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怎麼樣
① 沂蒙山到底在哪沂蒙山好玩嗎
沂蒙山在山東臨沂,還是蠻有有意思的。我去年三月份去過一次。山清水秀,風景旖旎。並且山東人也足夠實誠,物價也不太貴。
②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怎麼樣
趕上這里免費時去看了看,就是一個地質博物館,在長溝那邊,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③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和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什麼區別
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森林公園最大的不同是它們的側重點不一樣,國家地質公園側重的是公園內的地質遺跡。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既有代表性的地質構造剖面,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又有恐龍足跡化石、地質災害遺跡,同時這里還是金剛石的典型產地。是一個多種地質遺跡資源並存、綜合性的地質公園。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擁有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
蒙山龜蒙園區、雲蒙園區、金伯利鑽石礦園區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其中蒙山龜蒙園區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主碑所在地。從網路的解釋看,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應該是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中的一部分吧。
我覺得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都不錯,地質公園是向我們介紹地質遺跡,讓我們親近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森林公園是讓我們觀賞到公園中的各種植物,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彩和美妙,兩者的目的都是讓我們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母親。
「地質公園之家」是專門介紹地質公園的wang 站,不僅有國家地質公園,還有世界地質公園,我覺得每家地質公園都值得去看看。嘿嘿。希望能夠幫到你。
④ 沂蒙山風景好嗎
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里不僅是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1]
沂蒙山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概念,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雲蒙景區、龜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沂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45公里,是沂蒙山旅遊區的核心景區,屬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東省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8平方公里。沂山東距青島230公里,緊臨省道東紅路;西距泰安140公里,西出口接泰薛公路;南距臨沂市150公里;北距濟青高速公路65公里,離即將開通的長深高速沂山出口約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沂山風景區共分為五大景區,自東向西依次是:以東鎮碑林、廟宇古建為主的東鎮廟景區,以飛瀑流泉、古亭石刻為主的百丈崖景區,以古寺佛雕、古松名樹為主的法雲寺景區,以極頂覽勝、天然景觀為主的玉皇頂景區,以古廟神剎、奇峰怪石為主的歪頭崮景區。五大景區交相輝映,具有南險、北奇、東秀、西幽之特點。沂山景區不但有著山高谷深的獨特地貌,也有著儀態萬千的瀑布溪流。沂山又是山東省內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方,這里山野清幽,民風淳厚,田園風光恬靜優美,是不可多得的山水俱佳之處。沂山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吸引了大批的帝王將相和文人雅士紛紛前來祭拜贊美,為沂山留下了許多絢麗多彩的歷史文化財富。沂山的旅遊特色概括起來講,主要體現在鎮山文化、飛瀑流泉和極頂覽勝三個方面,這既是沂山旅遊的精華,也是沂山旅遊的主要賣點。
⑤ 申請世界地質公園有什麼好處
「地質公園」是一個地理區域,在這里地質遺跡是保護、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整體概內念的一部分。既為人容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遊、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活動和可持續發展。建立地質公園將刺激地方企業、小公司、房屋建築業的興建和發展,開展高質量培訓課程,增加新的就業機會,因為在保護地質公園中的地質資源(如鼓勵通過人造化石來代替原生化石進行銷售)時,會創造新的稅收來源(如地質公園旅遊、地質產品等)。這為當地居民帶來了附加收入,將吸引私人資本的加入。「地質公園旅遊」是一種與經濟有關的、力求成功的、快速發展的學科,是一個旅遊業中的新領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學科合作。
在小學和中學開設地質課程,把當地的地質、地貌和自然地理信息編制其中,將有助於保護地質公園,同時還可增強地區意識、自豪感和自我認同感。地質公園或許就是當地和國家范圍內極好的教育工具。
概括的說,能保護地質遺跡,普及地學知識,開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⑥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自然資源
蒙山環境優美,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0%,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屬超內潔凈地區,素有「天然氧吧」之容美譽;
蒙山水質優良,富含硒、鍶、偏硅酸等對人體極為有益的微量元素。
沂蒙山旅遊區地形多樣,動植物資源品種繁多,素有「天然課堂」之稱。有北方原始森林較為完整的野生動物系統,是山東省罕有的野生狼群分布區。
蒙山山峰巍峨,層巒疊嶂,溝壑幽深,綠郁蔥蘢,飛瀑流泉,風光奇譎,歷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天」之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讓蒙山成為著名的養生長壽聖地,是生態旅遊、運動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
園區內地質構造奇特、自然地質資源豐富,特別是形成於大約27億年前後的花崗岩發育完善,其中二長花崗岩、花崗閃長岩是全國出露地表最好的地區之一。 金伯利鑽石礦園區金剛石儲量豐富,是亞洲唯一在產的鑽石原生礦,極具科普價值和觀賞價值。
⑦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怎麼樣
丹霞山在世界出名來全因有兩個源處景點,一個是陰元石,一個是陽元石。兩個分別都極其形象男女性別的外生殖器官,當然更為讓世人知曉的當然還是這里的奇特地貌,吸引了非常多的國內外的遊客。如果大家是徒步登山而行,個人覺得丹霞山應該玩上兩天才有意思,因為丹霞的日出是很出名的,周邊都有很多賣明信片的小攤,都有日出的美麗影像。去丹霞山玩適合自由行,最好選取淡季,個人認為過年前去最為合適,大部分人都回家過年,這個時候上山,空氣清新,人又極其稀少,相當自在。
⑧ 世界地質公園
本節研究了世界國家地質公園的基本分布,並以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為案例進一步介紹世界地質公園及其地質旅遊開展狀況。
一、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
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見圖7-3。
圖7-3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分布圖
二、世界地質公園舉例
(一)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法國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位於法國東南部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山脈和瓦爾省,中心是小鎮Digne-les-Bains,位於尼斯以北約150千米、巴黎以南800千米處,該區是普羅旺斯的北部,與阿爾卑斯山脈接壤,是海拔約400~2960千米的高地,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景觀類型豐富多樣,其最低處有濃香的葡萄酒產地和橄欖樹生長帶,最高的山峰位於高高的阿爾卑斯山脈上。
普羅旺斯的地質保護區位於西阿爾卑斯山脈外部,處在南部亞高山鏈區域與南部倒轉石灰岩區交界處,南部亞高山鏈經歷過中等規模逆掩作用,而南部倒轉石灰岩區則發生了早期構造演化,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本身對其影響不大。
依照1976年環境保護法,普羅旺斯自然地質保護區注冊有18處地質遺跡,佔地總面積2.69325平方千米,周圍是一條保護帶,覆蓋了總面積約2000平方千米的55個地區。在這一遼闊的野外博物館中,禁止採集任何化石。同樣,在注冊的地質遺跡范圍內,有更加嚴格的規定,甚至禁止採集天然飛禽標本。然而,為了讓科學家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並讓業余愛好者開展業余活動,允許在保護帶內採集有限的標本,但自然地質保護區除外。
地質旅遊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以農業活動和旅遊業為主,通過養羊等農業活動,提高景觀保護方面效率。地質公園旅遊重點是休閑、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礦泉水業和礦泉療養業在小鎮Degne-les-Bains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大支柱支持了當地的服務業和手工業產業的發展,但是該地區並沒有發展工業活動,以便更好地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有3條幽靜的小徑,它們將渾然不同的景觀連接起來。遊客既可專注於化石、構造或地質沉積現象,也可從歷史景觀和植被中享受大自然的樂趣。因此,該地區的地質遺跡絕非是孤立的,相反遊客可在輾轉途中通過所見所聞增長知識。與這3條小徑相連有3座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的使命並非取代游覽地質保護區,而是為使遊客領略奇觀而修建的,目的是使他們獲得比從大自然中更加詳細的信息,更加詳盡的了解地質科普知識,此外博物館內還定期組織其他科普展覽活動和地質知識培訓等。
(二)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
萊斯沃斯是希臘最大的島嶼之一,位於愛琴海東北部,佔地面積1630平方千米,狀似樹葉,該島土地肥沃,植被種類繁多,有銀白色橄欖樹、暗綠色松樹、灰綠色橡樹和島上獨有的野花等。在該島的西海岸,火山岩與碧藍的愛琴海會合在一起,重重海浪緩慢剝露出遠古植物的石化殘留物,讓我們有機會了解2000萬年前愛琴海北部火山噴發期間在一片「火海」中消失的另一個傳說中的大西洋。
希臘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占面積2.86平方千米,其中的石化樹木的聚集地主要位於Sigri,Antissa和Eresos地區,這是一片本土石化森林,佔地面積1.5萬多公頃,除石化樹干外,還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石化樹根、果實、樹葉和樹種等。大量根系完整、發育良好的直立石化樹木,為證明這些樹木是在其原始位置上石化的提供了證據。
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有關遠古植物群的組成和特徵以及氣候條件的信息。因此,這塊土地是記錄下至少2000萬年愛琴海盆地的地質歷史的天然見證。由於意識到該區具有極其重大的環境、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價值,希臘政府宣布該石化森林為自然保護區,目的是對該區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管理。
石化森林的形成是由於愛琴海北部的火山活動,導致火山碎屑物質從東向西流動。這些火山碎屑物質覆蓋了遼闊的地區,並掩埋了當時該島西部生長的茂密森林。由於火山碎屑物質移動迅速,森林中的樹干、樹枝和樹葉幾乎頃刻間被掩埋。同時由於將植物纖維與外界環境相隔絕,以及確保了黃鐵礦中強烈的熱液流體循環,植物纖維才在最佳條件下發生了完整石化。實質上,這種石化作用是由無機物逐個分子地置換掉有機植物物質。因此,植物的形態特徵和樹木的內部結構被完好地保護下來。
如今,火山岩受到了自然剝蝕,顯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直立或是倒下的樹干,樹干長達20米,直徑達3米。萊斯沃斯的遊客在游覽不同的石化樹木聚集地時可有多種選擇,其中包括位於Sigri的萊斯沃斯石化森林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該館具有各種各樣的展品,並以十分生動的形式顯示出愛琴海的地質演化過程,在靠近該博物館的是Sigri地質公園,遊客可觀賞到視覺獨特的石化樹根。另外,附近的Plaka地質公園還有許多直立的石化樹乾和獨特的石化樹葉。
地質旅遊
凡是到石化森林公園觀光的遊客都會有一種獨特的體驗。該公園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石化森林區,園內有保存完整的石化樹木,這些樹木在遠古時期曾構成茂盛的森林生態系統。區內散布的許多直立的和倒下的樹干(有時高達7米、長22米)的數量和大小將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英國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石拱形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英國北愛爾蘭弗馬納郡境內,Cuilcagh山脈石灰岩斜坡下部發育著一個巨大的洞穴體系,其中的大理石拱形洞是英國和愛爾蘭最享有盛譽的洞穴之一。這些洞穴是1895年由任教於巴黎索邦神學院洞穴學專業的法國著名洞穴學家EdouardMartel首次發現的。
在Cuilcagh山脈頂部,頁岩和砂岩形成了寬廣的灘地,在那裡降雨聚集為不連續的溪流與河流,遇到石灰岩下滲後形成洞穴。大多數洞穴形成於Dartry石灰岩地層上部,該地層為不同類型石灰岩的復雜岩群,它們在厚度和特徵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反映了逐漸增強的構造活動。盡管地質公園內的泥灘石灰石干凈、大部分為層狀,有助於形成大洞穴,Dartry石灰岩地層的這些變化特點對洞穴的發育和形成卻具有重要影響。
這些岩石的岩性影響著Cuilcagh山脈的特徵。砂岩、頁岩和石灰岩之間的差異造就了Cuilcagh山脈明顯不同的植被、地形和水文。Cuilcagh山脈不高,海拔僅有668米,但它的北部地區,在溫和的大西洋海洋氣候影響下,年平均降雨量達到1500毫米。
三條河流流經不滲透的砂岩和頁岩後,匯集到石灰岩岩層,再沿石灰岩層向前流動一段距離後,河水滲透到地下形成洞穴。著名的大理石拱形洞就在這里形成,它展示了復雜的洞穴起源,擁有珍貴的典型沉積物和形態萬千的鍾乳石。
地質旅遊
大理石拱形洞1985年由弗馬納郡區的行政部門將其開發為旅遊區。目前,它已成為愛爾蘭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已經接待了100多個國家的922000萬遊客。
它被人們一致認為是世界上少有的極具觀賞價值的洞穴,並被稱贊為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遊人在主溪流洞穴中可以觀賞到一條湍急的河流。
近幾年來,大理石拱形洞在保護與開發、教育和地質旅遊方面取得的成績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2001年,大理石拱形洞和Cuilcagh山公園成為英國第一個歐洲地質公園。2004年2月,大理石拱形洞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四)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
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位於德國北部,環繞哈爾茨山脈,其北部位於布朗斯韋爾境地,直至弗萊希廷根山脊。整個地質公園的面積為11.5平方千米,包括聯邦德國3個州的18個地區。由於該地質公園佔地面積非常大,因而它由兩個協會組成的委員會負責管理:一個是位於奎德林堡的哈爾茨區域機構(由哈爾茨山區鄉村行政管理部門成立的一個機構),另一個是被稱作FEMO的注冊協會(它是布朗斯韋爾土地/奧斯法勒管理機構分支)。
在哈爾茨山脈的基地岩塊與弗萊希廷根山脊的岩鹽構造之間,形成了一個由背斜和向斜組成的特殊地質模式。這一地區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岩層序列包括了許多沉積岩相,有鐵礦石、褐煤和岩鹽沉積礦床。由於這些沉積礦床的存在催生了采礦業以及鋼鐵和汽車工業(如大眾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的座右銘是:「地球歷史是工業社會發展的基石」。
日爾曼三疊系沿岩鹽背斜有完好的露頭。地層的主要組成是早三疊世疊層石和鮞粒岩、中三疊世的含有化石的石灰岩以及晚三疊世的三角洲沉積物。侏羅紀岩層特徵包括含有化石(菊石、昆蟲和脊椎動物)的早侏羅世的黑頁岩相以及出露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最近在此挖掘出一個恐龍動物群)的晚侏羅世碳酸鹽岩。白堊紀地層的特徵是沉積型鐵礦石礦床(扎而茨吉特/派訥型)和薩博赫塞恩白堊紀向斜岩相,它是從陸地硅酸質碎屑物經三角洲向海相碳酸鹽岩沉積物的過渡地帶,沿東/西向露頭很好。
在黑爾姆施泰特—施塔斯富特岩鹽背斜邊緣的向斜上,可以觀察到含褐煤的三疊紀地層,它與海相含海綠石互層。更新世地層的典型沉積物是所有的冰川循回(冰磧物、冰水沉積物、泥炭、泥漿、黃土、鈣華)。冰川還在較老的岩石,如條紋狀的雷蒂亞砂岩(費爾普克)和冰川柱。
作為人們熟知的中歐基底綿延山脈,哈爾茨山有世界上著名的地質遺跡(巴特哈爾茨堡,哈茨布格特),它們為研究古生代山地建造和地球動力學機制提供了極佳的地質記錄。哈爾茨山脈的特徵是地理空間上小規模出露沉積岩(砂岩、板岩、燧岩、雜砂岩、礁灰岩)以及火成岩(變質玄武岩、角斑岩、凝灰岩)。哈爾茨南部地區出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早二疊世和晚二疊世的火山-沉積序列(銅頁岩、碳酸鹽岩和石膏喀斯特)。
哈爾茨山脈具有1000多年的采礦和研究歷史。甚至J.W.vonGoethe還研究了花崗岩屋頂與布羅肯峰花崗岩的聯系。哈爾茨山脈的歷史礦床及其采礦歷史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例如,拉默爾堡聚乙烯金屬沉積型礦床(世界文化遺產)。
地質旅遊
德國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內建有一個巴洛克式的木結構信息中心,該信息中心為地質公園提供各種服務工作,它同時還為遊客提供地質教育和參觀服務,遊客們可以從這里了解自然景觀中的地質現象與我們生活世界的關系,遊客還可以在此觀賞化石遺跡,進一步了解自然,了解地球。
在哈爾茨山脈北部邊緣,古生代基底作為正向斷層疊置在陡峭的、甚至是反轉的中生代層狀岩石的前緣上。沿著許多逆沖的絕好露頭,遊客從這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地質沉積歷史。因此,戈斯拉爾與哈爾茨堡之間的地區被稱為「典型的地質平方英里」,並將其作為整個地質公園的座右銘。
此外,哈爾茨地區還有一些早期人類歷史發現的重要場所,如史前格拉夫葡萄酒和著名的挖掘地點(扎耳茨吉特的穴居人和獨角獸洞穴)。
⑨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地貌
「崮」是沂蒙山區的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被專家認定是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後又一新的地貌類型。它的頂部平展開闊,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像是戴著平頂帽子的山頭。根據蒙陰縣岱崮鎮的「崮」最具代表性這一特點,專家們將這種地貌命名為「岱崮地貌」。
「沂蒙崮」的成因,主要是由於地殼垂直錯動,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侵蝕,逐步演變而成的。而群眾中卻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崮」最早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區插的七十二根擎天柱,因海龍王的龍子龍孫們經常順著柱子爬上天庭,去騷擾玉帝的宮女,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揮劍斬斷擎天柱,因此留下了七十二根柱樁,慢慢演變成今天沂蒙山區的「七十二崮」。
「崮」這種地貌形態雖在其他地方也可零星見到,但像沂蒙山區這樣「崮群」大規模集中分布、蔚成奇觀的現象,不僅在我國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它們遍布在方圓八百里的沂蒙大地上,大大小小有數百座之多,而較著名者就有「七十二崮」。 獅子崮在沂山玉皇頂西北側1.5公里,原名扁崮或青崖,因從一側望去,酷似一頭俯卧仰天長嘯雄獅而得名。獅子崮與歪頭崮東西並峙,遙相呼應,與花枝台一起構成了沂山景區最富有特色地質自然景觀。
獅子崮海拔950米,崮巔渾圓,巨石屹立,通體裸露,群翠環繞,遙望近視,俱似雄獅伏卧,惟妙惟肖,鬼斧神工,被譽為天下第一雄獅。獅子崮的四周懸崖峭壁,尤以東坡,絕崖深澗,令人栗眩。西側怪石嶙峋,松柏常翠,雜樹叢生。有一巨石,像老嫗,神態凝重,似膜拜雄獅,為民求安。
獅子崮的妙處,不但在就在於近視遠觀,登臨其上,則既可以眺望歪頭崮狀若鷹隼的神奇景象,又可以把回頭崮化作一幅活生生的女媧分娩圖。 蒙山卧佛站在瞻佛亭往前方看,在遠處兩座大山的空隙間,隱約出現的那座大山的輪廓,很象一尊側卧沉睡的大佛!它的頭向西天,那上面突起的高點是耳朵,順勢下來是它的脖子、肩膀,身體大半隱在大山的後面。
關於蒙山卧佛還有一段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羨門子的道人來蒙山經常在蒙山參禪打坐,後來受到一位古仙人的點化修煉成佛,他便經常在此地沐浴打坐,久而久之修煉成佛,幻化成這尊卧佛。1996年,蒙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在此建亭紀念,名為瞻佛亭。莒南天佛,長3800米,頭枕青山,腳抵明湖,神采奕奕,懾人心魄。天佛額頭飽滿方正,五官清晰,是由形成於九千萬年前的潛火山岩體,經長期風化侵蝕作用「雕琢」而成。 百丈崖位於山東省臨胸縣境內的沂山之中。沂山,舊稱東泰山,又名東小泰山,為沂蒙山脈主要山脈之一。主峰達1032米。其四周有峰巒29座,群山之中,古松蒼翠,岩崖危立,這里是沂山沂、沭、泗、汶四河的河源地區,溪流潺潺,景色頗佳。自漢朝以來,歷代帝王多立祠祭祀,素有「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沂山東麓建有東鎮廟,從東鎮廟上行四五里,便可至百丈崖了。
百丈崖瀑布,就發育在百丈崖上。百丈崖高65米,絕壁如削,山陡谷深。每當雨季來臨,山泉四齣,溪水猛增,激流噴涌,流至百丈崖處,便翻崖騰空而下,形成百丈崖瀑布。遠望百丈崖瀑布,如一匹銀練在高崖上懸掛著。尤其是在晨曦初明之時,旭日東升,陽光萬道,照射在被瀑布激起的團團水霧雨煙之上,形成一道道七彩霓虹,蔚為奇景壯觀。只因百丈崖下,水花四濺,如積雪一般,即使在盛夏到此,,亦覺涼氣逼人,故古人雲「百丈瀑布六月寒」,身臨其境,方覺不假。
百丈崖半腰中,原建有仙客亭,明雪蓑道人題傅希盂所撰聯雲:「山靜凝神氣,泉高識道源。」百丈崖北有洞名呂祖洞,有古松虯扎於石隙,夭矯凌空,故被稱為「萬年松」。石壁上鐫有海岳兩個巨字。利用瀑布之水修建電站,故沂山夜色,有燈光點點,閃爍在群山之中,與明月星辰相互映輝,再聽百丈崖瀑布,聲震山谷,回盪不已,不禁感嘆萬分,如此奇景,竟很少有人來游覽觀賞.真是「匡廬爆布天下知,沂山隱在齊東陲。」「古今遊人到絕少,誰復表白山川奇?」
⑩ 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公園主要涉及平邑、蒙陰、費縣、沂南、沂水、莒南六縣,共18個鄉鎮,數百個景點,主要園區和景點沿蒙山山脈和沂沭斷裂帶展布。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以蒙山為主體,是華北乃至全國太古代花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鑽石之鄉。同時還包括了沿沂沭斷裂分布的沂水溶洞群、莒南恐龍足跡化石、湯頭溫泉等地質遺跡等,是一個多種地質遺跡資源並存、綜合性的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