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找地質隊看水源
Ⅰ 求助會探測水源和打井的技術人才!!!
聯系地礦或者煤田部門的物探電法隊就可以找水,他們也有可以打水的鑽機!沒有地質資料的話費用應該不便宜!不過出水率率高!
介紹一家:山東煤田地質局數字測井站0538-8573727
Ⅱ 紅層找水、打井是怎麼回事紅層里為什麼會有水紅層里的水用完了怎麼辦紅層里的水干凈不幹凈
天上掉下了粑粑
2005年11月 5日下午四點,記者來到了南充市嘉陵區文峰鎮二村三社——紅層丘陵區找水打井最早的探索地。
同任何新生事物剛誕生時的情景一樣,利用小水井解決世代缺水難題的探索,群眾對它的態度也是經歷了由懷疑到支持、再到強烈要求參與的過程。
軍人出身的南充市國土資源局地質環境科科長柯陽濤,向記者介紹了當時進行探索的艱難情景:
在地質隊來找水打井前,當地一位群眾曾請來一名頗有名氣的風水先生看地,花了 1500多元,連續打井兩口,但滴水未見。這事傳開後,再也沒有人願意花錢打井了。聽說地質隊要來找水打井,沒有一個人相信能成,都說,祖祖輩輩都沒辦到的事,他們能辦到?天上真的能掉粑粑(餅類食物)啦?信不得哦!
地質隊員們到群眾家裡宣傳,有人就說:「明明是推銷水泵、水管的嘛,千萬莫上當。」
地質隊員沒有退縮,繼續苦口婆心地宣傳:地質隊找水是以科學調查為依據的,打試點井的錢也由政府出,打成了你們受益,打不成也不會要大家掏一分錢。
事實勝於雄辯,當看到地質隊真的打出水來後,就都要求打井了。有時上一口井剛終孔,下一家就把機器抬到了自家門口,生怕錯過了這「天上掉下的耙耙」。
找水雖說是地質隊的看家本領,但在四川省的紅層丘陵區找水,對地質隊伍來說仍是一場考驗。與富含地下水的區域不同的是,紅層地區的地質構造對地質隊提出的要求幾近苛刻,他們必須准確確定地下風化裂隙帶的區域和深度,而風化裂隙帶的厚度僅有 10~30米。井位和井深的確定,是關系找水成敗的關鍵:井位偏了,就有可能打在地下水分布區外;井如果打深了,就會打進膏鹽層,水所含鹽分及礦化度就會太高,不符合飲用水標准。
了解到四川省地勘局進行的紅層丘陵區找水打井探索中所遇到的這些難題後,中國地調局立即將其列入到西部缺水區找水專項中,並在 2001年安排專項經費 160萬元,讓四川地調院擴大試點范圍,在南充選擇不同的地質構造單元,結合典型地貌進行打井試驗,研究風化裂隙帶的分布規律。 2002年,又安排 140萬元,進一步擴大了試點縣市。
四川地勘局成都水文隊經過近三年的試點探索及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基本弄清了紅層丘陵區內風化裂隙帶的分布規律,即它在一定的深度范圍內的分布是不確定的,一般成網狀分布,其間還有不同的填充物,但是它卻有分布面廣、斷層少並呈平緩舒緩狀展開的規律。這一認識為四川省後來全面開展紅層丘陵區找水打井工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大規模開展紅層丘陵區找水打井工程後,地勘局充分利用以往區域性水文地質普查成果,通過逐個流域、逐村逐戶的水文地質調查,並根據大量的地質、地下水水量和水質資料,以及在試點中獲得的對風化裂隙帶的認識,在進行科學評價後,劃定了宜井區與非宜井區,並通過 GPS衛星定位,確定了「一戶一井」規劃井的位置,做到了「規劃到村,布井到戶」。
在這一工作中,地質隊伍共投入專業調查組 106個,遙感解譯面積 98264.48平方公里,調查面積 88683.70平方公里,採集測試水樣 2955組(件),開展抽水試驗 3142層次,實施示範井 92012口,布設規劃井 628990口。建立了 71個縣地下水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全過程動態管理的「空間資料庫和信息系統」,這一系統包括「一戶一井」的數據。與此同時,他們還開展了遙感解譯、資源計算與評價、水質安全、生態保障等專題研究工作,以為全國更多的紅層丘陵區實現找水突破或開展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現在,四川省已經有 145萬嚴重缺水群眾喝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水文地質專家文冬光博士對記者說,四川紅層找水的成功,對解決我國南方紅層區飲水難問題,具有重要示範意義。據他介紹,南方紅層丘陵涉及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和、重慶等省(市、區),面積達 43.5萬平方公里、人口 1.5億,其中缺水人口達 3750多萬人。四川的成功實踐,為解決南方紅層丘陵區缺水群眾的飲水困難,提供了新的思路。
Ⅲ 地質隊用什麼東西看到地下面去
方法
主要有坑、槽探、鑽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版或機械方式進行挖權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觀察岩土層的天然狀態以及各地層的地質結構,並能取出接近實際的原狀結構土樣。
鑽探
是指用鑽機在地層中鑽孔,以鑒別和劃分地表下地層,並可以沿孔深取樣的一種勘探方法。鑽探是工程地質勘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勘探手段,它可以獲得深層的地質資料。
地球物理勘探
簡稱物探,它是通過研究和觀測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變化來探測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等地質條件的。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電勘探、交流電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聲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Ⅳ 自己打井'怎樣根據地質表皮判斷地下水源
bh不好判斷。看看別人打井位置與出水量。根據岩石走向定位
Ⅳ 在陸地上怎麼尋找水源地
探險常識:看地圖找水源
一般的露營地都可以找到水源,它是露營時不可或缺的東西。在國內的山地里,到處可見清澈的水源,不但於凈而且味道甜美。
通常用來評鑒露營地的水源是否理想的條件有兩個:
1.清潔的程度。
2.水源離露營地的遠近。
無論多麼充沛的水源,其上游如果有小屋,或者水源附近曾經做為營地的話,那麼水源一定被污染過,所以千萬不要直接飲用。
我們都知道湍急的流水有自凈作用。可是由於露營季節時,人們都湧向山地,因而污染了水源,使得河流的自凈作用消失殆盡。如果有人在其四周居住,水源就更不清潔了。
登山時,應該充分地研究地圖,以了解山中水源的狀況。通常沼澤或山谷中,沒有鋪設道路或人工設施的地方,其附近的水源比較干凈。假如發現河流中凸出水面的沙土上,附著銹狀物或油污時,或者有異味發出的話,就不適合飲用了。
在水源極少時,不妨考慮飲用池塘或回地積水處的水。如果水面沒有水泡或呈現污濁狀時,就不必擔心清潔問題。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可以先過濾、煮沸後再飲用。當然,上述的飲用水無法與一般的水源相比較,是否飲用,要看各人對清潔要求的程度而決定了。
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時分,棱線上仍然留有殘雪。棱線下方滴下來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東西。露營時,萬一找不到可以補充水源的地方,這就是最佳的水源。到融雪的山上露營時,由於早晚溫度比較低,因此要留意儲存用水,以免水被凍結而缺水。又因夜間溫度偏低,雪層有時候會冰化,所以要避免滑落的危險。
登山時,如果能夠充分的研究地圖與勘察地形,不難在接近棱線的地方找到水源。尤其在長滿植物的山峰上,沿著沼澤走,一定可以找到水源。有時候我們也能在沼澤中形成的小瀑布附近找到水源,此時只要挖掘瀑布下方的四周就可以。從地形上來看,水源多半由低地處湧出來,只要細心觀察,一定可以找到水源;另外,靠著人體生理作用也能找到水源,這是因為人體需要水份供給時,自然就可以聞到水味。無論你用上述任何一種方法尋覓水源,應該要把握「在這個地方找不到水源時,不作過多停留,趕緊到他處尋找」的原則。
夏天露營時通常會碰到下雨。下雨時,應該利用已有的裝備如帳篷,塑料墊或雨衣等接水備用。尤其在急需用水時,更應該迅速的接水備用。現在市面上出售一種為了儲水用的折疊式水囊,這種水囊極其堅固,分為十與甘公升兩種,是水源距離露營地遠時的運水用具。
怎樣跟著動物找水源
哺乳動物
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定期補水。草食性動物通常永不會離水源太遠---盡管有些種類為了避開旱季可能會長途遷徙上千公里----因為它們早晚都需飲水。留意跟蹤動物的足跡經常會找到水源;下山時可以跟隨期後。肉食性動物飲水一次可以維護較長時間,它們可以在捕食其他動物時獲取水分。所以哪裡出現肉食性動物,並不一定在附近就有水源。
鳥類
穀食性鳥類,如雀類和鴿類,是不會遠離水源的,它們也早晚飲水。當它們徑直低飛時,那一定是渴求水源。飲足水後它們會停在那裡,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經常性歇息。密切留意它們的飛行方向,可能會找到水。
水鳥即便不停下來吃喝也能堅持長時間遠距離飛行。它們的出現也不一定預示周圍就有水。隼、鷹以及其他肉食性鳥類能從捕獲物中得到水分,所以也不能作為有水的信號。
爬行類動物
它們不是水源指示者。爬行類動物可以吮吸露水,也可從捕獲的小動物中獲取水分,從而即便無水也能生存很長時間。
昆蟲類
昆蟲是很不錯的水源指示者。尤其是蜜蜂:它們通常遠離蜂巢或峰房至多不超過6500米。但是飲水時間沒有規律。螞蟻也離不開水,一隊向著一棵樹行軍的蟻群很可能是去地下蓄水池飲水。這樣的蓄水之地即便在不毛之地也有可能找到。大多數昆蟲會在水源半徑90米范圍內不停地飛行,尤其那種飛行時明晃晃綠身體的歐洲石蜂。
野外生存技巧之找水源、收集水
生命離不開水,沒有食物正常人可以活三周,但沒有水,三天都活不了,所以水要優先考慮,幾點小提示,希望幫助你在野外迅速找到或收集到水。
1. 找水源首選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區,高山地區尋水,應沿著岩石裂縫去找,乾涸河
床沙石地帶往往會挖到泉眼。
2. 在海岸邊,應在最高水線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層厚約5厘米的沉濾水浮在密度較大的海水層上。
3. 飲用凹地積水處的水時,必須做到先消毒、沉澱後煮沸飲用。
4.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個洞,鋪上一層塑料,四周用粘土圍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5. 凝結水:在一段樹葉濃密的嫩枝上套一隻塑料袋,葉面蒸騰作用會產生凝結水。
6. 跟蹤動物、鳥類、昆蟲、或人類蹤跡可以找到水源。
7. 植物中取水:竹類等中空植物的節間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飲用的汁液,棕櫚類、仙人掌類植物的果實和莖干都含有豐富的水分。
8. 日光蒸餾器:在乾旱沙漠地區利用下述方法能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對潮濕的地面挖一大約寬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懸一條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內潮濕土壤和空氣的溫度,蒸發產生水汽,水汽與塑料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
如果是打井,下面的幾個技巧你可以參考參考: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環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較多。
2、「兩山夾一溝,溝岩有水流」。兩山之間夾一溝谷,在河谷下游兩岸的岩層中容易找到水源。
3、「兩溝相交,泉水滔滔」。兩溝交匯之處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這里打井,水源較為可靠。
4、「山嘴對山嘴,嘴下有好水」。兩個山嘴相對、距離相近,兩個山嘴之下地勢平坦,在鎖口之處打井,容易打出水來。
5、「兩山夾孤山,常常水不幹」。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層,因岩性的局部變異而成為隔水層時,它就能阻滯地下水的流動,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兩溝夾一嘴,下面有泉水」。兩邊山較長,中間有一短山,在中間山的山嘴處,若是上有透水層,下有不透水層,在傾向低處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大山連接得很遠,向一頭傾沒,在其傾沒端適當地形之處的含水層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頭,有水流」。因山扭頭而造成的山灣低處,阻滯順山流來的地下水,在含水層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對凹山,好水在凹間」。一個山的形狀向對面凸出來,另一個山的形狀向裡面凹進去,凸凹直接相對,在凹山低處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長山中間突出一條較短的山,在此山咀傾斜方向的低處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灣對灣,水不幹」。兩個山灣正面相對,在灣的中間發現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現,是山中積壓水的表現,在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兩山相接頭,下有泉水流」。一般山與山之間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頭處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頭之處出露成泉。
13、「河漫灘上卵石多,地下潛水似暗河」。冬季河流雖然已經乾涸,但是河漫灘下面有潛水流動,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14、在大河沿岸尋找古河道。古河道現在雖然被掩埋,但是含水層為砂礫石,仍有潛水流動,是打井的好地方。
Ⅵ 打井 如何確定水源位置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環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較多。
2、「兩山夾一溝,溝岩有水流」。兩山之間夾一溝谷,在河谷下游兩岸的岩層中容易找到水源。
3、「兩溝相交,泉水滔滔」。兩溝交匯之處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這里打井,水源較為可靠。
4、「山嘴對山嘴,嘴下有好水」。兩個山嘴相對、距離相近,兩個山嘴之下地勢平坦,在鎖口之處打井,容易打出水來。
5、要方便,健康。打好井,找些炭用袋子包著丟下去。壓在井底,可以吸收外來的毒素。有水了。放幾條小魚。試驗水質的安全。都是很靈的。
6、要考慮到井的深度是否合理。是否有破壞倒電纜線管之類的。
(6)怎麼找地質隊看水源擴展閱讀:
盡量遠離住宅,因為住宅區內的污水排放可能就近排放,容易滲入地下,造成污染。
一般要打井的地方,應該是城郊或小一些的城鎮或農村,由於這些地方的排污或排水設施不夠健全,容易污染水井。
有的郊外或村莊地區有農田或菜地,現今的農作物都要施化肥和農葯,這些農葯及化肥在土地中不容易分解,會隨水源滲入地下水中,所以,要遠離污染區。
如果周圍有農田或菜地,無法避免,建議將井打深一些,井的四周要作防滲處理,比如用空心水泥柱體形成隔離等。
現在有專業的打井施工隊,咨詢一下。
Ⅶ 怎樣尋找地下水源打井時能出水
很簡單,鑿井
Ⅷ 尋找地下水的簡單方法
現在對大地物探最先進的就是:EH-4可控源變頻大地電磁測量!
EH4大地電磁系統是由美國GEOMETRICS和EMI公司聯合生產的採用最新數字處理器的連續電導率成像系統, 該系統是採用天然場源與人工場源相結合大地電磁測量系統, 其有效勘探深度為幾十米至三千米左右, 很適合於我國目前礦產勘探的現實需求, 與其他大地電磁系統如加拿大鳳凰公司生產的V系統、美國EMI公司生產的MT系統等電磁儀一樣, 其觀測的基本參數為正交的電場分量, 和磁場分量, 。通過密點連續測量, 採用專業反演解釋處理軟體可以組成地下二維電阻率剖面, 甚至三維立體電阻率成像。用來測量地下0-3000米深的地球電阻率的特殊大地電磁測深儀器。這套儀器即可以使用天然場源的大地電磁信號,又可以使用人工場源的電磁信號,以此來獲得測量點下的電性結構。大地電磁測深儀器是通過同時對一系列當地電場和磁場波動的測量來獲得地表的電阻抗。這些野外測量要經過幾分鍾;傅立葉變換以後以能譜存儲起來。這些通過能譜值計算出來的表面阻抗是一個復雜的頻
率函數,在這個頻率函數中,高頻數據受到淺部或附近的地質體的影響,而低頻數據受到深部或遠處地質體的影響。一個大地電磁測量給出了測量點以下垂直電阻率的估計值,同時也表明了在測量點的地電復雜性。在那些點到點電阻率分布變化不快的地方,電阻率的探測是一個對測量點下地電分層的一個合理估計。
主要用途:岩土電導率分層、地下水探測、基岩埋深調查、煤田高分辯率電探、金屬礦詳查和普查、環境調查、金屬礦詳查和普查、大壩、鐵路、橋梁等基岩調查、鐵路、公路路基、隧道勘查。咸、淡水分界面劃分、地震地質剖面、構造斷層劃分、水庫探測漏水點、探測找礦、各種鑽探前地下剖面平面三維成像。總之該設備用途廣泛!只要是想知道或者想了解地下情況的均可進行EH-4探測,可為工程的後期工作節約很多費用,如找水!可劃分出地層的剖面、儲水層位置及深度。礦山鑽探前先進行EH4,根據EH4二維三維圖及地質構造、走向、斷層等來布置鑽孔,大大節省了後期成本。EH-4是大地前期工作的首先!雲南省核工業二0九地質隊有相關設備、軟體及技術人員,在任何瀏覽器里搜索「核工業209打水井」可找到他們的聯系方式。
Ⅸ 物探方法怎樣找水
現在最先進的物探找水設備為:EH-4可控源變頻大地電磁法!
EH4大地電磁系統是由美國GEOMETRICS和EMI公司聯合生產的採用最新數字處理器的連續導率成像系統, 該系統是採用天然場源與人工場源相結合大地電磁測量系統, 其有效勘探深度為0米至三千米左右, 很適合於我國目前礦產勘探的現實需求, 與其他大地電磁系統如加拿大鳳凰公司生產的V系統、美國EMI公司生產的MT系統等電磁儀一樣, 其觀測的基本參數為正交的電場分量, 和磁場分量, 。通過密點連續測量, 採用專業反演解釋處理軟體可以組成地下二維電阻率剖面, 甚至三維立體電阻率成像。用來測量地下0-3000米深的地球電阻率的特殊大地電磁測深儀器。這套儀器即可以使用天然場源的大地電磁信號,又可以使用人工場源的電磁信號,以此來獲得測量點下的電性結構。大地電磁測深儀器是通過同時對一系列當地電場和磁場波動的測量來獲得地表的電阻抗。這些野外測量要經過幾分鍾;傅立葉變換以後以能譜存儲起來。這些通過能譜值計算出來的表面阻抗是一個復雜的頻率函數,在這個頻率函數中,高頻數據受到淺部或附近的地質體的影響,而低頻數據受到深部或遠處地質體的影響。一個大地電磁測量給出了測量點以下垂直電阻率的估計值,同時也表明了在測量點的地電復雜性。在那些點到點電阻率分布變化不快的地方,電阻率的探測是一個對測量點下地電分層的一個合理估計。
主要用途:岩土電導率分層、地下水探測、基岩埋深調查、煤田高分辯率電探、金屬礦詳查和普查、環境調查、金屬礦詳查和普查、大壩、鐵路、橋梁等基岩調查、鐵路、公路路基、隧道勘查。咸、淡水分界面劃分、地震地質剖面、構造斷層劃分、水庫探測漏水點、探測找礦、各種鑽探前地下剖面平面三維成像。總之該設備用途廣泛!只要是想知道或者想了解地下情況的均可進行EH-4探測,可為工程的後期工作節約很多費用,如找水!可劃分出地層的剖面、儲水層位置及深度。礦山鑽探前先進行EH4,根據EH4二維三維圖及地質構造、走向、斷層等來布置鑽孔,大大節省了後期成本。EH-4是大地前期工作的首先!雲南省核工業二0九地質隊有相關設備、軟體及技術人員,在任何瀏覽器里搜索「核工業209打水井」可找到他們的聯系方式。
Ⅹ 怎麼准確找到豐富的地下水源並打井
怎樣找到豐富的地下水源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