揮舞花色方格旗;對於亞軍以及後來的車手,花色方格旗將會靜止的出示。

F1年度車手及車隊冠軍

年度 冠軍車手 冠軍車隊

2006 F.ALONSO Renault
2005 F.ALONSO Renault
2004 M.SCHUMACHER FERRARI
2003 M.SCHUMACHER FERRARI
2002 M.SCHUMACHER FERRARI
2001 M.SCHUMACHER FERRARI
2000 M.SCHUMACHER FERRARI
1999 M.HAKKINEN FERRARI
1998 M.HAKKINEN McLAREN/Mercedes
1997 J.VILLENEUVE WILLIAMS/Renault
1996 D.HILL WILLIAMS/Renault
1995 M.SCHUMACHER BENETTON/Renault
1994 M.SCHUMACHER WILLIAMS/Renault
1993 A.PROST WILLIAMS/Renault
1992 N.MANSELL WILLIAMS/Renault
1991 A.SENNA McLAREN/Honda
1990 A.SENNA McLAREN/Honda
1989 A.PROST McLAREN/Honda
1988 A.SENNA McLAREN/Honda
1987 N.PIQUET WILLIAMS/Honda
1986 A.PROST WILLIAMS/Honda
1985 A.PROST McLAREN/Porsche
1984 N.LAUDA McLAREN/Porsche
1983 N.PIQUET FERRARI
1982 K.ROSBERG FERRARI
1981 N.PIQUET WILLIAMS/Ford
1980 A.JONES WILLIAMS/Ford
1979 J.SCHECKTER FERRARI
1978 M.ANDRETTI LOTUS/Ford
1977 N.LAUDA FERRARI
1976 J.HUNT FERRARI
1975 N.LAUDA FERRARI
1974 E.FITTIPALDI McLAREN/Ford
1973 J.STEWART LOTUS/Ford
1972 E.FITTIPALDI LOTUS/Ford
1971 J.STEWART TYRRELL/Ford
1970 J.RINDT LOTUS/Ford
1969 J.STEWART MATRA/Ford
1968 G.HILL LOTUS/Ford
1967 D.HULME BRABHAM/Repco
1966 J.BRABHAM BRABHAM/Repco
1965 J.CLARK LOTUS/Climax
1964 J.SURTEES FERRARI
1963 J.CLARK LOTUS/Climax
1962 G.HILL BRM
1961 P.HILL FERRARI
1960 J.BRABHAM COOPER/Climax
1959 J.BRABHAM COOPER/Climax
1958 M.HAWTHORN VANWALL
1957 J.M.FANGIO
1956 J.M.FANGIO
1955 J.M.FANGIO
1954 J.M.FANGIO
1953 A.ASCARI
1952 A.ASCARI
1951 J.M.FANGIO
1950 N.FARINA

❿ f1是干什麼用的

F-1就是FormulaOne的縮寫,中文叫做一級方程式賽車。以共同的方程式(規則限制)所造出來的車就稱為方程式賽車,而其中等級最高者就屬F-1,很多人誤以為四個輪胎外露的單座位賽車都稱為F-1。F-1在現今賽車領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奧運或是世界盃足球賽;目前F-1共有11支參賽車隊,每場比賽最多隻有22位車手上場,每年規劃有16至17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每站比賽可吸引超過10億人次透過電視轉播或其它媒體觀賞這世界頂級的賽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