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寧市是什麼地質
1. 湖南那些地方地質是石頭
張家界呀,那邊都是石頭了,很多奇峰異石的呢,你去湖南張家界看一下就曉得了,都是石頭的世界呀,很多石頭的呀。
所以那些地質石頭多著了呀。
2. 常寧冬天有什麼好玩的
常寧市形成了「天堂山之高、天堂湖之秀、財神洞之奇、古民居之幽、西江漂流之趣、中國印山之絕」的旅遊特色。天堂山-西江風景名勝區為湖南省風景名勝區。廟前中國印山成為常寧旅遊新亮點。西江漂流項目整體出售進行深度開發運作較好,被列為2005年湖南旅遊節重點推廣項目。塔山瑤族風情園、廟前地質公園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其中,「古塔培元、印山神韻、天堂湖光、毗峰山色、泉峰曙照、瑤鄉漂趣、義山佛光、新河花洲」被稱為常寧八景。
西江漂流
西江漂流有「中華瑤鄉第一漂」之譽西江河發源於境內海拔1265米的天堂山。漂流起於西江村萬木園,止於蒲竹村蒲竹園,經攔財坡、西江口、蛇形灣、撿寶山等景點,全程約10公里,歷時兩個多小時,灘險灣急,落差高達150米。沿途風光配上轉動的筒車、古老的瑤寨、動聽的瑤歌、美妙的傳說,與兩岸古樸善良、勤勞耕作的瑤寨居民組成一幅美妙的瑤鄉風情漂流畫卷。
天堂湖
天堂湖坐落於常寧市洋泉鎮,庫容6700萬立方,水面寬3700畝,最深處45米,東西水面最寬2公里,南北水面最長7.5公里,是一座集灌溉、防洪、攔沙、發電、養魚和觀光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特大型水庫。主要景點有寨子嶺、回歸島、跑馬坪、慈母峰、觀魚舫、品茶園、卧龍崗、鰲魚頭、田螺形等。與天堂湖遙遙相望的是泉峰山佛教文化勝地——泉峰三寺,即靈峰寺、彌峰寺、泉峰寺。
中國印山
中國印山為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廟前鎮金龍村。「中國印山」為全國首創,這座山把幾千年來的中國璽印圖案摩岩於山石上,使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首期工程匯集了57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包括古代名人名章、現代名人名章,以及歷代名言警句印章、歷代肖形印章,還有書法石刻作品等。
廟前中田古民居
廟前中田古民居始建於永樂二年(1404年),雖經歷數百年的風雨剝蝕,仍保留舊宅100多幢,天井200多個,巷道108條,建築面積達14000平方米。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築特色,又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湖南省保存較完好、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築。
財神洞
財神洞堪稱「地下藝術寶庫」,處於「常桂百里畫廊」的中心,全長約1000多米,主要有財神迎賓、神龍擺渡、玉龍守珠、翡翠懸塔、瑤池仙橋等九大景點。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基本囊括了溶洞景觀的石筍、石柱、石鍾乳、石幔等各種栩栩如生的形態,被譽為一方「擴大的仙山,縮小的盆景」。
培元塔
培元塔始建於1870年,1979年被衡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北側宜水河畔,塔高七層,正門面南,上刻「培元塔」,西、東、北三門依次為「迎紫氣」、「挹青雲」、「洪恩至」。清冽的宜水從塔前緩緩流過,夕陽西照或皓月當空,塔元塔倒映水中,十分壯觀,故有「宜水塔影」、「元塔夕照」、「培元晚月」等佳景。
泉峰山
泉峰山,位於天堂湖畔的群嶺環抱,獨峰高聳,站立峰頂,可以俯瞰天堂湖勝景。自唐代著名道長謝應登棲真於此開始,歷代皆為道教聖地。唐宋以來曾先後在山頂、山腰北山腳處建有泉峰寺、彌峰寺和靈峰寺,氣宇軒昂,庄嚴肅穆,現寺觀已修復。
廟前地質公園
廟前地質公園,為國家AAA級景區,屬地殼上升過程中遭剝蝕而形成的岩溶蝕餘地貌,構景的主要地質遺跡為「溶丘——窪地」岩溶地貌。類型有湖泊、瀑布、湧泉、石林、塔林、石芽、天坑、峽谷、峭壁、窪地、落水洞。象形石景觀主要是一線天、天生橋、中國龍、飲馬石、孔雀迎賓、天狗吠月、舜皇手印等等。
至聖寺
至聖寺為湘南名寺,位於鹽湖鎮內,佔地面積1000餘畝,始建於清順治三年,有400餘年歷史,1975年因修水庫,舊址被淹。1980年,僧人及信眾在原址附近重建寺庵。至聖寺現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等建築物,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素有「義山福地」之美譽。曾有開心祖師凈訥和尚「倒栽柏樹」傳說,境內風景幽雅秀麗,有五子峰之險,聖竹林之幽,五龍湖之秀,更具曬經石、量金斗、一線天等奇特景觀。
3. 湖南省這些年有什麼地質變化
自第三紀末以來的新構造運動,湖南普遍存在,跡象明顯。主要體現為第四紀沉積建造的發育,斷裂、隆起、拗陷等構造形態和山地、平原多級剝夷面和河流階地地貌的發育,以及高程變化,現代文物、古跡歿入地下,大量溫泉沿斷裂帶出露等。湖南新構造運動基本分為間歇性不均衡升降運動和斷裂運動兩大類。
①升降運動
從目前地貌形態反映出省區東、西、南三面為山地環繞,它們是
喜馬拉雅晚期運動強烈上升的結果。這些山地地區中發育了多級夷平面,沿河發育多級階地,顯示地殼間歇性上升;北部洞庭湖地區強烈下降,形成了廣闊的第四紀巨厚的堆積平原區。第四紀以來,本區的升降幅度,按周緣階地標高與第四系沉積厚度估算,可達430m以上。因此,自第四紀以來,湖南地殼升降是較強烈的,總的格局是西升東降、南升北降。同時,大面積的緩慢抬升和沉降尤為顯著,是湖南新構造運動的主要形式,並且具有明顯的繼承性和間歇性。升降運動形式可分為拱形隆起、掀斜運動及拗陷與斷陷,顯現於省區各地。
②斷裂運動
新構造斷裂活動分兩種,即第四紀成生的新斷裂和挽近期仍繼續活動的老斷裂。這兩種斷裂在全省各地皆普遍可見。這些活動性斷裂大部分屬新華夏系構造成分,部分為華夏系構造部分,少量為東西向構造成分。喜馬拉雅晚期以來,它們都顯示了不同程度的活動性。
4. 求文檔: 衡陽市常寧市區域地質概況
1.常寧市歷史
常寧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就有原始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楚人開始移居這里。漢代境內居民已掌握采礦和提煉銀的簡單技術。三國初期,這里為吳蜀爭奪之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耒陽縣舂陵水以西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公元39 5年)並新平入新寧,始奠定今市之基廓。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常寧縣。1996年11月1 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
2.位置/地貌
常寧市位於湖南省南部,衡陽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桂陽縣相連,西與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衡南二縣相望。地處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市區中心位於北緯26°24′,東經112°23′。常寧市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分布,南部是南嶺山簇余脈的塔山和大義山,分別呈北東、南北走向,兩山之間夾有廟前——西湖的低平谷地,成為常寧市與桂陽縣交通孔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800——1000米的山峰63座,群峰巍峨,構成南部的天然屏障,為第一級階梯。北部的平原。丘陵交錯,海拔大約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為第二階梯。地貌類型以崗地、山地、平原為主,山地佔總面積25.56%,丘陵佔17.01%,崗地佔27.78%,平原佔25.41%,水面佔4.24%。
3.交通
市區北距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75公里,東距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各50公里,「三南公路」(湘南、贛南、閩南)東西橫穿境內,京港澳復線衡武高速公路縱橫南北、益(陽)婁(底)衡(陽)高速公路連接西北,三南高速貫穿東西,衡昆高速公路常寧連接線已於2003年底建成通車,1811省道東西縱橫市境,1807省道南北貫穿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干線網路,全市各鄉村均有公路通達,湘江沿市區北部流過,水路運輸可達長江和沿海口岸。
4.歷史沿革
常寧歷史悠久,據清同治《常寧縣志》記載:周朝以前屬荊,戰國時屬楚,秦漢時屬耒陽縣,三國吳孫亮析耒陽西南地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396年)並新平於新寧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新寧為常寧,屬衡州。五代及宋屬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州,無領地,屬湖廣行省領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為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屬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屬衡陽道。民國11年(1922年)廢道,直屬湖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12日常寧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屬湖南省衡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湖南行政區。1954年7月仍屬衡陽專區。1983年7月屬衡陽市。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由衡陽市代管。
1996年,西嶺、廟前、勝橋先後撤鄉設鎮,並各增設1個居委會。是年未,全縣下轄7個鄉、16個鎮:宜陽鎮、三角塘鎮、白沙鎮、松柏鎮、羅橋鎮、板橋鎮、官嶺鎮、柏坊鎮、洋泉鎮、鹽湖鎮、煙洲鎮、蔭田鎮、新河鎮、西嶺鎮、廟前鎮、勝橋鎮、大堡鄉、蘭江鄉、江河鄉、宜潭鄉、彌泉鄉、蓬塘鄉、蒲竹瑤族鄉。村、組、居民小組無變動。
常寧市轄16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795223人。
5. 常寧市蓬塘鄉是什麼地質地層
田市、新田、山歧,沙塘,生豐,天江,五塘,滿州…
6. 誰知道湖南省常寧市地理位置、氣候、海拔多少。
去這里看吧,很詳細 http://ke..com/view/589256.htm
常寧添加義項 設置 這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中選擇瀏覽
1.常寧市常寧市 2.清朝恭親王清朝恭親王 3.西安長安常寧新區西安長安常寧新區 4.原哈爾濱機電專科學校校長原哈爾濱機電專科學校校長 1.常寧市 編輯本義項已為您重定向至該詞條,更多含義請查看常寧市。
常寧網路名片
常寧市位置圖常寧市北距衡陽市65公里,東距武廣高鐵的耒陽西站30公里,距耒陽市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各50公里,「國道三南公路」(湘南、贛南、閩南),京港澳復線衡桂高速公路、衡武高速公路、益婁衡高速,常茶高速,衡昆高速公路常寧連接線,1811、1807省道,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干線網路,全市各鄉村均有公路通達,湘江沿市區北部流過,水路運輸可達長江和沿海口岸,京廣光纜穿越常寧全境。為『中國油茶第一市』、著名的「杉木楠竹之鄉」、施行『公交免費』的宜居城市、全國第二批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級城市。
中文名稱: 常寧
外文名稱: Chang Ning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湖南省衡陽市
下轄地區: 松柏鎮,新河鎮,蔭田鎮,宜潭鄉
政府駐地: 常寧市群英路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區碼: 4215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東南部,衡陽市西南部
面積: 2052平方千米
人口: 86萬(2009年)
方言: 常寧話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①西江漂流②天堂湖③中國印山④廟前中田古民居⑤財神洞⑥培元塔
車牌代碼: 湘D
美譽: 油茶之鄉,杉木楠竹之鄉
目錄
地理位置
地貌
水文
氣候
土壤
交通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土地資源
水資源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人口狀況
礦產資源
農產資源
經濟現狀
工業發展
農村經濟
城市建設
第三產業
重點項目
招商引資
社會事業
地方名人
機構設置市委工作機構
市委部門管理機構
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群團組織
人大工作機構
政府工作機構
政府議事協調機構
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政府部門管理機構
其他正副科級事業單位(加單位為掛牌單位)
政協工作機構
垂直管理單位
省市駐常企業
旅遊資源旅遊概況
①西江漂流:
②天堂湖:
③中國印山:
④廟前中田古民居:
⑤財神洞:
⑥培元塔:
⑦泉峰獨秀
⑧廟前地質公園
常寧八景一、古塔培元
二、印山神韻
三、天堂湖光
四、毗峰山色
五、泉峰曙照
六、瑤鄉漂趣
七、義山佛光
八、新河花洲
地理位置
地貌
水文
氣候
土壤
交通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土地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狀況礦產資源農產資源經濟現狀工業發展農村經濟城市建設第三產業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社會事業地方名人機構設置
市委工作機構 市委部門管理機構 市委直屬事業單位 群團組織 人大工作機構 政府工作機構 政府議事協調機構 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政府部門管理機構 其他正副科級事業單位(加單位為掛牌單位) 政協工作機構 垂直管理單位 省市駐常企業旅遊資源
旅遊概況 ①西江漂流: ②天堂湖: ③中國印山: ④廟前中田古民居: ⑤財神洞: ⑥培元塔: ⑦泉峰獨秀 ⑧廟前地質公園常寧八景
一、古塔培元 二、印山神韻 三、天堂湖光 四、毗峰山色 五、泉峰曙照 六、瑤鄉漂趣 七、義山佛光 八、新河花洲展開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常寧市位於湖南省南部,衡陽市西南部;地處衡陽盆地南緣與南嶺北向余脈交接地帶,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桂陽縣相連,西與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衡南二縣相望。地處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市區中心位於北緯26°24』,東經112°23』。常寧市面積2046.6平方公里,為衡陽市7縣(市)中的第5位,全省縣、縣級市中的第52位。常寧市轄
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1個風景名勝管理區。
編輯本段地貌
常寧市境內地質地層復雜,自古生界的寒武繫到新生界的第四系,除新生界第三系外,均有出露。岩石以沉積岩為主,約佔80%,出露於古生界至新生界的不同地質時期,火成岩分布較小,有數十個岩體出露,面積約428平方公里,以花崗岩為主,伴有中偏酸性的花崗閃長岩和少量基性煌斑岩,玄武質珍岩等。大地構造,屬於華南加里東褶皺區,即華南褶皺系湘南耒(陽)——臨(武)南北褶皺帶的北端,衡陽斷陷盆地的南緣,分為加里東構造層、海西一印支構造層、燕山構造層。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形分布,南部是南嶺山簇余脈的塔山和大義山,分別呈北東、南北走向,兩山之間夾有廟前——西湖的低平谷地,成為常寧市與桂陽縣交通孔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1000米以下至100米的山峰63座,群峰巍峨,構成南部的天然屏障,為第一級階梯。北部的平原,丘陵交錯,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為第二階梯。境內地勢類型分山地、丘陵、平原三種,其中山地面積、丘陵面積、平原面積分別佔全市總面積的37.6%、26%和37.4%。氣候,因地處南嶺南北側,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因塔山、大義山綿亘南部,中部低盆,有利空氣滯留,春秋天氣多變。各年度降水量、氣溫、日照等氣象要素變化無常。
編輯本段水文
常寧市水系完整,河網稠密。河川徑流量主要由雨水補給,汛期降水較集中,非汛期降水偏少,豐枯流量懸殊,年水位變幅大,一般高水位出現於4—7月,低水位出現在10月至次年2月。湘江幹流水位變幅達11.00—15.51米,約平均流量為1370秒立方米,最大流量為181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為30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為487.4億立方米,徑流時空分布總趨勢與降水量分布相同,徑流量多集中在春夏兩季,4—7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量的60%以上,多年平均含沙量一般為0.1--0.5 kg/m3,幹流低於支流。境內湘江段及其支流宜水,潭水、浯水、舂陵水等天然水質好,PH值大都在7.2左右。
編輯本段氣候
常寧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由於受域內大氣候影響,加之境內地形復雜,各年度降水量、氣溫、日照等氣象要素變化無常。
編輯本段土壤
全市土壤分為地帶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共9個土類,22個土屬,233個土種。地帶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黃棕壤、黃壤、紅壤。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全市以水稻土、紅壤土、紫色土、黃壤土面積較大,分布甚廣,利用率最高。
編輯本段交通
市區北距交通樞紐衡陽75公里,東距耒陽市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國道三南公路橫穿東西,省道214線縱貫南北,衡棗高速公路與域區一線相連;湘江沿市縣級域西北流過,水上運輸可
達長江和沿海口岸,公路網路普及村村寨寨,京廣光纜穿越常寧全境。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常寧歷史悠久,據清同治《常寧縣志》記載:周朝以前屬荊,戰國時屬楚,秦漢時屬耒陽縣,三國吳孫亮析耒陽西南地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396年)並新平於新寧縣,屬衡州。南北朝屬衡陽王國,隋朝屬衡州總管府。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新寧為常寧,屬衡州郡。五代及宋屬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州,無領地,屬湖廣行省領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為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屬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屬衡陽道。民國11年(1922年)廢道,屬湖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駐衡陽)。 1949年10月12日常寧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屬衡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湘南行政區(駐衡陽)。1954年7月屬衡陽專區。1983年7月屬衡陽市。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由衡陽市代管。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新中國成立後,常寧設10區174鄉。 1952年12月設11區、2鎮、172鄉。 1956年6月撤區並鄉,全縣設2鎮45鄉。 1958年撤鄉,實行政社合一,全縣設15個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設9區2鎮。 1978年,常寧縣設9個區,2個區級鎮,59個人民公社,919個生產大隊。 1982年恢復白沙鎮、柏坊鎮。 1984年實行政社分設,鄉設鄉人民政府,鄉以下的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鎮以下仍設居民委員會與居民小組。同年,柏坊鄉並入柏坊鎮。 1985年5月,撤銷蔭田、湖亭、板橋3鄉,設立蔭田、鹽湖、板橋3鎮。8月,將塔山鄉置蒲竹瑤族鄉。12月撤銷洋泉鎮,大市鄉改名為大市坪鄉。 1986年12月,撤銷官嶺、新洲2鄉,設立官嶺、新河2鎮。 1990年,全縣共設9個區,3個區級鎮,7個鄉級鎮,51個鄉,1個瑤族鄉。 1991年,全縣共設9個區,3個區級鎮,7個鄉級鎮,51個鄉,1個民族鄉,710年村民委員會,43個居民委員會。 1993年12月撤銷三角塘、煙洲、羅市3鄉,設立三角塘、煙洲、羅市3鎮。 1995年5月,常寧縣開展撤區並鄉工作。根據省民政廳5月3日湘民行發[1995]53號《關於常寧縣撤區並鄉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縣委縣政府於5月19日宣布,撤銷宜陽、柏枋、水口山、蔭田、羅橋、板橋、官嶺、洋泉、新洲9個區公所,保留鹽湖鎮行政建制,將城關鎮改名為宜陽鎮,將其餘的61個鄉鎮撤並調整為23個鄉鎮,即宜陽鎮、松柏鎮、白沙鎮、官嶺鎮、洋泉鎮、柏坊鎮、蔭田鎮、鹽湖鎮、羅橋鎮、新河鎮、板橋鎮、三角塘鎮、煙洲鎮、西嶺鎮、勝橋鄉、廟前鄉、宜潭鄉、蘭江鄉、彌泉鄉、蓬塘鄉、大堡鄉、江河鄉、塔山瑤族鄉,下轄706個村,52個居民委員會,7155個村民小組,233個居民小組。 1995年12月撤銷西嶺鄉設立西嶺鎮。 1996年3月撤銷廟前、勝橋2鄉,設立廟前、勝橋2鎮。並各增設1個居民委員會。是年末,全縣下轄7個鄉、16個鎮,村、組、居民小組無變動。 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常寧撤縣設市沿至今。 2004年,常寧市轄16個鎮,7個鄉(含1個瑤族鄉)。下設73個居委會及350個居民小組和707個村委會及7715個村民小組。 2008年,撤銷宜陽鎮,設立宜陽、泉峰、培元三個街道辦事處,松柏鎮析出水口山街道辦事處,洋泉鎮析出天堂山風景名勝管理處,是年常寧市轄15個鎮7個鄉5個辦事處,即松柏鎮、柏坊鎮、煙洲鎮、蔭田鎮、白沙鎮、西嶺鎮、鹽湖鎮、三角塘鎮、羅橋鎮、廟前鎮、板橋鎮、勝橋鎮、洋泉鎮、官嶺鎮、新河鎮、宜潭鄉、蓬塘鄉、蘭江鄉、大堡鄉、江河鄉、彌泉鄉、塔山瑤族鄉、宜陽街道辦事處、泉峰街道辦事處、培元街道辦事處、水口山街道辦事處、天堂山風景名勝管理處。 2009年從常寧市松柏鎮析出三香、松陽、新華、青年、蔬菜、松柏等6個建制村和松化、煤機、沿江、開源、松柏、三園、文明路、小州、常青、松陽、大橋、興源、運輸、航運、焦廠、渡東、渡西、永紅、歐家洲、鯰魚等20個社區居委會,設立水口山街道辦事處。新設立的水口山街道辦事處轄6個建制村、2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7.95平方公里,總人口2.82萬人,辦事處機關駐朱家灣。 行政區劃調整後,松柏鎮轄18個建制村、6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50.55平方公里,總人口4.04萬人。 常寧市轄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1個風景名勝管理區: 宜陽街道、培元街道、泉峰街道、水口山街道辦事處; 天堂山風景名勝管理區; 柏坊鎮、松柏鎮、煙洲鎮、蔭田鎮、白沙鎮、西嶺鎮、鹽湖鎮、三角塘鎮、洋泉鎮、廟前鎮、羅橋鎮、板橋鎮、勝橋鎮、官嶺鎮、新河鎮; 宜潭鄉、蓬塘鄉、蘭江鄉、大堡鄉、江河鄉、彌泉鄉、塔山瑤族鄉。 常寧市人民政府駐宜陽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046.6平方千米,總人口86萬人(2009年)。
編輯本段土地資源
常寧市土地面積2046.6平方公里[1],摺合204660公頃,占總面積的2178%;平原520平方公里,折5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25.41%;丘陵348平方公里,折3.48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7.01%;水面86.8平方公里,折8680公頃,占總面積的4.24%。按土地自然屬性分:宜農耕地37910公頃,占總面積的18.52%;宜林地面積91950公頃,占總面積的44.1%;內陸水域14440公頃,占總面積7.05%;園地面積4180公頃,占總面積的2.06%。全市土壤分為地帶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共10個土類,22個亞類,233個土種,地帶性土壤主要有山地草甸土,黃棕壤、黃壤、紅壤;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全市以水稻土、紅壤土、紫色土、黃壤土面積較大、分布甚廣,利用率最高。土壤的地域分布具體是:水稻土呈樹枝展布於海拔200米以下的崗平河谷地帶;分布在境內各地,約占土壤總面積的20.84%;紅壤土呈帶狀或斑狀分布,廣泛分布海拔750米以下的山、丘、崗、平地,是市內主要土類,約占土壤總面積的56.54%;其中紅壤亞類約占紅壤土類的四分之一,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土壤呈棕紅色;黃紅壤亞類分布在海拔500—750米之間,土壤呈黃紅色,紫色土類集中分布在境內西北丘陵地帶,約佔全市土壤面積的14.24%;黃壤土類主要分布在海拔750—1000米之間的山地,約佔全市土壤面積的5.36%;黑色石灰土土類,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頂部位的岩隙低處,約佔全市土壤面積1.2%;黃棕壤土類主要分布於在境西南山區海拔1000—2000米之間的山地,佔全市土壤面積的0.98%;河潮土土類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台階地,佔全市土壤面積的0.51%;紅色石灰岩土土類主要分布在境東南石灰山麓坡地、谷地或剝蝕階地,面積約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0.25%;山地草甸土土類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頂開闊部位,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0.08%。
7. 湖南常寧怎麼樣
常寧市位於湖南省南部,衡陽市西南部;地處衡陽盆地南緣與南嶺北向余脈交接地帶,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桂陽縣相連,西與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衡南二縣相望。地處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市區中心位於北緯26°24』,東經112°23』。 常寧市總面積20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達120萬(2010年),常寧市轄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1個風景名勝管理區。市區北距湖南省大城市——衡陽市75公里,東距武廣高鐵30公里,距耒陽市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各50公里,「國道三南公路」(湘南、贛南、閩南)東西橫穿境內,京港澳復線衡武高速公路、益(陽)婁(底)衡(陽)高速公路縱橫南北,常茶高速貫穿東西,衡昆高速公路常寧連接線已於2003年底建成通車,1811省道東西縱橫市境,1807省道南北貫穿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干線網路,全市各鄉村均有公路通達,湘江沿市區北部流過,水路運輸可達長江和沿海口岸,京廣光纜穿越常寧全境。2009年,常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5億元,增長14.9%;完成財政總收入6.41億元,增長22%。常寧市區建成區面積為3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0萬。為『中國油茶第一市』、著名的「杉木楠竹之鄉」、施行『公交免費』的宜居城市、全國第二批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級城市。2003年,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共審批內外資項目88個,投資總額4.7億元,同比增加3.2億元,實際利用內外資3.6億元,同比增加2.8億元,列衡陽市第三名。2004年,招商引資在總量和大項目上有明顯突破。全市審批註冊外資企業9個,實際利用外資1600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86個,到位內資9.6億元。其中超百萬美元外資項目3個,超千萬元內資項目26個。列衡陽市第二名。2005年來,全市審批外資項目5個,實際利用外資1690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78個,實際到位資金7.68億元;進出口總額120萬美元。香港客商左金鶴興建的通達電子製品有限公司、福建客商謝建勝興建的金馬礦業公司、浙江客商紀眾鑫興建的眾鑫機械有限公司、廣東客商何立軍興建的利豐玩具廠、中南大學功能材料物理研究所興建的礦粉廠等一批內外資企業全面開工開業。 常寧有天堂山--西江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天堂山自然風景區、天堂湖水上游樂區、西江瑤族風情區、廟前溶洞及石刻景觀區。景區內地形地貌奇特,風光旖旎迷人,民族風情濃郁。自1996年旅遊開發以來,已初步形成了「天堂山之高、天堂湖之秀、財神洞之奇、古民居之幽、西江漂之趣、中國印山之絕」的旅遊特色,塑造了 「山水天堂、印章王國、魅力瑤寨」的旅遊形象。2002年7月,我市天堂山-西江風景區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6年5月,廟前景區成功申報為省級地質公園。12月18日,中國印山文化旅遊區成為我市第一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旅遊線路有:衡陽—常寧市區—天堂湖—西江漂流—天堂山國家森林公園三日游、廟前—彌泉—塔山線路。 簡單說,常寧在湖南省的縣級市裡面屬於二流,不算富裕,社會發展一般,生活質量也是中游,公共服務質量中等,但是所謂的公交免費算是獨樹一幟。娛樂業也只是中下等。 好玩又便宜的娛樂場所比較多,房價在1500左右。
8. 湖南常寧怎麼樣 生活治安!!等
我就是常寧市人,常寧前幾年不怎麼樣,但是近幾年來發展非常快,隨著新修德回幾條高速公路通過常寧,答常寧市每年都在擴展,新的樓盤酒店超市也是越來越多,常寧市的公交車也全都是免費的,可以說是全國第一個免費公交車城市,這個電視台都有報道,很多城市的領導人都來過常寧考察。為『中國油茶第一市』、著名的「杉木楠竹之鄉」、施行『公交免費』的宜居城市、全國第二批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級城市。旅遊勝地有全世界聞名的中國印山,其次是西江漂流,天堂湖,廟前中田古民居,財神洞,培元塔,泉峰獨秀,廟前地質公園等。常寧市位於衡陽市西南部,總面積20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達120萬(2010年),轄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1個風景名勝管理區。近兩年也有很多商人來常寧投資辦廠。從古到今,常寧生活相對是比較安寧的,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常寧的意思就是非常安寧的意思。
9. 湖南省常寧市是個好地方嗎>>>>
常寧,北瞻衡岳,南依南嶺。享有'魚米之鄉'、'油茶之鄉、''有色金屬版之鄉'、'世界鉛都'等美權譽。天堂山--西江風景名勝區為湖南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常寧市南部,湘江中游南部,距衡陽市區85公里,總面積120平方公里。整個風景區由天堂山自然風景、天堂湖水上樂園、西江瑤族風情、廟前溶洞及石刻景觀等四個景區組成,景點100多個,集雄、奇、險、秀、趣於一體。旅遊項目的特色是集參與性和觀賞性為一體,能夠讓遊客真正感受到驚險刺激與新奇快樂。主要景點項目有西江漂流、民俗風情表演、龍潭瀑布、財神洞、古龍洞、廟前民居、海己灣石林、野豬林、中國印山、天堂湖泛舟、天堂湖水上飛傘、泉峰三寺、康家戲台、培元古塔等等。 天堂山旅遊區 門票:( 免免 )而且公交車都免費。
10. 湖南的地勢和地質有關資料
湖南位於我國東南腹地,長江中游,是連接東部沿海省與西部內陸省的橋梁地帶。處於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之間。全省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區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內最大河流為湘江,而簡稱「湘」。 湖南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開口的馬蹄形盆地。境內山地約總面積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約佔一半。主要山脈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羅霄山及南嶺山脈。省內最高峰為炎陵縣的酃峰,海拔2122米;最低點為臨湘市的黃蓋鎮,海拔21米。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匯聚洞庭湖,經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
全省土地總面積約為31774.35萬畝,其中51%為山地, 7%為盆地,13%為平原,15.4%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4%。海拔[1]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積占總面積的9.9%,l000米以上的占總面積的4.3%,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間。2004年全年凈減少耕地17263公頃,其中生態退耕16981.23公頃,災毀耕地454.47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1112.49公頃,其他原因減少耕地246.92公頃。全年建設佔用耕地4161.69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5694.2公頃,建設佔用耕地實現占補平衡,長沙的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