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角度包括什麼

地質角度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16 08:56:20

Ⅰ 什麼是地層傾角

地層傾角是指岩層層面最大傾斜線的下傾方向與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所夾的夾角。
專地層,屬地質學專業術語,地層是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成層的岩石和堆積物。
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它主要包括沉積岩、火山沉積岩以及由它們經受一定變質的淺變質岩。從岩性上講,地層包括各種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從時代上講,地層有老有新,具有時間的概念。)地層是地殼中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岩石。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層與層之間的界面可以是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面,也可以是由於岩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的變化導致層面不十分明顯。

Ⅱ 從地質角度闡述我國現今地形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你問的是一本書,叫《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此處空位太小,我粘貼不下。

Ⅲ 從地質屬性的角度對地質環境問題的分類

地質環境問題涉及眾多的地質現象和地質過程,它們一方面存在形態學、動力學上的差異,另一方面某些現象和過程又往往具有地質學上的同源性和成因上的因果關系。因此,從地質屬性的角度對地質環境問題進行分類是目前大多採用的辦法,常見的分類方案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按地質作用的類型分類

按地質作用的類型和地質現象出現的時間先後,可以將地質環境問題劃分為原生地質環境問題和次生地質環境問題。

1.原生地質環境問題

原生地質環境問題是指由自然地質作用直接引起的,不利於人的地質現象和地質過程,如火山噴發、地震、滑坡、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除此之外,在地質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一些地質產物或不良的背景條件,如影響工程基礎穩定性的淤泥質軟土觸變、凍土凍融、黃土濕陷、膨脹土脹縮以及導致地方病發生的水土化學組分異常等都屬於原生地質環境問題。

2.次生地質環境問題

次生地質環境問題包括兩類:一是人類活動導致或誘發的;二是由其他地質或非地質作用派生的不利於人的地質現象和過程。前者有地下水污染、次生鹽漬化、坑道突水、岩爆及人為工程活動為誘因的滑坡、崩塌、地震等;後者指的是災害鏈,如地震、洪水暴發引起的崩塌、滑坡等。

(二)按地質作用的驅動力來源分類

從地質作用、過程的驅動力來源上考慮,地質環境問題可以分為由內動力地質作用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和外動力地質作用引起的地質環境問題。前者主要包括火山噴發、地震;後者包括了除前者以外的其他所有有害的地質現象和過程。需要指出的是,在許多情況下,外動力地質作用的發生有其內動力作用的背景,如地震誘發山體的崩塌、滑坡等,所以,地殼穩定性差的地區,外動力地質作用也會十分活躍,地質環境問題發生的頻率較高。

(三)按地質過程的動力學形式分類

從地質過程的動力學形式來考察,地質環境問題可以分為突發的和漸進發生的兩類。前者與地質環境系統以突變的形式失穩有關,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坑道突水、瓦斯突出與爆炸、岩爆等;後者是地質環境系統漸變的外在表現形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鹽漬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

除上述分類外,也有人從地質環境系統組分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將地質環境問題歸納為水鹽失調、岩土體變形、生態退化三個方面。

Ⅳ 地質剖面圖高程線上的角度指向是什麼意思

剖面投影在地面上就是一條線,而剖面圖上的走向是指該這條線是向著專152°的方向所做從某屬一點往前所做,152度是從正北算起,順時針度量.
剖面圖中的角度是剖面線的角度、是兩向伸展的.鑽孔間距這行上是鑽孔的方位角和傾角、是一向的.
鑽孔施工中有些質量等問題、鑽孔不一定正好與剖面線方位角度一致.有可能偏差.所以又標有有鑽孔的方位和角度.

Ⅳ 地質上的斷層角度120° ∠87°代表什麼意思

120度是傾向,就是向南東傾,120度+-90度是斷層的走向。87度是代表傾角的意思。

Ⅵ 怎麼看這張地質圖裡面標注角度的符號(有圖)T T

地圖正上方一般為正北(除非有特殊說明)。以正北方為0度,順時鍾方向確定角度。T兩端出頭的是走向,一端出頭的是傾向。 走向用量角器量一下,傾向圖上標注了。

Ⅶ 地質中的方位是什麼意思

網路出來的
地質專業用語!北東就是平常說的東北,北西就是西北,走向一般是指岩層或背斜等的延伸方向!所謂北北東走向簡單說就是,向北和北東方向之間的方向延伸!回答者是:jians327 | 二級

Ⅷ 論述地表的地質組成特點有哪些(從岩石角度)

岩石的基本特點是所有的岩石都是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可燃性有機岩,而不是礦物。
岩石,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礦物聚合體,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稱為礁、暗礁及暗沙,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構造的集合體,也有少數包含有生物的遺骸或遺跡(即化石)。岩石有三態:固態、氣態(如天然氣)、液態(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態物質,是組成地殼的物質之一,是構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岩石根據其成因、構造和化學成分分類,按其成因主要分為三大類: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
一、火成岩
火成岩又稱岩漿岩,它是因地殼變動,熔融的岩漿由地殼內部上升後冷卻而成。火成岩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岩石,佔地殼總質量的89%。火成岩根據岩漿冷卻條件的不同,又分為深成岩、噴出岩和火山岩三種。
1.深成岩
深成岩是岩漿在地殼深處,在很大的覆蓋壓力下緩慢冷卻而成的岩石,其特性是:構造緻密,容重大,抗壓強度高,吸水率小,抗凍性好、耐磨性和耐久性好。例如,花崗岩、正長岩、輝長岩、閃長岩、檄攬岩等。
2.噴出岩
噴出岩是熔融的岩漿噴出地表後,在壓力降低、迅速冷卻的條件下形成的岩石,如建築上使用的玄武岩、安山岩等。當噴出岩形成較厚的岩層時,其結構緻密特性近似深成岩,若形成的岩層較薄時,則形成的岩石常呈多孔結構,近於火山岩。
3.火山岩
火山岩又稱火山碎屑岩。火山岩是火山爆發時,岩漿被噴到空中,經急速冷卻後落下而形成的碎屑岩石,如火山灰、浮石等。火山岩都是輕質多孔結構的材料,其中火山灰被大量用作水泥的混合材,而浮石可用作輕質骨料,以配製輕骨料混凝土用作牆體材料。
二、沉積岩
沉積岩又稱水成岩。沉積岩是由原來的母岩風化後,經過風吹搬遷、流水沖移而沉積和再造岩等作用,在離地表不太深處形成的岩石。沉積岩為層狀構造,其各層的成分、結構、顏色、層厚等均不相同,與火成岩相比,其特性是:結構緻密性較差,容重較小,孔隙率及吸水率均較大,強度較低,耐久性也較差。
1.機械沉積岩
風化後的岩石碎屑在流水、風、冰川等作用下,經搬遷、沉積、固結(多為自然膠結物固結)而成。如常用的砂岩、礫岩、火山凝灰岩、粘土岩等。此外,還有砂、卵石等(未經固結)。
2.化學沉積岩
由岩石風化後溶於水而形成的溶液、膠體經搬遷沉澱而成。如常用的石膏、菱鎂礦、某些石灰岩等。
3.生物沉積岩
由海水或淡水中的生物殘骸沉積而成。常用約有石灰岩、硅藻土等。
沉積岩雖僅佔地殼總質量的5%,但在地球上分布極廣,約佔地殼表面積的75%,加之藏於地表不太深處,故易於開采。沉積岩用途廣泛,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灰岩。石灰岩是燒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更是配製普通混凝土的重要組成材料。石灰岩也是修築堤壩和鋪築道路的原材料。
三、變質岩
變質岩是由原生的火成岩或沉積岩,經過地殼內部高溫、高壓等變化作用後而形成的岩石,其中沉積岩變質後,性能變好,結構變得緻密,堅實耐久,如石灰岩(沉積岩)變質為大理石;而火成岩經變質後,性質反而變差,如花崗岩(深成岩)變質成的片麻岩,易產生分層剝落,使耐久性變差。

Ⅸ 地質剖面的角度是從哪個方向開始轉的

地質剖面是根據要表達的地質現象剖切的圖紙。向兩個方向延展。如探礦剖面一般垂直礦體走向方向剖切。角度是由礦體走向決定的。
剖面角度標示為方位角。即以北方向為起始方向0度,沿順時針方向旋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