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山西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山西屬於什麼地質地貌

發布時間: 2021-02-16 17:04:16

Ⅰ 山西省是什麼地形

山西表裡山河,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

Ⅱ 山西位於什麼地形區和形成的原因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版110°14'~114°33'。
原因:山西地形權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
從地形看,是一個由許多復雜山脈構成的高台地。 山西,山脈很多。山脈延綿起伏,丘陵起伏,溝壑縱橫,雄險巍峨。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
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因而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距海不遠,但因山脈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14℃,晝夜溫差大,

Ⅲ 山西省屬於什麼地形

雙塔寺、中華傅山園、晉祠園林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專、高原、盆地、台地屬等多種地貌類型。山區、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間。最高點為五台山的北台葉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
山西表裡山河,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東界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亘北嶽恆山、五台山,南聳中條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兩大水系。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於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長,全長659公里。被稱為中華民族文化搖籃的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入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途經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

Ⅳ 山西屬於哪個地形區

地形以黃土高原為主,地形區應該是華北地區

Ⅳ 山西的地形特點是什麼

山西地形較為復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東部是以太行山脈為主體的塊狀山地,西部是以呂梁山為主架的黃土高原,中間是一串珠狀盆地。山西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徵;冬季長而寒冷乾燥;夏季短而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南部運城盆地和黃河谷地熱量豐富,北部熱量最低。山西各地降水量懸殊,雨多年雨量為雨少年的2~3倍。由於降水變化大,地表又缺乏植被,故旱情普遍。

山西

Ⅵ 山西的地形以什麼為主

山西的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

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專山地、丘陵佔80%,高屬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佔20%。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與其東部華北大平原相對比,呈現為強烈的隆起形勢。

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台山葉頭峰,海拔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峰;最低處為南部邊緣運城垣曲縣東南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境域地勢高低起伏異常顯著。

(6)山西屬於什麼地質地貌擴展閱讀:

山西的位置境域: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毗連。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間距較長,縱長約682千米。

最南端在芮城縣南張村南,北緯34°34′;最北端在天鎮縣遠頭村北,北緯40°44′。東西間距較短,寬約385千米:最東端在廣靈縣南坑村東,東經114°33′;最西端在永濟市長旺村西,東經110°14′。全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西

Ⅶ 山西省運城市屬於什麼地形

盆地啊~

Ⅷ 說一說我們山西省有什麼樣的地形

說一說我們山西省有什麼樣的地形
山西的地形主要是高原,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

Ⅸ 山西的地形是怎樣的

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東部,北界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隔黃河與陝西省相望,南抵黃河與河南省為鄰,東依太行山與河南、河北兩省毗連。省境輪廓大體呈平形四邊形,介於東經110°15′-114°33′,北緯34°34′-40°43′之間,南北長628公里,東西寬385公里,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土地面積的1.63%,總人口3300餘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4%。省會太原,省政府駐太原府東街。

山西省歷史悠久,「西侯度遺址」證明,遠在100餘萬年前,華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這里。"相傳堯都平陽(臨汾)、舜都蒲坂(永濟)、禹都安邑(夏縣)曾建於此。周成王曾封其弟叔虞於唐堯之地,史稱「桐葉封弟」,不久又改唐稱晉,春秋時代,晉國強盛,為「春秋五霸」之一,此自山西省始有「晉」稱,晉國郡縣是中國郡縣最早見於文獻的地區之一。戰國初期,「三家分晉」,韓、趙、魏與秦、齊、楚、燕並稱「戰國七雄」,趙都晉陽,韓都平陽,魏都安邑,史稱「三晉」。

山西省境內山巒疊嶂,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東部太行山、西部呂梁山縱貫南北,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恆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條山散列其間。受地勢影響,全省100多條河流分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

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

山西省地處南北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

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

山西省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參等。

Ⅹ 山西的地形特點是啥

中游峽谷之間,位在我國三大
階梯狀地形上第二階梯中部的
前緣地帶,偉然屹立於華北內大
平原的西側。通常被認為是容我
國黃土高原的一部分,而實質
上它的主體是一個有黃土覆蓋
的起伏較大的山地型高原,稱
為「山西高原」。
其地勢特點有七點:
1.高差懸殊挺撥高聳.
2.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3.南低北高呈階梯狀抬升.
4.黃土廣布地面侵蝕強烈.
5.山巒重疊山脈走向橫斷.
6.山脈交錯構成山結.
7.兩大分水嶺河流周邊輻射.東面有太行山脈.西面是中條山,呂梁山與秦嶺大巴山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