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錯湖泊是什麼地質地貌
『壹』 納木錯是什麼
納木錯是聞名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千米,總面積為近2000多平方千米,是我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錯藏語為「天湖」之意,位於藏北高原東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峰北麓,西藏自治區當雄和班戈縣境內。納木錯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游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據《措之解說》中記載,納木錯的全名是:「納木錯秋莫·多吉貢扎瑪」。納木錯是第三世紀末和第四世紀初,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大型構造斷陷湖。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線有3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傳說納木錯是綿羊的主護神,所以每逢藏歷的羊年,納木錯將要敞開聖門迎接眾神前來匯集。據傳,天下之眾神按照不同的年份進行輪流匯集,藏歷馬年匯集到崗嘎德斯,猴年匯集到南方的雜日山,羊年則匯集在納木錯。因此人們爭先恐後地前往納木錯朝聖轉經。從藏歷羊年的元月開始到年底十二月止轉湖隊伍終年不斷。既有騎馬轉湖的又有徒步跋涉的,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以轉湖朝聖一次為積大德,並相信也能給自己帶來無限的福。這種心理驅使信徒們不辭辛苦,長途跋涉,日夜兼行地轉湖不止,即便是走不動路的老者或者殘者也乘馬前往,並認為轉得越快功德也越高。所以那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不分晝夜地拚命往前跑,竟能在10天之內轉納木錯一周。
在藏北眾多的湖泊中,人們為何如此篤信納木錯呢?這也許是除了在納木錯周圍有4座古老的寺院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納木錯獨特的山水景色和各種奇石異土及其美妙的傳說給納木錯塗上了神秘的色彩。
納木錯中5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這五座島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千米。此外還有5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島居5個半島之冠。扎西半島位於湖的東側,像是湖岸伸入湖中的一隻拳頭。遠遠望去,它是個小山包,由於山包中間明顯裂開,人們說它是個睡佛,短的一段是腦袋,長的一段是身子,腿側伸入湖中隱而不見。其實,這是個由石灰岩構成的約10平方千米的半島,由於湖水的侵蝕,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裡布滿了鍾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納木錯陰面有18大梁,陽面有18大島。藏北牧人自豪地說:「納木錯美如畫,陰有18大梁,最著名的山樑在陽面,陽有18大島,最著名的島在陰面。」就是說在納木錯湖周圍共有18道山樑,其中除多加山樑在陽面外,其餘都在湖的陰面即南邊。
納木錯共有18個島,其中扎西島在陰面外,其餘諸島均在陽面即納木錯湖的北邊。雖然納木錯海拔達4718米,但島上、湖灘上到處都生長著茂密的牧草和柏樹林。湖島上那些岩洞及樹叢中還有極豐富的水生物,這些水生物給熊創造了一個理想的樂園。
『貳』 納木湖的類別,景色特點和主要物產是什麼
納木湖又稱納木錯,屬於鹹水湖。
納木錯生態旅遊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迎賓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惡洞、扎西寺等。
迎賓石:也稱為是納木錯的門神。相傳納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錯,以保生意興隆。
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及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徵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芷傳寧瑪教派創始人蓮花生丈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
善惡洞:藏傳佛教認為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鑽善惡洞一樣,無論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從此洞中過,反之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的過措。善惡洞只是佛祖給世人敲的警鍾而已。
扎西寺:納木錯的形狀像靜卧的金剛度母,湖的南面有烏龜梁、孔雀 納木錯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黃鴨島、鵬鳥島等18個島,湖的四面還建有4座寺廟,象徵佛教上所說的慍、怒、權、勢。即東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爾瓊白瑪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這些寺廟的牆壁上有許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據傳納木錯是帝釋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視為必去的神聖之地,從古到今香客不斷。
納木錯湖區自然資源豐富,有豐富的水資源、大面積的濕地(擁有依存於高原湖泊的多種典型濕地生態類型),日照充足,太陽能水分豐富。多風是納木錯流域的顯著特點,區域內8級以上大風日每年超過80天,因此納木錯的風能資源亦相當豐富。
納木錯動植物資源豐富。湖的周圍是廣闊無垠的湖濱平原,生長著蒿草、苔蘚、火絨草等草本植物,是天然牧場,全年均可放牧。湖濱平原繞湖四周,每到夏初時節, 納木錯風景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氂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葯材。有蹄類種最普遍的是藏野驢、藏原羚、岩羊和盤羊,雪豹是最能適應高山寒漠環境的食肉獸動物,在雪線附近仍有活動。
納木錯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例如食鹽、鹼、芒硝、硼等,儲藏量都很大。還有代表性的有砂金、錫、銘鐵、油頁岩、玉石、雲母、紫水晶。
納木錯原生的環境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中科院納木錯多圈層綜合觀測研究站設立在海拔4730米的納木錯湖邊,是中國國內海拔最高的長期有科研人員值守的野外觀測站。納木錯站通過對大氣、冰川、積雪、湖泊、生態等方面的長期觀測,為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和綜合評價積累了大量基礎數據。
『叄』 納木錯湖形成原因
大約在距今200萬年以前,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運動,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層版受到擠壓,有權的褶皺隆起,成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間盆地。納木錯就是在地殼構造運動陷落的基礎上,又加上冰川活動的影響造成的。早期的納木錯湖面進非常遼闊,湖面海拔比現在低得多。那時氣候相當溫暖濕潤,湖水盈盈,碧波萬頃,就如同一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不斷隆起,納木錯也跟著不斷上升,加上在距今1萬年以來,高原氣候變是乾燥,湖水來源減少,湖面就大大縮小了,湖泊則被抬升到現在的高度。現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
納木錯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湖水不能外流,是XXX第一大內陸湖。湖區降水衡少,日照強烈、水分蒸發較大。湖水苦咸,不能飲用,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鹹水湖。
『肆』 誰介紹一下納木錯湖
納木錯是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納木錯面積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線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現在的湖面約80餘米。
湖面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里,總面積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錯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游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納木錯的東南部是直插雲霄,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蘭的天、碧藍色的湖、白雪、綠草、牧民的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動人的畫面,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湖泊周圍常有狗熊、野氂牛、野驢、岩羊、狐狸、獐子、旱獺等野生動物棲居,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葯材。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公里。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著無數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裡布滿了瘤鍾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
『伍』 納木錯湖在哪美麗嗎
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鹹水湖。蒙語和滿語稱「騰格里諾爾」,版藏語納木湖意權為天湖。位於拉薩以北當雄縣和榜額縣之間,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距離拉薩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公尺,湖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鹹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湖泊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是第三極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水在不斷退縮,至今湖周圍留有數道古湖岸線,最高一道距湖約有80米。納木錯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湖水含鹽量高,流域范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產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
『陸』 納木錯湖泊在哪個洲
納木措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專狀近似長方形屬,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
早期的科學考察認為,納木措的最大深度為33米,但最近兩年對湖泊的重新測量發現,納木措最深處超過了120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納木措"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裏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柒』 納木湖的主要物產
納木湖
又名「納木錯」為藏語,蒙古語名稱為「騰格裏海」,都是內「天湖」之意。納木錯是容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 納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納木錯位於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
『捌』 納木錯湖在什麼地方
納木錯位於當雄縣,在拉薩東面,車程距離280公里,從拉薩向那曲方向沿著青藏回公路到當雄左拐進去就能到,答納木錯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水域面積遼闊,湖區周邊水草豐茂,牛羊漫山遍野,在這里日出日落星空也是很美的,成為來西藏必須打卡的一個地方;
『玖』 納木錯湖的主要物產
納木錯位於藏北重鎮當雄的西北面。藏語為"天湖"的意思,蒙語稱為騰格裏海。與羊卓雍湖和瑪旁雍措
湖一起,被稱為西藏的"三大聖湖"。
納木錯湖素以海拔高、面積大、景色瑰麗著稱。湖面海拔4718
米,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40平方公里,是西藏自
治區最大的湖泊,是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鹹水湖。湖中有3個
島嶼。東南有由石灰岩構成的半島,發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
橋、溶洞等自然奇觀。納木錯是因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運動凹陷而
成。 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古納木錯面積很大。自全新世以來,因西藏氣候變干,湖泊面積大為縮減,現存古
湖岸線3道,最高一道距現在湖面80米。湖中島嶼,兀立萬頃碧波之中。每年春末夏初,成群野鴨飛來棲息,
使湖濱成為天然蛋場。廣闊的湖濱生長著火絨草、苔蘚、蒿草等草木植物,形成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湖裡
盛產高原細鱗魚和無鱗魚。湖四周原野里有野驢、黃羊、狗熊、狐狸、野兔等野生動物。納木錯還是著名的
佛教聖地之一。傳說它的水源是天宮御廚里的瓊漿玉液,因此,它還被天宮神女當作一面絕妙的寶鏡。伸入
湖心的扎西多半島上的扎西寺,香火旺盛。每當藏歷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來"朝聖",順時針繞湖一周。
『拾』 納木錯是什麼
納木錯是美麗聖潔的湖泊,有各異的風光和浩瀚的星辰,是我最想要駐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